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石油暴跌對中國的影響
㈠ 原油期貨價格暴跌,石油市場到底發生了什麼
目前需求影響了原油價格。當下很多國家還是處於停工的狀態,不管各國政府如何刺激,採用何種政策,都無法有效的拉動原油的需求。
原油是工業的命脈,連生產都沒有了,還要那麼多原油幹啥呢?所以,市場還是依靠供給端來穩住原油價格。那就是減少原油的供應量。
本來減產協議已經達成,但是減產後的供應量以及存儲量仍舊高於原油的需求量。那麼原油自然還是大跌。
㈡ 油價暴跌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3月9日,油價創造了歷史性的一天,因OPEC減產談判失敗,沙特增產開啟價格戰,國際油價暴跌,布倫特原油當日下跌20%以上,盤中最高跌幅達到33.6%。
原油價格大挫,引發歐美股市劇烈震盪。3月9日夜間美國道瓊斯指數跌幅達到熔斷線,道指大瀉2000點。當天歐洲各國股市普遍收盤大~挫逾6%左右,義大利股市跌超9%,巴西股市跌幅逾12%。
原油降價,目前對於世界各國的股市來說,可能造成不計成本的錯殺。有些負面影響會立竿見影,有些負面影響將會滯後反應。
其實,原油價格大幅下挫,對於國際社會有利有弊;但是本次全球股市下挫幅度之大,頗有過度恐慌之嫌。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私家車的汽油價格將隨之下降;中小企業的物流成本將有所降低。
在各個細分領域:原油降價有利於航空以及運輸行業;有利於化工製造企業,特別是疫情期間,化工原料降低有利於相關的中下遊行業降低生產成本。有利於汽車行業,使得這個全球汽車製造業的龍頭行業,能夠在新能源汽車的挑戰中,得到喘息的機會。有利於房地產行業,能夠降低造房成本穩定房價。
作為能源進口大國,原油價格長期低迷有利於中國經濟;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抵消因為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然而,對於俄羅斯和伊朗等原油出口大國來說,原油價格斷崖式下挫,將對其國內經濟產生很大的影響。
原油價格大幅下挫,對於美國經濟的利弊屬於中性偏空;美國頁岩氣企業可能因此面臨虧損的局面,因為美國目前已經成為全球天然第一出口大國。還有對美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都將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證券市場作為經濟的晴雨表,原油大幅下挫的利弊得失,將體現在不同的板塊。特別是受到疫情嚴重沖擊的航空公司,在班機大幅減少、乘客寥寥無幾的背景下,原油價格下跌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它們的救命稻草。
原油爆跌,會對原油出口國的經濟造成重大影響,例如沙特、俄羅斯、伊朗等國就會因原油價格下跌,影響國家收入。另一方面,油價暴跌會減緩新能源的改革步伐,甚至會導致新能源發展停滯。
總結就是,原油價格下跌說明全球經濟景氣度不佳,資金避險情緒升溫,進而傳導至各行各業和個體消費端,表示人們對經濟的悲觀預期,無論是投資創業都會受到影響。然而,原油價格如果再持續下挫,其蝴蝶效應將無法預見。有些利弊得失,是需要時間印證才能浮出水面。以上內容希望可以幫到你。
㈢ 石油暴跌對中國的影響
原油價格暴跌,對中國有哪些影響?
建信期貨認為,根據中國現行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當掛靠油種價格低於40美元後,國內成品油價格將不再跟隨國際油價進行下調,對於煉廠而言形成了政策套利機會。
「若油價進一步下跌,將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中國煉廠的原油采購,進而托底原油需求。此外,低油價對於我國的戰略儲備也可能形成刺激。」
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原油進口首次突破5億噸,達5.06億噸,同比增長9.5%。從近幾年的進口量看,雖然原油進口量連年增加,基數不斷擴大,但年進口量增速同比一直穩定在10%左右。
業內人士測算,油價每下行10美元,中國企業和居民將節省開支1070億元。
北信瑞豐基金錶示,中國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油氣進口國、第二大油氣消費國以及第一大油氣增量消費國,總體而言,國際油價暴跌對中國發展利大於弊。
中國超70%原油消耗來源於進口,油價暴跌使得我國石油成本大幅降低,除汽油、柴油價格下調外,更為重要的是一系列以石油為原料的工業生產原料成本會降低,如乙烯、丙烯、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等,並直接帶動產業鏈下游成本下降。
以疫情下最為緊缺的醫用口罩為例,其核心上游原材料聚丙烯將直接受益於油價下降,帶動口罩原材料生產成本的降低。
北信瑞豐基金認為,中國正面臨一定的通脹壓力,以及海外疫情局勢的不確定性的影響,國際原油價格下跌有利於中國釋放內部壓力,為恢復經濟發展贏得時機。
㈣ 油價下跌會給中國經濟帶來什麼影響
1、拉動經濟增長
油價走低最顯而易見的好處是原油進口成本下降。由於美國石油產量增長和中國經濟持續發展,2014年中國已經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凈進口國,而總體石油消耗量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國際油價低位運行,將直接降低我國石油進口成本和石油化工行業成本,並通過產業鏈傳遞,降低我國經濟整體運行成本。油價下跌還將對中國消費經濟的增長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有利於促進國內經濟繁榮。美銀美林估計,油價每下降10%,中國GDP增速將提高約0.15個百分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油價下降可能使今年中國的GDP增速提高0.4至0.7個百分點,2016年則提高0.5至0.9個百分點。同時,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國際油價大幅度走低給中國經濟更大的自我調整空間,降低了轉型升級成本。
2、推進能源領域改革
國際油價下跌會降低整體能源成本和支持能源改革。實際上,我國能源體制和能源價格改革挑戰不是技術問題,主要改革障礙是能源成本,以及如何滿足能源需求。由於歷史原因,我國能源價格長期受到管制,政府運用成本加成原則來制定能源價格,公眾也因此習慣了相對較低的能源價格,對價格上漲非常敏感。作為發展中國家,受到支付能力和人們的支付意願限制,能源價格改革進程比較緩慢。國際油價持續在低位運行,將大大降低油價成本對中國能源價格改革的制約,為推進能源市場化改革、理順相關價格體系提供了相對寬松的環境。事實上,中國政府已決定讓市場發揮更重要作用,中國能源價格改革正呈加速之勢。
3、為擴大石油戰略儲備提供了機遇
石油儲備在戰略保障上的意義不言而喻。國際能源署規定一國戰略石油儲備的「安全線」相當於該國90天的石油凈進口量。根據估計,我國戰略石油儲備(加上商業儲備)為70天左右,距離90天的儲備目標仍有一定距離,更低於石油凈進口國平均172天的現有水平。2014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接近60%,根據預測,到2020年,這一比例可能會超過65%、到2030年將攀升至75%。國際能源機構(IEA)也發布報告稱,中國將在未來20年內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原油消費國。國際油價的下跌,對於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增加的中國來說無疑是儲油好時機。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12月,中國原油進口量為3037萬噸(約為717萬桶/日),環比增加近兩成,同比增長13.4%,刷新了有記錄以來的單月進口量最高紀錄。2014年全年中國原油進口量增長了將近10%,達到3.0838億噸(約為23億桶)。
4、加快我國原油期貨的推出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但中國對國際原油價格沒有絲毫的定價權和話語權。目前,世界主要大宗商品的基準價都是以期貨市場來定價,推出我國原油期貨,爭取原油定價權的呼聲已持續了多年。2014年12月12日,中國證監會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已批准上海期貨交易所在其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開展原油期貨交易,後續具體上市時間將擇機對外公布。目前的低油價時期,是推出原油期貨、建立定價影響力的有利契機。未來「中國版」原油期貨上市,會為原油的價格安全提供保障,意味著中國在獲得國際原油的定價權上又邁出了新的一步。
二、油價下跌對中國經濟的不利影響
1、強化了通縮預期
2014年12月,中國CPI同比上漲1.5%,環比上漲0.3%,同比漲幅連續5個月低於2%;PPI同比下降3.3%,環比下降0.6%,連續34個月處於負值區間,引發了外界對中國經濟進入通縮的擔憂。原油不但是重要的能源品種,還是工農業、交通運輸業的重要原材料,原油價格下跌,不僅意味著輸入性通縮增強,還會拉低中國國內其他主要工業產品的價格,帶動整個物價水平下降,可能進一步強化我國的通縮預期。
2、不利於新能源產業發展和節能減排
石油是傳統能源,與新能源之間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近年來,油價高企,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了進入激勵,並推動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如果國際油價長期維持低位運行,降低石油使用成本,增加了石油的市場需求,將可能會對新能源產業發展產生擠出效應,尤其是對正在大規模進行商業化階段的新能源,在配套市場環境不成熟、不完善的情況下,更會加速產生擠出效應。同時,低油價可能會帶來全社會增加石油消費,高耗能產業獲得復甦機會,不利於產業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調整,也不利於節能減排和生態治理。根據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石油類污染物的產生量、排放量很大,是全國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
3、降低石油行業的產量和產能
石油價格長期低位運行短期內將降低石油企業產量,長期內減少產能。如果石油價格持續低位運行甚至是下跌,會降低石油行業的利潤和盈利能力。如果石油價格跌破成本,還會導致石油企業虧損。短期內,石油行業企業為減少損失會減少產量。在長期內,將會減少石油產能,甚至會使得部分石油行業的企業退出,並通過產業鏈傳導,影響石油行業相關的人才、技術、要素市場發展。
三、中國應抓住油價下跌的機遇
首先,應藉此契機全面推進石油及相關行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石油產業國際競爭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石油工業的增長按全要素生產率增長計算,更多是靠要素投入增長支撐,而不是要素生產率增長支撐。石油工業要實現從要素和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根本出路是實現股權結構多元化。其次,應逐步完善石油的戰略儲備、商業儲備和資產儲備布局,對沖國際油價波動的系統風險。我國作為世界石油主要消費國和進口國,在油價持續下跌時期,應逐步增加全球石油資產的股權多元化投資,而不僅僅是綠地投資。同時逐步完善石油戰略儲備和商業儲備體系,形成石油全球資產多樣性組合對沖系統性風險;再次,應做好新能源的技術開發和推廣工作。在石油跌價之時,加快煤炭能源結構的轉型,鼓勵更多的分布式新能源發展,加大天然氣能源站、光伏電站、風力電站等新能源建設,以便在未來石油價格再一次高漲之時,充分發揮能源補充作用;最後,加強國際能源合作力度。在國際油價下跌時,中國作為最大進口國在商業合作中話語權有所增加,可以藉此機會拓展與俄羅斯、中亞與東南亞國家以及加拿大等石油出口國的談判與合作,在逐步降低對中東國家油源過度依賴的同時,加快推進中哈、中俄、中土和中緬等油氣運輸管道的建設,開辟多元化的石油進口通道。
㈤ 原油下跌對金屬期貨的影響
原油和金屬期貨都是國際重要原物料,它們需求的旺盛與否最能反映經濟的好壞,所以從長期看,油價和銅價的高低與經濟發展的快慢有密切的相關性。
因此,就出現了金屬價與油價一定程度上的正相關性。
金屬的交易者可參考原油價格漲跌來掌握銅價。
如果說油價合理的上漲,表現經濟緩步復甦,那麼油價的上揚會帶動金屬價上漲。
但如果油價上漲到合理的水平後仍持續飆升,投資人會轉而關心油價的飆升對未來經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導致通貨膨脹經濟衰退,這時油價的上揚反而成了金屬市場的利空因素。因此輕原油期貨與金屬期貨也有連帶性的波動。
㈥ 石油價格下調對中國有那麼不利的影響
國際石油價格波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一)國際石油價格波動影響我國通貨膨脹水平 由於我國國內原油價格已經與國際石油市場接軌,因此國內原油價 格水平受到國際石油價格波動的影響,進而影響我國與石油有關的行 業。目前我國石油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中並沒有直接的權重,主要是 通過動力燃料、燃氣等能源消耗類因素影響CPI。因此國際石油價格的 波動並不會直接影響國內CPI 的水平,但會通過影響國內原油價格, 進而對國內燃料、燃氣等石油消耗類行業成本價格造成影響,進而推 動相關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的變動,由於下游消費品價格對上 游工業品價格變動的反應較為敏感,因此上游產品價格的變動必然會 通過產業鏈逐步向下游消費品延伸。當國際石油價格不斷上漲時,很 容易產生「成本推動」型的物價上漲,從而推動CPI 的上漲,影響我 國通貨膨脹水平。
(二)石油價格波波動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隨著我國石油進口量的不斷增加,石油貿易在我國對外貿易中佔有 一定比重。國際原油價格的急劇上升,意味著我國進口石油的實際購 買力下降,造成我國外匯儲備的減少,使得石油貿易逆差急劇增加, 這對我國的貿易平衡帶來不利影響。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必然會增加 我國與石油有關的出『口產品的成本,制約該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 力。同時,油價上漲使發達國家消費需求下降,降低其進口量,從而 影響我國出口貿易的發展。 油價的大幅度波動,直接影響我國的出口貿易,加大與貿易夥伴之 間的貿易不平衡,增加貿易摩擦。而且,由於我國石油進口來源還比 較單一,相當大的一部分原油是從中東地區進口,在油價大幅攀升、 能源短缺的情況下,將會與美國、日本、西歐等石油消費大國產生資 源爭奪,從而影響正常的貿易關系,惡化我國的貿易環境。
(三)國際石油價格波動對我國GDP 增長的影響 石油成為我國生產過程中的重要投入品,並且是重要的消費品,國 際油價上漲對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 增加我國出口產品成本,抑制出口;二是提高了國內消費品價格,抑 制了國內消費;三是導致難以向下游產業轉嫁成本的部分企業,無法 維持正常生產,只能減少生產甚至停產。由於受當前技術條件的限 制,石油與其它產品的替代彈性很低,因此油價上漲將會使生產可能 性曲線和消費可能性曲線向內收縮,即使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 幣政策使經濟恢復到潛在生產能力,與石油漲價前相比,實際GDP 會降低,最終使經濟增長減緩。石油作為主要的能源,其定價權基本為美國控制,使我國成為國際 石油價格的被動接受者。隨著我國對石油進口的依存度越來越高,石 油價格波動已經影響到中國GDP 的增長,影響到國家經濟安全,在石 油大量依靠進口的情況下,隨著我國石油消費量的不斷增加,油價上 漲必然會對中國經濟增長產生相當大的抑製作用。
(四)國際石油價格波動對中國金融安全的影響 隨著國際石油市場的全球化發展,石油金融化趨勢的加強,石油類 金融衍生產品和金融工具的層出不窮,石油價格波動加劇金融市場的 動盪,對一個國家的金融安全產生一定程度上的影響。由於目前我國 在國際石油定價中沒有話語權,國內也沒有石油期貨市場。
㈦ 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對中國石化的影響
因為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高達60%左右,因此中石化都不得不依賴進口油維持正常的生產運營。往往是兩個月前就安排好未來的采購計劃,因此現貨市場的虧損已經是肯定的。
未來虧損大小,只是看在期貨市場上如何操作了,但中國企業很少披露這方面信息,所以無法判斷虧損的大小。
㈧ 國際原油期貨價格下調對中國經濟有何影響
國際原油價格下降,黃金期貨下跌,由於美圓與黃金原油的負相關關系,會是美圓有所上漲,美圓的匯率波動會給全球的經濟都帶來很大的影響,中國與美國經濟的關聯很大,也會帶來很大餓影響.在短時間內國家應該會堅持緊縮銀根的政策,要是把政策放寬,會增加很大的資金進入社會會加大通貨膨脹的壓力.
㈨ 期貨原油暴跌
原油作為期貨品種中最重要的一個,他的漲跌首先對其他商品起到一個標桿作用,其次呢,原油暴跌帶動的下游產業很多相關產品都會有聯動作用,原油漲跌對市場的影響比較大也相對復雜,最直接的就會影響美元和黃金的走勢,但不是絕對的,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為每個品種都有自己的基本面情況,受自身品種的供需影響,美元的走勢幾乎可以形象到每一個金融產品的漲跌,因為國際大宗商品期貨交易幾乎都是以美元計價,所以美元的漲跌最直接的就會影響到這些品種的價格,美元與大宗商品價格走勢之間在特定時間會出現負相關自我加強的形態,一般來講,美元漲,原油和黃金會受到一定壓力,其他品種類似,具體還要看基本面,,美元跌原油和黃金就會漲,因為資金流向會支持他們做多,黃金最為避險商品具有一定貨幣屬性,通常在金融市場不明朗或者比較亂風險高的時候,黃金會比較受到投資者的追捧。我的賬號就是Q
㈩ 原油大跌對中國的進出口貿易有什麼影響嗎
中國是世界上石油進口第一大國,油價降低,我們可以用更少的外匯去進口石油,同時會增加戰略儲備,總體來說價格便宜了,但是會買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