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廠生產乙醇對糖期貨影響
㈠ 桂糖燃料乙醇和原油期貨有什麼不同
這個是電子盤現貨,參照的國際期貨的價格走勢,按照美元報價換算過來的人民幣價格,原油期貨國內沒有放開,一直在籌備。現在的什麼乙醇瀝青品種的現貨等於說打的擦邊球,國內目前沒有一家商務部批文的從事現貨原油的交易所。都是省一級批文的,國內很多家,層次不齊。一般的手續費和點差有點多。自己沒有半年以上獨立看盤經驗的最好不要做,那些老師能把你忽悠死。
㈡ 白糖的價格受哪些影響影響
(一)影響國際白糖的價格的主要因素
1、主要出口國及消費國情況
巴西、印度、泰國、澳大利亞、古巴等是全球食糖主要生產國(地區)和出口國(地區),這些國家或地區的產量、出口量、價格及政策是影響國際食糖市場價格的主要因素。
歐盟、俄羅斯、中國、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等國是全球主要食糖消費國或進口國,這些國家的食糖消費量、消費習慣、、進口政策、本國產量等也是影響國際食糖市場價格的主要因素。
2、 自然災害對主要產糖國食糖生產的影響
作為農產品,各國的食糖生產不可避免地將受到洪澇和乾旱天氣等自然災害的影響,近年來自然災害對食糖生產的沖擊力尤為明顯。
3、 國際石油價格對食糖市場的影響
隨著國際石油價格不斷上漲,一些國家為減少對石油的依賴性加入了尋找蔗制酒精等生物替代能源的行列,甘蔗已不再單一地作為一種農產品,市場方面已越來越把糖看作是一種能源產品,石油價格的漲跌不僅影響經濟狀況,影響國際運費,還會影響酒精產量,進而影響全球食糖產量。因此,石油價格的漲跌不可避免地將影響白糖的價格的走勢。
4、 美元幣值變化和全球經濟增長情況對食糖市場的影響
作為用美元計價的商品,白糖的價格的走勢除受自然災害的影響外,無凝還受美元幣值的升降和全球經濟增長快慢的影響,通常情況下,美元幣值下跌意味著美元區購買食糖的成本下降,購買力增強,對國際食糖市場的支撐力增強,反之,將抑制非美元區的消費需求。
5、 主要食糖進口國政策變化對食糖市場的影響
主要食糖進口國政策和關稅政策變化對食糖市場的影響很大。國際食糖組織的有關政策、歐盟國家對食糖生產者的補貼,美國政府的生產支持政策等,對全世界食糖供給量均有重要的影響。如美國實行食糖的配額制度管理,按照配額從指定國家進口食糖,進口價格一般高於國際市場價格。美國不出口原糖,但卻大量出口原糖精煉而成的食用糖漿。因此,產糖國若向美國出口,必須首先獲得美國的進口配額。巴西、古巴、歐盟用控制種植面積的方法,有計劃地控制產糖量,印度、菲律賓、泰國政府則依據國內市場情況控制出口數量,隨時調整有關政策。
㈢ 白糖期貨主要受哪幾個因素影響
影響白糖價格變動的因素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
1、主要出口國及消費國情況;
2、自然災害對主要產糖國食糖生產的影響;
3、國際石油價格對食糖市場的影響;
4、美元幣值變化和全球增長情況對食糖市場的影響;
5、主要食糖進口國政策變化對食糖市場的影響;
6、投資基金大量湧入使國際糖市充滿變數。
㈣ 糖11指數和糖16指數哪個對鄭糖期貨影響大
正確答案:糖11,這個才是巴西糖。但是要注意影響大也大不到哪去,畢竟國內現在糖進口量很小。主要還是看國內自己的走勢,不需要參考外盤糖。
㈤ 白糖生長周期,什麼時候榨糖。榨糖對期貨的影響
食糖是季產年銷的大宗商品,在銷售上就有其固有的、內在的規律。在我國,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4月為甘蔗集中壓榨時間,由於白糖集中上市,造成短期內白糖供給十分充足;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持續不斷的消費,白糖庫存量也越來越少。而價格也往往隨之變化,具有季節性特徵。
甘蔗在生長期具有喜高溫、光照強、需水量大、吸肥多等特點,因此,對構成氣候資源的熱、光、水等條件有著特殊的依賴性。乾旱、洪澇、大風、冰雹、低溫霜凍等天氣對生長期中甘蔗具有災害性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一旦形成便是長期的。如1999年底在我國甘蔗主產區發生的霜凍,不僅導致1999/2000製糖期白糖減產200多萬噸,還因霜凍使宿根蔗的發芽率降低, 2000/2001製糖期的食糖再次減產,致使供求關系發生變化,糖價從1900元/噸躍居4000元/噸左右。
除關注我國的氣候和天氣外,也應關注食糖主要出口國的氣候和天氣變化。比如巴西氣候受海洋氣候影響,全球氣候異常對巴西的影響較大,而甘蔗產量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如2000年巴西旱災,其食糖產量亦大幅減少200萬噸左右。
㈥ 糖廠收榨與糖期貨走勢有什麼關系
糖廠收榨早,一般表示原料不足,原糖產量會減少,如果大多數糖廠收榨早,糖期貨價格持續上揚是肯定的。但如果減產幅度不大,那影響就不明顯。另外,外盤糖的走勢也會對國內市場有相當的影響。國內價格太高,原糖進口就多,會有抑製作用。
㈦ 原油對期貨糖有什麼影響
原油期貨的上漲和下跌,直接的影響是經濟的好壞。
糖的最大用處是工業品,所以說原油對糖是有一點點影響的,但是很謹小慎微。我們的國家的糖都是靠進口,進口的話遠洋的運輸價格也有一定的關系。
糖的最大影響 是看外盤的糖。
㈧ 乙醇能做期貨么
不能,現在中國的期貨市場上沒有乙醇這個品種,期貨只能做期貨交易所中掛牌的品種。
㈨ 甘蔗如何提煉出乙醇
甘蔗渣制乙醇的工藝過程描述如下:
秸稈――粉碎――預處理――酶解1――過濾――酶解2――過濾――接種――發酵――初餾――蒸餾――乙醇 ,七噸多甘蔗渣可生產一噸95%乙醇,並且無污水排放;每噸乙醇的成本比其他原料如玉米、木薯等低1000元以上。 過去是利用蔗糖水解發酵製取的,成本高。
(9)糖廠生產乙醇對糖期貨影響擴展閱讀:
乙醇就是酒精,它是糖經過發酵之後變成的,從成本上來說,一般不會直接用糖來做酒,糖廠多是用榨過糖之後的蔗渣浸提液和下腳料來發酵。經過發酵之後的料進行蒸餾,出來的就是酒精,先出來的含甲醇多,不能食用(食了會瞎眼)稱作工業酒精,後出來的基本上是乙醇,當酒賣。再提純就是醫用酒精。
乙醇是常用的化學試劑,而我們平時所見的多是水和乙醇的混合物 ,想要製作更高精密度的實驗,就要用無水乙醇。首先將比例為95 %的乙醇添加到大容器中,接著加入乾燥劑成分。這些乾燥劑可以起到吸收水分的作用,靜置一段時間後倒入比重計中測量濃度,達到100 %後就可以對乙醇進行凈化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乙醇
㈩ 最近說因期貨跳樓的糖廠是什麼回事
多收了三五斗?湛江300萬蔗農苦盼今年甘蔗能"多收個三五根"。CFP供圖
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伴隨著糖業巨頭---湛江中谷糖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龐貴雄在其居住
小區跳樓自殺,掀起中國糖業市場危機的一角蓋頭。
糖業將受到進一步沖擊,"後續糖價還有可能進一步下跌。由於09榨季新糖多、產量大,加之此前
由於08榨季糖產量達1000多萬噸,未消化的陳糖數量龐大,新糖、舊糖一大堆,行業基本局面沒有改變
。傳言政府進行80萬噸國儲糖收購,對市場的影響也將有限。"廣發期貨副總經理陳年柏告訴記者。
如何拯救糖市?廣西將開設兩家30萬噸的乙醇廠的傳聞甚囂塵上,由於甘蔗是製作乙醇的重要原料
,因此糖業不利局面很可能被改寫。這一傳言能否成真?
危機之前擴張過快
據此前媒體報道,龐貴雄的自殺疑似因資金鏈斷裂,記者在多方采訪過程中了解到,在行業不利時
機下擴張過快或為其倒下根本原因。"企業可以以糖為抵押做動態融資,伴隨期貨市場價格下跌,可套
現的市價也隨之縮水。比如抵押時30個億,跌了10%後,就只剩下27個億了。而企業此時面臨必須補足
差額。經營層面上的產品積壓不會因為糖價的暴跌而造成如此大的影響。"
分析人士表示,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很多企業面臨著與中谷同樣的問題。相對而言,中國的
糖企業對期貨市場參與度較高。由於行業不利,小糖廠難以維生,大糖廠往往在這個時候趁機收購,但
擴張需要大量資金,在這樣的時候,容易導致資金鏈斷裂。而從銀行的角度,由於期貨市場暴跌增加之
行業不利,企業利潤受到擠壓甚至倒閉,銀行出於安全考慮往往開始追債。"中谷的倒下根本原因很可
能是在行業不利的時機下擴張過快,使得現金流沒有跟上。"
"糖價還有下探空間"
"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盡管龐貴雄屍骨未寒,然而傳聞其因之倒下的糖期貨市場已經出人意
料地開始出現反彈。
據悉,龐貴雄自殺後,市場便出現兩條傳聞,一為政府將出手80萬噸的國儲糖收購,相當部分人認
為糖價已經到底。另一個是傳聞廣西將開設兩家30萬噸的乙醇廠,由於甘蔗是製作乙醇的重要原料,因
此不利局面很可能因此改寫。
"由於09榨季新糖多、產量大,加之此前由於08榨季糖產量達1000多萬噸,未消化的陳糖數量龐大
,新糖、舊糖一大堆,行業基本局面沒有改變,後續糖價還有可能進一步下跌。因此即便政府進行國儲
糖收購,對市場的影響也將有限。"廣發期貨副總經理陳年柏告訴記者。而由於乙醇屬於生物能源,國
家禁止開發生物能源。假如批准了廣西30萬噸的乙醇廠,這一政策無疑意味著將被改寫,甚至改變整個
產業鏈。"伴隨著大大小小的乙醇廠開張,而糖價未來漲到五六千元都有可能。在高額利潤驅動下,甘
蔗的種植面積將進一步擴大,甚至吞噬糧田。中國政府一向對糧食問題非常重視,應該不會允許這種現
象發生。因此30萬噸乙醇廠獲批的可能性並不大。"
陳年柏認為,盡管市場已經開始出現反彈,現在的2800元應該仍然沒有觸底,還有下跌空間。"但
從國際市場上來看,受生物能源支撐,糖價相對於原油等其他品種較穩定。而美國股市暫時平穩,但仍
不排除惡化可能。"這意味著,擺在中國糖業面前的考驗遠遠沒有結束。
行業收購良機突顯
盡管如此,記者了解到,國內主要糖產地廣西的糖業並沒有受困於期貨市場的風波,但這並不意味
著,其他企業處境輕松。
"由於產品大量積壓,中小企業眼下面臨的壓力應該非常大。市場不利影響下,估計在後市3-5個月
內,企業融資將非常困難。尤其是湛江,在高風險的情況下,很難從銀行獲得相應資金。"陳年柏表示
,小企業的大量倒閉將為行業並購提供時機,但其不認為廣西糖業可以藉此機會實現廣東廣西兩地跨省
整合。"主要是未必通得過當地政府這一關。"
對於行業前景,一分析人士表示,並不完全悲觀。"這個榨季算是完了,大家應該做好買單的准備
,但市場有自我修復能力。比如今年的甘蔗賣不出去,明年農民會改種其他品種作物。眼下沒有別的對
策,政府出手進行產業調整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扶持本土食品飲料企業以擴大內需。"
但眼下的現實是,受三聚氰胺事件影響,食用糖生產下游奶粉企業依然陷於焦灼。"外資企業趁機
搶占市場,對於中國糖業來說,或許意味著將流失更多的市場。"
數據
糖業對湛江有多重要?
湛江是中國最大的蔗糖生產基地之一,與廣西、雲南三足鼎立中國糖市,共2萬多產業工人,300多
萬蔗農。2006跨2007年榨季,湛江地區甘蔗總產1101萬噸,蔗糖總產109萬噸,分別比歷史上最高的199
2跨1993年榨季增長8.7%和3.8%,再創歷史新高,在我國糖業生產上的地位不可動搖,湛江食糖更因遠
銷國內外而聞名於世。
視點
湛江現代糖業三大挫折
地處熱帶北緣的湛江市,是我國最大的地級市製糖基地。湛江糖業自解放後,經歷了三次比較大的
波折:
●上世紀60年代初期
●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糖業滑坡,1996年湛江的製糖企業達34家,清一色國字型大小。但到1999年時
,全行業負債63億元,累計虧損30億元。政府出招,將國營的甘蔗糖廠轉製成民營的甘蔗糖廠。
●2008年10月:全球性金融危機,波及湛江糖業,湛江坡頭區中谷糖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龐貴雄,
在廣西和湛江共有6家糖廠,是當地糖業巨頭,據傳因不堪數億元巨債而自殺,再次引發全行業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