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後對玻璃期貨的影響
A. 影響玻璃期貨價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宏觀經濟波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已經完成了三輪周期運動。周期的波峰年是1978年、1984年、1992年和2007年;周期的波谷年是1981年、 1990年、1999年和2009年。
周期的平均長度是9-10年。在最近的一輪經濟周期中,2007年是波峰年,2008年和2009年是經濟周期的收 縮期。如果不發生突發重大事件,我國新一輪經濟擴張期也將長達7-8年。 宏觀經濟的周期循環與玻璃價格的上漲和下跌有直接的聯系。
產能增長
在好的形勢下,一些企業盲目投資擴張,隨後陷入低谷,產能過剩帶來行業風險。據統計,自2009年以來,我國浮法玻璃產能快速增長。初步預計2012 年約有15條生產線投產,新增產能約6300萬重量箱。玻璃具有連續不間斷生產的特徵,產能的穩定釋放,明顯超過了來自房地產、汽車、出口等下游市場需求 的增長。
下游需求的影響
玻璃及其加工製品廣泛應用於建築、交通運輸、裝飾裝修、電子信息、太陽能利用及其他新興工業,其中70%左右的浮法玻璃用於建築和裝飾領域,汽車及新能源領域中玻璃的應用也在逐漸擴大,因此下游房地產行業、汽車以及新能源行業的發展變化對玻璃需求影響較大。
上游價格
原料價格上漲,支撐玻璃價格,效益下降;原料價格下跌,效益增加,使得價格有下探空間。 純鹼、煤炭、重油、天然氣、電等原料燃料價格上漲以及人員工資等財務成本增加,導致玻璃企業生產成本不斷上漲,這將影響玻璃的價格
區域分布特點
a)近年來生產線建設由集中走向分化;
b)受到淘汰落後產能因素影響華北地區產能增加較快;
c)東北、西北地區產能相對穩定;
d)受運輸成本影響,長途運輸的產品日趨減少。
B. 自然災害對期貨交易有何影響
你好,自然災害影響較大的主要是原油期貨和農產品。
自然災害主要通過影響供應和運輸,進而影響原油期貨和農產品的價格走勢。
C. 大地震是否影響期貨漲跌
影響期貨漲跌的主要有第一供需;第二,資金;第三,心理。大地震一般不會影響資金,心理和供需可能會有些影響。以今天印尼8.7級地震來說,第一,印尼是全球第一大棕櫚油產區,較大的天然橡膠產區,所以地震可能對市場心理造成影響,但是預計不會很大。第二,看印尼地震具體地點和具體影響,是否引發海嘯和地震是否影響到棕櫚油加工廠區或出口環節。從現在的消息看來並未發布海嘯預警,這樣越南和泰國的天然橡膠出口應該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天膠市場可能不會反應太大。
D. 地震對期貨市場的影響
日本發生近海地震對期市短期將會形成沖擊,中期對於期貨影響較小
日本地震對中國股市短期心理影響較大,中長期看對中國期市的趨勢影響不大。從宏觀因素看有正有負,主要是基於三個方面:一是通過匯率和國際資金流向的影響,一個是通過經驗研究,一個是通過實體經濟的影響。首先對於匯率,我們認為日元走強符合日本政府的意圖。當然未來演繹的可能性有兩種,一種在於認為日本剛從衰退中復甦的經濟可能受到地震和海嘯的重創,增長將倒退,日元貶值。 另一種情形,日本災後重建將帶動需求,這樣可以吸引資金到災害國進行重建,從中長期看,日元升值概率較大。從地震第一天看,日元先貶後升。無論是哪一種情形,日本負債較高,這樣向外舉債的可能性較高,維持日元強勢對日有利。從其它地震國的經驗看,本幣基本走強。如果日元升值,那麼美元升值的可能性小。我們維持年度策略的觀點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下對中國股市看好。 其次,經驗研究表明,地震國的股市出現趨勢性下跌可能性較大,但是非地震國不受影響,從歷次的大地震如 95 年神戶大地震、 04 年印尼海嘯、 08 年汶川大地震,對於美國、周邊國家以及東南亞經濟、股市、期市的影響並不大。最後,實體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需求端,由於震區物流系統較大的破壞、人員的巨大傷亡和核電設施的不確定性對日本經濟影響負面,這對我國貿易影響負面。
從板塊影響來看,邏輯在於地震國的優勢產業的供給沖擊帶來成本的上升,使得替代行業受益,而進口原材料行業受損(取決於相關存貨的多少)。從產銅國的智利大地震來說,地震後銅的供給緊張,並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接近 10% 。對應期市的銅板塊出現了交易性機會,隨後確定地震遠離產銅區,相關個股隨後沖高回落。日本是主要的鋰電池、晶元等消費電子以及高端製造業的產地,由於供給沖擊,國內替代的產業受益。
對市場的影響,主要影響因素還是對於他國國內影響較為更大。倒是目前我國的通脹依然在高位,通脹預期有所反復,但是回到 12 月和 1 月出台密集調控的預期可能性不大,日本地震也將降低這種可能性,盡管還不能排除未來仍有貨幣從緊的措施。
E. 玻璃期貨上市對洛陽玻璃有何影響
那要看洛玻的市場嗅覺了,是否會運用玻璃期貨規避風險。如果能夠運用好期貨套保,可以使企業做大做強,先人一步。金元期貨.
F. 日本大地震會怎樣影響期貨市場尤其是對黃金期貨的影響,為什麼
黃金市場會大漲,因為市場避險情緒上升,而黃金是避險產品
其它期貨會下跌,因為經濟發展變慢,交易減少,需求減弱。
G. 地震對於目前的通貨膨脹的影響是怎樣的
主要有三個方面會影響通貨膨脹
1.供給減少.
地震使絯區的基礎設施和很多工廣都遭到破壞,農作物產量也會下降,使得供給減少,而產品的供給減少會使價格上升.
2.需求增加.
災區的人民損失巨大,而他們的損失很多都是必需品,必需品即無論價格多高也必需購買,如食品,謢寒衣物等,需求的上升也會使物價上升.
3.政府為震災發行更多貨幣.
政府為了震災,會向市場提供大量貨幣以購買救災物資和用作重建災區,這些貨幣會增加中國的流動性過剩問題,而貨幣的過多發行會使物價上升,導致通貨膨脹.
以上三個原因中,第三個原因是最重要的,因為通貨膨脹的本因就是貨幣發行過量,即貨幣過多所致.
H. 地震會影響銀行理財的產品收益嗎
那得看銀行的理財項目投資到哪裡去了,有的如果投資地震區的地產什麼的說不定會有影響的。
I. 地震對貿易影響是怎麼樣的呢
央行金融研究所:地震對整體經濟影響程度較輕
「我國此次震災雖然損失很嚴重,但對於整體經濟的影響程度較輕。」央行金融研究所近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 央行金融研究所宏觀經濟分析小組5月30日完成的這份研究報告顯示,地震對整體工業生產影響較小。此次地震破壞性很大,震區工業生產短期幾乎停滯,但由於震情最嚴重的11個縣市合計工業總產值僅佔全國0.17%,且重災區沒有大型礦產資源,對整個工業產出影響較小。 報告認為,地震對農產品供應的沖擊相對有限。報告估計,位於山區的11個重災縣市合計糧食、油料與肉類產量分別佔全國0.21%、0.34%和0.53%;生豬死亡79萬頭,佔全國現有存欄量0.2%,佔比都不大。同時,由於我國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總量供求基本平衡,且目前正是鮮活農產品上市旺季,所以此次震災不會對全國農產品供應產生較大影響。 不過,報告預計此次地震最大的影響集中於兩方面,災後重建會推高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此外震災會增加短期通脹壓力。 目前中央財政已安排700億元災後重建資金,後續還會有更大規模的各類資金到位,可能推高未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地震對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的影響是短期的,對長期CPI影響不顯著。報告預計,震災對消費品價格影響不會持久。不過,災後大量基礎設施重建,會增加未來對水泥、鋼鐵和銅、鋁、鋅等基本金屬和建材的需求,對上游生產價格的沖擊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