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影響最大的期貨
Ⅰ 中美貿易戰給期貨投資帶來哪些影響
從以往歷史經驗來看,中美經貿戰開打的主要方式或領域可能集中在下述四個方面:
首先,中美鋼鐵貿易摩擦恐難以避免。緊隨其後的產業可能會是乘用車輪胎、光伏產業等中美貿易摩擦較為集中的產業。再次,謹防美國單方面認定中國為「匯率操縱國」最後,排斥中國企業的投資和產業保護主義傾向將越來越嚴重
Ⅱ 貿易戰對國際期貨哪些品種影響比較大
貿易戰對國內期貨的影響是工業品價格下跌,農產品價格上漲,對國際期貨的影響則恰恰相反,工業品價格上漲,農產品價格下跌
Ⅲ 中美貿易戰影響哪些行業
信息技術產業,這塊影響是非常大的,因為美國主要多徵收的關稅就是高新行業。
還有機械行業,美國此次加征關稅的最主要的還有機械產品,這樣的打擊是非常大的,這可能致使很多機械廠直接無法出口,從而直接導致倒閉。
還有鋼鐵行業,鋼鐵行業算是機械行業的源頭了,基本上機械產品都是鋼鐵進行製造的,近幾年,鋼鐵行業本身就不景氣,這樣一搞,可以說讓鋼鐵行業更加難以發展。
化工行業,此處美國對我國出口的化工產品也進行了打壓,不過力度相對來說,比鋼鐵行業要小一些,但這樣的打擊也會致使很多化工企業直接無法出口。
紙製品行業,紙製品是日用品,此次也得到了美國的特別關照,也進行多徵收關稅,雖然力度不是很強,但也會致使很多紙製品企業不得不選擇暫時向美國出口減少一定的數量。
服裝行業,我國每年都會向美國出口很多服裝,此次中美貿易戰爭中,服裝行業受到的打擊還是比較大的。
如果對您有幫助,望採納!
Ⅳ 幾個邏輯分析貿易戰對股市影響到底有多大
貿易戰,如果擴大到全方位貿易戰,會造成中美各百分之10的人失業。實體經濟是股市走勢的大方向。
但是全面貿易戰可能性不大。
局部貿易戰,會造成百分之1的人失業,對於實體經濟影響並不大。
你要知道,貿易戰的初衷,是為了賺更多的錢,才想到用自殘的方式。
最終能不能落地還是兩說,即使落地,問題也不大。
唯一需要擔心的,是如果哪一天,中美停止了貿易,那也許真正的戰爭也就來了。
Ⅳ 中美貿易大戰哪些股票受到波及大最大
在2016年兩市共計有95家A股公司的收入,來自美國/美洲/北美,業務收入金額合計495.85億元。涉及到汽車零配件、電子元器件、化學原料、醫葯製造、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諸多行業。
在上述A股公司對美收入清單中,部分企業對美國/美洲/北美收入依賴度較大。比如,商贏環球2016年來自美國地區的收入4.23億元,占營業收入佔比98%;英科醫療來自美國市場的收入為7.65億元,佔比為64%;浙江永強北美收入為17.26億元,佔比為45.5%;保隆科技來自北美收入為7.99億元,佔比為47.64%。
A股公司緊急回應
勝宏科技(300476):公司產品銷售美國約占公司營收0.82%左右!中美貿易戰對公司基本沒有影響!
巨星科技(002444):目前詳細名單還沒公布,依據目前公布的大門類來說,對巨星沒有影響。
博騰股份(300363):「就公司目前直接出口到美國的業務量及與客戶的貿易條款來看,對我們的業務影響非常有限。2017年公司直接對美業務貿易佔比約15%,我們絕大部分的業務收入來自於歐洲制葯公司,同時根據我方和客戶簽訂的貿易條款,絕大部分貿易關稅由客戶承擔。客戶的采購行為受各種綜合因素的影響,客戶最關心的是供應鏈的穩定和產品的質量,因此公司會保持和客戶的對話,總之公司絕不會浪費國家資源干虧本的買賣。對於投資方面,我們正在評估中美貿易戰的不確定性、相關風險和影響,也會密切關注後續進展並及時採取相應措施。
伊戈爾(002922):今日關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針對中國知識產權侵權的總統備忘錄,內容包括對價值6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798.6億元)的自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信息對公司尚無直接影響,公司產品都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公司也密切關注中美貿易沖突的進展及匯率變動相關信息,如對公司盈利有重大影響,公司將及時披露。
中際旭創(300308):目前公司光模塊的出口沒有受到重大影響,價格優勢根據不同公司不同客戶存在很大差異。
新寶股份(002705):美國決定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徵收關稅的措施目前對公司沒有影響,公司會密切關注後續相關政策變化。
濰柴動力(000338):暫時無法判斷美國貿易戰對公司的利弊影響。
億聯網路(300628):中美貿易戰本質上是價格戰,而中國企業與美國企業比起來仍然具有很強的成本優勢;公司的產品長期以來都以過硬的質量性能取信於市場,在中高端市場的競爭中具備優勢,並非單純以價格取勝,因此,中美貿易戰目前對公司業績影響不大。
哈爾斯(002615):公司產品屬於日用消費品,並不在這次提高關稅范圍內。
雲南鍺業(002428):目前美國提高相關產品關稅並未涉及公司產品。
拓邦股份(002139):公司出口業務地區分布相對分散,單一國家或地區的政策變化,對公司海外銷售影響有限。
金雷風電(300443):首先,公司始終採取國際國內並重的銷售策略,集中優勢資源服務優質客戶,通過合理調配資源,保持內外銷客戶結構均衡。其次,為有效規避外匯市場的風險,防範匯率大幅波動對公司造成不良影響,公司擬通過開展外匯套期保值業務規避外匯市場風險,詳見公司2017年9月15日披露的《關於開展外匯套期保值業務的公告》。第三,公司通過多種方式降低成本,克服原材料價格上漲產生的影響,詳見公司披露的《2017年9月1日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
瑞貝卡(600439):雖然公司對美出口比重較大,但假發細分行業較為小眾,對美國企業不構成競爭關系,因此不會對公司業務形成影響。過往多年美國也曾對中國揮出貿易大棒,但對假發製品從未有沖擊。
晨豐科技(603685):公司產品約20%左右銷往國外。主要境外市場包括印度、東南亞、歐盟等。目前,公司主要出口國家或地區對公司產品並沒有設置特別的貿易障礙。此次貿易爭端,對我司的影響較小。
中國巨石(600176):目前公司在美國已經開始建設年產8萬噸無鹼玻璃纖維池窯拉絲生產線,並將於2018年底投產,可有效規避中美貿易摩擦,降低經營風險,公司也將繼續及時關注世界貿易局勢的變化。
深南電路(002916):2017年1-6月公司北美區域收入約佔主營業務收入3.75%。鑒於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加深,如果您假設的情況出現,對全球企業訂單、原材料和設備進出口、匯率等都將產生影響。
Ⅵ 中美貿易戰,哪些股票受影響最大
應該是農業類和軍工類,目前看是軍工類的被炒作的更厲害。例如龍頭300696
Ⅶ 中美貿易戰有哪些影響
中美貿易戰有以下三點影響:
1、從企業層面看:經貿摩擦對部分外向型企業有沖擊,可能帶來成本增加、訂單下降等問題,企業面臨減產歇業、調整重組的挑戰。電子通信、電氣機械、木材加工、化學產品等行業企業受影響相對較大。不過,同時要看到,一方面美國對我國部分出口商品加征關稅,將逐步向著產業鏈和價值鏈上下游傳導,最終結果會由出口商、上游原材料和零部件供貨商以及美國采購者分擔。
2、從國內消費看:中美經貿摩擦帶來的影響可控。中美經貿摩擦對中國老百姓的影響並不大。比如大豆,從美國進口的大豆佔比已經不到三分之一,而且美國大豆在我國只能用來榨油,表現在豆油價格上可能會上升。
3、對於資本市場來說:經貿摩擦的影響固然存在,但也並非主因。股市波動主要是受心理等因素影響,匯市波動主要是受美元走強和外部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有些影響是來自周期行為。更何況,當前股市匯市波動的幅度,與過去幾年相比並沒有更明顯的變化。因此,重要的任務仍是穩定預期。
總的來看,目前經貿摩擦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沖擊,可以用「有影響,可控制,需應對」來概括。在應對中美經貿摩擦問題上,自誇自大也好,自怨自艾也罷,盲目自信也好,一味恐懼也罷,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有堅定不移地推動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發展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最終克服這個前進路上遇到的困難。
(7)貿易戰影響最大的期貨擴展閱讀:
中美貿易戰打的原因如下:
1、打不打的主動權不在我方。美方主動挑起爭端,步步緊逼,極限施壓和訛詐,言而無信,反復無常,蠻橫無理。打不打貿易戰,顯然不以中國意志為轉移。面對直奔而來的制裁大棒,中國只有兩條選擇:要麼屈服於美國的霸凌,從此忍辱負重;要麼進行反抗,樹立應有的大國形象,讓對方知道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
2、就貿易戰的性質而言不能不打。本次貿易戰不同以往,不局限於貿易,甚至不限於高科技產業領域,而是一場事關國運的戰略博弈。我國歷來在原則問題上不妥協,貧窮落後時不妥協,現在發展起來了,更沒有理由妥協。
3、就特朗普這樣一個商人性格的人而言不能不打。特朗普在其自傳《做生意的藝術》中,談到做生意的四個階段:一是提出驚人的目標,二是大肆宣傳;三是決策反復搖擺,四是獲得直觀的結果。他寫道:「一個遠高於預期的條件讓對手無從下手——反復無常的變化給對手施加壓力——給出次優條件讓對手急於接受了事——達到最初想要的結果。」特朗普顯然把中美經貿談判看成是一筆「大生意」。
4、美國的文化性格是欺弱服強。美國歷來欺軟怕硬,「揀軟柿子捏」是美國的歷來做法,「不撞南牆不回頭」是美國的習慣性思維。
參考資料來源:
人民網-中美貿易戰:挑戰和機遇
人民網-中美貿易戰會給我們帶來多大影響?
Ⅷ 中美貿易戰對期貨的影響,會影響到哪些期貨品種
利多農產品,利空鋼鐵有色品種。
Ⅸ 貿易戰對期貨有什麼影響
鋼鐵行業——暗度陳倉,不必憂慮
由於美國對我國鋼鐵鋼材出口持續「雙反」,我國出口至美國的鋼材量在近幾年中佔比都較低。2017年美國共進口鋼材3593萬噸,進口中國鋼材產品78.4萬噸,位居第11位,僅佔美國進口總量的2.2%。近幾年中國鋼材出口走的「暗度陳倉」路線,具體來說就是先出口到東南亞地區,然後間接出口到美國,或出口到韓國繼續加工後再出口到美國,這些鋼材的出口總量甚至要大於直接出口至美國的總量。我國現貨市場還是以內銷為主,出口量幾乎低到可以忽略。我國內需依然較好,不必過分憂慮,我國整體經濟形勢依然較好,內需強勁。
新能源行業——影響有限,持續關注
2017年,中國新能源車出口表現突出,出口量達到10.6萬台,其中機動車的出口佔比達到10.01%;2017年新能源車出口金額達到了3.27億美元。分出口國來看,2017年中國向美國出口的純電動乘用車為214台,金額達到165萬美元;向美國出口的插電混動乘用車為1042台,金額為6115萬美元,在所有出口國家中美國排位第一。
中國一些自主品牌想要進入美國市場的戰略步伐可能受到影響。但美國不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出口地,同時自主品牌不使用美國的技術和零配件,對銷量的影響很少,反而特斯拉等美國品牌進入中國可能會被徵收高額關稅。「早在雙反的時候,美系車部分車型就很受影響,美國這么大力度貿易戰的話,汽車行業肯定會受到波及。早在2011年,商務部宣布對產自美國的部分大排量進口汽車徵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涉及通用汽車、克萊斯勒及賓士、寶馬、本田的美國公司等企業。」
全球油氣行業——受到拖累,一路走低
對於油氣行業來說,整條石油供應鏈上,管道、平台、石油鑽機和加工設備都依賴於鋼鐵。美國油氣管道進口鋼鐵用量佔用於建設項目的鋼鐵總量的四分之三。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很可能對液化天然氣(LNG)新項目的投資造成破壞。LNG項目向來耗資頗巨,通常需要買家以固定價格作出長期承諾,以便為開發商提供財務上的確定性。若缺少了這份保障,開發商或許就不會為LNG終端項目開綠燈放行。
貿易戰可能拖垮全球經濟。盡管地緣政治危機令上周油價走高,但隨著中美展開貿易對決,股市情況一落千丈,能源股同樣大跌。目前,市場已經有所猜測,認為特朗普的貿易戰對全球經濟增長而言不是個好消息。受此影響,油價也將受到拖累,一路走低。
汽車產業——汽車無妨,零件遭殃
因為中美進出口汽車現在的數量並不是很多,所以進口車受到的影響不會太大,2017年中國進口車型排名前十的企業中,美系車企僅有林肯品牌。而林肯在2017年進口到中國市場的數量為6.47萬輛,同比增長78.5%。此外,新能源汽車領域,特斯拉2017年進口到中國的數量是1.7萬輛,同比增長51.6%。相比於中國市場年銷超過2000萬輛的基數而言,中美汽車進口市場的變動對於整體車市的影響不會太大。
但是對中國汽車零部件的出口將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中國汽車零部件很多都是來自國際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進口原材料在中國生產後出口,因此影響的波及面世相對較廣的。
通訊行業——依存度低,影響有限
由於美國對華一直保持嚴禁美國運營商使用中國通信主設備產品的政策,所以華為、中興等的通信網路設備在美基本沒有銷售,市場依存度低,貿易戰對其影響不大。
化工行業——短期影響,問題不大
中美貿易戰會增加化工行業及其上下游的貿易成本,但短期看對化工行業影響較小,本次調查可能涉及的產品集中在機電、通訊、信息技術產品等高新技術產品方面,而化工領域主要為基礎原料,較少涉及到技術糾紛,而國內新材料又主要瞄準的是進口替代;而且,2017 年中國與美國在化學工業及其相關工業的產品方面的貿易逆差為7 億美元,不存在貿易順差,我們本次301 調查暫時對化工行業影響較小。
紡織服裝行業——訂單轉移,沖擊很大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國,同時,紡織品服裝出口也是我國貿易出口的重要組成。紡織品服裝出口在我國對外貿易總額中的佔比維持在13%左右的水平。在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前10大市場中,美國占第一位,中國和美國在紡織品服裝貿易上有巨大貿易順差。目前美國對這個行業關稅不是很高,如中國服裝常見產品類關稅一般在10-20%左右,這些產品的關稅若提升至45%將對出口帶來較大影響。美國的貿易夥伴很多,除了中國外,它可以從越南、墨西哥、印度等地進行采購,很容易會發生訂單轉移,作為貿易戰中美國強有力的一張牌,紡織服裝行業將會受到很大的沖擊。
農產品行業——尚未開戰,已成重災
在美中貿易摩擦升級的背景下,農業大宗商品儼然成為戰火的主攻區域,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農業大宗商品購買國,主要滿足飼料、食用油和生物燃料等需求。中國目前既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也是美國最大的大豆買家,大豆也是美國出口向中國的最大農產品。據美國大豆協會統計,每年美國農民生產的大豆有1/3銷往中國,總價值約為140億美元。該協會周四聲明稱,如果中國打擊報復大豆領域,將令很多美國農民失去賺錢能力、無法生活。因此,中國如果對美國的大豆和豬肉施加貿易報復,會因需求減少而壓低美國相應農產品價格。在今年阿根廷因乾旱減少豆粕出口的外部因素影響下,美國豆粕價格面臨上行壓力,進而增加美國養豬農戶的生產成本。
軍工產業——全天強勢,主力熱捧
此次中美貿易摩擦引起了全球市場的較大動盪,但越是市場情緒大幅波動時,越需要保持理性的態度。從長遠來看,此次中美貿易沖突將推動中國進一步加大國內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品牌競爭力。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軍工產業是最不受其影響的板塊之一,應當獲得超額收益。3月24日中國商飛C919大型客機第二架機成功執行一架次試飛。此外,隨著近期中美貿易戰持續發酵,波音作為美國最大出口商,存在被中國納入中止減讓產品清單的可能性,C919產業鏈有望間接受益於貿易戰升級帶來的進口替代效應。
電子行業——一定影響,觀望態度
大陸對美出口中電子終端比重較大,但國產品牌在美銷售較少,2017 年大陸對美出口電子和通訊產品總金額約為1600 億美元,約占對美出口總額的35%。總體而言大陸對美的消費電子產品出口以外資品牌組裝代工為主。國產品牌市場開拓仍集中於北美以外地區,其供應鏈受加征關稅影響較小。
組裝代工環節存在外遷可能,上游零組件仍趨於向大陸集中,在「貿易戰」背景下,關稅將成為電子產品組裝環節選址的重要考慮因素。過去十年,大陸電子產業已完成中低端領域的進口替代,同時正迎來歷史性的產業升級機遇,我們判斷低端的組裝環節未來或將出現外遷的趨勢(例如印度上調手機關稅後部份手機廠將組裝環節遷至享受關稅優惠的印尼)。而憑借資本優勢、工程師紅利等有利因素,大陸零組件企業有望向中高端產品線升級,持續提高產業話語權。
中國是美國電子公司的重要市場,美國對華出口中,電子信息類產品的比重約為40%,其中高端晶元、核心設備等是主要的電子產品,如果「貿易戰」發酵,對以上美企亦存在較大的負面影響。
Ⅹ 中美貿易戰對期貨是什麼有什麼影響
主要影響農產品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