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期貨產品進出口政策的影響
① 銅價受什麼影響
供求關系
根據微觀經濟學原理,當某一商品出現供大於求時,其價格下跌,反之則上揚。同時價格反過來又會影響供求,即當價格上漲時,供應會增加而需求減少,反之就會出現需求上升而供給減少,因此價格和供求互為影響。
體現供求關系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庫存。銅的庫存分報告庫存和非報告庫存。報告庫存又稱「顯性庫存」,是指交易所庫存,目前世界上比較有影響的進行銅期貨交易的有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的COMEX 分支和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三個交易所均定期公布指定倉庫庫存。
非報告庫存,又稱「隱性庫存」,指全球范圍內的生產商、貿易商和消費商手中持有的庫存。由於這些庫存不會定期對外公布,因此難以統計,故一般都以交易所庫存來衡量。
國際國內經濟形勢
銅是重要的工業原材料,其需求量與經濟形勢密切相關。經濟增長時,銅需求增加從而帶動銅價上升,經濟蕭條時,銅需求萎縮從而促使銅價下跌。
在分析宏觀經濟時,有兩個指標是很重要的,一是經濟增長率,或者說是GDP 增長率,另一個是工業生產增長率。
進出口政策
進出口政策,尤其是關稅政策是通過調整商品的進出口成本從而控制某一商品的進出口量來平衡國內供求狀況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國銅原料的進口關稅2%,出口關稅5%。
用銅行業發展趨勢的變化
消費是影響銅價的直接因素,而用銅行業的發展則是影響消費的重要因素。例如,20 世紀90 年代後,發達國家在建築行業中管道用銅增幅巨大,建築業成為銅消費最大的行業,從而促進了90 年代中期國際銅價的上升,美國的住房開工率也成了影響銅價的因素之一。2003 年以來,中國房地產、電力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銅消費的增長,從而成為支撐銅價的因素之一。在汽車行業,製造商正在倡導用鋁代替銅以降低車重從而減少該行業的用銅量。此外,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銅的應用范圍在不斷拓寬,銅在醫學、生物、超導及環保等領域已開始發揮作用。 IBM 公司已採用銅代替硅晶元中的鋁,這標志著銅在半導體技術應用方面的最新突破。這些變化將不同程度地影響銅的消費。
銅的生產成本
生產成本是衡量商品價格水平的基礎。銅的生產成本包括冶煉成本和精練成本。不同礦山測算銅生產成本有所不同,最普遍的經濟學分析是採用「現金流量保本成本」,該成本隨副產品價值的提高而降低。20 世紀90 年代後生產成本呈下降趨勢。
目前國際上火法煉銅平均綜合現金成本約為62 美分/磅,濕法煉平均成本約40 美分/磅。濕法煉銅的產量目前約占總產量的20%。國內生產成本計算與國際上有所不同。
基金的交易方向
基金業的歷史雖然很長,但直到20 世紀90 年代才得到蓬勃的發展,與此同時,基金參與商品期貨交易的程度也大幅度提高。從最近十年的銅市場演變來看,基金在諸多的大行情中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基金有大有小,操作手法也相差很大。一般而言,基金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宏觀基金(Macro fund),如套利基金,它們的規模較大,少則幾十億美元,多則上百億美元,主要進行戰略性長線投資。另一類是短線基金,這是由CTA(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s)所管理的基金,規模較小,一般在幾千萬美元左右,靠技術分析進行短線操作,所以又稱技術性基金。
盡管由於基金的參與,銅價的漲跌可能出現過度,但價格的總體趨勢不會違背基本面,從COMEX 的銅價與非商業性頭寸(普遍被認為是基金的投機頭寸)變化來看,銅價的漲跌與基金的頭寸之間有非常好的相關性。而且由於基金對宏觀基本面的理解更為深刻並具有「先知先覺」,所以了解基金的動向也是把握行情的關鍵。
相關商品如石油的價格波動也會對銅價產生影響
原油和銅都是國際性的重要工業原材料,它們需求的旺盛與否最能反映經濟的好壞,所以從長期看,油價和銅價的高低與經濟發展的快慢有較好的相關性。正因為原油和銅都與宏觀經濟密切相關,因此就出現了銅價與油價一定程度上的正相關性。但這只是趨勢上的一致,短期看,原油價格與銅價的正相關性並不十分突出。
如果說油價從不到10 美元上漲到20 美元左右是價格的合理回歸,更是經濟復甦的表現的話,那麼油價的回升應該是與銅價的上揚是一致的,因為都是經濟見底回升所帶動的。但如果油價上漲到一定的水平後,大家關心的不是經濟復甦,而是擔心油價的飈升對未來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甚至導致經濟衰退,從而導致需求的總體下降(不可避免地影響到對銅的需求)以美元標價,而目前國際上幾種主要貨幣均實行浮動匯率制。隨著1999 年1 月1 日歐元的正式啟動,國際外匯市場形成美元、歐元和日元三足鼎立之勢。 由於這三種主要貨幣之間的比價經常發生較大變動,以美元標價的國際銅價也會受到匯率的影響,這一點可以從1994-1995 年美元兌日元的暴跌和1999-2000 年歐元的持續疲軟及2002-2004 年美元的貶值中反映出來。
根據以往的經驗,日元和歐元匯率的變化會影響銅價短期內的一些波動,但不會改變銅市場的大趨勢。匯率對銅價有一些的影響,但決定銅價走勢的根本因素是銅的供求關系,匯率因素不能改變銅市場的基本格局,而只是在漲跌幅度上可能產生影響。
② 國家政策對原油進出口的需求量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具體要看是什麼樣的政策,拿貨幣政策來說,貨幣貶值的話會促進出口抑制進口,一國貨幣貶值,意味著在國際市場上該國商品價格下降,根據價格曲線,價格下降需求量會增加,促進出口。同理反之則抑制進口。希望對你有用。
③ 期貨中 什麼會影響滬銅的走勢
滬銅受倫銅的影響較大,國內現貨庫存等基本面都會有相當的影響。其次,美元的走勢影響滬銅,美元升值會導致所有大宗商品跌,這點跟原油一樣。但銅會走自己的趨勢,短期受其影響,長期是不受其影響。
影響滬銅期貨價格因素
因素一:生產國的生產狀況 智利是銅資源最豐富和世界最大的銅出口國,非洲中部的尚比亞和扎伊爾也是重要的產銅國,它們生產的銅幾乎全部用於出口,它們的生產狀況對國際銅市場影響很大。這三個國家的治局勢一直不太穩定,勞資糾紛也時常發,這對銅價也產生直接影響。
因素二:國際經濟形勢 商品市場與經濟形勢的相關之處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當今世界經濟日趨全球化,商品市場與經濟有著更多的關聯性,因此銅的價格與經濟形勢密切相關。銅的消費主要集中在發達工
業國家,這些國家如美國、日本、西歐等國的經濟狀況對銅價影響更大,一般來說,經濟形勢好,銅的需求增加,價格上升,反之則下降。
因素三:產業政策的影響
由於銅主要用在電氣、電子、建築、機械及運輸業,所以國家對這些行業的產業政策對銅價有著更重要影響。
因素四:季節性影響 銅價的季節性波動較明顯,
每年的一月份為低谷,八月份創高價。
因素五:庫存量的影響 庫存量是影響銅價的重要因素之一。企業在不同的市場情況下,
會採取不同的措施增加或減少庫存。以保證生產所需原料或加快資金流轉,在不同時期也會利用吞吐儲備來穩定銅市。
因素六:其它政策法規的影響 由於銅市場是一個國際性市場,國際貿易量很大,所以
增加有關國家的進出口政策、匯率體系、打擊走私的力度等方面因素的變化,對銅價也會產生影響。
因素七:替代品的價格 在電訊工業中,銅一直是重要原料,但由於光導纖維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對銅的地位提出挑戰,同時,鋁等金屬材料與銅有著同等屬性,在大部分使用領域中也代替了銅。
④ 影響國際貿易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在經濟全球化和加入世貿組織的背景下,提高我國外貿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己成為關鍵。為了最大限度地獲得貿易發展的動態利益,更好地通過貿易發展戰略來促進產業結構的良性調整,提高貿易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我國應充分利用WTO賦予的各種許可的措施,制定並建立我國面向21世紀的對外貿易發展戰略,實現我國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轉變。
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國在全球范圍內的經濟融合,它是世界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其推動力是追求利潤、取得競爭優勢和謀求經濟的發展。
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大大加強,導致經濟全球化的直接原因是國際直接投資與貿易環境出現了新變化。在21世紀,經濟全球化己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大趨勢。
(4)銅期貨產品進出口政策的影響擴展閱讀:
國際貨物貿易屬商品交換范圍,與國內貿易在性質上並無不同,但由於它是在不同國家或地區間進行的,所以與國內貿易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國際貨物貿易要涉及不同國家或地區在政策措施、法律體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異和沖突,以及語言文化、社會習俗等方面帶來的差異,所涉及的問題遠比國內貿易復雜。
2.國際貨物貿易的交易數量和金額一般較大,運輸距離較遠,履行時間較長,因此交易雙方承擔的風險遠比國內貿易要大。
3.國際貨物貿易容易受到交易雙方所在國家的政治、經濟變動、雙邊關系及國際局勢變化等條件的影響。
4.國際貨物貿易除了交易雙方外,還需涉及到運輸、保險、銀行、商檢、海關等部門的協作、配合,過程較國內貿易要復雜得多。
⑤ 哪些因素會影響銅的價格走勢
影響銅價格變動的主要因素
供求關系:生產量、消費量、進出口量、庫存量
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銅是重要的工業原材料,其需求量與經濟形勢密切相關美國銅期貨指數周線圖
進出口政策、關稅:長期以來由於我國是個銅資源不足的用銅大國,因而在進出口方面一直採取「寬進嚴出」的政策,銅及銅製品的平均進口稅率為2%,近兩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展,國家逐步降低出口關稅,銅基本可以自由進出口,從而使國內國際銅價互為影響。
國際上相關市場的價格:例如LME、COMEX價格影響
行業發展趨勢及其變化
銅的生產成本:目前國際上火法煉銅平均成本為1400-1600美元/噸,濕法煉銅成本為800-900美元/噸,近年來使用濕法煉銅的總產量在迅速增加,1998年達200萬噸左右,到20世紀末,濕法冶煉約占總產量的20%左右。
國際對沖基金基及其他投機金的交易方向
有關商品如石油、匯率等價格的波動也會對銅價產生影響
⑥ 影響一國進口貿易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影響一國進口貿易的主要因素包括:一國的經濟總量或總產出水平,在一般情況下,一國的經濟總產出水平越高,進口貿易額就越大;匯率水平,本國貨幣升值,進口增加,本國貨幣貶值,進口減少。
國際市場商品的供給情況和價格水平,在國際市場上,如果商品緊缺,從而導致價格大幅度上升,就會使一國進口貿易受到影響。
進口付匯備案是外匯管理局依據有關法規要求企業在辦理規定監督范圍內付匯或開立信用證前向外匯局核銷部門登記,外匯局憑以跟蹤核銷的事前備案業務。
(6)銅期貨產品進出口政策的影響擴展閱讀:
改善進口貿易談判地位開立進口信用證相當於進口商為出口商提供了商業信用以外的有條件付款承諾,對進口商有信用增強的作用,進口商可據此爭取到比較合理的貨物價位。
貨物有所保證變商業信用為銀行信用,銀行的介入可能使貿易本身更有保證,通過單據和條款,有效控制貨權、裝期以及貨物質量。
減少資金占壓對於使用授信開證的進口商來講,在開證後到付款前可減少自有資金的佔用。
⑦ 國家政策對原油進出口的需求量有什麼影響呢
原油價格主要影響面是原油出口國的出口量,以及美元的匯率,因為美元是原油交易中的主要貨幣。 簡單的說,貶值促進出口抑制進口。 一國貨幣貶值,意味著在國際市場上該國商品價格下降,根據價格曲線,價格下降需求量會增加,促進出口。同理可推知抑制進口
⑧ 影響銅期貨價格的因數有哪些
影響銅價格的因素有,供求關系,經濟形勢,進出口政策,用銅行業發展趨勢的變化以及銅的生產成本等因素。
⑨ 解釋影響銅期貨價格的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列。
影響價格變動的因素
(1)供求關系:生產量、消費量、進出口量、庫存量
(2)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銅是重要的工業原材料,其需求量與經濟形勢密切相關
美國銅期貨指數周線圖
(3)進出口政策、關稅:長期以來由於我國是個銅資源不足的用銅大國,因而在進出口方面一直採取「寬進嚴出」的政策,銅及銅製品的平均進口稅率為2%,近兩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展,國家逐步降低出口關稅,銅基本可以自由進出口,從而使國內國際銅價互為影響。
(4)國際上相關市場的價格:例如LME、COMEX價格影響
(5)行業發展趨勢及其變化
(6)銅的生產成本:目前國際上火法煉銅平均成本為1400-1600美元/噸,濕法煉銅成本為800-900美元/噸,近年來使用濕法煉銅的總產量在迅速增加,1998年達200萬噸左右,到20世紀末,濕法冶煉約占總產量的20%左右。
(7)國際對沖基金基及其他投機金的交易方向
(8)有關商品如石油、匯率等價格的波動也會對銅價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