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期貨交易日線資金流
㈠ 怎麼查看期貨品種資金流入流出情況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外盤手數減去內盤手數,再乘以當天的成交均價就得出當天的資金凈流量,如果外盤大於內盤就是資金凈流入,反之就是資金凈流出。
委託以賣出價格成交的納入「外盤」;委託以買入價格成交的納入「內盤」。
外盤又稱主動性買盤,即以賣出價成交的累積成交量;內盤又稱主動性賣盤,即以買入價成交的累積成交量。外盤反映主動買的意願,內盤反映主動賣的意願。
內盤:以買一、買二、買三等價格成交的交易,買入成交數量統計加入內盤。
外盤:以賣一、賣二、賣三等價格成交的交易。賣出成交數量統計加入外盤。
內盤、外盤這兩個數據大體可以用來判斷買賣力量的強弱。若外盤數量大於內盤,則表現買方力量較強,若內盤數量大於外盤則說明賣方力量較強。
(1)怎麼看期貨交易日線資金流擴展閱讀:
莊家可以利用外盤、內盤的數量來進行欺騙。發現如下情況:
1、股價經過了較長時間的數量下跌,股價處於較低價位,成交量極度萎縮。此後,成交量溫和放量,當日外盤數量增加,大於內盤數量,股價將可能上漲。
2、在股價經過了較長時間的數量上漲,股價處於較高價位,成交量巨大,當日內盤數量放大,大於外盤數量,股價將可能下跌。
3、在股價陰跌過程中,時常會發現外盤大、內盤小, 此種情況並不表明股價一定會上漲。因為有些時候莊家用幾筆拋單將股價打至較低位置。
4、在股價上漲過程中。此時,投資者認為股價會下跌,紛紛以買入價賣出股票,莊家可照此分步掛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內盤外盤
㈡ 如何看期貨行情期貨趨勢圖怎麼看
首先你要下載一個期貨行情軟體,可以讓你的交易商提供軟體下載地址和安裝方法,安裝好軟體後,打到你要交易的品種,然後學會看蠟燭圖,國內期貨,紅柱代表上漲,綠柱代表下跌,國際期貨則正好相反,紅柱代表下跌,綠柱代表上漲,
㈢ 怎麼查詢期貨交易賬單
期貨交易賬單可以通過你所使用的交易軟體查詢賬單,也可以登錄期貨投資者保護中心查詢交易賬單(六個月以內)。兩個查詢端的賬號是不同的,如果你不知道的話,可以致電期貨公司幫助你找到賬號和密碼。
㈣ 期貨交易的收益如何看
平倉是的盈利為120*20-100*20=400,不需要減100。
期貨為零和博弈,所以你得到的錢來自他人的虧損。
如果你還是想不明白,可以提出。
㈤ 有誰知道期貨持倉興趣在日線圖上怎麼看
大部分期貨市場技術分析者同時限蹤三組數字——價格、交易量和持倉興趣,以使自己的分析手段具備三度空間。
在期貨交易分析中,價格顯然是最重要的因素。交易量和持倉興趣是次要的,主要作為驗證性指標使用。而在這兩者之中,交易量又更重要些,持倉興趣居末位。
到某日收市時為止,所有未平倉了結的合約的總數就是當日的持倉興趣。也請注意,持倉興趣的刻度標在圖表下部左側。持倉興趣也描畫在對應日期的價格之下,但其位置高於交易量。請記著,在商品市場上,交易所順延一天發布正式的交易量和待倉興趣的報告,從而在圖表上,也相應地出現一天延遲的情況(每天我們只能獲得上一個交易日這兩種信息的估計數字)。這就是說:圖表師每天可以作出最近一個交易日的高、低和收市價的價格線段,但只能作出這一日的前一個交易日的正式交易量和持倉興趣。
持倉興趣代表市場上多頭一邊或空頭一邊的未平倉合約的總數,而不是兩方的總和。持倉興趣以合約張數為單位。只有兩個市場參與者——買方和賣方——會同起來才能創生一張合約。在每日公布的持倉興趣數字後,總跟著一個正數或者一個負數,分別表示這一天相應的合約張數的增加或者減少。正是持倉興趣水平的變化(或者上升或者下降),為圖表師分析入市行為的變化特點提供了線索,從而使持倉興趣具備了預測價值。
沿著圖表底部還剩下一條虛線,它表示持倉興趣5年的平均值的情況。我們用這條平均線來顯示持倉興趣的季節性傾向。如同價格變化一樣,持倉興趣具有非常明確的季節性傾向,我們應當把這種情況也考慮進來。
舉例來說,僅當持倉興趣的增加超過了其季節性的增長之後,這個變化才具重要意義。在圖表上,我們通過兩條曲線的比較來剔除季節性傾向,由此得出約持倉興趣的凈變化的效果更優越。正是持倉興趣的實際變化(實線)同通常的季節性變化(虛線)之間的差異,給兩條持倉興趣曲線增添了意義。
持倉興趣的變化如何發生 持倉興趣數值的變化意味深長,為了掌握其中的奧妙,我們必須首先理解每筆交易如何對該數字發生影響。
每當交易所大廳內一筆交易完成後,持倉興趣就有三種變化的可能性:增加、減少、或不變。下面我們看看這些變化是如何發生的。
買 方 | 賣 方 | 持倉興趣的變化
—————————————————————————————
①.買進新多頭頭寸 | 賣出新空頭頭寸 | 增加
②.買進新多頭頭寸 | 賣出原多頭頭寸 | 不變
③.買回原有空頭頭寸 | 賣出新空頭頭寸 | 不變
④.買回原有空頭頭寸 | 賣出原多頭頭寸 | 減少
—————————————————————————————
在第一種情況下,買方和賣方均開立了新頭寸,產生了新的合約。
在第二種情況下,買方建立新的多頭頭寸,但賣方只是平倉了結原有的多頭頭寸。一方入市交易,另一方退出市場,結果雙方扯平,合約總數沒有變化。
在第三種情況下,情況也一祥,只是此處賣方開立了新的空頭頭寸,而買方只是平倉了結原有空頭頭寸。也是一方入市,一方退出,合約總數不會有任何變化。
在第四種情況下,交易雙方都平倉了結原有頭寸,從而持倉興趣減少。
綜合上述,如果買賣雙方均建立了新的頭寸,則持倉興趣增加。如果雙方均是平倉了結原有頭寸,則持倉興趣減少。如果一方開立新的交易,而另一方平倉了結原有交易,那麼持倉興趣維持不變。在每個交易日結束之後,圖表師通過考察總的持倉興趣的凈變化,就能確定資金到底是流入市場,還是流出市場。根據這個信息,分析者能夠就當前市場趨勢的堅挺或疲軟程度做出一些推測。
㈥ 怎樣才能看懂資金流,把握趨勢
資金流即為水,分析出資金的流動方向,則交易方向已明。《追蹤資金流——金銀交易的趨勢判斷》主要講的是如何發現市場中資金的流動並跟隨資金的流動來擬定你的交易計劃。這種方法不能算是技術分析,也不能算是基本面分析,更不能算是數據或者消息面的分析。它是融合了這些分析方式,並且在與跨市場的相關品種的比較中,發現主力資金的流動方向。
為何要分析資金流呢?因為筆者認為,通過傳統的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交易員會得到一個對市場的判斷,但這只是自己對市場的判斷,而不是市場真正的方向。除非我們是神或者控盤的主力,否則我們絕對不能操縱市場的走勢。所以如果市場朝著我們判斷的方向前進,那隻是剛好市場「給面子」,我們的分析偶然撞對了而已,是偶然,是個案。如果市場不符合我們的判斷,則是必然,是普遍現象。與其如此,我們就有兩個選擇。要麼,我們找到「莊家」並打入內部卧底,自己去做「老鼠倉」;要麼,我們分析資金的流動,我們甚至不需要知道誰是主力,我們只需要知道資金在往哪個方向流動然後跟隨它流動就好了。
在全球市場范圍之內,資金一般會在四個「池子」里流動——國債、股市、商品和匯市。流動的目的只有兩個——避險或者冒險。避險是為了保值,而冒險則是為了搏取較大收益甚至超額的利潤。所以,本書開篇就講如何看資金是否在國債市場里避險,如果不是,那麼資金就會在剩下的三個「池子」里流動。然後再分析資金目前是在這三個「池子」裡面的哪一個?由於《追蹤資金流——金銀交易的趨勢判斷》重點落在了貴金屬的交易,所以用了很多篇幅講解如何判斷資金是否進入了貴金屬市場。但這種分析資金流的方法其實可以用於分析任何品種,無論你是交易股票、外匯還是商品。當你找到資金流動的方向之後,再配合具體品種的行業特點,基本上你就可以擬定自己大致的交易方向。剩下的就是常規的技術活兒,包括倉位的分配、合適的進出點位選擇以及風控方案等等。如果有可能,也許以後可以有機會和大家探討如何通過跨市場以及跨品種尋找合適的交易機會。
交易指標和程序化交易
有些讀者可能以前聽過筆者在匯通網的講座,我們所講的是在進行貴金屬的交易之前,如何從多個角度判斷它的價格走勢。我們知道價格形成在所有的技術指標之前,所有技術指標都是滯後的。而我們則主要是通過《追蹤資金流——金銀交易的趨勢判斷》去學習了解構成貴金屬價格的底層因素,也就是在價格形成K線以前,是哪些因素導致了價格的變化?如果大家做過一些交易就會知道基本上所有技術指標都是滯後的,例如我們平時用的最多的MA和KDJ等指標,都是滯後於價格的。由於最快的是價格,所以也有很多人在價格上做功夫,比如通過蠟燭圖技術和圖形等分析方式。另外還有一些比價格更早的反映市場走勢的盤面信息,比如說交易量,很多人都知道價格的變化需要交易量的配合,尤其在證券市場更是如此。如果有量的配合的話,這個價格走勢才有可能是確實的,比如股民們耳熟能詳的說法:放量突破或者下跌,天量見天價,地量地價啊等等。但是我們要了解交易量和價格一樣,也是一個結果,價格走勢最終是多空雙方博弈的結果。那麼如何了解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多空雙方是如何在博弈呢?最終主力資金會流向何處呢?這就是我們這本書中要解決的最主要的問題,這是第一個方面。
第二就是除了了解貴金屬價格是由哪些因素構成的,它演變的趨勢可能會是怎麼樣的,也未必就能保證你的交易一定能成功。因為交易是一個綜合性的操盤結果,除了分析還需要操作實盤的成功交易,最終你才能獲得一個較好的結果。所以僅僅分析貴金屬價格的形成是遠遠不夠的,在介紹完這些方法之後,在書的後半部分我們想和大家更多分享如何把握整個交易的過程,以及你如何打造一個真正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而你的這個交易系統除了這些方法(就是所謂的「術」),無論是什麼「術」,還需要有一些你自己獨特的東西。什麼是獨特呢,就是你把自己的個性與你的這個交易系統緊密的結合起來,這個才是你自己真正的交易系統。我也看到過很多的交易系統,而且國內的期貨界現在很流行程序化交易,我知道這個在國際上也很流行。我自己也寫過幾十個交易程序,但我個人一直對程序化交易抱一個懷疑的態度。
當然我個人經驗是有限的,我只是分享自己的感受。我曾經嘗試把自己的交易思路量化並嘗試程序化交易。後來在2009年去杭州參加中國第一屆程序化交易論壇,當時有來自北京、上海和深圳的程序化交易員,還有一些投資公司,一些期貨公司的人去參加,還有「交易開拓者」的陳劍靈以及一位從美國回來的程序化交易員。主辦方一個是杭國強先生的泛金投資公司,另一個是南華期貨研究所,南華是研究方面比較居前的一家期貨公司。那次會議之後我們又做了一些程序,有些也取得了比較好的結果,但最終我們發現無論我們怎麼去優化,程序總是有漏洞的。也就是說它在一段時間之內會給我們提供一個很好的結果,但是再過段時間,或者我們再換個交易品種,可能就不適用了,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程序員,包括交易員,甚至很多老交易員,一直在反復修改自己系統的原因。平時經常跟一些老交易員交流,他們一般都是有超過二十年交易經驗,總體而言,他們中的很多人都還在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統。那時我就在想,為什麼二十年過去了還需要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統呢,交易真的是有這么復雜嗎?
還是說我們可以另闢蹊徑,換個思維來看?就是說,我的交易系統就是有漏洞,我接受有漏洞,我不認為我可以找到一個完美的系統,就像我們自己不可能有一個完美的人生是一樣的道理。中國有句老話講: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當然這句話講的貌似有點消極,但你仔細想想是不是這樣的情況呢?如意的事究竟有多少呢?所以我們如果想有一個完美的交易系統,比如你想擁有一把屠龍劍的話,也許有,問題是如果你真的打造出這把屠龍劍,那麼龍在哪兒呢?你能找到這條龍嗎?我想對於老百姓而言,可能擁有一把菜刀比擁有一把屠龍劍會來的更實在一些。所以,如果我們一直在找一個完美的交易系統,或者是一個完美的交易指標,或者是一個完美的交易方式,我認為可能成功概率會非常低。如果我們換個角度,站在以上思路的對面,就是承認我不可能達到完美,也找不到一個完美的交易系統,我也不是一個完美的交易員,我承認我有各方面的缺陷,也許這個交易世界會給我們開另外一扇門,其實不規則不完美也是一種美,也許是最正常的一種美。那麼在這種狀態之下我們再去看市場,我想首先第一點,我們先不管交易成績,首先我們的心態會更平和一些,會比我們追求完美的過程中更放鬆一些。那麼我們知道當人在放鬆的情況之下往往會容易出很好的狀態,或許這種狀態就是我們朝思暮想的那種交易的最理想的狀態,而它卻是當我們接受不完美時實現的。
㈦ 期貨均線怎麼看啊
當日行情的劇烈波動,價格會反復在均線上下貫穿,應接不暇,次數一多,會絕望的。
次日價格跳空。價格本來在均線上面,次日價格大幅低開,當天價格卻不急不忙原拉了回來。
隨著期貨市場和期貨行業改革的深入推進,期貨行業將進入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機遇期。短期內,隨著市場擴容和市場效率提升,期貨行業將有望迎來業績拐點;從長期來看,隨著業務創新的全面鋪開,期貨行業將打開持續。
(7)怎麼看期貨交易日線資金流擴展閱讀:
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和質量標的物的標准化合約。
相當於股票中的傭金。對股票來說,炒股的費用包括印花稅、傭金、過戶費及其他費用。相對來說,從事期貨交易的費用就只有手續費。期貨手續費是指期貨交易者買賣期貨成交後按成交合約總價值的一定比例所支付的費用。
期貨合約的買方,如果將合約持有到期,那麼他有義務買入期貨合約對應的標的物;而期貨合約的賣方,如果將合約持有到期,那麼他有義務賣出期貨合約對應的標的物。當然期貨合約的交易者還可以選擇在合約到期前進行反向買賣來沖銷這種義務。
㈧ 如何看懂期貨交易的盤口
在現代交易中,機構往往採用了自動或半自動化的交易模型管理,所以在交易中會出現程序化交易特徵,一般程序化交易頻繁出現時,也就是說等量的交易手數反復出現時,輕易不要參與交易,因為很容易被程序化短線波動造成虧損,所以一般在明細中出現不規則的買賣交易單子,買賣比較集中且量能放大明顯時則更適合操作買賣。
而分價則能夠更容易地判斷每日的累積成交密集區,可以測算主力當日的主要交易成本,如果價格始終在密集交易成本之上,多頭會強一些,反之空頭勢力會偏強。
分筆可以直觀地看到大單與散單的統計數據,可以直接對比多空比例,但是對實際操作的決策影響有限,可以適當做一個參考。
期貨的盤口觀察主要在於熟能生巧,主要在於對資金與趨勢的理解,而對於趨勢的最終解讀肯定要落實在基本面上,所以在研究期貨技術問題時不要偏頗,要將基本面與技術面有機結合起來,只有如此投資期貨才會心中有數。同時在期貨投資中要高度重視風險與收益的平衡,一定要合理持倉控制風險系數,這是投資成敗的核心。
㈨ 怎麼從盤口或者成交看資金流進或是流出
期貨有個持倉量指標,相對前面一個持倉量高了就是資金流入,少了則是流出。但是期貨的資金流進流出沒有意義,因為多空都可以做,這是跟股票很不一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