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期貨上市對玉米影響
㈠ 」難題有解,生豬期貨將給養豬業帶來哪些風險和機遇
生豬期貨上市將對生豬產業價格形成機制產生重要影響,有利於緩解「豬周期」價格波動。同時,生豬期貨上市後,養殖企業可以通過期貨工具鎖定自己的風險、鎖定遠期的利潤,有利於養殖企業把握市場行情,對沖價格波動的風險,實現收益的穩定化,幫助企業在利潤逐漸微薄的市場環境下發展壯大,加速生豬產業的轉型升級。
生豬期貨推出後,一是能發揮穩定物價和養殖戶利益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豬周期」對我國生豬產業的影響;二是可以與占生豬養殖總成本70%以上的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期貨市場形成聯動,建立健全農牧產品期貨體系,也有利於發現和研究生豬期貨市場價格規律;三是有利於促進生豬養殖標准化、規模化、生態化的進一步發展,保證食品安全;四是通過期貨市場可以參與國際大宗商品定價,提升與我國生豬養殖規模、消費規模相適應的國際地位。
「豬期貨上市能為生豬市場提供公開、公平、公正、權威的信息服務和價格參考,從而破解「豬周期」波動怪圈,創造公平透明的生豬信息體系,有助於降低生豬價格的非理性漲跌,推動產業健康發展。
㈡ 期貨之家:玉米的重要性在哪
您好,玉米不僅是人們的口糧和「飼料之王」,也是重要工業原料,可加工成的工業產品達3000多種。我國玉米工業加工迅速發展,消費的玉米大幅度增加,對我國乃至世界的玉米供求平衡和流通格局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全面認識和深入研究玉米工業加工發展的重要作用及其所帶來的影響,制定科學的發展對策,對於主動搞好糧食宏觀調控,保持玉米供求平衡,促進我國經濟健康發展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㈢ 玉米期貨與哪些因素具有相關性
你是否問的是玉米期貨價格和和哪些因素有關?1:天氣因素:(1)乾旱(2)澇災(3)低溫冷害(4)高溫熱害(5)蟲災(6)台風2:玉米生產的季節性因素:玉米生產的周期性使玉米生產具有很強的季節性特徵。在我國,每年的10月政治玉米的收獲季節,由於玉米的大量上市,造成短期內玉米供應十分充裕;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持續不斷的消費,玉米庫存量也將越來越少,而價格也往往隨之變化,出現季節性特徵。3:其他農產品的價格對玉米價格的影響:小麥、大豆。4:飼養業對玉米價格的影響:豬、牛、馬、雞、鴨、鵝。5:畜牧業中的傳染病:比如:瘋牛病、禽流感、口蹄疫。6:國家政策的影響。7:進出口政策的影響:關稅的影響。8:食品政策的影響。9:國際玉米對玉米期貨價格的影響。10:玉米庫存的影響。11:國家對玉米的收儲與拋售。12:經濟周期的影響。13:金融政策的影響:
㈣ 玉米期貨受受外盤影響大么
一。玉米期貨外盤和內盤的聯動性不大,主要受現貨市場影響較深。
二。哪個合約都不要看,做玉米就只看玉米。玉米一向都是特立獨行的,有時候大市普跌,玉米卻只是震盪,而其它商品在震盪或下跌的時候,玉米居然上漲收大陽線。
三。玉米自去年至今都是供小於需,友情提醒:趨勢很重要,做空需謹慎。
㈤ 生豬期貨連續大跌,是在傳達什麼信號
自上周五上市首日收跌後,生豬期貨在本周一繼續延續跌勢。截至昨日收盤,生豬期貨主力2109合約與遠月2201合約雙雙跌停,跌幅均為7.99%,2111合約跌10.28%。
對於生豬期貨上市後第二個交易日的再次下跌,市場人士提示,昨日生豬期貨2109合約收盤價為26030元/噸,較8日結算價下跌7.99%,形成該合約跌停之勢。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國內期貨市場普遍以前一日結算價作為基準來計算第二日的漲跌停板幅度,而8日生豬期貨2109合約的結算價為28290元/噸,遠高於當日收盤價26810元/噸。因此,盡管昨日按結算價跌停,但按收盤價實際下跌780元/噸,跌幅只有2.9%。
㈥ 生豬期貨交易已於1月5號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對於豬肉市場會帶來哪些影響
1月8日,我國首個活體交割的期貨品種——生豬期貨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作為首個活體交割期貨品種,生豬期貨上市後備受市場關注。
決定豬肉價格的主要因素是供需,生豬期貨上市並不會直接影響生豬供需基本面。目前,我國豬肉需求相對穩定,但供給受新冠肺炎疫情、養殖利潤、政策導向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會發生變化,從而改變國內豬肉供需基本面,最終決定豬肉價格走向。
那麼,當前國內豬肉供給和價格情況怎樣呢?目前我國生豬生產明顯恢復,但總體仍處於供給偏緊的狀態。
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8月份至11月份,全國生豬出欄環比、同比均有所增長。但是,2020年1月份至11月份,定點屠宰企業累計屠宰生豬14198萬頭,同比下降了19.6%。雖然供給尚未完全恢復到常年水平,但中央儲備肉投放力度顯著加大。2020年僅10月份和11月份沒有投放凍豬肉,全年累計投放凍豬肉38次,合計67萬噸。其中,12月30日投放20066噸,成交11241噸。2021年1月7日又投放了2萬噸凍豬肉。(數據來源中國經濟網)
近期受消費季節性回升、凍品流通受阻等因素影響,全國豬肉價格明顯上漲。從周價看,生豬和豬肉集貿市場價格分別從2020年11月份第4周和12月份第1周開始回升,已經分別連續上漲6周和5周。2020年12月份最後一周,全國生豬每公斤均價為34.8元,累計上漲17.8%,同比上漲3%;豬肉價格為每公斤51.65元,累計上漲12.8%,同比微漲0.8%。
對1月8日生豬期貨正式掛牌交易以後全國豬價的走勢,可從供需兩方面進行分析。從消費看,春節是傳統消費旺季,但2020年12月份以來豬價上漲抑制了部分消費需求。從供給看,截至2020年11月份,能繁母豬存欄同比已連續6個月增長,生豬存欄同比已連續5個月增長。春節是出欄高峰,預計隨著前期補欄生豬的陸續出欄,供給將有明顯改善。綜合判斷,預計2021年春節豬價接近上年春節水平,上漲空間有限。
生豬期貨上市雖然不會直接影響國內生豬供需基本面,但期貨套期保值為養殖、屠宰、貿易等產業鏈上的企業提供了規避價格風險、保值增值的渠道。所謂期貨套期保值,就是經營者利用期貨合約,作為將來在現貨市場上買賣商品的臨時替代物,提前進行買賣操作,預先鎖定價格,以規避市場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因此生豬現貨企業為了防止現貨價格下跌帶來風險,所以會在期貨市場做空生豬期貨鎖定利潤,這也是連續幾天生豬期貨下跌的一個因素。有消息稱國內生豬養殖龍頭企業牧原、溫氏、正邦科技、新希望、正大都將進場參與生豬期貨交割業務
生豬養殖周期比較長,從母豬受孕到仔豬長大出欄,一般需要10個月左右時間。在漫長的養殖周期內,疫病、供需、飼料價格等諸多方面都充滿著不確定性,導致未來生豬出欄時價格可能大幅偏離預期
㈦ 豬肉漲價說是因為生豬價上漲,生豬價格漲說是因為飼料和人工漲了,飼料漲說是因為玉米等原料漲,怪誰
其實豬肉漲價完全是市場操縱行為,豬肉盡管是主要肉食來源,但是在北方西北都是麵食牛肉為主,牛肉羊肉鴨肉雞肉鵝肉驢肉是北方的主要肉食來源,而且海鮮與魚類也解決了一部分市場空間,再來談,供需矛盾,豬肉基本是南方人的主要肉食來源,但是北方基本上不養豬不殺豬,而多半是養牛養雞鴨(北方不養鵝),而且穆斯林不吃豬肉,少數民族地區有些地區也不吃豬肉,而且最近玉米大豆期貨價格反而走跌,有人說歸罪於母豬存欄量少,導致供應鏈不足,其實一頭母豬可以產仔十來只豬,而且養一頭母豬周期也不短,而且養豬的主力軍是中大型的養殖場,以及軍隊後廚,(以前軍隊也是養殖大戶),而且南方中部地區豬肉也不是需求旺盛,比如四川重慶地區火鍋就沒有豬肉,從以上的分析,豬肉漲價絕對是市場價格操縱
㈧ 影響玉米期貨價格走勢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玉米價格變動因素
美國的產量佔到了40%以上,中國的產量佔到了近20%,南美的產量佔到了大約10%,我國的玉米生產具有相對獨立性,每年進口量較低,出口量相對穩定,每年的國內產量成為影響國內供給的主要因素。一般而言,國內玉米在10月底開始陸續上市,上市時正是玉米現貨價格走低的時候,到來年5、6月份與玉米開始走向緊缺,價格開始走高,到7、8月份價格達到頂峰。
一般情況下,玉米價格在收割期供應量達到最高時開始下跌,在春天和初夏供應緊缺及新作產量不確定時達到高點。夏天的中期到晚期時,新作產量情況會逐漸明朗,但也是受天氣影響最為關鍵的時期。因此,對之應該嚴重關注,至收割期前玉米價格會下跌。玉米價格對天氣變化的反應程度最終取決於市場總體的供需情況。
㈨ 影響玉米期貨價格的因素是什麼
影響玉米期貨價格的因素:
影響因素主要有供求關系、國際市場價格、相關商品如大豆、豆粕、小麥、稻穀等價格、天氣情況、貿易和食品政策、國際經濟金融形勢等。國際原油走勢、美元指數也影響著玉米期貨價格。
玉米是製造復合飼料的最主要原料,歷年來的生產情況看,國際玉米市場中,美國的產量佔到了40%以上,成為世界玉米的主產區,其產量和供應量對國際市場的影響較大。
國內玉米消費主要來自飼料和加工業,由於受國際市場和疫情的影響,歷年來畜牧業一直處在穩定的波動中,直接影響了對飼料的需求,進而影響了對玉米的需求,從而影響了玉米的價格走勢。近年來玉米深加工的發展使玉米需求增加,供給趨緊,成為其價格上漲的直接推動力。
㈩ 玉米期貨自從上市以來哪一年出現過極端行情
你好,可以在網站上詳細的查詢一下。那個走勢就知道出現過什麼極端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