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期貨大跌對什麼股有影響
⑴ 現貨天然氣的漲跌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在進行基本面分析時,盡量降低當前因素對現貨天然氣價格影響的權重。加大未來因素對現貨天然氣價格影響的權重,切不看以當前的宏觀面、供求面狀況臆斷未來現貨天然氣行情走勢。
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客觀分析後期走勢。在對後期宏觀面、供求面狀況分析時,既不能因為當前低迷的經濟形勢而產生悲觀情緒影響對今後的行情判斷;
也不能因為當前較快的增長速度而盲目自信。任何時候都應保持一顆平常心,只有這樣,對後期走勢分析的結果才比較客觀。
還有不懂的可以問下這方面的老,.師 46-256-29-90會好一些。
⑵ 期貨市場的暴跌對股市有沒有影響
商品期貨暴跌僅僅對相關個股和板塊有影響,比如,螺紋鋼期貨大跌,對鋼鐵類個股會是利空。
⑶ 天然氣股票價格受什麼影響
天然氣漲價,天然氣股票就大漲
⑷ 原油大跌對什麼股票是利好
原油價格下跌,國內煉油業務的盈利能力會大幅提升,改善目前的虧損狀態。對於從事煉油業務的企業來說,油價下跌是巨大的利好。如果國內成品油價格能夠順利調整並與國際接軌,將提高煉油企業盈利水平。
1、原油價格下降,航空板塊立竿見影。
2、油價的下跌應該說對整個運輸行業都是一個利好因素。
3、原油價格創新低汽車老闆高興。
4、油價見頂,給下游化工企業帶來投資機會
⑸ 股價下跌,對該股的企業有什麼影響呢如題 謝謝了
大盤跳空低開,繼續探底。大家不要盲目進入,擇機進入,暫時觀望 四大因素困擾市場 金百靈投資:眾所周知的是,近期A股市場調整的源動力主要在於以下四點: 一是經濟增速放緩所帶來的動態估值預期的壓力。因為如果單純以目前不足20倍的2008年市盈率的估值水平來說,A股市場已無多大調整壓力。但可惜的是,證券市場強調的是未來預期,不少業內人士擔心2009年的上市公司業績增長或將大幅放緩,前期就有知名券商研究所對鋼鐵股、銀行股的2009年業績作出了大幅向下調整的信息,在此影響下,機構資金不敢輕易持有2009年業績下滑趨勢明朗的個股,也就有了近期持續不斷的拋壓潮流。 二是資金面的壓力。這一壓力預期其實來源於兩方面,一方面是市場原先的存量資金在證券市場持續熊市的打擊下漸有退出市場之意願,從而使得市場存量資金漸漸減少。另一方面則是籌碼供應量的增加,不僅僅在於IPO、再融資,而且還在於大小非以及新老劃斷後的限售股解禁的壓力。另外,央行票據的發行、以企業債券為代表的債券市場的火爆均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A股市場本已捉襟見肘的資金,從而使得市場有限的資金迎接持續膨脹的籌碼供應,在此影響下,市場的預期就不佳,股價重心只得不斷下移。 三是國際大宗商品牛去熊來所帶來的做空能量。有觀點認為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回落有利於PPI的回落,從而有利於A股市場。但畢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回落對有色金屬股,尤其是中國石化、中國石油等個股的股價也會帶來極大的壓力,而這些品種又是A股市場的人氣股或權重股,所以,市場的壓力仍然存在。而且,國際大宗商品期貨牛去熊來也意味著全球經濟減速,畢竟只有在經濟減速的背景下,市場需求下滑,才使得國際商品期貨牛市土崩瓦解。這也就意味著我國出口導向型的上市公司業績或將面臨著出口放緩所帶來的壓力,這自然不利於A股市場的企穩 四是近期關於房地產市場價格的回落信息、汽車銷售量增速創近年新低的信息均從一個側面說明上市公司業績增速放緩預期已變得相當明朗。因為房地產、汽車等已成為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長的引擎,所以,隨著這些行業景氣的回落,也就意味著我國經濟增速放緩,這對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自然帶來較大的壓力。而證券市場核心投資理論之一就是未來業績增長,所以,隨著未來業績增長預期的不佳,那麼,A股市場的短中期走勢的預期就不佳,故近期A股市場在基本面未出現相對樂觀信息之前,難有真正止跌企穩的走勢出現。 衰極而盛 反彈時機漸成熟 北京首證:兩市上周略高開後均縮量整理並收長下影陰線,大盤雖受制於周均線或再現「雙低」現象,但周線卻又一次出現七連陰,既說明目前尚處於弱勢格局中,也預示重大轉機極可能已近在眼前。 一、兩度周七陰,含義各不同。 毋庸諱言,目前市場仍處於弱勢運行狀態中,滬市周內還天天創新低,大盤再創新低的可能因此就無法排除,2000點一線能否構築堅實的底部自然便成為萬眾矚目的一個焦點。作為整數和心理大關,2000點得失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但客觀的講,任何一個具體點位都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或者說,大家所說的不過是一個極端低點問題,而不是底部區域。從發展的角度看,近年來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而不少個股則從來沒有2000點以下的經歷,總市值排名前20位的也有半數或以上都是如此,可它們卻參與了大盤下調,如中國石油、中國神華、中國太保等超級航母,計入股指後的最大跌幅依次約為73%、71%和68%,而大盤同期則分別為61%、64%和62%,股指跌幅因此也就更大一些,甚至超過了2135點這一百分比調整的極限(深市未觸及)。 上周兩市繼續下調並同時收出第七根陰線,這既是年內第三次長時間連續下調,也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但「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換言之,市場轉機很可能就出現在最近一兩周,某種意義上也體現了事不過三的道理。回顧歷史可發現,深市1991年曾連續15周收陰(深綜指2002年12連陰),滬市周線連陰紀錄為1992年的10根,即這些紀錄都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了,而本世紀則共有七次七周或以上連陰,最早的一次發生在2001年12月至次年1月中旬,最長的一次是今年初的八連陰(實為七周半)。此前六次之後,市場雖然都出現了不同幅度的回升,可值得注意的是,年內前兩次的反彈力度呈遞減態勢,而滬市年內三次(深市只有年初和最近這兩次)的最大跌幅則都在30%上下,近階段的跌勢之慘無疑就是空前的了。盡管如此,但市場調整至今也更加充分,而連續收陰則具有雙重含義:一是客觀、真實地反映了市場的極弱狀態,一是預示中期反彈極可能將在近期逐漸展開,而由其它情況判斷,最近很可能也是年內最好時間段,甚至可能是唯一的一次機會。 總體來看,這次反彈初期很可能會表現得猶猶豫豫,短期反復也會不斷出現,但中期升勢形成的標志卻依然是大盤上破較重要的周均線,如5周,即下周大盤至少收於2271點和7576點,而上破4周均線,則需要收在2227點和7401點;否則,反彈行情在技術方面就難以確立。 二、縮量近極致,放量可期待。 無論是日成交額,還是日(周)均成交量,目前都處於不斷萎縮的過程中,去年以來的地量紀錄由此也再次被刷新,但絕對成交水平已經達到築底的要求,而近兩周的日均成交縮減幅度則保持在10%左右,這與此前5周也就大不相同。值得注意的是,上周日均成交僅相當於歷史最高紀錄的1/10,這很可能將成為反彈即將展開的一個重要徵兆,而至今的周成交額則已連續三周逐漸縮減,這也是持續縮量的一道坎或曰極限,最近兩周再次出現放量的可能性因此也就相當大。 需要提醒的是,本周只有四個交易日,成交總額是否放大固然存在較大的疑問,但日(周)均成交額卻完全有可能有所增加,特別是在大盤試圖上破重要的周均線即確認反彈形成的情況下。 東方證券:上周股指繼續換檔下跌,周末盤初創2064點的新低,將本輪的累積跌幅擴展至66.3%,滬市周成交金額繼續縮減至1320億元。9月剛至中旬,但月跌幅已達到13%,空方依然呈現完勝的態勢,下跌已成為慣性。 從上一周的交易來看,多方唯一一次較為主動的反抽是在周三早上。當8月份的CPI公布為4.9%接近下限、PPI公布為10.1%接近中限時,部分逢低買盤有主動性入場的跡象。而在最後兩個交易日中,美股中的金融股大跌、港股大幅震盪,均波及至A股。招商銀行在莫須有傳聞的影響下,帶領高價銀行股快速下跌,並傳導至部分地產股;石化雙雄無法企穩,部分帶有H股的中高價A股大跌;同時,財政部和證監會聯手遏制利潤操縱將出台2號解釋說明,使得「T」類個股和部分重組權重股全線下挫。 但在股指快跌的過程中,醫葯板塊、券商板塊、滬市本地股、電力股、航天軍工概念股等在短線資金的支持下還是有所表現。與此同時,部分低價的帶有H股的A股走勢穩健,如北人股份、華能國際、中國南車等均未隨指數創新低,反而走出了獨立行情。 從指數上來看,上周已是連續的第七周陰線,股指在管理層維穩之後依然下跌了近30%。雖然在此期間,管理層也推出了一系列治市性的制度化建設文件,但離股民的真正需求還是很遙遠。但越是在這種時候,越不能放棄。雖然很難去預測還有多少下跌空間,但有一點應該是肯定的:正是因為前面已經出現66.3%的累積跌幅,所以大部分的風險應該已經釋放得較為徹底了,未來的機會將越來越大。向下的幅度目前已經遠遠小於未來向上的幅度,故更應該堅持和忍耐。
⑹ 股價下跌,對該股的企業有什麼影響呢
大盤跳空低開,繼續探底。大家不要盲目進入,擇機進入,暫時觀望
四大因素困擾市場
金百靈投資:眾所周知的是,近期A股市場調整的源動力主要在於以下四點:
一是經濟增速放緩所帶來的動態估值預期的壓力。因為如果單純以目前不足20倍的2008年市盈率的估值水平來說,A股市場已無多大調整壓力。但可惜的是,證券市場強調的是未來預期,不少業內人士擔心2009年的上市公司業績增長或將大幅放緩,前期就有知名券商研究所對鋼鐵股、銀行股的2009年業績作出了大幅向下調整的信息,在此影響下,機構資金不敢輕易持有2009年業績下滑趨勢明朗的個股,也就有了近期持續不斷的拋壓潮流。
二是資金面的壓力。這一壓力預期其實來源於兩方面,一方面是市場原先的存量資金在證券市場持續熊市的打擊下漸有退出市場之意願,從而使得市場存量資金漸漸減少。另一方面則是籌碼供應量的增加,不僅僅在於IPO、再融資,而且還在於大小非以及新老劃斷後的限售股解禁的壓力。另外,央行票據的發行、以企業債券為代表的債券市場的火爆均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A股市場本已捉襟見肘的資金,從而使得市場有限的資金迎接持續膨脹的籌碼供應,在此影響下,市場的預期就不佳,股價重心只得不斷下移。
三是國際大宗商品牛去熊來所帶來的做空能量。有觀點認為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回落有利於PPI的回落,從而有利於A股市場。但畢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回落對有色金屬股,尤其是中國石化、中國石油等個股的股價也會帶來極大的壓力,而這些品種又是A股市場的人氣股或權重股,所以,市場的壓力仍然存在。而且,國際大宗商品期貨牛去熊來也意味著全球經濟減速,畢竟只有在經濟減速的背景下,市場需求下滑,才使得國際商品期貨牛市土崩瓦解。這也就意味著我國出口導向型的上市公司業績或將面臨著出口放緩所帶來的壓力,這自然不利於A股市場的企穩
四是近期關於房地產市場價格的回落信息、汽車銷售量增速創近年新低的信息均從一個側面說明上市公司業績增速放緩預期已變得相當明朗。因為房地產、汽車等已成為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長的引擎,所以,隨著這些行業景氣的回落,也就意味著我國經濟增速放緩,這對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自然帶來較大的壓力。而證券市場核心投資理論之一就是未來業績增長,所以,隨著未來業績增長預期的不佳,那麼,A股市場的短中期走勢的預期就不佳,故近期A股市場在基本面未出現相對樂觀信息之前,難有真正止跌企穩的走勢出現。
衰極而盛 反彈時機漸成熟
北京首證:兩市上周略高開後均縮量整理並收長下影陰線,大盤雖受制於周均線或再現「雙低」現象,但周線卻又一次出現七連陰,既說明目前尚處於弱勢格局中,也預示重大轉機極可能已近在眼前。
一、兩度周七陰,含義各不同。
毋庸諱言,目前市場仍處於弱勢運行狀態中,滬市周內還天天創新低,大盤再創新低的可能因此就無法排除,2000點一線能否構築堅實的底部自然便成為萬眾矚目的一個焦點。作為整數和心理大關,2000點得失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但客觀的講,任何一個具體點位都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或者說,大家所說的不過是一個極端低點問題,而不是底部區域。從發展的角度看,近年來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而不少個股則從來沒有2000點以下的經歷,總市值排名前20位的也有半數或以上都是如此,可它們卻參與了大盤下調,如中國石油、中國神華、中國太保等超級航母,計入股指後的最大跌幅依次約為73%、71%和68%,而大盤同期則分別為61%、64%和62%,股指跌幅因此也就更大一些,甚至超過了2135點這一百分比調整的極限(深市未觸及)。
上周兩市繼續下調並同時收出第七根陰線,這既是年內第三次長時間連續下調,也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但「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換言之,市場轉機很可能就出現在最近一兩周,某種意義上也體現了事不過三的道理。回顧歷史可發現,深市1991年曾連續15周收陰(深綜指2002年12連陰),滬市周線連陰紀錄為1992年的10根,即這些紀錄都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了,而本世紀則共有七次七周或以上連陰,最早的一次發生在2001年12月至次年1月中旬,最長的一次是今年初的八連陰(實為七周半)。此前六次之後,市場雖然都出現了不同幅度的回升,可值得注意的是,年內前兩次的反彈力度呈遞減態勢,而滬市年內三次(深市只有年初和最近這兩次)的最大跌幅則都在30%上下,近階段的跌勢之慘無疑就是空前的了。盡管如此,但市場調整至今也更加充分,而連續收陰則具有雙重含義:一是客觀、真實地反映了市場的極弱狀態,一是預示中期反彈極可能將在近期逐漸展開,而由其它情況判斷,最近很可能也是年內最好時間段,甚至可能是唯一的一次機會。
總體來看,這次反彈初期很可能會表現得猶猶豫豫,短期反復也會不斷出現,但中期升勢形成的標志卻依然是大盤上破較重要的周均線,如5周,即下周大盤至少收於2271點和7576點,而上破4周均線,則需要收在2227點和7401點;否則,反彈行情在技術方面就難以確立。
二、縮量近極致,放量可期待。
無論是日成交額,還是日(周)均成交量,目前都處於不斷萎縮的過程中,去年以來的地量紀錄由此也再次被刷新,但絕對成交水平已經達到築底的要求,而近兩周的日均成交縮減幅度則保持在10%左右,這與此前5周也就大不相同。值得注意的是,上周日均成交僅相當於歷史最高紀錄的1/10,這很可能將成為反彈即將展開的一個重要徵兆,而至今的周成交額則已連續三周逐漸縮減,這也是持續縮量的一道坎或曰極限,最近兩周再次出現放量的可能性因此也就相當大。
需要提醒的是,本周只有四個交易日,成交總額是否放大固然存在較大的疑問,但日(周)均成交額卻完全有可能有所增加,特別是在大盤試圖上破重要的周均線即確認反彈形成的情況下。
東方證券:上周股指繼續換檔下跌,周末盤初創2064點的新低,將本輪的累積跌幅擴展至66.3%,滬市周成交金額繼續縮減至1320億元。9月剛至中旬,但月跌幅已達到13%,空方依然呈現完勝的態勢,下跌已成為慣性。
從上一周的交易來看,多方唯一一次較為主動的反抽是在周三早上。當8月份的CPI公布為4.9%接近下限、PPI公布為10.1%接近中限時,部分逢低買盤有主動性入場的跡象。而在最後兩個交易日中,美股中的金融股大跌、港股大幅震盪,均波及至A股。招商銀行在莫須有傳聞的影響下,帶領高價銀行股快速下跌,並傳導至部分地產股;石化雙雄無法企穩,部分帶有H股的中高價A股大跌;同時,財政部和證監會聯手遏制利潤操縱將出台2號解釋說明,使得「T」類個股和部分重組權重股全線下挫。
但在股指快跌的過程中,醫葯板塊、券商板塊、滬市本地股、電力股、航天軍工概念股等在短線資金的支持下還是有所表現。與此同時,部分低價的帶有H股的A股走勢穩健,如北人股份、華能國際、中國南車等均未隨指數創新低,反而走出了獨立行情。
從指數上來看,上周已是連續的第七周陰線,股指在管理層維穩之後依然下跌了近30%。雖然在此期間,管理層也推出了一系列治市性的制度化建設文件,但離股民的真正需求還是很遙遠。但越是在這種時候,越不能放棄。雖然很難去預測還有多少下跌空間,但有一點應該是肯定的:正是因為前面已經出現66.3%的累積跌幅,所以大部分的風險應該已經釋放得較為徹底了,未來的機會將越來越大。向下的幅度目前已經遠遠小於未來向上的幅度,故更應該堅持和忍耐。
⑺ 影響現貨天然氣漲跌的因素是什麼
【天然氣與政治事件的關系】
天然氣除了一般商品屬性外,還具有戰略物資的屬性,其價格和供應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勢力和政治局勢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生產國際化的發展,爭奪天然氣資源和控制天然氣市場,已成為燃氣動盪和天然氣價飆漲的重要原因,所以投資天然氣還是應關注一下國際比較大的政治局勢
【非農與失業率】
美國非農數據是跟其失業率數據一起發布的,倆個數據交相輝映,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我們經常可以看見非農數據有前值,預測值和實際公布值三項數值,而前值是已知的上月份發布的實際數值,這是此次數據的一個基礎。而預測值就是市場在這個基礎上,根據美國一個月以來的經濟數據來推測其經濟發展情況的好壞,來對之後到來的非農數據進行一個數值上的預測,預測值代表的是市場的期望。因此,要想通過實際公布值來判斷市場的反映,一世城金就要對比實際公布值與預測數值的差距如何,由此進一步的判斷天然氣的價格走勢。
非農業就業人口數據大於預期說明美國經濟復甦,利空天然氣
非農業就業人口數據小於預期說明美國經濟不景氣,利多天然氣
數據行情的漲跌取決於公布數據的差異指,數據差異越大行情波幅則越大。
【天然氣與美指】
國際能源、貴金屬、大宗商品等多以美元為計價單位的,一般情況下,美元上漲,意味著這些標的會下跌;美元下跌,其他的上漲。打個比方:本來10美元可以買100m3的天然氣,當美指下跌也就是美元貶值,10美元就買不到100m3天然氣這樣天然氣就利多,反之則利空,簡單來說就是天然氣現貨走勢跟美元呈反相關關系,投資者可留意美指行情進而結合行情分析天然氣走勢
【天然氣EIA數據】
EIA天然氣庫存變化增加或高於預期值,美元指數會上升,美元對一攬子貨幣(是指將多個主要貿易國的貨幣,依照往來貿易比重,編製成一綜合的貨幣指數,即俗稱的一攬子貨幣)上漲。反之,EIA天然氣庫存變化減少或低於預期值,美元指數下降,其對一攬子貨幣下跌.,該數據對天然氣市場會造成一定的影響,投資者需密切關注。
⑻ 原油大跌對什麼股票是利好嗎
原油價格下跌,國內煉油業務的盈利能力會大幅提升,改善目前的虧損狀態。對於從事煉油業務的企業來說,油價下跌是巨大的利好。如果國內成品油價格能夠順利調整並與國際接軌,將提高煉油企業盈利水平。
1、原油價格下降,航空板塊立竿見影。
2、油價的下跌應該說對整個運輸行業都是一個利好因素。
3、原油價格創新低汽車老闆高興。
4、油價見頂,給下游化工企業帶來投資機會
⑼ 今年天冷為什麼燃氣股卻大跌
這個關聯度不大,煤炭也可以供暖。我國供暖對於天然氣的依存度仍然不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