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時間 » 日本期貨崩盤時間表

日本期貨崩盤時間表

發布時間: 2021-05-18 05:02:53

A. 期貨崩盤是什麼意思

股票的「崩盤」是指:該只股票的莊家由於資金周轉不靈或公司傳出壞消息等等重大利空,使莊家他無法控制股價而猛跌,這叫崩盤。崩盤有短時間內股價猛跌的意思,所以前幾年的熊市不叫崩盤,是周期性的市場規律。
崩盤的成因:股市的崩盤都是因為股市存在大量的泡沫,當大量泡沫短時間內突然破裂之後,形成了股市投資和投機者的恐慌性拋盤止損,結果泡沫全部破裂甚至擊穿非泡沫股價,形成了崩盤。所謂的泡沫,是指價格的惡性上漲,價格嚴重背離了價值。

B. 2021期貨放假時間表

你自己上網路搜索一下,2021年期間放假時間表就知道了。每一個節日休息幾天,查看哪個節日休息有一天的或兩天三天的,還有最多休息國慶節和過年七天的。那一個星期六或那個星期天補都有的。

C. 日本最大的投資是

你看了以下這篇文章就會明白了。
美國對日本的「轟炸三部曲」究竟是如何實施的呢?
第一,我們首先談談如何利用股指期貨/期權賺錢。
股指期貨怎麼賺錢——首先,摩根士丹利找到日本保險公司,然後跟他商量:你看現在日經指數是100點,要是下個月是120點,我就給你20元,要是150點,我就給你50元,依此類推,不封頂,反過來,要是下個月是60點,你就給我40元,依此類推,也不封頂,你願不願意跟我賭一把?日本人一聽就笑了,傻瓜,日經指數還會跌成負數了?實際上那不就是我盈利是無限的,而虧損是有限的。而且,日本人覺得摩根士丹利肯定是瘋了,日經指數還需要賭么?肯定是一路上漲啦!所以,日本人說要賭就賭大的,就這個合約簽一萬份,而且簽上一年怎麼樣?摩根士丹利說:好,但是每筆合約我要10元手續費。日本人說:成交。
摩根士丹利當然不傻,他們簽完這單生意就立刻回美國和歐洲,和高盛等著名投行聯合行動打擊日本人。他們說什麼呢?日本人瘋了。一批資深研究員發表重磅報告指出:日本的實體經濟只是表面上在高速增長,但很顯然,它增長的速度遠遠比不上股市的膨脹,更重要的是這種高速增長的背後是實體經濟和各種製成品的毛利在迅速下降,剔除房地產和金融投機的收入,日本一些企業的真正利潤甚至已經不如20世紀70年代。顯然,這些國際投行是要製造一種恐慌和懷疑的情緒。
然後以高盛為首的投行帶著這份報告馬不停蹄地找到世界各地投資日本股市的基金,就問一句話:難道你不擔心你在日本投資的安全么?所有的基金經理看完報告的結論都是:當然擔心,我想對沖風險怎麼辦呢?這些投行說:沒事兒,我們做這個生意好不好?你看現在日經指數是100點,要是下個月跌到60點,我就給你40元,依此類推。反過來,要是下個月是120點,你就給我20元。當然由於有一定的風險,所以每份合約只要買就立即先送給你5元。基金經理就算了一筆賬:還能對沖自己手裡的股票組合風險,還能免費撈到錢,劃算。
與此同時,無論最後日經指數是多少,因為這兩個賭局剛好對沖掉。假設日經指數由100跌到了60,那麼日本人賠給美國投行40元。而美國投行剛好拿這筆錢賠給基金公司,所以根本不虧。但是美國投行參加了日本人的賭局收了10元,而美國投行要求基金參加賭局,所以付了5元,美國投行還賺了5元。只需要把發行規模不斷做大就能財源廣進。
日經指數看跌期權怎麼賺錢——和前面的例子類似,美國投行說:你看現在日經指數是100點,我們來參加你的賭局,美國人賭股價跌,日本人你賭股價漲。是不是?怎麼賭呢?美國人說由日本人坐莊,我們一參加賭局就給日本人10塊的入場費,不管我們玩不玩,入場費都是日本人的。如果指數漲到了100點以上,我們就不玩了。如果從100點跌到60點的話,日本人就賠我40塊。如果100點跌到30點的話呢,日本人就賠我70塊。
這些投行又找到了基金經理這么告訴他們,你看現在日經指數是100點,你來參加我的賭局,你賭股價跌。怎麼賭呢?你一參加賭局就給我15塊的入場費,不管你玩不玩,入場費都是我的。如果指數漲到了100點以上,你就不玩了。如果從100點跌到60點的話,我就賠你40塊。如果100點跌到30點的話呢,我就賠你70塊。
這兩個賭局剛好對沖掉。假設日經指數由100點跌到了60點,那麼日本人賠給美國投行40元。而美國投行剛好拿這筆錢賠給基金公司,所以根本不虧。但是美國投行參加了日本人的賭局付了10元,而基金公司參加美國投行的賭局付了15元,美國投行還賺了5元。
第二,融資融券制度就是打壓股價的必備武器。
首先問一個問題,為什麼這么多人願意買呢?因為日本之前一系列的金融開放使得基金這時獲得了一個免費的提款機。什麼提款機呢?首先,日本1987年批准了類似我們的融資融券的制度,這樣,這些基金可以跟日本券商借股票過來賣股票。舉例而言,你向日本證券公司借出一張股票用今天100元價格賣掉,明天等股價跌到了60元,你再買回這張股票還給日本券商。由於你是100元賣的,60元買的,所以你就賺了40元。而如果大家都這么乾的話,那股價就會應聲滑落。所以融資融券制度就是打壓股價的必備武器。
第三,外資必須成為交易所會員才能操作融資融券。
請注意如果東京交易所1987年不批准外資券商成為會員,他們就不會有這種資格操作融資融券,因此也就無法打壓日本股市。
實際上,下圖就把股指期貨和股指期權的作用描繪得最清楚了。三個灰度字表示出來的都是海外推出了日經指數期貨或者期權,第一次是在1986年9月的新加坡證券交易所,第二次是在1990年1月摩根和高盛等美國投行在美國的場外交易市場(OTC)推出日經指數看跌期權,第三次是在1990年9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推出日經指數期貨及期權。第一次是將近20%的下挫,第二次是將近30%的下挫,第三次是將近40%的下挫。
而這之前的1987年摩根成為大阪交易所的會員,同時摩根獲批成立投資咨詢有限公司。隨後的1988年大阪交易所推出日經指數期貨,1989年大阪交易所推出了日經指數期權。從而為摩根等在日本國內布局鋪平了道路,你看很巧合,這三個時間點都恰好對應了日經指數大漲,實際上,他們就是要把日本國內做得滿是泡沫,然後才能反向做空,這樣才能玩兒轉上面提到的「提款機」策略。當然,隨著日本股指的崩盤,購買了看跌股指期貨和期權的美國投行和投資人賺得盆滿缽滿。
伴隨著「日經指數看跌期權」從1990年1月開始上市熱銷不到一個月,日本股市就已經徹底地土崩瓦解了,那種爭相拋售的景象如同末日來臨一般。
當然,隨著日本股指的崩盤,購買了看空股指期貨/期權的投資者賺得盆滿缽滿。股票市場的崩潰率先波及到日本的銀行業和保險企業,因為是它們向美國的各家投行們賣出的日經指數期權,大批的銀行和保險企業出現支付危機。在金融業出現危機後,日經指數進一步下跌,從而帶動了實體企業的股價跟隨下跌,日本股市的股災就此一發而不可收了。當然,日本的股災無可避免地沖擊了樓市,也造成日本樓市的崩盤,到現在都沒復甦。

D. 世界上各國期貨開市時間

中國的話是上午9點到11點半,中間三大交易所休息,是10點十五分到10點半
下午是一點半,到下午三點,上交所兩點十分到2點20是小節休息
外盤的話幾乎是24小時都有,只是有時候是內場人工下單,有的時候是電腦的。但是終究還是晚上10點左右的時候是外盤的高峰期。所以差不多那時候看盤就可以了。

中國
9:30
11:30
9:30
11:30

13:00
15:00
13:00
15:00

中國香港
10:00
12:30
10:00
12:30

14:30
16:00
14:30
16:00

英國
冬令16:30-17:30
23:00
冬令
8:30-9:30
15:00

夏令
15:30
23:00
夏令
7:30
15:00

德國
15:30
23:00
8:30
16:00

法國
15:30
23:00
8:30
16:00

美國
冬令
22:30
4:30
冬令
9:30
15:30

夏令
21:30
3:30
夏令
8:30
14:30

日本
8:00
10:00
9:00
11:00

11:00
14:00
12:00
15:00

韓國
8:00
10:00
9:00
11:00

11:00
14:00
12:00
15:00

菲律賓
9:30
12:00
9:30
12:00

泰國
10:30
13:30
9:30
12:30

15:00
18:00
14:00
17:00

馬來西亞
9:00
12:30
9:00
12:30

14:00
17:00
14:00
17:00

新加坡
9:00
12:30
9:00
12:30

14:00
17:00
14:00
17:00

澳大利亞
冬令
8:00
14:00
冬令
11:00
17:00

夏令
7:00
13:00
夏令
10:00 a
16:00

E. 崩盤的歷史事件

在房價飛漲、股市低迷的今天,可能我們沒有經歷過股市的崩盤,但回顧過去,歷史上有十次市場崩盤,每一次都伴隨著瘋狂過後財富頃刻之間化為烏有的悲痛,也許能給今天的投資者一點警示。
1.1637年的鬱金香狂熱
這次事件是現代的所有投資者狂熱事件的始作俑者。在這次發生在荷蘭的鬱金香狂熱事件中,鬱金香球莖的價格飆升至一個手藝人年收入的數倍。
2.1720年的密西西比泡沫
英國人約翰·羅(John Law)因為在倫敦的布魯斯伯里廣場的一場決斗中殺人而被定罪。他後來成為了法國的財政大臣。他監督創辦了一家公司,後來這家公司的股票成為投機炒賣活動的主要交易股票,最終股票泡沫破裂。羅最後窮困潦倒地在威尼斯去世。
3.1720年的南海泡沫
英國出現的第一次現代市場崩盤,原因是對一個完全沒有前景的公司的交易。這次英國股票公司的泡沫事件以政治上的裙帶主義、自我交易和內幕交易為特點。在這一點上,現在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4.1882年的法國股市崩盤
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美國市場的崩盤,事件的導火索是費斯克(James Fisk)和古德(Jay Gould)等金融家尋求利用政治上的關系壟斷金市。162美元每盎司的金價峰值在100多年的時間里都沒有被打破。這次丑聞讓格蘭特(Ulysses S. Grant)政府的名譽受損,下一任總統加菲爾德(James Garfield)帶領國會對這件事進行了調查。
5.1882年的法國股市崩盤
這次股市崩盤由Union Generale的破產所引發,其破壞性後果幾乎令交易所內四分之一的經紀商受到威脅,直到法國央行的一筆貸款穩定了市場。不過,從積極的方面來看,據說畫家高更(Paul Gauguin)在這次崩盤後退出了經紀業務,去從事更值得做的事。
6.1907年大恐慌
1907年10月,聯合銅業公司(United Copper)計劃壟斷股市失敗引發了這次大恐慌。直到摩根大通(J.P Morgan)說服其他信託公司總裁為美國信託公司(Trust Company of America)提供資金,經紀商和銀行的破產才得到控制。這次危機最終促成了聯邦儲備系統的建立。
8.微崩盤:1997年10月27日的亞洲金融危機
香港的恆生指數下跌了6%,引發了全球股市大跌,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當日提前收市,收於554.26點。
9.2008年9月29日,救市表決未通過
在國會投票否決了問題資產救助計劃(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 簡稱: TARP)之後,道指經歷了有史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雷曼兄弟(Lehman Bros.)破產之後引發的一段極不穩定的時期內,該指數下滑了超過700點。
10.2010年5月6日的閃電崩盤(Flash Crash)
這是高頻交易市場特有的崩盤情況。道指在幾分鍾內下跌了大約1,000點,原因是計算機演算法停止競價導致股價大幅下跌,這種交易大約占當時市場交易量的一半左右。 一個小時內,11個投機者自殺身亡。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1929年大恐慌的第一天,也給人們燙上了關於股市崩盤的最深刻的烙印。那天,換手的股票達到1289460股,而且其中的許多股票售價之低,足以導致其持有人的希望和美夢破滅。
但回頭來看時,災難的發生甚至是毫無徵兆的。開盤時,並沒有出現什麼值得注意的跡象,而且有一段時間股指還非常堅挺,但交易量非常大。
突然,股價開始下跌。到了11:00,股市陷入了瘋狂,人們競相拋盤。到了11:30,股市已經完全聽憑盲目無情的恐慌擺布,狂跌不止。自殺風從那時起開始蔓延,一個小時內,就有11個知名的投機者自殺身亡。
隨後的一段日子,紐約證券交易所迎來了自成立112年來最為艱難的一個時期,大崩盤發生,而且持續的時間也超過以往經歷的任何一次。而那些活著的投機者,接下來的日子也是生不如死,小弗雷德·施維德在《客戶的遊艇在哪裡》講述的1929年股市崩盤前後的一個故事,成為那一時期投機者的經典寫照。
一個投資者在1929年初的財產有750萬美元,最初他還保持著理智,用其中的150萬購買了自由國債,然後把它交給了自己的妻子,並且告訴她,那將是他們以後所需的一切花銷,如果萬一有一天他再向她要回這些債券,一定不可以給他,因為那時候他已經喪失理智了。
而在1929年底,那一天就來了。他就向妻子開口了,說需要追加保證金來保護他投到股市上的另外600萬美元。他妻子剛開始拒絕了,但最終還是被他說服了。故事的結局可想而知,他們以傾家盪產而告終。
實際上,這種遭遇不僅僅降臨到普通的缺乏理智的投資者身上,即使是一些睿智的經濟學家也沒有逃脫噩運。20世紀最為著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也在此次危機中幾近破產。
像其他人一樣,凱恩斯也沒有預料到1929年大崩盤,而且還低估了這次危機對美國和世界經濟的影響。凱恩斯積累的財富在1929年崩盤時受到重創,幾乎變得兩手空空。
後來憑借著敏銳的判斷力,到1936年的時候,他靠投資股市把財富又增長到了50萬英鎊以上。但是在1938年的熊市中,他的資金又縮水了62%。一直到他1946年去世,1929年的崩盤都是他心理上抹不掉的陰影。
盡管股市暴跌最初影響到的只是富人,但這些人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群體,其成員掌握著大部分消費收入,構成了最大部分的個人儲蓄和投資來源。因此,股市崩盤導致美國經濟失去了由證券投資盈利形成的對支出的支撐。
股市崩盤以後,控股公司體系和投資信託的崩潰,大幅削弱了借貸能力和為投資籌措資金的意願,這迅速轉化為訂單的減少和失業的增加。
從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間,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的價格從平均每股364.9美元跌落到62.7美元,20種公用事業的股票的平均價格從141.9跌到28,20種鐵路的股票平均價格則從180美元跌到了28.1美元。
受股市影響,金融動盪也因泡沫的破滅而出現。幾千家銀行倒閉、數以萬計的企業關門,1929~1933年短短的4年間出現了四次銀行恐慌。盡管在泡沫崩潰的過程中,直接受到損失的人有限,但銀行無法避免大量壞賬的出現,而銀行系統的問題對所有人造成間接沖擊。
大崩盤之後,隨即發生了大蕭條。大蕭條以不同以往的嚴重程度持續了10個年頭。從1929年9月繁榮的頂峰到1932年夏天大蕭條的谷底,道瓊斯工業指數從381點跌至36點,縮水90%,到1933年底,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幾乎還達不到1929年的1/3。實際產量直到1937年才恢復到1929年的水平,接著又迅速滑坡。直到1941年,以美元計算的產值仍然低於1929年的水平。1930~1940年期間,只有1937年全年平均失業人數少於800萬。1933年,大約有1300萬人失業,幾乎在4個勞動力中就有1個失業。
更嚴重的是,股市崩盤徹底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一直到1954年,美國股市才恢復到1929年的水平。 1987年10月19日,又是一段美國股民的黑色記憶,這一天美國股市又一次大崩盤。股市開盤,久違了半個世紀的恐怖重現。僅3小時,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指數下跌508.32點,跌幅達22.62%。這意味著持股者手中的股票一天之內即貶值了二成多,總計有5000億美元消遁於無形,相當於美國全年國民生產總值的八分之一的財產瞬間蒸發了。隨即,恐慌波及了美國以外的其他地區。10月19日當天,倫敦、東京、香港、巴黎、法蘭克福、多倫多、悉尼、惠靈頓等地的股市也紛紛告跌。
隨後的一周內,恐慌加劇。10月20日,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跌幅達14.9%,創下東京證券下跌最高紀錄。10月26日香港恆生指數狂瀉1126點,跌幅達33.5%,創香港股市跌幅歷史最高紀錄,將自1986年11月以來的全部收益統統吞沒。與此相呼應,東京、悉尼、曼谷、新加坡、馬尼拉的股市也紛紛下跌。於是亞洲股市崩潰的信息又回傳歐美,導致歐美的股市下瀉。
據統計,在從10月19日到26日8天內,因股市狂跌損失的財富高達2萬億美元之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直接及間接損失總和3380億美元的5.92倍。美林證券公司的經濟學家瓦赫特爾因此將10月19、26日的股市暴跌稱之為「失控的大屠殺」。1987年10月股市暴跌,首先影響到的還是那些富人。之前在9月15日《福布斯》雜志上公布的美國400名最富的人中,就有38人的名字從榜上抹去了。10月19日當天,當時的世界頭號首富薩姆·沃爾頓就損失了21億美元,丟掉了首富的位置。更悲慘的是那些將自己一生積蓄投入股市的普通民眾,他們本來期望借著股市的牛氣,賺一些養老的錢,結果一天功夫一生的積蓄便在跌落的股價之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股市的震盪剛剛有所緩解,社會經濟生活又陷入了恐慌的波動之中。銀行破產、工廠關閉、企業大量裁員,1929年發生的悲劇再度重演。比1929年幸運的是,當時美國經濟保持著比較高速的增長,股市崩盤並沒有導致整體的經濟危機。但股災對美國經濟的打擊仍然巨大,隨之而來的是美國經濟的一段長時間的停滯。 在1987年10月17日美國「黑色星期一」過後,率先恢復的是日本股市,並且帶動了全球股市的回升。此後,日本股市一直呈上升態勢,但另外一個噩夢般的恐慌卻在醞釀之中。1989年12月,東京交易所最後一次開市的日經平均股指高達38915點,這也是投資者們最後一次賺取暴利的機會。 進入90年代,股市價格旋即暴跌。到1990年10月份股指已跌破20000點。1991年上半年略有回升,但下半年跌勢更猛。1992年4月1日東京證券市場的日經平均指數跌破了17000點,日本股市陷入恐慌。8月18日降至14309點,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
到此為止,股指比最高峰期下降了63%,上市股票時價總額由1989年底的630萬億日元降至299萬億日元,3年減少了331萬億日元,日本股市的泡沫徹底破滅。股市泡沫的破滅帶來的後果是嚴重的。一方面證券業空前蕭條。1991年股市大幅下跌以來的兩年中股票市場的交易量只有以往的20%。主要靠賺取交易手續費生存的200多家證券公司全部入不敷出,且經營赤字越來越大。1992年不少大公司的赤字高達400億日元以上。
對外資本交易方面,由於對外證券交易額減少,出現長期資本收支盈餘,日本戲劇性地變為了資本輸入大國。
另一方面由於股市瘋狂上漲,吸引企業都轉向直接融資,銀行被迫以風險大的企業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為主要融資對象,從而間接地導致了銀行業的危機。泡沫破滅後,日本經濟形勢急轉直下,立即呈現設備投資停滯、企業庫存增加、工業生產下降、經濟增長緩慢的局面。影響所至,連房地產也未能倖免。日本房地產價格在1990年達到了聳人聽聞的高位,當時日本皇宮地塊的價格相當於美國加利福尼亞所有房地產價格的總和。泡沫破滅後,日本房地產價格跌幅近半才剛剛開始穩住,整個國家的財富縮水了近50%。當年資產價格的持續上漲激發人們借貸投機的慾望,日本銀行當初急切地給房地產商放貸終於釀下了苦果。房地產泡沫的破滅和不良貸款不可避免地增加,使日本銀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引發了通縮,使得日本經濟經歷了更持久、更痛苦的蕭條。
日本經歷了長期熊市,即使在2005年的反彈之後,日本股市離它的歷史最高點還有70%之遙。 網上流傳「房地產崩盤時間表」顯示中國地產走勢與1991年日本崩盤前頗相似。
房地產頻遇調控,一份「房地產崩盤時間表」也開始在網上流傳。它回顧日本1985年~1991年房地產市場走勢,發現與中國2005年~2008年房地產市場走勢頗為相似,更預言中國房地產會在2009年崩盤。然而,多位專家卻表示,兩地銀行體系、人口結構、城市化程度不同,「崩盤」可能只是「預言」而已 。 房價飛漲、貨幣面臨升值壓力、低消費率、高儲蓄率、寬松貨幣政策、穩健財政政策。
日本國土交通省公布調查顯示,日本地價連續第二年下滑,商業用地價格跌至紀錄低位。
經濟起飛晚了近30年的中國,金融危機過後地產價格依然火熱。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2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0.7%,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3%。
「現在的樓市,確實和當年的日本非常相似。樹長不到天上去,這樣下去早晚要出問題。」曾在亞洲開發銀行任職的經濟學家、現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不無憂慮地表示。
中金公司香港研究部副總經理沈建光也表示,確實有部分投資者認為中國房地產泡沫嚴重、經濟過於依賴出口、貨幣面臨升值壓力等等,都與上世紀80年代經濟泡沫破裂前的日本類似。
此外,中國也與當年日本有相似的低消費率、高儲蓄率。在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穩健的財政政策方面,中國也和以前的日本雷同。 政府對銀行和企業的控制力、市場廣度、銀行體系和人口結構等都不相同。
在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看來,當前高房價症結在難以抑制的投機性需求。中國大量二、三線城市如今還可以吸引投機資金。所以這幾年房地產整體還難以遭到崩盤的結果。「但是一旦房地產泡沫破裂,後果將會比日本更嚴重」。
戴德梁行策略研究顧問部董事黎慶文更認為,內地樓市10年內都不會崩盤。中國內地金融體系與美國、日本甚至中國香港地區不一樣,央行對房地產信貸的控制力更強。
中金公司香港研究部副總經理沈建光也指出,泡沫前,日本政府並沒有對商業銀行採取有效措施引導監管。中國政府對銀行和企業有很強的控制力,可以引導資金流向,出台政策打壓房地產泡沫。
沈建光認為,另一個視角是人口結構。1985年日本城市化率達76.7%高點,城市化接近尾聲;中國城市化進程還處於加速階段。只要吸取日本經驗教訓,採取有效及有前瞻性的政策,歷史就不會重演…… 指如DOTA、夢三國、LOL、真三等競技游戲中,一局比賽雙方或多方因競技,人頭懸殊差距過大,而造成無法逆轉的現象,稱之為崩盤。

F. 日本橡膠期貨的交易時間

北京時間,早上8點開盤,下午18點收盤。交易時間比國內長幾個小時。

周六、周日休息,這個和國內差不多。

G. 日本房地產崩盤後,什麼行業最賺錢

我是房屋銷售員(現在自己做別的了),會崩的,無風不起浪,大家現在議論的這么火,說明是大家都在擔心的事情,這在要買房者心裡上會產生陰影,就先不買或者緩緩看看再說,本來價格這么高,就不打算承受著巨大壓力買,造成樓房銷售不出去或者銷售特別緩慢,一旦價格大漲之後出現回落,就更沒有人買了,因為都會認為崩盤來了,連緩慢銷售的情景也沒有了,房產商會再拿地王來說事,拉動房價,拉不動了,就崩盤了,只有上地知道,都認為巨富的房產商,是無論如何也還不起貸款的,各銀行為了挽回損失,避免倒閉的噩運,會拚命向房產商催賬,各銀行都怕要晚了沒戲了,當房產商面臨四面楚歌時,只有兩條路,1,求助政府和所謂的經濟專家出來說,肯定不會崩盤的,至少中國10年內不會崩盤等等,來安撫民心,都到這個節骨眼了誰敢信專家的鬼話,等等再說,一輩子辛苦錢,不能有閃失啊,繼續僵持,然後,是2,房產商想辦法逃脫制裁和巨額債務,怎麼辦?你說呢?跑唄!這時才算真正的亂了,政府出人抓或者通緝房產商,狗咬狗了,房價沒人再維護了,一落千丈,5萬一平米的能落的1000元每平米,而且一個月也賣不出去2套,部分沒准備的房產商接受不了現實,垮台,破產,跳樓的事情都有,新聞天天報道房產出現回暖現象,忽悠善良的民眾,結果,根本沒人信了,國民經濟和其他行業也隨之出現影響,日子一天一天的熬,有人歡喜有人憂,死的死,跳秧歌的跳秧歌,這就是那時的現象,因為房價現在到了萬惡的地步了,就是應該是住的地方,想在把人快搞瘋了,會有什麼後果,自己想吧,民意!!事實上現在就是只能靠高價地王來拉升房價了,根本就是一天漲一天,天天賣不掉房,虛拉,能堅持多久??有貸款要還的,不是自己家錢蓋的房。現在部分城市有預兆了,網上多了解了解

H. 誰有當年日本經濟危機後的期市表現資料!請提供過我!賞分!謝謝!

以下為日本經濟危機後的期市表現 為了防止泡沫的繼續擴大,日本開始提高利率,由2。5%提升到6%,收縮貸款。 1.1989年12月,東京交易所最後一次開市的日經平均股指高達38915點,在1990年10月份日經指數已跌破20000點,1992年4月1日東京證券市場的日經平均指數跌破了17000點,日本股市陷入恐慌,8月18日降至14309點,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股票大跌 2.房地產開始大跌 3.企業因為下列原因,不停倒閉 (1)利率上升造成的企業成本提高 (2)股票和房地產,古董文物的大幅下跌,造成民眾資產大幅縮水引起消費下降。消費下降後---引起產能過剩---企業破產----企業破產後裁員引起消費繼續下降---產能繼續過剩引起企業繼續破產,進入惡性循環 (3)對賭造成的日本企業巨大虧損。 (4)泡沫經濟引起的人工工資上漲。 (5)貸款難度加大 4.銀行壞賬大量增加。銀行貸款意願下降----造成企業貸款困難---繼續倒閉---銀行壞賬繼續增加,形成惡性循環。 從此日本進入長期的經濟低迷,消費直到今天也不振作。 外國金融機構在日本贏利的主要手段 1.日圓升值匯率差。在日圓升值以前用美圓兌換日圓,在日圓升值後用日圓兌換回美圓-----賺日圓升值的錢 2.在日本股票,房產泡沫形成過程中,低進高拋-----賺泡沫資產的錢 3.在日本匯率高漲後,借來日圓兌換成美圓,在日圓匯率下跌後,再用美圓兌換成日圓還以前的貸款---賺日圓貶值的錢 4.和日本企業對賭,因為在泡沫中的日本,狂熱的認為日本經濟很好,房屋和股票不可能下跌。所以外國資金就和日本對賭,外國資金卻都賭日本經濟會跌,房屋,古董文物,企業效益等所有日本狂熱的東西會下降。如果下跌,日本企業就虧錢,結果日本大虧------對賭日本泡沫破滅

熱點內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晚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3 瀏覽:396
阿壩小金縣橡膠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0 瀏覽:908
楚雄大姚縣豆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4:02 瀏覽:736
做期貨能在網上開戶嗎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591
安慶宜秀區早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377
正確的原油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9:41 瀏覽:39
達州市纖維板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11 瀏覽:310
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白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07 瀏覽:883
上海外盤期貨哪裡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4:10 瀏覽:448
香港日發期貨開戶網站 發布:2021-12-16 12:24:09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