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貶值對紙漿期貨影響
㈠ 美元貶值對中國外匯儲備的影響是什麼
一是外匯儲備資產由多個幣種構成。即使美元貶值,但歐元等其他貨幣可能升值,一定程度上會相互抵消。因此,對此問題,需要根據中國儲備貨幣籃子的構成進行具體分析。
二是中國外匯儲備資產只有在兌換為人民幣時才發生實際損益。外匯儲備主要以外幣資產的形式存放,一般情況下,人民銀行不可能把外匯儲備資產大規模轉換為人民幣形態,這樣,就不會因為美元對人民幣貶值導致外匯儲備發生實際的損失。
三是由於外匯儲備主要用於對外支付,外匯儲備是否發生損失要看它的實際購買力是否下降。中國外匯儲備保持穩定收益,資產收益率高於美國通貨膨脹率。並且近些年美國的CPI總體較低,中國外匯儲備資產收益率能夠保持儲備實際購買力穩定增加。
四是人民幣升值造成的外匯儲備賬面損失遠遠小於中國金融資產的賬面盈餘。
㈡ 試析美元貶值對國際貿易格局的影響
美元作為全球的最主要流通貨幣擁有對世界上絕大多數貿易交易的壟斷權。要是你擁有一張國際信用卡,無論當地流通的是什麼貨幣,信用卡會自動先將你消費的數額轉化成美元再進行交易。美元從二戰後迅速崛起並成為世界流通貨幣。在貿易上,全球的原油期貨,礦石金屬期貨,農產品期貨等等都是以美元作為結匯的。所以,個人認為,美元的如今地位依舊舉足輕重但險象環生。
美元從本世紀初開始對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匯率不斷貶值(英鎊例外)。其實造成美元貶值的原因無非兩點,一是世界各大經濟體如歐盟,亞非拉等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使得其貨幣升值。二是由於美國自身因素引起的經濟疲軟(例如波斯灣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但是伊拉克戰爭據不完全統計美國消耗了4萬億美元。)
第一個因素美國無法控制,唯一可以使美國這個超級大國地位鞏固的方法就是振興經濟。而美元貶值,對於白宮里的人來說是好事。它可以增加美國的出口,增加工作崗位,從而拉動GDP。但是,即便現在的美元匯率依舊是遠高於中國、印度、俄羅斯、東南亞等國家的匯率。也就是說,靠打價格戰來提高出口顯然不是美國人所擅長的。
在全球,在廉價商品中以東南亞國家為中心,高端商品如飛機引擎以美國和歐洲所壟斷。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及市場經濟的催化下,越來越多重工業開始從美國戰略轉移到別的國家,其主要原因是在國內生產成本較高。畢竟,高新技術早已不是美國一家獨大,美國也意識到了物美價廉這個商品交易的黃金定律。
當然,美元的貶值可以說是一場信任危機。從今年美國失去3A信用評級就足以說明,美元陷入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泥潭。在世界經濟領域中,除了美元,歐元、英鎊等貨幣也是主流。即便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道路還很漫長,但至少它已經邁出了第一步。美元的國際地位隨著信任危機和其他匯率的崛起會不斷淡化。若現在的經濟格局依舊是一超多強,以後就會趨向於列強爭霸。
我個人是信奉自由市場的經濟理論,在這個理論中,壟斷地位是不存在的。自由市場中存在的只是完美競爭,只有競爭才能體現公平。美元,這朵金融玫瑰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依舊絢麗,但其他的花也會爭奇斗艷。一句話,未來的國際貿易格局會從萬鳥朝鳳到百家爭鳴,也只有百家爭鳴,才能使世界更加平衡,更加和平。
㈢ 美元貶值對中國外匯儲備有哪些危害
美元如果繼續大幅走低,對中國央行來說是一個頭痛的問題。手中高達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而且還在高速增長,美元計價的資產占其絕大部分,這部分將不可避免的縮水,並由此給他帶來更大建議加大投資力度、劃轉社保、轉為黃金或者能源儲備等「各方建議」的壓力。一旦美元掉頭向下或者崩潰,危及的是中國的巨額財富,因此中國將被迫繼續買入美國國債等美元資產,力挺美元匯率———社科院經濟學家、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前委員余永定(余永定新聞,余永定說吧)將這種微妙的關系定義為人民幣和美元的「人質」關系。
其次,美元持續下跌,還會帶來熱錢的頭痛。在國內金融市場相對脆弱、銀行體系尚不完善的現狀下,央行為防止人民幣升值後的熱錢大舉侵犯,一直在有意放任流動性壓低市場利率,以維持人民幣和美元之間的利差,從而堵住投機資金的進入。
這一招防住了外來的熱錢,但卻激發了內部的「熱錢」。由於刻意維持低利率,資產價格不可避免出現泡沫化,因此過度投資和信貸投放過多,成為影響今年經濟增長結構調整的主要障礙之一。
美元如果再跌下去,萬億外匯儲備縮水和熱錢掉頭歸來,將是央行兩大為難之處。而實際上,這正是諾貝爾經濟學家蒙代爾著名的「不可能三角」理論,給央行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挑戰!
㈣ 美元貶值的影響
中國是美元貶值政策的最大受害者,這不僅是因為中國擁有世界最多的美元儲備,美元毫不節制的貶值將令中國經濟陷入動盪的漩渦。由於資本項目尚未完全開放而沒有受到次貸風波直接沖擊的中國而言,美元貶值正通過三種渠道對中國金融生態造成負面影響。而且,鑒於金融風險傳染比之實體經濟沖擊更為快速,美元貶值對中國匯率制度改革、貨幣政策和資產價格形成的影響可能更為明顯。 (一)美元貶值不利於人民幣匯率結構優化在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三原則指導下,近三年來中國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美元快速貶值加劇了匯率結構內部失衡問題,2007年人民幣對美元升值6.9%,對日元升值2.44%,對歐元貶值3.75%,這表明人民幣匯率形成未能全面真實地反映均衡匯率的變化趨向。雖然人民幣匯率是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但美元匯率與人民幣匯率的聯系依舊較為緊密,美元的跌跌不休實際上為人民幣對其他貨幣雙邊匯率有效決定形成了掣肘,這不利於匯率市場中真實供求關系的形成。此外,對非美貨幣貶值雖然有利於中國外貿多元化發展,但由於全球外匯市場在此輪美元貶值中顯現出高度波動性,這種多元化路徑較為脆弱,一旦歐元價值理性回歸,中國貿易有可能在結構反復中遭遇更復雜的匯率風險。(二)美元貶值可能沖抵中國貨幣政策效果匯率對全球物價穩定的結構效應很容易被市場忽視,實際上這卻是決定各國貨幣政策互動、通脹成本分攤的重要因素。自次貸風波爆發以來,美聯儲為挽救市場信心、緩解信貸緊縮、刺激經濟增長連續大幅降息;而與此同時中國監管層基於經濟增長由偏快轉向過熱的可能依然存在及通脹壓力增大,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搭配進行了一系列緊縮性操作。目前大部分市場人士都將目光聚集在美聯儲政策沖抵次貸影響的作用發揮上,實際上,無論伯南克的寬松政策能否挽救美國經濟,其外部效應都不容忽視。 從兩國物價指標的最新數據來看,美元貶值為通脹風險的國際轉移創造了渠道。2008年3月14日公布的美國2月CPI環比不變,同比增長4.0%,均低於預期水平;而之前3月11日公布的中國2月CPI同比上漲了8.7%,創10多年來的月度漲幅新高。根據3月12日公布的中國金融數據,2月人民幣新增貸款2434億元,同比少增1704億元;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速為15.73%,比去年末和1月份分別下降0.37和1.01個百分點,「緊信貸」政策初顯成效。但同時通脹壓力仍在加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中國通脹中包含了許多不可控的外部因素,美元貶值引發了國際商品市場的價格飆升,加大了全球通脹壓力,從而惡化了中國貨幣政策調控的外部金融生態。美聯儲一系列寬松貨幣政策並沒有帶來通脹這個貨幣現象,而中國一系列從緊貨幣政策卻未能迅速抑制物價上漲,如此態勢部分可歸因於美國寬松貨幣政策通過弱勢美元向外而非向內釋放了通脹風險。(三)美元貶值不利於中國資產價格的理性形成由於中國金融市場的基礎結構仍在完善之中,資產價格的形成受到諸多因素的復雜影響。而美元貶值通過三種渠道給中國市場帶來了潛在沖擊:第一,美元貶值通過匯率渠道減小了中國外貿企業的盈利空間,使得資產價格持續上漲缺乏強勁的物質基礎;第二,美元貶值通過打擊經濟信心給歐美股市造成了較大拖累,而國際聯動性不斷增強的中國市場也受到了跨界傳染;第三,美元貶值通過加劇全球流動性過剩給中國市場帶來了跨境資本流動加劇的風險,弱勢美元背景下,缺乏穩定投資場所的全球資本在差異度較大的各類市場頻繁出入,中國作為最大的新興市場之一一直受到國際資本的高度關注,這大大增加了監管的難度,使得中國資產價格形成受到較大不確定性的影響。
㈤ 如果美元貶值會不會造成大宗商品期貨連續走高
如果美元跌漏上升趨勢線,繼續下探,商品價格反彈仍將繼續,但具體走勢將
出現分化。原油上漲幅度最大,金屬可能橫盤,農產品各有不同。金屬歷來是先
漲後橫,所以漲幅不會太大。農產品中的大豆系,油脂系將跟風上漲,這部分商
品已自由定價,且主要是外資企業。小麥,玉米,棉花,白糖這些我們自足的產
品,將有獨立行情,小麥是台階式的震盪走高,這是政府有形手控制的結果。玉
米和棉花主要受消費影響。
㈥ 美元貶值對美國經濟會產生哪些的影響
美元貶值是指以美元結算計價的東西(石油和黃金為主)的「價格」上漲,購買力下降。2007年11月6日,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曾表示美元貶值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呈中性,並指出「美元貶值既非對美國經濟有利也非不利,美國目前有巨額的經常賬戶赤字,美元因此不得不貶值」。通過分析筆者認為美元貶值對美國經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1、影響貿易逆差;
2、影響美國債務
3、影響公眾對美元的信心和美國經濟領跑地位。
應答時間:2020-11-2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㈦ 美元貶值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美元貶值對中國的影響
07月23日 18:51
車市成了匯市的晴雨表
賓士S600是賓士車系列中最高檔的,在今年的4月份,它的價格還是人民幣165萬元,而如今它的報價已經上升到了180萬元,也就是說在短短的3個月之內它的價格就上升了15萬元。而造成它的價格在短期內大幅飈升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歐元匯率的提升。
在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幾位歐洲汽車的經銷商告訴記者,不僅是賓士車,絕大多數進口歐洲車的價格在短期內都出現了快速的提高。進口汽車經銷商舉例說,寶馬530在4月份的時候賣到70萬左右,現在也漲到76萬、78萬了;2.8升排量四驅動的奧迪A8,在歐元沒漲之前大概售價在83萬到84萬的樣子,現在定貨價就得接近90萬了。
由於進口汽車是以外匯進行結算,因此匯率的變化將直接決定著進口汽車的價格,一般來說,匯率每提升1角錢,體現在進口汽車價格上的變化就是1萬元,而歐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從今年4月份的7.27提升到了目前的8.35,從而導致了歐洲車進價的提升。以一輛賓士S320為例,在4月份它的到港價是45萬人民幣,而現在為54萬元,到港價的提高也直接導致了關稅、消費稅、增值稅的增加,最終將體現為市場售價的提升。
中國進口汽車貿易中心總經理潘祖順對記者說:「由於匯率的變化,價格已經有所體現,但是這個變化只是剛剛開始,還沒有完全體現。」
與歐洲車提價形成對比的是美國車,雖然美元貶值已經導致美國車在歐洲的市場中出現了大幅的降價,但是,由於美元與人民幣的匯率基本保持穩定,因此國內市場中的美國車價格並未出現明顯的變化。此外,由於進口日本車的配額和許可證比較緊張,再加上近期日元的匯率呈現出了持續攀升的勢頭,國內市場中進口日本車的價格也出現了小幅的上升。(《經濟半小時》記者 周人傑)
匯市火爆源於美元震盪
與相對平靜的進口車市場相比,記者在中國銀行北京分行的外匯交易大廳里,卻看到了人頭攢動的場面。據這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今年7月份以來,這里每天最高的交易數量可以達到800多人次,而就在一個多月以前,這個數字還不超過100人次,只有現在的1/8。
由於美元持續下跌引發的國際各主要幣種匯率的劇烈波動,給原本不慍不火的國內匯市注入了一針強勁的興奮劑。中國有超過1000億美元的外匯存款,隨著市場的放開,越來越多的外幣持有者主動參與到外匯買賣的行列中來,其中不乏一批與中國匯市同步成長起來的專業炒家。一個外匯交易者說,過去存了6、7個月的歐元,現在它一漲就解套了。
雖然不是每個參與者都在這輪行情中得到了實惠,但活躍的市場還是讓他們對投資的未來充滿期待。更有些人把資金從股市裡取出來投進了匯市。外匯業務方面,中國銀行在國內一直是領頭羊。據該行資金部客戶服務處負責人介紹,隨著美元市場在今年三月出現逆轉,她們部門所受理的外匯買賣業務增量明顯加速,近期的增幅尤其驚人。
中國銀行資金部客戶業務處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市場波動很大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客戶都很願意出來做,我們最近的交易量也有大幅的增加,就是因為美元最近貶值比較厲害,有一個大幅的增加,大概主要集中在美元兌歐元和美元兌日元這兩個貨幣對上。」
而記者在該行北京分行營業廳內采訪時得到的結果更直接地印證了她的話:兩三周以來,這家銀行營業廳櫃台工作人員的實際下班時間從5點推延到6點,又從6點推延到7點半。盡管如此,面對驟增的交易量,延長了工作時間、增加了營業窗口,銀行仍然不能滿足客戶的要求。
中國銀行北京分行業務部服務辦公室主任彭志法說:「惟一能夠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客戶使用電話銀行,用電話銀行這種形式炒匯,這樣有可能緩解一下櫃台上的壓力。」 (《經濟半小時》記者 郭嘉)
歐元給中國出口添把力
美元是國際上最主要的支付貨幣,我國的對外貿易一般也是用美元結算的。美元走低將對我國出口造成什麼影響呢?《經濟半小時》記者王朝陽去了一趟廣州,到格蘭仕空調的出口基地進行了采訪。
記者發現專門出口到法國的空調,在年初一萬歐元可以買到34套,由於美元下跌,歐元相對上漲,現在一萬歐元可以買到40套這樣的空調,可以說,美元持續下跌,使得中國像這樣出口歐洲的產品增加了價格競爭力。
記者在廣東格蘭仕集團看到,這里的中轉庫里的上千台空調和微波爐大都是出口到歐洲的,而格蘭仕今年上半年出口歐洲的產品總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0%,其中美元下跌,使得在歐洲有很大業務的格蘭仕受益匪淺,主要的原因就是格蘭仕的國際貿易都是用美元結算的。
廣東格蘭仕集團副總經理俞堯昌告訴記者:「因為這個是最敏感的,就比方說美元跌了10%,對歐元來說就等於價格跌了10%。而我們現在用美元結算,出口價格沒有變,等於說是大降價了,我們對於歐洲來說就降價了10%。」
記者看到,幾乎每天格蘭仕都能接到來自歐洲的新的定單,一位澳大利亞的家電經銷商也表示,他的歐洲客戶越來越看好中國的出口產品。
耀生行貿易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清賜表示:「我們的客戶都在歐洲或在澳洲地區,如果是美元下跌的話,他們進口利潤會提高很多,所以我看到的前景應該是會很好。」
據了解,今年前5個月中國機電產品出口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累計出口554.9億美元,增長22.9%,占出口總額的比重達47.8%。美元下跌是刺激中國家電產品出口增長的因素之一,此外,中國的服裝紡織及鞋類等傳統出口大項的出口受美元下跌的正面影響也大於負面影響。
記者采訪了國家計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他說:「我們相當一部分產品的國際結算,包括我們的外匯儲備資產都是用美元來進行結算,美元的貶值主要是對日元和歐元的貶值,它的匯率貶值,也會導致人民幣對歐元和對日本的匯率相對出現貶值,因此我們出口的產品兌換成歐元和日元來講就變得更加便宜,出口的競爭力就會變得更加強勁。」
由於美元的貶值,盯住美元的人民幣相對於歐洲和日本也相當於在貶值,出口價格不變,但是卻可以讓歐洲和日本的進口商更加看好中國的產品。采訪時專家表示,只要美元不出現暴跌,同時中國外貿出口進一步多元化,下半年中國外貿出口有可能繼續保持上半年的發展勢頭。
除了以上幾個方面,人們普遍關心的是,美元走低是否會對中國整體經濟構成影響?這就要提到我國的外匯儲備。我國經濟近年來保持了較快增長,同時還積累了可觀的外匯儲備。最新公布的數字是,上半年我國外匯儲備已達2427億美元,其中民間外匯存款總額超過了1000億美元。我國外匯儲備經營管理一貫堅持「安全、流動、增值」的原則,儲備貨幣是一個貨幣籃子,就是一個籃子里並非只有一種外幣,而是多元化分布,美元、日元、歐元三大強勢幣各占不同比例,並且還會根據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幣種的結構,將風險降到最低。(《經濟半小時》記者 王朝陽)
來源:央視國際網路
㈧ 美元貶值對原油價格有什麼影響、
總的來講,美元貶值會從三個方面會促成原油價格的上漲:
一是美元貶值會讓原油生產國或者輸出國的購買力下降。原油價格以美元標價,原油生產國出售原油獲得美元,再用美元兌換成其他國家的貨幣購買世界另外國家的商品,由於美元貶值,原油生產國的購買力下降,從這個角度來看,生產國為彌補購買力受損有提價的需求;
二是美元貶值會使的一些石油購買國家如歐洲、日本的購買力上升,因為用歐元、日元計價的原油價格變得相對便宜;而美元貶值對美國以及其他和美元匯率綁定國家的原油購買力沒有影響,所以從全球市場上來看,美元貶值,會提振全球原油的需求;
三是美元貶值本身對應的就是全球經濟的向好,特別是過去10年新興市場的高速發展,對原油的需求處於旺盛狀態,原油價格有上漲的必要性。
另一方面,原油美元價格的上漲,石油輸出國擁有更多的美元,購買其他國家的商品或服務時,需要換成歐元、日元等其他國家貨幣,這對其他國家貨幣也是一種提振,會進一步促成美元的貶值。這種狀態不會一直延續下去的關鍵,是其他因素會首先阻止美元的貶值,如美國為抑制通脹而連續加息從而拉開和其他貨幣的息差,吸引貨幣迴流,美元走強,或者全球爆發某種危機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從而選擇美元或美元資產進行避險。這種情況的發生會打斷原油價格上漲和美元貶值的趨勢。
其他觸發油價暴漲暴跌的因素:回顧自上世紀70年代歐佩克成立以來世界石油市場的各個階段,大幅度的石油價格拐點往往由於戰爭、天氣或者政治事件所觸發,這也是導致油價撲朔迷離難以預測的重要原因。
導致石油價格上漲的第一個突發性因素是戰爭。對比70年代末的兩伊戰爭和90年代初的海灣戰爭,後者短期內導致了油價的暴漲,但隨後歐佩克大幅度增產彌補了伊拉克遭經濟制裁後石油市場上出現的每天300萬桶的缺口,這說明歐佩克對國際油價具有的舉足輕重作用。
第二個因素是供需矛盾的加劇。2003-2004年油價走高的根本因素是這一時期世界經濟尤其是中國、印度、俄羅斯等國經濟全面增長。盡管同時伊拉克局勢、委內瑞拉和奈及利亞的罷工,颶風等自然災害以及產油國備用產能的下降對油價上漲都有影響,但這在長時間的油價上行通道上只體現為短期的脈沖,最主要原因仍是石油供應從過去近10年的整體供大於求向供不應求的轉變。而2001年「9.11」事件後導致航空、運輸和旅遊業的低迷導致的油價下跌從反面正面了經濟基本面對油價的影響力。
㈨ 美元貶值 對美債影響
美元貶值並不能緩解美債
首先,美元貶值對提振美國出口和經濟效果有限。上世紀中後期,美國擁有以工業資本為支撐的經濟霸權,依靠美元貶值促進出口是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之一。然而自上世紀末以來,美國逐步從工業立國轉向金融立國,金融服務成為美國經濟增長的主體,傳統製造業已不是美國經濟最重要增長點。近兩年美元指數雖然一路走低,奧巴馬總統提出的出口倍增卻仍無明顯效果。美元貶值非但不能提振美國經濟、改善債務質量,反而加重民眾負擔。
其次,美元發行機制已經發生轉變。美元發行機制已由傳統的「對外投資渠道投放,國際貿易渠道回收」,轉為美國進口商品和服務投放美元,發行債務、提供信用保證等渠道回收。這意味著世界其他國家,尤其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出口創匯」後,將多數美元用於購買美國國債及其他美元標價金融產品。因此,美元愈貶值,美國總債務規模反而愈大,美國國債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也水漲船高。
其三,美元貶值只會引發國際貨幣貶值競賽。歐元之父蒙代爾曾指出,只要人類經濟體系在運行,各國就不可能不尋求匯率相對穩定。在浮動匯率制下,每當美元出現大幅波動,其他貨幣必然「隨波逐流」,政府通過干預匯率,保護本國經濟。「廣場協議」重創日本經濟後,越來越多的國家將干預匯市列為重要的政策選項。一旦政府幹預充斥市場,各國貨幣競相貶值,無疑將使國際經濟金融活動扭曲。國際貨幣體系將陷入美元貶值—其他貨幣貶值—美元規模膨脹的惡性循環。屆時,各國將更急於將手中美元轉換為美元標價的債權、股權等各種資產,最終將使美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私人、國家債台雙高困局難以緩解。
最後,美元貶值將造成美國信用的實際貶值。目前的國際貨幣體系下,美元兌主要貨幣匯率成為美國主權信用的間接標示。因此,美國安排美元有序貶值猶如在標普調降美國主權債務評級後,自己又在為其信用降級作「背書」。當前的國際貨幣體系中雖仍難尋得美元的替代品,但在信用經濟時代,一旦美國信用因美元持續貶值而難以為繼時,很可能會有新型國際儲備貨幣取而代之。到那時,美國的債務沉痾必將不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