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期貨對利率的影響
1. 為什麼利率上升,利率期貨的價格下降,能不能通俗解釋一下
利率期貨是對將來利率水平的一種預期,利率上升,預期的遠期利率也上升.在表示的時候與其他期貨價格的表示不同,它是以100減利率水平的數值,如果預期12月遠期利率為5.50%,則在表示的時候,12月利率期貨價格為100-5.50=94.50,假如利率上升了,遠期預期的利率也上升了,而利率期貨的價格則下降了.
2. 利率上升,期貨價格如何變動
如果單純的只考慮利率與期貨的關系,不考慮其他因素的話,利率上升,銀根緊縮,生產企業,貸款難,成本高,農民種植成本增加,(農葯,化肥,種子)所以就會減少生產,提高價格,這樣現貨價格的提高,必然和期貨相聯系的,期貨價格也相應的提高。
3. 利率與匯率怎樣對期貨市場產生影響
簡單的說利率提高 市場的流動性降低 對期貨市場的價格是有打壓的
匯率提高的話 以本幣表示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降 對期貨的價格也是有打壓的
4. 利率和匯率對期貨市場有什麼影響
利率主要影響利率期貨,如國債期貨,中金所5年期國債,10年期國債期貨。如果短期市場利率高,在收益不變的情況下,那麼國債面值將下跌,如果短期市場利率低,在收益不變的情況下,那麼國債面值將上漲。匯率主要影需要進口的大宗商品,人民幣升值,利於進口,進口成本低,相應的國內期貨的價格將下跌,人民幣貶值,不利於進口,進口成本高,相應的國內期貨的價格將上漲
5. 利率期貨價格為什麼與實際利率成反比
利率期貨價格與實際利率在一定時期可能成反比,也可能在一定時期內是成正比的。因為利率期貨跟實際利率的區別就是:實際利率是當前利率,而利率期貨是指遠期利率,遠期看漲,而目前幾天看跌,則利率期貨價格與實際利率成反比,遠期看跌,則利率期貨價格與實際利率成正比。影響利率的因素很多,所以不能光看目前的實際利率。
6. 市場利率與利率期貨指的都是什麼,他們有什麼關系
市場利率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一般的參考標准有市場資金回報率,銀行同業拆借利率,貸款利率等等,一般我們所說的市場利率並沒有準確標准,大多是這些利率的一個平衡值,這個數值大多隻能在概念上估計,很多時候是沒有準確數值的。
而利率期貨一般是明確地與債券類證券為標的物,尤其是國債,相對來說這個是有明確標的的,可計算。
總的來說這兩個東西差別很大,並沒有直接的聯系,他們的相互影響作用只從宏觀角度來分析的話存在,但是這個關系我希望你自己去翻課本,實在沒精力解答。
7. 為什麼利率期貨與實際利率反方向變動
這是利率期貨的反比特點。
反比
(1)利率期貨價格與實際利率成反方向變動,即利率越高,債券期貨價格越低;利率越低,債券期貨價格越高。
交割方法
(2)利率期貨的交割方法特殊。利率期貨主要採取現金交割方式,有時也有現券交割。現金交割是以銀行現有利率為轉換系數來確定期貨合約的交割價格。
(7)利率期貨對利率的影響擴展閱讀
由於設計、需求等各方面的因素,並非所有推出的利率期貨合約都獲得成功。在現存的眾多利率期貨品種中,交易呈現集中的趨勢。
以美國為例,一般幾乎所有重要的、交易活躍的利率期貨都集中在兩個交易所: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和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國際貨幣市場分部)。
這兩個交易所分別以長期利率期貨和短期利率期貨為主。在長期利率期貨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國長期國庫券期貨和10年期美國中期國庫券期貨,短期利率期貨的代表品種則是3個月期的美國短期國庫券期貨和3個月期的歐洲美元定期存款期貨。
8. 中國推出利率期貨的意義
首先,利率期貨將為商業銀行提供規避利率風險的工具。
近年來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利率風險正逐步成為商業銀行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以我國商業銀行現有的風險管理水平,並不能很好地應對利率市場化所帶來的挑戰,而開展利率期貨交易則可以極好地規避利率風險,從而確保商業銀行更好地安全經營。從這個角度上講,推出利率期貨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股指期貨。股指期貨的最終標的物是股票,股票僅僅是以間接提供流動性的方式保障資本市場融資的正常進行。而利率期貨則直接影響到所有有融資或者放貸需求的大型機構和公司,如銀行、非銀行金融企業、有貸款需求的生產企業等。銀行貸款業務直接決定了市場的流動性,因而利率期貨較股指期貨對於金融市場的影響更為直接,需求也更加廣闊。
其次,利率期貨有利於培育期貨業的機構投資者群體。
利率期貨市場與期指市場相比,有套保需求的資金量更大,套保資金會掌控利率期貨市場,占據重要角色。多方、空方都有旗鼓相當的自然需求,因此不需要過多的投機資本金來彌補空白。利率期貨本身的性質決定它不會是一個投機濃重的品種。而這正符合中國證監會和期貨業協會著力培育期貨業的機構投資者群體的需求。
第三,利率期貨的推出將對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起到推動作用
利率市場化一直是我國金融界長期關注的熱點問題。2000年以來,我國由開放外幣貸款利率開始邁出了改革的第一步。但在一個僅有現貨的國債市場上,要真正形成完整合理的利率體系是十分困難的。這是由於在現貨交易的局限之下,國債現券交易具有種種缺點和不足,例如交易成本高,對市場反映不敏感;市場分散,形成的利率缺乏權威性;利率僅能反映當前市場狀況,而無法對未來的利率水平進行預測等。
而國債期貨作為利率期貨的一個主要品種,其在交易中形成的利率,則超越了地域的限制,是真正由市場形成的利率。並且不同期限的國債期貨交易價格則代表了不同期限的市場利率水平,從而形成了國債現券難以完成的完整的利率體系。另外,在我國推進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規避其中帶來的風險顯得愈加迫切,而利率期貨則極好地迎合了這一需求。
第四,有助於提高國內金融機構的競爭能力
隨著我國金融市場逐步國際化,外資銀行進入國內的市場限制逐步取消。國內銀行即將在同一水平線上同外資銀行展開全面的競爭。但面對更加復雜的市場,長期處於溫室環境下的國內銀行明顯處於極為不利的地位。在當前環境下開展利率期貨交易,可以為國內銀行提供避險工具,豐富其風險管理的經驗,從而有效提高我國金融市場的國際競爭力。
第五,有利於提升我國在國際利率市場上的話語權。
目前中國有人民幣國際化的訴求,而創造一個國際化的人民幣債券市場、創造以人民幣主導的收益率曲線、建立利率期貨,可以幫助中國在不降低人民幣「含金量」的前提下,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
由以上種種理由可以得知,開展利率期貨的必要性毋庸置疑。而目前我國是否具備了足夠成熟的環境來將這種新的金融產品推向市場呢?答案是肯定的。
正像文章所曾提到的,我國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正以放開大額外幣存款利率為第一步,逐步進行利率市場化的改革。如今經過十幾年的利率改革,我國在利率水平、利率結構和利率機制的調整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
從宏觀經濟環境上看,目前我國的宏觀經濟穩定,政府的金融監管能力和風險防範意識進一步提高。金融市場已初具規模,商品期貨已發展超過十年,股指期貨也推出了近一年,積累了足夠的監管經驗。而從微觀環境上看,我國的國有企業、商業銀行已經具備了對於利率市場化所帶來風險的承受能力,在市場環境中對於利率的敏感性正在不斷增強,而內部管理體系也日趨完善。
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上看,美國和日本都在利率市場化進程完成之前建立和發展了國債期貨市場。國債期貨市場在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目前我國正處於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之中,正是建立利率期貨市場的良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