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傾銷對期貨的影響
Ⅰ 中美貿易戰對期貨的影響,會影響到哪些期貨品種
利多農產品,利空鋼鐵有色品種。
Ⅱ 反傾銷稅對一個行業有什麼影響
·· 指對外國商品在本國市場上的傾銷所採取的抵制措施。一般是對傾銷的外國商品除徵收一般進口稅外,再增收附加稅,使其不能廉價出售,此種附加稅稱為「反傾銷稅」。
世貿組織的《反傾銷協議》規定,一成員要實施反傾銷措施,必須遵守三個條件:
首先,確定存在傾銷的事實;
第二,確定對國內產業造成了實質損害或實質損害的威脅,或對建立國內相關產業造成實質阻礙;
第三,確定傾銷和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當然對我們的企業有影響的。
比如:歐美等地區頻頻針對中國的鋼鐵產品發起反傾銷,企業受到的影響很大,無縫鋼管出口量較去年大幅減少。
這些國家針對中國出口的鋼管發起反傾銷,主要是由於中國鋼管價格低廉,在經濟蕭條之下很有競爭力。
當然也有影響小的例子,歐盟對中國輸歐光面紙相關企業進行反傾銷調查,對國內造紙行業上市公司影響較小。一方面,國內造紙行業景氣,有利於國內光面紙廠商利用國內市場化解出口風險;另一方面,光面紙是造紙行業內較小的一個細分子行業,技術要求高,產銷量較小,高端市場由愛普生、佳能和惠普等跨國企業所佔據,國內廠家主要生產低端產品。
Ⅲ 反傾銷的影響
反傾銷是一把雙刃劍,不僅影響了我國出口,而且國外產品的傾銷嚴重地沖擊了國內市場。從1997年至2002年底,我國對進口產品發起了反傾銷調查共21起。實施反傾銷調查和反傾銷措施後,使我國受到損害的產業得到有效保護,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主要有以下一點功能: 1.增加就業,促進社會穩定。 2.維護公平競爭的貿易秩序。 3.為維護我國產業的經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4.使受損害的產業得以較快康復和進行產業結構調整。 5.遏制了國外對我國濫用反傾銷措施和歧視性待遇。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Ⅳ 貿易戰對期貨有什麼影響
鋼鐵行業——暗度陳倉,不必憂慮
由於美國對我國鋼鐵鋼材出口持續「雙反」,我國出口至美國的鋼材量在近幾年中佔比都較低。2017年美國共進口鋼材3593萬噸,進口中國鋼材產品78.4萬噸,位居第11位,僅佔美國進口總量的2.2%。近幾年中國鋼材出口走的「暗度陳倉」路線,具體來說就是先出口到東南亞地區,然後間接出口到美國,或出口到韓國繼續加工後再出口到美國,這些鋼材的出口總量甚至要大於直接出口至美國的總量。我國現貨市場還是以內銷為主,出口量幾乎低到可以忽略。我國內需依然較好,不必過分憂慮,我國整體經濟形勢依然較好,內需強勁。
新能源行業——影響有限,持續關注
2017年,中國新能源車出口表現突出,出口量達到10.6萬台,其中機動車的出口佔比達到10.01%;2017年新能源車出口金額達到了3.27億美元。分出口國來看,2017年中國向美國出口的純電動乘用車為214台,金額達到165萬美元;向美國出口的插電混動乘用車為1042台,金額為6115萬美元,在所有出口國家中美國排位第一。
中國一些自主品牌想要進入美國市場的戰略步伐可能受到影響。但美國不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出口地,同時自主品牌不使用美國的技術和零配件,對銷量的影響很少,反而特斯拉等美國品牌進入中國可能會被徵收高額關稅。「早在雙反的時候,美系車部分車型就很受影響,美國這么大力度貿易戰的話,汽車行業肯定會受到波及。早在2011年,商務部宣布對產自美國的部分大排量進口汽車徵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涉及通用汽車、克萊斯勒及賓士、寶馬、本田的美國公司等企業。」
全球油氣行業——受到拖累,一路走低
對於油氣行業來說,整條石油供應鏈上,管道、平台、石油鑽機和加工設備都依賴於鋼鐵。美國油氣管道進口鋼鐵用量佔用於建設項目的鋼鐵總量的四分之三。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很可能對液化天然氣(LNG)新項目的投資造成破壞。LNG項目向來耗資頗巨,通常需要買家以固定價格作出長期承諾,以便為開發商提供財務上的確定性。若缺少了這份保障,開發商或許就不會為LNG終端項目開綠燈放行。
貿易戰可能拖垮全球經濟。盡管地緣政治危機令上周油價走高,但隨著中美展開貿易對決,股市情況一落千丈,能源股同樣大跌。目前,市場已經有所猜測,認為特朗普的貿易戰對全球經濟增長而言不是個好消息。受此影響,油價也將受到拖累,一路走低。
汽車產業——汽車無妨,零件遭殃
因為中美進出口汽車現在的數量並不是很多,所以進口車受到的影響不會太大,2017年中國進口車型排名前十的企業中,美系車企僅有林肯品牌。而林肯在2017年進口到中國市場的數量為6.47萬輛,同比增長78.5%。此外,新能源汽車領域,特斯拉2017年進口到中國的數量是1.7萬輛,同比增長51.6%。相比於中國市場年銷超過2000萬輛的基數而言,中美汽車進口市場的變動對於整體車市的影響不會太大。
但是對中國汽車零部件的出口將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中國汽車零部件很多都是來自國際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進口原材料在中國生產後出口,因此影響的波及面世相對較廣的。
通訊行業——依存度低,影響有限
由於美國對華一直保持嚴禁美國運營商使用中國通信主設備產品的政策,所以華為、中興等的通信網路設備在美基本沒有銷售,市場依存度低,貿易戰對其影響不大。
化工行業——短期影響,問題不大
中美貿易戰會增加化工行業及其上下游的貿易成本,但短期看對化工行業影響較小,本次調查可能涉及的產品集中在機電、通訊、信息技術產品等高新技術產品方面,而化工領域主要為基礎原料,較少涉及到技術糾紛,而國內新材料又主要瞄準的是進口替代;而且,2017 年中國與美國在化學工業及其相關工業的產品方面的貿易逆差為7 億美元,不存在貿易順差,我們本次301 調查暫時對化工行業影響較小。
紡織服裝行業——訂單轉移,沖擊很大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國,同時,紡織品服裝出口也是我國貿易出口的重要組成。紡織品服裝出口在我國對外貿易總額中的佔比維持在13%左右的水平。在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前10大市場中,美國占第一位,中國和美國在紡織品服裝貿易上有巨大貿易順差。目前美國對這個行業關稅不是很高,如中國服裝常見產品類關稅一般在10-20%左右,這些產品的關稅若提升至45%將對出口帶來較大影響。美國的貿易夥伴很多,除了中國外,它可以從越南、墨西哥、印度等地進行采購,很容易會發生訂單轉移,作為貿易戰中美國強有力的一張牌,紡織服裝行業將會受到很大的沖擊。
農產品行業——尚未開戰,已成重災
在美中貿易摩擦升級的背景下,農業大宗商品儼然成為戰火的主攻區域,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農業大宗商品購買國,主要滿足飼料、食用油和生物燃料等需求。中國目前既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也是美國最大的大豆買家,大豆也是美國出口向中國的最大農產品。據美國大豆協會統計,每年美國農民生產的大豆有1/3銷往中國,總價值約為140億美元。該協會周四聲明稱,如果中國打擊報復大豆領域,將令很多美國農民失去賺錢能力、無法生活。因此,中國如果對美國的大豆和豬肉施加貿易報復,會因需求減少而壓低美國相應農產品價格。在今年阿根廷因乾旱減少豆粕出口的外部因素影響下,美國豆粕價格面臨上行壓力,進而增加美國養豬農戶的生產成本。
軍工產業——全天強勢,主力熱捧
此次中美貿易摩擦引起了全球市場的較大動盪,但越是市場情緒大幅波動時,越需要保持理性的態度。從長遠來看,此次中美貿易沖突將推動中國進一步加大國內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品牌競爭力。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軍工產業是最不受其影響的板塊之一,應當獲得超額收益。3月24日中國商飛C919大型客機第二架機成功執行一架次試飛。此外,隨著近期中美貿易戰持續發酵,波音作為美國最大出口商,存在被中國納入中止減讓產品清單的可能性,C919產業鏈有望間接受益於貿易戰升級帶來的進口替代效應。
電子行業——一定影響,觀望態度
大陸對美出口中電子終端比重較大,但國產品牌在美銷售較少,2017 年大陸對美出口電子和通訊產品總金額約為1600 億美元,約占對美出口總額的35%。總體而言大陸對美的消費電子產品出口以外資品牌組裝代工為主。國產品牌市場開拓仍集中於北美以外地區,其供應鏈受加征關稅影響較小。
組裝代工環節存在外遷可能,上游零組件仍趨於向大陸集中,在「貿易戰」背景下,關稅將成為電子產品組裝環節選址的重要考慮因素。過去十年,大陸電子產業已完成中低端領域的進口替代,同時正迎來歷史性的產業升級機遇,我們判斷低端的組裝環節未來或將出現外遷的趨勢(例如印度上調手機關稅後部份手機廠將組裝環節遷至享受關稅優惠的印尼)。而憑借資本優勢、工程師紅利等有利因素,大陸零組件企業有望向中高端產品線升級,持續提高產業話語權。
中國是美國電子公司的重要市場,美國對華出口中,電子信息類產品的比重約為40%,其中高端晶元、核心設備等是主要的電子產品,如果「貿易戰」發酵,對以上美企亦存在較大的負面影響。
Ⅳ 反傾銷措施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反傾銷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在當今的國際社會,貿易自由化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這是世界資源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合理配置的必然趨勢。隨著貿易自由化的發展,世界各國反傾銷案越來越多。分析反傾銷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利於我們找出適當對策,努力減少國外對華反傾銷,將損失降至最低。
一、反傾銷的績效分析
1 反傾銷對進口國的影響
從靜態角度對進口國徵收反傾銷稅的經濟效應進行分析。如圖1-1假設壟斷企業在進口國徵收反傾銷稅前所面臨的需求曲線與邊際收益曲線分別為D與MR,則為獲得最大利潤的生產均衡點應為邊際成本MC與邊際收益MR兩曲線的交點(設壟斷企業在該國的市場份額僅占較小的比重,故MC為一條水平線)。此時,壟斷企業在該國的銷售量為Q,價格為P。
假設進口國政府對傾銷商品徵收額度為SP'的反傾銷稅,則意味著國內價格要比進口價格高出SP',壟斷企業在該國所面臨的需求就會相應減少,即需求曲線會向下移動一個SP'的垂直距離,即出口D變為D',邊際收益曲線也相應由MR變為MR'。這樣,壟斷企業就要針對減少的需求減少銷售量,在邊際成本MC與新的邊際收益曲線MR'的交點處,產量為Q',即表示壟斷企業必須將該國的銷售量由Q減至Q'才能獲得最大利潤,這時對應的價格為P'。
從圖中可知,徵收反傾銷稅後,進口國政府獲得了Q'*SP'=(a+c)的收入,國內消費者則損失了矩形面積a加上三角形面積b的利益,政府收益減去消費者損失為面積(c-b),若c>b,則是凈收益,從動態角度分析進口國徵收反傾銷稅的經濟效應。徵收反傾銷稅可以減少國內消費者對傾銷進口品的需求,從而抑制傾銷商品對市場的沖擊力,保護本國生產者的利益。而且反傾銷抵消了外國企業處於傾銷所帶來的價格優勢,因而創造了國內外生產這公平競爭的環境。
因此,無論從靜態還是從動態角度都可以得出反傾銷可以給進口國帶來凈利益的結論。
2 反傾銷給世界和出口國造成的損失
從整個世界的角度來看,反傾銷會使世界遭受凈損失。
首先,靜態的看,由上圖可知,進口國徵收反傾銷稅的收益中,面積為c的那部分收益,實際上是出口國企業損失的一部分,這是由於價格降低造成的損失。除此以外,出口國企業還因銷售量減少了QQ',而損失了數額為QQ'*(P-MC)的利益,因此,世界的凈損失為:b+QQ'*(P-MC)。
從動態角度來看,反傾銷與其說是反不公平競爭的措施,不如說是一種最有效、殺傷力最大的貿易保護武器,它會加劇國際貿易摩擦,導致貿易戰逐步升級,國際貿易關稅壁壘高築,如三、四十年代席捲全球的傾銷戰,關稅創下歷史紀錄,成為導致大蕭條和世界大戰爆發的重要因素。
二、反傾銷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前面在經濟學意義上分析了反傾銷稅的徵收對出口國造成的損失,現在就中國的具體情況,分析反傾銷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根據前面的分析,國外對我國採取的反傾銷措施大部分為徵收高額的反傾銷稅。這對我國經濟來說,必然帶來不利的影響。
首先,影響中國產品的出口。一般來說,只要產品被進口國提起反傾銷調查,就會馬上影響該產品對該進口國的正常出口,而一旦裁定傾銷成立,被徵收高額反傾銷稅,往往會導致出口產品失去進口國市場,這對我國出口極為不利。
其次,新興工業發展受阻,結構調整減緩。經濟結構的二元化一直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在我國經濟已從數量擴張逐步轉變為內涵發展的今天,結構調整的問題顯得更加突出。就產業結構調整的趨勢來看,傳統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將逐漸降低,而市場潛力大、附加值高、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興產業將逐漸成為支柱產業。
再次,影響我國對外資的利用,惡化中國的外商投資環境。目前國外反傾銷的一個重要對象是我國的三資企業,因為在我國目前獲得進出口自營權的18萬家企業中,三資企業就佔了17萬多家。三資企業的產品不斷被訴,嚴重影響了其產品的出口,在不同程度上減少或失去了國外市場,部分企業被迫減產、停產或轉產,直接損害了外商的經濟利益,從而影響了外商在華投資的信心。
最後,沖擊國內市場。我國出口產品被徵收反傾銷稅後,受阻於國外市場,在一時來不及轉移市場或因為反傾銷的連鎖反應而轉移市場無望的情況下,勢必返銷國內市場。這會對國內市場造成沖擊,造成國內市場供求失衡及物價非正常波動,影響國內經濟的發展。
三 中國應對反傾銷的策略分析
隨著世界性的新貿易保護之以進一步加強,中國遭受反傾銷起訴並立案調查的情況也迅速增加。在這種情況下,一味的迴避不是辦法,關鍵是如何盡量減少這種反傾銷訴訟,被起訴後又如何爭取到對我國最有力的裁決,從而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首先,堅持要求西方國家修改不合理相關法規。"非市場經濟國家"待遇是我國出口產品在國外反傾銷中受害最深的關鍵所在。要想改變這種被動挨打的局面,要設法擺脫西方國家反傾銷法強加在我國頭上的這個緊箍咒。我們應該大力宣傳我國已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樣一個事實,使國際社會,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了解目前我國經濟改革現狀,知道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們逐步地按市場經濟的要求,對國有企業的改革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從放權讓利到利改稅,從經營承包到轉換機制,從人財物到產供銷全面放開,不斷深入,使國有企業基本實現市場化,1992年10月,我國就正式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並寫入了憲法。中國在新的一輪世貿組織的談判中,聯合廣大發展中國家努力爭取,堅決要求修改GATT反傾銷法中不合理不公正的地方。
其次,出口企業應強化法律意識,建立健全反傾銷應訴機制,努力提高企業應訴的主動性。反傾銷的實踐告訴我們,只有積極應訴,才有可能取勝,才有可能保住市場。不積極應訴等於不戰而降。積極應訴是維護企業自身利益的有效手段,是應對外國對我產品反傾銷的唯一選擇。
最後,出口企業要大力實施"以質取勝"的戰略,走非價格競爭之路,實現企業營銷創新,不斷提高出口產品的競爭力。企業作為反傾銷的主要對象,在應對國外反傾銷中應起到積極的作用。要想使我國出口產品少受甚至不受反傾銷指控,最重要的還在於發揮企業的主動性,防患於未然,把大量的工作做在國外對我國出口產品反傾銷之前。目前我國己是世貿組織成員,入世對改善我國應對反傾銷的國際環境,糾正外國在反傾銷問題上對我們不公平的對待,糾正不公正司法實踐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總之,我國政府和企業對反傾銷應予以高度重視,應積極採取各種政策和應對措施,努力減少國外對華反傾銷,對於出口企業遭受反傾銷訴訟要積極應對。相信,通過我國各級政府和出口企業的共同努力,反傾銷對我國出口企業的制約和影響一定會降到最低,我國對外貿易的良好態勢一定會得以保持並發展。
http://www.fjsme.cn/ctinews/detail.asp?id=39571
歐盟反傾銷制度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http://www.okfw.com/lwzx/fxlw/gjfx/2005/10/20/13711.html
Ⅵ 如果發生戰爭,會對農產品期貨造成什麼影響
你好,如果發生戰爭,主要是對貴金屬和原油的影響,農產品期貨影響並不大。
Ⅶ 反傾銷對行業有什麼影響
先說說 傾銷和反傾銷的概念:
傾銷是指在正常的貿易過程中,用低於正常價值出口商品的行為
反傾銷是進口國依據本國的反傾銷法,由主管當局經過立案調查,確認傾銷對本國同行業造成損害後,採取徵收反傾銷稅等處罰措施的調查程序。
所以,傾銷,會對進口國國內的相同或相似產品的價格有巨大抑制或下降影響,從而阻礙相同或相似產業的發展。而傾銷產品對進口國國內產業相同或類似產品的生產商產生的影響以及後續沖擊程度,包括影響產業狀況的所有有關的經濟因素和指數,如生產產量、銷售、庫存、市場份額、價格、利潤、生產率、投資回收率、現金流動、設備利用能力、就業等諸多因素。
那麼,類似的,如果某國的出口產品被 進口國 列入反傾銷行列,且進口國付諸行動,也會對傾銷國國內相關產業造成沖擊。即,影響相關產業 的 生產產量、銷售、庫存、市場份額、價格、利潤、生產率、投資回收率、現金流動、設備利用能力、就業等。
給你說個網站,相信弄懂這些概念,你就會對 你提出的問題 有個更加清醒的認識。
http://ke..com/view/59193.htm
Ⅷ 反傾銷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傾銷
傾銷,是指在正常貿易過程中進口產品以低於其正常價值的出口價格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 對傾銷的調查和確定,由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以下簡稱外經貿部)負責。
關於執行1994年關貿總協定第6條的協議規定,如果在正常的貿易過程中,一項產品從一國出口到另一國,該產品的出口價格低於在其本國內消費的相同產品的可比價格,也即以低於其正常的價值進人另一國的商業渠道,則該產品將被認為是傾銷。
傾銷的構成要件
一國的產品以低於正常價值的價格進入另一國市場而使得另一國國內有競爭能力的產業受到損害的行為即為傾銷。
其構成要件:
1.產品以低於正常價值或公平價值的價格銷售;
2.這種低價銷售的行為給進口國產業造成損害,包括實質性損害、實質性威脅和實質性阻礙;
3.損害是由低價銷售造成的,二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傾銷通常具有以下若干特徵:
第一,傾銷是一種人為的低價銷售措施。它是由出口商根據不同的市場,以低於有關商品在出口國的市場價格對同一商品進行差價銷售。
第二,傾銷的動機和目的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為了銷售過剩產品,有的是為了爭奪國外市場,擴大出口,但只要對進口國某一工業的建立和發展造成實質性損害或實質性威脅或實質性阻礙,就會招致反傾銷措施的懲罰。
第三,傾銷是一種不公平競爭行為。在政府獎勵出口的政策下,生產者為獲得政府出口補貼,往往以低廉價格銷售產品;同時,生產者將產品以傾銷的價格在國外市場銷售,從而獲得在另一國市場的競爭優勢並進而消滅競爭對手,再提高價格以獲取壟斷高額利潤。
第四,傾銷的結果往往給進口方的經濟或生產者的利益造成損害,特別是掠奪性傾銷擾亂了進口方的市場經濟秩序,給進口方經濟帶來毀滅性打擊。
為了制止傾銷而採取反傾銷措施應該說是合理的,但如果反傾銷措施的實施超過了其合理范圍或合理程度,反傾銷措施也會成為一種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從而對國際貿易的擴展造成阻礙性影響。例如,武斷地認定原本不存在傾銷的商品為傾銷商品,或無根據地誇大傾銷幅度,從而無理地實施反傾銷措施或不適當地提高反傾銷稅徵收金額,這些都會阻礙正常進口貿易的進行。如美國與加拿大關於進口馬鈴薯徵收特別傾銷稅的糾紛。1962年,由於氣候原因,美國農產品收獲季節早於加拿大,在美國馬鈴薯大量上市時,加拿大的馬鈴薯還未收獲,這時美國出口到加拿大的馬鈴薯非常使宜,加拿大決定根據「正常價格」與出口價格的差異徵收特別傾銷稅。美國政府認為,加拿大的征稅行為是一種非關稅壁壘,並向GATT申訴,要求解決加拿大對進口馬鈴薯徵收反傾銷稅的問題。1963年1月2日,加拿大取消了該項稅收。
Ⅸ 反傾銷對我國的對外貿易有什麼影響
反傾銷給我國外貿帶來了很大危害。首先,遭受反傾銷後最直接的損失就是對投訴國的出口急劇下降,甚至丟掉該國市場,遭到反傾銷指控的國家的出口產品容易遭到國外的反傾銷,有可能造成出口的全面萎縮。反傾銷雖然並不是一種懲罰手段,而只是一種補償措施,但是實際的效果卻不是補償結果如何,而是他的社會影響力。在該國遭受反傾銷的商品將不受歡迎,進口商將很少或不去向遭受反傾銷的出口國進口這類商品,而且,在徵收了高額的反傾銷關稅以後,我國的出口產品在進口國就會失去競爭力,這樣將會使我國對這種商品的出口量減少,使我國的出口產品縮小了在進口國的市場或退出該國市場。傾銷這種行為是被各國所痛恨的。實踐證明,凡是經常遭到反傾銷的產品,即使對其他國家不存在傾銷或沒有產生危害,也容易引起其他國家的反感,對其進行反傾銷調查。所以,如果我國有的企業不顧後果的對外進行傾銷,那麼,這不僅使它會喪失海外市場,也會連累到其他企業的產品,這將削弱我國產品的整體出口水平。
其次,歐美對華反傾銷具有示範效應,也會引起連鎖反應,造成出口量減少,有面臨著喪失全部海外市場的危險。歐盟有15個成員國,只要有一種商品在其中一個國家被徵收反傾銷稅,就會引起連鎖反應,其效力范圍遍及歐盟15個國家。而且,歐美國家是經濟強國,所以他的反傾銷舉動具有示範效應,將引起各國關注。例如,1991年歐共體對我國自行車發動了反傾銷後,1992年,加拿大在毫無道理的情況下也對我國自行車發動了反傾銷。接著,1993年墨西哥、1994年阿根廷等國也對我國自行車發動了反傾銷,最終又導致美國對我國自行車發動了大規模反傾銷。1995年,美國商務部對我國輸美自行車進行了全面的反傾銷調查,包括各種型號的自行車,受到調查的我國自行車企業多達200多家。
第三,面對歐美帶有歧視性的反傾銷指控,中國應訴企業勝訴率低,嚴重打擊了中國應訴出口企業的積極性,也間接的挫傷了外國企業對中國投資的積極性。根據反傾銷委員會統計,在過去的1987年到1997年間,各成員國針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調查共有247起,158起裁定傾銷成立,裁定率高達64%,列各國之首。勝訴率低,不僅打擊了企業應訴積極性,而且嚴重影響我國出口貿易的發展和出口市場多元化方略的實施,對我國產品出口和國內經濟發展構成嚴重的威脅。同時,因為中國的產品屢遭反傾銷,不少國外投資者不得不抽回或重新考慮對中國的投資,從而也挫傷了國外企業對中國投資的積極性。此外,由於大量新興電子產品剛剛開始出口就遭到反傾銷,使得中國新興工業的發展受到嚴重損害。
因此,我們必須要充分認識反傾銷的重要性。現在中國已經加入了WTO,政府應該指導協調國內各類經濟組織、社會組織,使其適應WTO規則,遵守並運作WTO規則,利用WTO規則參與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維護自身權利,積極參與國際貿易糾紛的應訴,並反訴它國對我國某類產業或產品傾銷而造成不利影響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