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論述題:結合內蒙古的實際,談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內容與重大意義。
主要內容
一是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二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三是特色小鎮建設。
四是大力推進「田園綜合體」試點工作。
意義
第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本質是回歸並超越鄉土中國。
第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本身是對近代以來充滿愛國情懷仁人志士們理想的再實踐、再創造。
第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核心是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
第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利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第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有力抓手。
B. 鄉村振興戰略對於農村金融需求的影響機理是什麼
一般這種需求的機制的話,應該很多的吧。
C.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哪些重要意義
我國實施的「鄉村振興戰略」有利於解決哪些現實問題?
D. 鄉村振興戰略具有哪些重要意義
鄉村振興戰略具有以下四點重要意義:
1、鄉村振興體現了歷史與現實的統一
不可否認,現今我國鄉村面臨著凋敝和衰落的客觀事實,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旨在以此來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增強鄉村吸引力,構建新時代鄉村可持續發展機制。歷史上,鄉村的富庶是我國盛世歷史的標志,在城鎮賺錢後回鄉置業曾經也是事業成功的標志。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經歷了工業化進程,鄉村為工業和城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今天重提鄉村振興是對鄉村地位和作用的肯定,也是用歷史的眼光看待鄉村的地位與作用,鄉村振興與復興也體現了我國農村在實現中國夢偉大征程中歷史與現實的統一。
2、鄉村振興是建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我國基本國情決定,即使在城鎮化成熟後,農村人口還在4億左右,因此沒有鄉村振興和現代化,就不會有國家的現代化。
當前我國鄉村一方面存在著基礎設施供給不足、生活條件落後等現象,另一方面隨著城市和經濟發展,農民逐步上樓進社區,但是城市應有的相關服務又不能完全進入,鄉村發展又失去了原有的鄉土氣息和文化。
當然我國也有一些鄉村,比如陝西咸陽袁家村、山東臨沂竹泉村等利用傳統鄉村資源,走出了一條振興之路,也說明了鄉村振興的內在潛力。
3、鄉村振興是新時代鄉村發展新動力
新世紀以來,中央加大了對農村的扶持力度,從2003年開始連續15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聚焦於農業、農村、農民(即「三農」)問題,十七大和十八大也分別提出了城鄉統籌和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思路,對推動農村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從發展動力來看,政策重點側重於城市,使用的政策手段是城市和工業對農村的反哺和扶持,把農村放在了城市的從屬地位。
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是把鄉村放在了與城市平等的地位上,立足於鄉村的產業、生態、文化等資源,注重發揮鄉村的主動性,來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建立更加可持續的內生增長機制。這是一種思路的根本轉變,確立了全新的城鄉關系。
4、鄉村振興明確了鄉村發展的新任務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發展總體要求,這五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
提高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和發展能力,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本之策、長遠之計。實現一二三產業聯動,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助力農村高質量脫貧,助推農民致富增收。

(4)鄉村振興戰略對期貨影響擴展閱讀:
黨的十九大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國家戰略提到黨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上來,並對具體的振興鄉村行動明確了目標任務,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中國過去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中國社會是一個鄉土社會,中國文化的本質是鄉土文化,故而,振興鄉村顯得尤為重要。
對於中國走出「中等發達國家陷阱」,堅持五大發展理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意義 人民網
E.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這是新世紀以來第15個以「三農」工作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文件按照「遠粗近細」的原則,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三個階段性目標任務作了部署。從勇先創景官網看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做好「三農」工作的新旗幟和總抓手,是對我們黨「三農」工作的繼承和創新,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F. 實施農村振興戰略給農村帶來哪些機遇
實施農村振興戰略的機遇:
1、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
2、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舉措。
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
4、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健全現代社會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
5、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

(6)鄉村振興戰略對期貨影響擴展閱讀: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步走」時間表
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分兩個階段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安排,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
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
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G. 如何理解中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意義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指導「三農」工作的行動綱領。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中央之所以把解決好「三農」問題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是因為在全面建成小康進程中,在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過程中,農業現代化這條短腿和農村現代化這個短板還沒有補齊。
「沒有農業現代化,沒有農村繁榮富強,沒有農民安居樂業,國家現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就是要補齊農業農村這塊短板。為此,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在「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表述中,增加了「農村」這兩個字。鄉村振興戰略確立不僅是建立在在深刻認識我國城鄉關系變化趨勢,總結國內外城鄉發展規律,學習借鑒其他國家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也是我們黨在農業農村發展理論和實踐上的又一次重大飛躍。以鄉村涵蓋農業農村的所有問題,改變了過去單純強調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目標的提法,豐富發展了統籌城鄉發展理論,把解決「三農」問題放到重構鄉村發展戰略目標任務的高度來進行謀劃,拓寬了解決了我國「三農」問題的發展思路,擴大了戰略目標范圍,提升戰略目標的高度,使我國「三農」問題變為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具有整體性、全面性的特點。應當說鄉村振興戰略是在新的發展理念下提出來的,它不僅為新時代我國「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成為為未來解決「三農」問題、全面激發農村發展活力的行動指南。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迫切要求。廣大農村居民能否同步實現小康,不僅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全局,也事關本世紀中葉能否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當前我國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突出體現在農業和農村這個領域。
「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不能忘記農民、不能淡漠農村;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城鄉二元結構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城鄉差距的問題依然較大。
H. 鄉村振興戰略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1、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
2、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舉措。
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
4、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健全現代社會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
5、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

(8)鄉村振興戰略對期貨影響擴展閱讀:
實施意義
鄉村是具有自然、社會、經濟特徵的地域綜合體,兼具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重功能,與城鎮互促互進、共生共存,共同構成人類活動的主要空間。鄉村興則國家興,鄉村衰則國家衰。
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鄉村最為突出,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徵很大程度上表現在鄉村。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