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小麥期貨的因素
㈠ 強麥的影響期貨價格主要因素
影響強筋小麥期貨價格的諸多因素最終通過供求影響價格。主要有經濟因素(經濟波動、利率和匯率變動);政策因素(金融政策、農業政策和糧油政策);自然因素(種植面積、產量和氣候);心理因素(心理預期變化);市場因素(市場規模和投機等)。供給方面:國儲進口小麥庫存量變化;當年國產強筋小麥產量,主要受種植面積和氣候影響;世界主要出產國的產量的進出口量。需求方面:優質小麥的國內消費和出口量,期末商品結存量和其他因素。
國際期貨市場價格的影響(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
㈡ 影響小麥期貨價格的因素有哪些
1、合約定位
2、合約交割標准
3、產量、流通量及標的物量
4、需求量
5、天氣與質量
6、庫存
7、國家政策
8、消費與季節
9、進出口
10、外盤
11、現貨價格
12、機構投資者的參與
㈢ 影響當天小麥期貨價格因素在哪個網站
影響短期價格,也就是你問的當天期的貨價格的因素是市場參與者的情緒心理和行為,也即金融行為學領域的一系列因素,影響長期價格的是基本面。不知道你是想了解長期因素還是短期因素,再回答你在哪裡找
㈣ 影響期貨價格的因素有哪些
期貨價格是指期貨市場上通過公開競價方式形成的期貨合約標的物的價格。
期貨價格是指交易成立後,買賣雙方約定在一定日期實行交割的價格。期貨交易是按契約中時間,地點和數量對特定商品進行遠期(三個月、半年、一年等)交割的交易方式。其最大特點為成交與交割不同步,是在成交的一定時期後再進行交割。
商品價格的波動主要是受市場供應和需求等基本因素的影響,即任何減少供應或增加消費的經濟因素,將導致價格上漲的變化;反之,任何增加供應或減少商品消費的因素,將導致庫存增加、價格下跌。然而,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一些非供求因素也對期貨價格的變化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這就使期貨市場變得更加復雜,更加難以預料。影響期貨價格變化的基本因素要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
1、供求關系:
期貨交易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因此,它的價格變化受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當供大於求時,期貨價格下跌;反之,期貨價格就上升。
2、經濟周期:
在期貨市場上,價格變動還受經濟周期的影響,在經濟周期的各個階段,都會出現隨之波動的價格上漲和下降現象。
3、政府政策:
各國政府制定的某些政策和措施會對期貨市場價格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4、政治因素:
期貨市場對政治氣候的變化非常敏感,各種政治性事件的發生常常對價格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5、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指公眾的觀念、社會心理趨勢、傳播媒介的信息影響。
6、季節因素:
許多期貨商品,尤其是農產品有明顯的季節性,價格亦隨季節變化而波動。
7、心理因素:
所謂心理因素,就是交易者對市場的信心程度,人稱「人氣」。如對某商品看好時,即使無任何利好因素,該商品價格也會上漲;而當看淡時,無任何利淡消息,價格也會下跌。又如一些大投機商品們還經常利用人們的心理因素,散布某些消息,並人為地進行投機性的大量拋售或補進,謀取投機利潤。
8、變動因素:
在世界經濟發展過程,各國的通貨膨脹,貨幣匯價以及利率的上下波動,已成為經濟生活中的普遍現象,這對期貨市場帶來了日益明顯的影響。
9、大戶操縱:
期貨市場雖是一種「完全競爭」的市場,但仍難免受一些勢力雄厚的大戶的操縱和控制,造成投機性的價格起伏。
應答時間:2021-01-2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㈤ 影響小麥的因素是什麼
1.1 土壤因素 土壤的厚度、肥沃程度、養分、干濕度等都會影響小麥的產量。小麥適合生長在深厚的活土層,通常耕作層為25cm,土層厚度需在80cm以上,且在100cm以內無障礙層。如果土層不夠深厚,將無法源源不斷地供應小麥根系所需的水分和養分。種植小麥的土壤必須松緊適宜,如果土壤過松,溫度便不穩定,持水性變差;如果土壤過緊,不僅不透水、不通氣,影響養分的有效性和微生物活動,而且增大根系生長的阻力,根系無法伸展,從而無法取得小麥高產。
1.2 種子因素 目前本地區種植的小麥品種存在一些缺陷:一是抗病性差,容易感染紋枯病,一旦引發紋枯病,便會使小麥的疏導組織受損造成穗粒數變少,籽粒灌漿不充分,千粒重下降,從而導致小麥減產。二是抗倒伏能力太差,尤其是在高產地塊種植易倒伏的品種,大大影響小麥的產量。三是小麥品種雜而亂,導致小麥產量差別較大。
1.3 施肥因素 近年來,部分農戶在實際小麥種植中,一味追求產量,普遍盲目地增加氮肥的使用量。而氮肥施用過多,有機肥和磷鉀肥的施用量相對減少,從而造成小麥營養生長過旺,田間郁蔽,容易滋生大量的無效分櫱,促使兩級分化推遲,無效分櫱消失遲緩,導致莖稈壁變薄,基部節間變長,堅韌性變差,抗倒伏性能減弱,從而影響產量。有些農戶忽略施用微量元素肥料,而冬小麥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會導致生長不良,從而減產。此外,由於農資價格上漲,有些農戶只施底肥而減少追肥的數量,導致小麥生長後期營養不良,從而產量降低。
1.4 播種因素 小麥播種量過大或播種過早也會影響小麥的產量。如果播種量過大,分櫱便多,群體過大,麥苗爭光、爭肥、爭水異常激烈,有些小麥苗徒長,有些小麥生長瘦弱,導致莖節間過長,從而小麥容易倒伏。如果播種過早,小麥苗出土快、分櫱多、生長快、群體大,冬前苗旺,小麥生長中後期脫肥早衰,導致個體生長發育不良,莖稈細弱,容易倒伏。
1.5 氣候因素 小麥是喜光、喜涼、中水、長日型作物。如果初冬溫度太高,小麥的生育期會明顯縮短。如果小麥生長前期氣溫過高,小麥的有效分櫱期會變短,成穗率降低。如果小麥生長後期高溫、高濕或寡照,會導致籽粒灌漿不充實以及誘發病蟲害。如果陰雨天氣較多,氣溫較低,土壤松軟,日照時數變短,小麥莖稈生長較弱,再遇大風陰雨天氣,便會造成小麥倒伏,影響小麥的產量。
㈥ 小麥期貨的小麥影響價格變動因素
1、硬冬白小麥期貨定位
鄭州商品交易所硬冬白小麥期貨合約的交割標准品是國標(GB1351-1999)二等硬冬白小麥。小麥按國標分九個種類,硬冬白小麥是其中的一類。
2、優質強筋小麥期貨定位
優質強筋小麥期貨的一等品可以與加拿大小麥接軌(說明:中國每批小麥內在品質的一致性不如進口麥),二等稍差一點。美麥的質量總體上不如加麥。 硬冬白小麥和優質強筋小麥兩個合約的交割標准不同(詳見本資料第二部分),合約交割標準的每一項都很重要,它直接影響倉單數量。
1、硬冬白小麥期貨合約交割標准
硬冬白小麥執行的是國家標准,其質量指標中除容重、水分由儀器檢驗外,其餘指標由人工檢驗,操作較方便,交割倉庫檢驗人員經專業訓練後可以掌握檢驗技術,所以入庫前經倉庫預檢或入庫時倉庫抽檢合格,碼垛後一般不會出現質量問題。
2、優質強筋小麥期貨合約交割標准
優質強筋小麥執行的是企業標准(高於GB1351-1999國家標准),在制定標准時參考了國家推薦標准(GB/T 17892-1999),更重要的是貼近現貨市場的發展和麵粉加工企業的要求。
特別說明:在兩個合約的運行中,發現強麥倉單品種大部分與硬麥品種是重疊的。表現在價格上,收購時二者大多是一個價,但銷售環節是兩個價,而且價差有擴大的趨勢。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二者都是優良品種種出的小麥,即現貨意義上的優質小麥。在每年6月份收獲後(冬小麥)至8月底收購期間,小麥後熟期還沒有過,內在品質還不穩定,加之檢驗成本高,所以收購方無法確定內在品質,也就無法給農民一個高價。但過了後熟期,品質穩定了,內在品質高的,就可以賣一個好價。隨著期貨市場的發展,達到強麥標准、硬麥標准和達不到硬麥標準的,會形成不同檔次的價格。達到不同的標准,與種子、田間管理、當地的土壤情況和氣候都有關系。有了期貨價格信號後,當地糧食部門會因地制宜引導農民調整小麥品種結構。一旦小麥品質提高了,農民的期貨價格意識提高了,收益自然提高。 1、硬冬白小麥產量、流通量及標的物量
中國的小麥產量很大,佔世界小麥產量的四分之一,但由於是農業大國,農民的口糧存量也是很大的,真正的流通量並不是非常大,硬冬白小麥的流通量和合格量也是有限的。以下是國家糧油信息中心以2003年產量為准所做的測算,供參考。
2、優質強筋小麥產量、流通量及標的物量
近幾年,在我國小麥總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呈明顯下降趨勢的同時,我國優質小麥的種植面積增長很快,2000年(即1999年冬小麥和2000年春小麥,以下同)比1999年增長98%,2001年比2000年增長22.6%。2001年種植面積391萬公頃,2002年種植面積達到535萬公頃,產量2105萬噸。2003年估計達到2630萬噸。 1、硬冬白小麥需求量
全國硬冬白小麥產量約2900萬噸,硬冬白小麥中達到中筋小麥標準的是需求量最大的,年消費量大約在2500萬噸左右。
2、優質強筋小麥需求量
優質小麥需求量呈剛性增長,2000年食品加工小麥需求總量為1800萬噸,比1999年增加80萬噸,占當年小麥需求總量的15.7%。據估算,2002年全國加工麵包一年需要高強筋小麥360萬噸,加工餃子粉和方便麵配麥需用強筋小麥1150萬噸,加工餅乾和糕點需用弱筋小麥600萬噸,三項共計2110萬噸,此外還有其它各種用途的專用粉末計算在內。 天氣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非常大,美國的期貨投資家們除了關注農業部的供需報告外,最熱衷的莫過於天氣因素了。我國冬小麥種植時間為10月上旬(寒露後)至下旬,小麥生育期為230天,收獲期在5月下旬至6月初。冬小麥生長期大約在8個月左右;春小麥播種期為3月底(4月初),收獲期為8月底(9月初)。在此期間氣候因素、生長情況、收獲進度都會影響小麥產量,進而影響小麥價格。因此,可以說天氣決定產量,天氣決定價格。
相對於硬冬白小麥來說,優質強筋小麥的品質受氣候影響更大。優質強筋小麥品質在不同區域和年度間差異主要是氣候條件不同引起,從而影響達標產量。 我國小麥庫存比較龐大,最高時達到1億多噸。近幾年由於小麥連續減產,生產與消費出現缺口,庫存量消耗比較大,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國產優質強筋小麥年度庫存量較少,90年代中期進口的國儲小麥(加麥和美麥等)相對較多,且以優質強筋小麥為主。由於存放時間較長,陳化和質量下降,國儲進口小麥價格也較低,價格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從近年情況來看,國家每年拋售的國儲進口小麥對我國優質強筋小麥價格影響較大。
期末庫存量是分析期貨價格變化趨勢最重要的數據之一。如果當年年底存貨增加,則表示當年商品供應量大於需求量,期貨價格就可能會下跌;反之,則上升。影響需求的因素還有消費者的購買力、消費者偏好、代用品的供求、人口變動、商品結構變化及其它非價格因素等。從季節因素來說,優質強筋小麥季節性價格波動有一定規律性。每年的雙節和季節末是價格較高時期。 我國糧食政策的變化對小麥價格具有潛在的影響。
隨著小麥價格市場化程度和國際化程度提高,小麥價格主要由市場調節,政策對小麥價格的影響越來越小。影響優質小麥價格的因素主要體現在國家對進口小麥儲備的增減或拋售方面。 鄭州小麥期貨是目前交易的農產品期貨中最大的品種,其價格走勢有很強的規律性,一般來說,小麥的長期走勢(三至五年)由宏觀經濟形勢及糧食總供求關系決定;中期走勢(一至兩年)主要受年度產量預期、庫存量變化以及相關農業政策、進出口政策的影響;短期走勢(三至五個月)受季節性波動周期的影響比較大。
小麥價格表現出明顯的季節性波動規律。一般的,每年冬麥上市後的七月份為小麥的供應旺季,價格最低。從九月份開始,小麥消費進入旺季,現貨價格穩步上升,春節左右,小麥消費進入高峰期,小麥價格也抵至年內高點。春節過後價格逐步回落,在四五月份青黃不接時,價格會略有反彈,隨後一直回落到六七月份的低價區,如此循環往復。當然,受其它因素影響,這一規律也會有所變化,比如近年4、5月份小麥產區常常進行陳化糧、庫存小麥的拍賣,制約了這一期間小麥價格的回升。 優質強筋麥品種一等交割品可以與國際接軌,隨著我國進出口量的增加,外盤對優質強筋麥期貨的影響會逐漸增大。
美國有三家交易所交易小麥期貨,其品種分別為: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合約標的物交割等級:二號軟紅冬麥、二號硬紅冬麥;二號褐色北部春麥以及等值的二號北部春麥。替代品的差價由交易所制訂。CBOT軟紅冬和硬紅冬麥交割品濕麵筋絕大部分達不到鄭州商品交易所強筋小麥標准,替代品可以達到。
明尼阿波利斯穀物交易所(MGE)合約標的物交割等級:二號或以上北部春麥,蛋白質含量為13.5%或以上。13%蛋白質含量可以按貼水進行交割。MGE交割品可以達到鄭州商品交易所強筋小麥標准。
堪薩斯期貨交易所(KCBT)合約標的物交割等級:二號硬紅冬麥。如交割等級為二號,按合約價執行;如為一號,則升水1.5美分/蒲式耳;如為三號,則貼水3美分/蒲式耳。KCBT硬紅冬麥濕麵筋絕大部分達不到30%,不符合鄭州商品交易所強筋小麥標准。
美國期貨市場小麥價格
美國三家交易所的期貨價格走勢比較一致,大家可以參考MGE期貨價格,也可以參考CBOT期貨價格。 在期貨市場中,機構投資者的投資方向會對價格行情產生較大的影響,小麥市場也同樣存在,投資者在進行小麥期貨交易過程中,同樣應該注意機構投資者的方向。因為機構投資者往往會長時間、大單量參與某一個品種,而且他們往往關注所參與品種的中、長期趨勢,投資者在分析價格走勢時應予注意。
㈦ 影響期貨走勢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1、國內期貨受外國市場上影響比較大的品種有哪些?
上期所:銅(LME銅)、鋁(LME鋁)、鋅(LME鋅)、燃料油(原油)、橡膠(原油、日膠)、黃金
大商所:大豆(美黃豆)、豆粕(美豆粉)、豆油(美豆油)
鄭商所:PTA(原油)
具體是受哪些因素影響?
影響因素很多,而且不同品種會有不同。我大概給你說幾點:
A、供求關系(商品主產國產量、庫存;商品主要消費國的需求量)
B、匯率變化(商品時以貨幣來標價的,外匯波動會給商品價格帶來一定影響,特別是美元匯率的變動)
C、商品主產國國家政策(關稅、出口退稅等)
2、是不是進口的品種都會受外盤影響?
比如,大豆的主產國是美國、巴西,我國大豆70%靠進口。美國大豆豐收,美國大豆價格下跌的同時,我們國內大豆期貨價格也會下跌。 基本上我們要進口的商品受外盤的影響大。
------------------------
友情提示:我國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商品期貨市場。國內期貨市場在國際商品價格定價中期的作用將越來越大。
㈧ 影響期貨價格的因素有哪些請詳細些,謝謝
首先是災害,比如水災旱災之類的,會使糧油期貨價格上升,前一段智利地震,全球銅價也是應聲而起,因為智利是重要產銅國。
其次是國家政策,這個主要的是看政策的具體落實情況。比如說2000年左右,國家決定在東北收儲玉米,價格公布之後,市場毫無反應,國家於是收了300萬噸,市場仍然反響不大,國家又收了300萬,市場還是沒有大的動靜,國家然後一次收了600萬,期貨價格應聲而起……
然後是戰爭,這個主要看美國動手沒有,還有美國的態度如何,比如說上世紀蘇聯對阿富汗動武,美國大發其怒,宣布取消當年對蘇聯的援助性糧食出口,此言一出,全球玉米期貨價格應聲大跌。而美國幾次海外重大軍事行動,也都使得原油期貨價格出現上漲。
然後是上下游產品,比如說鐵礦石價格上升了,那麼鋼材期貨一定會漲的嘛
還有相關產業,比如汽車行業的銷售數據不理想,那橡膠期貨和鋼材期貨的價格一定看跌
還有全球的產能變化情況,包括相關產品。有一個例子就是自從山東泰鋼宣布大幅削減不銹鋼產量之後,鎳礦價格長期不振。當然鎳礦期貨目前國內期貨市場還沒有交易。
臨時性的天氣變化有時也會造成重大影響,前些天巴西和阿根廷出現的炎熱少雨天氣,因為利於作物收割而使得全球糧油期貨價格出現下跌。
基本上就是這些了
㈨ 影響小麥品質的因素有哪些
生產期傳染病(Fungal Disease) 小麥有可能受傳染病菌Genus Puccinia所感染而生銹病(Rust),以至顆粒會收縮緊皺,影響麵粉的質與量。 寒霜(Heavy Frost) 麥粒成長初期遇到寒霜,成熟後所生產的麵粉制麵包,色較深,結構差,體積細小。 潮濕(Humid) 小麥成熟期遇到潮濕天氣,會使產量降低,顆粒萌芽,影響磨成的麵粉品質,又因含水量高,而影響產粉率。 機械受傷 小麥多用機械收割,若機械操作不當,小麥內部受到嚴重傷害,會降低營養和產量。 乾燥法不當 為免顆粒發霉,多用人工乾燥法使麥粒乾燥,含水量不超過15%;但操之過急,溫度過高又會使麥粒褪色,所含的蛋白質受到破壞。 儲存期溫度過高 麥粒在潮濕糧倉中,呼吸速度會加速乃至溫度升高,加上空氣不流通,麥粒顏色可變棕色。 昆蟲侵擾 麥粒生蟲,會影響麵粉香味。 決定小麥品種的因素最重要的就是麥粒的軟硬度及含蛋白質量的高低。小麥粒越結實,產粉率也越高。若每100公斤麥粒能生產75公斤的麵粉即為優良品種。小麥粒形狀越近圓球型,腹溝較淺、(麥)皮、麥芽之體積比例小,含水分低於15%的,收縮緊皺及不完整麥粒少,植物性雜質(其它顆粒、雜草、植物殘余碎片)、動物性雜質(昆蟲及其分泌物、脫落外毛等),其它雜質(碎石、灰塵、土粒、金屬碎片)含量偏低的也是質優的小麥。如需漂白,加入的石灰、硫化物量不能過高。(文章來源:中國烘焙網)推薦閱讀:烘焙食品中果蔬原料的護綠技術的版權歸作者所有,沒有作者本人的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轉載或使用其中整體或任何部分內容。列印菜譜
㈩ 影響小麥品質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氣象條件的影響。
①降水量。小麥蛋白質含量和麵筋強度與降水量呈負相關,特別是抽穗至成熟期的降雨,對強筋小麥品質的負向影響更大。②溫度。氣溫過高或過低都影響蛋白質的含量和質量,特別是抽穗至成熟期的氣溫狀況對品質的影響更大。溫差較大對發展強筋有利。③日照。較充足的光照有利於蛋白質數量、質量以及加工品質的提高。(2)土質條件的影響。
小麥品質隨土壤的黏重程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土壤過於黏重又有下降。因此,濮陽市不宜在沙土地種植專用小麥。
(3)品種的影響。
品種基因是影響小麥品質的內因,對小麥品質有重大作用。濮陽市必須大力培育、引進、推廣品質優良的優質專用小麥品種,力爭近1~2年克服單一品種占絕對優勢的局面,形成2~3個品種為主,既有主栽品種,又有後備品種的良好局面,通過優化品種布局,提高優質專用小麥的適應性、穩產性和優質性。同時要注意對品種的提純復壯。
(4)栽培技術的影響。
小麥品質不僅依品種、環境和生態條件而異,而且與栽培措施密切相關。大量的生產實踐證明,同一品種、同一環境條件下,由於栽培管理不同,小麥品質差異很大,有的甚至難以達到加工品質要求。因此,在大力推廣優質專用小麥的同時,栽培技術也要相應調整。①播期的影響。以普通小麥的適播期為基準,隨著播種期的推遲,蛋白質和濕麵筋含量逐漸增加,但過於晚播小麥產量又明顯下降;隨著播期的提前,蛋白質和賴氨酸含量也逐漸增加,但早播容易冬前旺長,抗寒性下降。②播量的影響。強筋小麥要求較好的光照條件,在一般的播量幅度范圍內,隨著播量的增加,蛋白質、賴氨酸、濕麵筋含量降低。因此,在播量上應掌握以半精量播種為主的原則。針對不同品種要根據其品種特性而定,要保證其較好的通風透光條件。③土壤有機質的影響。土壤有機質的提高對小麥品質提高有促進作用。種植優質專用小麥應選擇肥沃土壤,應增加農家糞的施用,秸稈還田也對提高土壤肥力促進作用。④氮肥的影響。在一定范圍內,施氮量與蛋白質含量和濕麵筋含有量呈顯著正相關,但用量過高品質又下降。後期施氮,特別是孕穗期追氮和孕穗期及灌漿前期葉面噴氮,能明顯提高強筋小麥品質。栽培技術應提倡分次追肥,提倡灌漿前期配施尿素水溶液以補充氮肥。⑤磷肥的影響。增施磷肥不利於蛋白質提高,但可促進糖分、蛋白質的正常代謝,提高抗旱能力。磷肥可做底肥施用,不應追施磷肥。⑥鉀肥的影響。鉀肥對改善強筋小麥品質效果不明顯。⑦氮、磷、鉀配合的影響。氮、磷、鉀肥配合比單施氮肥對增產有利,但是小麥品質略有下降。本著既要保證品質,又要保證產量的目的,在施肥上應掌握施足氮肥,磷鉀搭配,追肥後移的原則。⑧澆水的影響。一般情況下灌水可增加子粒產量,但蛋白質含量會略有下降。在肥料充足的條件下或乾旱年份,適當灌水可以使產量和蛋白質含量同步提高。豐水年適當少灌水也可提高子粒和蛋白質含量,但灌水過多對產量和品質均不利。因此,在灌水上應掌握節水灌溉的原則。⑨病蟲害和倒伏的影響。病蟲害不僅影響小麥產量,而且嚴重影響小麥品質。小麥感染赤霉病、白粉病會使子粒皺縮,降低制粉品質和麵筋強度。倒伏會降低容重和千粒重,進而影響制粉品質和烘烤品質。病蟲防治選用葯劑不同,也會造成農葯殘留和環境污染等問題。因此,在優質專用小麥生產上,要結合農業防治,科學使用農葯,保證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