英國瘋牛病對豆粕期貨影響
① 如果在20世紀末英國人沒有給牛吃羊的內臟,瘋牛病就不會發生了
牛早期是吃草的,而西歐的一些國家如英國為了降低飼養成本,一些摻雜抗生素、激素、化肥、殺蟲劑的蛋白質添加劑加入飼料中。並且西歐還普遍將肉和骨頭的混合物(肉骨粉)加入飼料。 早先一直認為是對患牛的遺體處理出現問題,使其混入健康牛飼料中,從而傳播開來。2005年有一份爭議性的報道,認為可能是混入牛的餌料中的人類遺體所引發的,他們指出1960年代英國曾經大量的進口骨頭和動物遺體來做肥料或者喂養家畜。差不多一半的骨頭或遺體都是從孟加拉進口的,研究人員指出,因為當地的宗教風俗的關系,當地農民在收集的時候可能混雜有人的遺體和骨頭。
② 引發瘋牛病的原因有哪些
瘋牛病又是由什麼引起的呢?科學家認為,瘋牛病的引發和傳播是因英國1981年制定的牛飼料加工工藝,允許使用牛羊等動物的肉和內臟作飼料,使得異常的普里昂蛋白質進入牛體內。
從1986年發現第一例瘋牛病到1996年3月20日政府正式承認之前的整整10年間,英國政府並未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反而多次公開說吃牛肉不會導致瘋牛病,以穩定民心。
英國政府1995年才採取了一些相應的解決措施,停止使用牛羊內臟作飼料和增加肉類安全檢查等措施,但為時已晚。悲劇的種子早已埋下,瘋牛病帶來的恐慌已不亞於艾滋病。
瘋牛病又給人類提出了新的挑戰。英國科學家估計,英國有可能感染上克-雅氏症的人高達200萬之多!由於這種病有10年至30年的潛伏期,專家估計還要再過10年才會出現大流行。
英國路透社援引權威醫學人士的預言說,如果今後幾年內每年都發現幾十個新型克-雅氏症的話,那麼僅2015年一年,英國就會有5000至20萬克-雅氏症患者發病。
醫學家研究證實,牛患瘋牛病,是癢病傳到牛身上所致。癢病是綿羊所患的一種致命的慢性神經性機能病。其實癢病的發生已有200餘年的歷史。不過,醫學界至今未能找到導致癢病的根源,因此,瘋牛病的病原也就難以確定。
③ 瘋牛病的瘋牛病研究有新發現
美國科學家19日發表的關於瘋牛病的最新初步研究報告表明,被認為是導致瘋牛病的畸形蛋白質不僅存在於牛的神經和淋巴組織,可能也存在於牛的肌肉中。
根據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斯坦利·普魯西納博士和他同事們的研究結果,可以在動物肌肉組織中收集到大量畸形蛋白質,至少老鼠是這樣的。
普魯西納1997年曾因他在瘋牛病病因問題上的研究貢獻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醫學獎。他說,這項最新的研究只是初步的,還不能確定畸形蛋白質是否是在動物肌肉中自然形成的。
另據報道,根據普魯西納的最新研究結果,法國食品安全機構准備對一頭感染瘋牛病的母牛肌肉進行化驗,看導致瘋牛病的畸形蛋白質是否存在於牛的肌肉組織中。研究人員已經從牛身上取樣,一周內就會得出結果。
2009年11月21日具新聞報道英國研究人員日前報告說,他們發現一種蛋白質在瘋牛病形成過程中起著關鍵性作用,如能研製出針對這種蛋白質的葯物,將有助於開發治療瘋牛病以及相關人類疾病的新方法。
英國利茲大學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病原卷》雜志上報告說,他們發現一種名為Glypican-1的蛋白質在瘋牛病形成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瘋牛病是由牛神經系統中的朊蛋白發生病變引起的,實驗顯示,Glypican-1的存在會導致病變朊蛋白數量上升,如果減少細胞中這種蛋白質的數量,病變朊蛋白的數量會隨之下降。 研究人員說,這可能是因為Glypican-1起到某種作用,使兩種不同的朊蛋白憑借它組裝到一起,從而發生變異,形成病變朊蛋白。研究人員推測,在其他一些人類神經系統疾病中,Glypican-1可能也發揮著類似作用。因此,如果能研製出一種以這種蛋白質為靶標的葯物,將有助於開發治療瘋牛病以及相關人類疾病的新方法。 瘋牛病是一種嚴重損害牛中樞神經系統的傳染性疾病,染上這種病的牛的腦神經會逐漸變成海綿狀。隨著大腦功能的退化,病牛會神經錯亂,行動失控,最終死亡。誤食此類病牛的肉可能導致人患上新型克雅氏症,使患者腦部出現海綿狀空洞,並出現腦功能退化、記憶喪失和精神錯亂等症狀,最終可能導致患者死亡。
④ 1995年,英國發生的瘋牛病災難造成的不良影響是什麼
成批的牛死於非命,牛肉不能食用。1996年4月3日,歐盟決定暫時禁止英國向歐盟或其他國家銷售活牛、牛肉和其他牛製品,還要求英國將出生30個月以上的所有肉牛全部宰殺並安全銷毀。由於這一禁銷,英國每年出口牛肉所賺的40億英鎊全部「泡湯」,政府還在這一年向牛農支付8.5億英鎊的養牛賠償。到1997年1月,全英國1200萬頭牛因瘋牛病死於非命的就有16.5萬頭。1999年,雖然歐盟已對英國牛肉解禁,但每年進口2.4億英鎊牛肉的歐盟成員法國,直到2002年10月2日才宣布解禁。由此可見,這場瘋牛病災,不但沉重地打擊了英國經濟,而且導致嚴重的政治後果——英國與一些國家因此關系緊張。
⑤ 英國的瘋牛病引起世界上許多國家禁止從英國進口牛肉製品。引起瘋牛病的病因是牛感染了
答案D
瘋牛病不是由病原菌引起的,擬病毒與普通病毒不同,它的侵染對象不是高等動植物,而是小小的植物病毒。類病毒是寄生高等生物細胞中一類最小的新的病原體,但現在只發現有十幾種植物病害是由類病毒引起的。朊病毒又稱普列昂或蛋白質侵染因子,是一類能引起哺乳動物中樞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傳染性海綿狀腦病(TSE)(包括人類克雅氏病、致死性家族失眠症、羊瘙癢症、瘋牛病等)的病原因子
⑥ 從英國政府在瘋牛病問題上的失誤可以得到哪些教訓
首先,應牢固樹立「人無完人」、「物無完物」的思想,以便正確對待各種人、事、物。「人無完人」的思想,人們並不陌生,道理也極其明了。「物無完物」的例子是,就在瘋牛病肆虐英倫三島之時,卻從英國一個偏僻農場里傳來了好消息。這里,一對老夫婦養的一群未經遺傳優生改良的、又瘦又小的土牛卻一個也沒得瘋牛病。這時,人們才如夢方醒:沒有改良的牛保留了超強的抗病毒能力,而改良的牛種在被改良時抗病毒能力也被「改」掉了。於是人們終於明白「牛無完牛」:要麼抗病力強,其他方面差;要麼正好相反。那麼,「魚和熊掌」可以兼得嗎?我們拭目以待。
其次,「物無完物」的思想還告訴我們,在進行動植物品種改良時,切不可片面追求某些指標而將優點弄丟以致得不償失。在生物工程、遺傳工程、基因工程、克隆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你仍然不要指望得到十全十美的生物。在進行科學發明時,不要指望你的發明總是有益的,否則就會像英國著名作家赫胥黎在1932年的小說《精彩世界》中所說的那樣,「世界將因人類科技的進步而陷入噩夢般的境地」,最終自食其苦果。
最後,英國人沒能將「物無完物」的思想應用在當初發現第一頭「瘋牛」之後,還與他們過於鍾愛自己的優良牛種有關:大半個世紀都這樣平平安安過去了,吃喝著良種牛的嫩肉鮮奶,有誰還會去重視它的抗病能力或像瘋牛病這樣的病情呢?盲目樂觀、不願正視不利的現實,這是許多人的通病,往往此時,離災難的降臨就不遠了。
⑦ 影響大豆期貨,豆粕期貨價格的因素都有哪些
豆粕期貨價格由四個因素決定,分別是(一)豆粕供應情況;(二)豆粕消費情況;(三)相關商品、替代商品價格的影響以及(四) 相關的農業、貿易、食品政策。
(一) 豆粕供應情況
1. 大豆供應量
豆粕作為大豆加工的副產品,大豆供應量的多少直接決定著豆粕的供應量,正常情況下,大豆供應量的增加必然導致豆粕供應量的增加。大豆的來源主要有兩塊,一是國產大豆,二是進口大豆。我國的東北及黃淮地區是大豆的主產區,近幾年,我國大豆年總產量在1,600萬噸左右徘徊,其中商品大豆量約為600萬噸。我國2008/09年進口大豆超過4,000萬噸。
2. 大豆價格
大豆價格的高低直接影響豆粕生產的成本,近幾年,我國許多大型壓榨企業選擇進口大豆作為加工原料,進口大豆價格對我國豆粕價格的影響更為明顯。
3. 豆粕產量
豆粕當期產量是一個變數,它受制於大豆供應量、大豆壓榨收益、生產成本等因素。一般來講,豆粕產量與豆粕價格之間存在反向關系,豆粕產量越大,價格相對較低;相反,豆粕產量減少,豆粕價格則上漲。
4. 豆粕庫存
豆粕庫存是構成總產量的重要部分,前期庫存量的多少體現著供應量的緊張程度。供應短缺則價格上漲,供應充裕則價格下降。由於豆粕具有不易保存的特點,一旦豆粕庫存增加,豆粕的價格往往會調低。
(二) 豆粕消費情況
我國是豆粕消費大國,近幾年,豆粕消費保持了13%以上的年增長速度。豆粕在飼料業中家禽的使用量佔52%,所以牲畜、家禽價格的影響直接構成對飼料需求的影響。正常情況下,牲畜、家禽的價格與豆粕價格之間存在明顯的正相關。統計顯示,90%以上的豆粕消費是用於各類飼料,所以飼料行業景氣度狀況對豆粕需求的影響非常明顯。
(三) 相關商品、替代商品價格的影響
1. 豆粕與大豆、豆油的比價關系
豆粕是大豆的副產品,每1噸大豆可以壓榨出大約0.18噸的豆油和0.8噸的豆粕,豆粕的價格與大豆的價格有密切的關系,一般來講,每年大豆的產量都會影響到豆粕的價格,大豆豐收則豆粕價跌,大豆欠收則豆粕就會漲價。同時,豆油與豆粕之間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關聯,豆油價好,豆粕就會價跌,豆油滯銷,豆粕產量就將減少,豆粕價格將上漲。大豆壓榨效益是決定豆粕供應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油脂廠的壓榨效益一直低迷,那麼,一些廠家會停產,從而減少豆粕的市場供應量。
2. 豆粕替代品價格的影響
除了大豆、豆油等相關商品對豆粕價格影響外,棉籽粕、花生粕、菜粕等豆粕的替代品對豆粕價格也有一定影響,如果豆粕價格高企,飼料企業往往會考慮增加使用菜粕等替代品。
(四) 相關的農業、貿易、食品政策
近幾年,禽流感、瘋牛病及口蹄疫的相繼發生以及出於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影響的考慮,越來越多的國家實施了新的食品政策。這些新食品政策的實施,對養殖業及豆粕的需求影響都是直接的。
⑧ 1英國政府及歐盟在瘋牛病危機應對中有哪些經驗和教訓 2瘋牛病危機給我國今後應對此類事件提供了哪些啟示
士大夫工人房
⑨ 英國瘋牛病是從何而來的
1981年,英國制定的牛飼料加工工藝規定,可以使用牛羊等動物的內臟,這就使得這些內臟中的稱為朊病毒的蛋白質隨飼料進入牛體內。人們認為,這種毒蛋白正是引起瘋牛病的元兇。
本來,這一發現和隨之進行的研究應該成為英國防治瘋牛病的新起點,但遺憾的是,其後大約9年的時間內,並沒有引起英國政府足夠的重視,以致引出1995年起持續至今的瘋牛病及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