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廠收榨對期貨影響
⑴ 商品供求狀況對期貨交易有何影響
商品供求狀況對期貨交易價格有重大影響,供大於求期貨價格會下滑,反過來供不應求期貨價格會上漲,供求關系是期貨價格的決定性因素。
⑵ 原油對期貨糖有什麼影響
原油期貨的上漲和下跌,直接的影響是經濟的好壞。
糖的最大用處是工業品,所以說原油對糖是有一點點影響的,但是很謹小慎微。我們的國家的糖都是靠進口,進口的話遠洋的運輸價格也有一定的關系。
糖的最大影響 是看外盤的糖。
⑶ 糖廠收榨與糖期貨走勢有什麼關系
糖廠收榨早,一般表示原料不足,原糖產量會減少,如果大多數糖廠收榨早,糖期貨價格持續上揚是肯定的。但如果減產幅度不大,那影響就不明顯。另外,外盤糖的走勢也會對國內市場有相當的影響。國內價格太高,原糖進口就多,會有抑製作用。
⑷ 通脹對期貨的影響有多大
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最初指因紙幣發行量超過商品流通中的實際需要量而引起的貨幣貶值現象。紙幣流通規律表明,紙幣發行量不能超過它象徵地代表的金銀貨幣量,一旦超過了這個量,紙幣就要貶值,物價就要上漲,從而出現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只有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才會出現,在金銀貨幣流通的條件下不會出現此種現象。因為金銀貨幣本身具有價值,作為貯藏手段的職能,可以自發地調節流通中的貨幣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貨幣量相適應。而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因為紙幣本身不具有價值,它只是代表金銀貨幣的符號,不能作為貯藏手段,因此,紙幣的發行量如果超過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數量,就會貶值。例如,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銀貨幣量不變,而紙幣發行量超過了金銀貨幣量的一倍,單位紙幣就只能代表單位金銀貨幣價值量的1/2,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用紙幣來計量物價,物價就上漲了一倍,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貨幣貶值。此時,流通中的紙幣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銀貨幣量增加了一倍,這就是通貨膨脹。在宏觀經濟學中,通貨膨脹主要是指價格和工資的普遍上漲。通貨膨脹在現代經濟學中意指整體物價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貨膨脹為貨幣之市值或購買力下降,而貨幣貶值為兩經濟體間之幣值相對性降低。前者用於形容全國性的幣值,而後者用於形容國際市場上的附加價值。兩者之相關性為經濟學上的爭議之一。
⑸ 蘋果減產對期貨有什麼影響
減產導致最近蘋果期貨的瘋漲,當然也有投機資金炒作的原因。
⑹ 降准對期貨市場利空還是利好
對商品影響有限,對金融期貨影響會大一些,尤其是國債。至於股指期貨,正常情況下應該是伴隨降准做多股指期,但是考慮到之前的實際情況,所以也不確定
⑺ 收儲價格與未來期貨價格會相似嗎,對期貨價格產生怎樣的影響
收儲價格會對期貨價格產生影響,還要看收儲力度的大小,當基本面確認後,收儲只是短期對價格產生支撐。
⑻ 市場流動性對期貨價格的影響
你的流動性指的是資金嗎,比如螺紋 交易量大,價格起伏比較平穩,即使快速波動也有大成交量在成交,但是成交量小的,比如燃油,還有不活躍的合約,你可能買個單子要很久成交,成交後價格跳著往上往下走,你想平倉都不行
⑼ 央行降准釋放7000億對期貨有什麼影響
對樓市來說,對開發商肯定是個重大利好,雖然資金用於投向中小企業但是最近幾年,貸款經過包裝變形通過各種手段回到開發商手中。
⑽ 白糖生長周期,什麼時候榨糖。榨糖對期貨的影響
食糖是季產年銷的大宗商品,在銷售上就有其固有的、內在的規律。在我國,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4月為甘蔗集中壓榨時間,由於白糖集中上市,造成短期內白糖供給十分充足;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持續不斷的消費,白糖庫存量也越來越少。而價格也往往隨之變化,具有季節性特徵。
甘蔗在生長期具有喜高溫、光照強、需水量大、吸肥多等特點,因此,對構成氣候資源的熱、光、水等條件有著特殊的依賴性。乾旱、洪澇、大風、冰雹、低溫霜凍等天氣對生長期中甘蔗具有災害性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一旦形成便是長期的。如1999年底在我國甘蔗主產區發生的霜凍,不僅導致1999/2000製糖期白糖減產200多萬噸,還因霜凍使宿根蔗的發芽率降低, 2000/2001製糖期的食糖再次減產,致使供求關系發生變化,糖價從1900元/噸躍居4000元/噸左右。
除關注我國的氣候和天氣外,也應關注食糖主要出口國的氣候和天氣變化。比如巴西氣候受海洋氣候影響,全球氣候異常對巴西的影響較大,而甘蔗產量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如2000年巴西旱災,其食糖產量亦大幅減少200萬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