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達姆時期貨幣時間
㈠ 貨幣上的人是薩達姆嗎
美國正在侵略伊拉克 當然會限制伊拉克的貨幣 如滿意請採納,謝謝
㈡ 求伊拉克(薩達姆時期)軍銜制
伊拉克衛隊軍銜,薩達姆時期;最高為一級元帥,第二級是;將軍級,最高為一級大將,可升為元帥,第三極是校級,最高為一級大校,可升為少將,第四級是尉級,最高為一級上尉,可升為少校。第五級是上士,最高為一級上士,第六級是;中士,最高為一級中士,可升為上士,第七級是下士,最高為一級下士,可升為中士。
㈢ 伊拉克戰爭後薩達姆時期的錢還能用嗎
還可以用,但必須立即兌換,因為老薩的形象在鈔票上是違法的,現在估計這種黑錢收藏價值不小。。。
㈣ 我有幾張薩達姆頭像的紙幣,有收藏價值嗎(有圖)
任何貨幣都有幾個「價值」:
交換價值(既流通價值),歷史價值,收藏價值,欣賞價值
樓主的伊拉克第納爾是薩達姆時期的流通幣,自然有該時期的歷史價值,並且薩翁業以做古,一代梟雄自然很有紀念意義,
同時現代貨幣印製做工都較古幣精美,所以欣賞價值也是有的.
但是收藏價值由於伊拉克長期戰爭狀態下貨幣通貨膨脹不是一般嚴重了,存世量非常大,期望升值在目前是不可能的了.
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下貨幣的幾個價值,供樓主參考:
1.流通價值不用說了(包括對內價值[國內購物],對外價值[就是匯率]),一但退出流通領域就失去貨幣的交換功能,但往往其他價值得到了提升.
2.歷史價值和其發行和流通的特定環境有關,比如為紀念某事或某人而發行的流通紀念幣的歷史價值一定比同時期的流通普通貨幣高,又比如特定時期發行的貨幣或代用券如法幣,軍用票,外匯券,糧票(廣義上也算是貨幣)等等,它的歷史意義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收藏價值的高低.
3.收藏價值往往是藏家們追逐的真正價值所在,也是販子商家們炒作的焦點,決定收藏價值的高低有很多原因,下面羅列一些:
首先是存世量,就是稀缺性,存世量少的引起大家關注的幾率必然會高,(其他商品也一樣啊,豬肉供應少了價格就上去了),有的錢限量發行一開始存世量就少;有的發行後不久因故大量回收;有的開始存世量大但經歷戰亂或自然災害就少了。這是影響收藏價值的最主要因素,如黑便士郵票世上僅存其二,一人俱佔有之,若是善賈者必會當眾毀其一,則另一枚身價遠不啻原價之兩倍矣!此例就是將稀缺性利用到極至了:世上唯我有此一枚,絕對的壟斷,叫價就隨自己了。
其次是品相,可以說存世量決定價值,品相決定價格,(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浮動),同樣的東西,人們總是願為更完美更的東西出更高的價格,就如二手和一手商品一樣道理。
再次就是歷史意義了,也就是決定歷史價值的因素,比如人們口上再說什麼公平,其實對看富貴優雅的貴族公子和對看貧窮愚昧形容委瑣者的眼光總還是不同的。歷史價值高的錢幣決定了其出生的「高貴」,因而會對收藏價值產生左右,天生就是潛力股的相嘛。
4.欣賞價值,主要和錢幣的外觀設計有關,這個就是平時覺得好玩去收藏品市場淘淘喜歡的錢幣,親朋好友出國帶來的好看的外幣什麼的,大多是比較精美的「工藝品」,像南美國家通貨膨脹很厲害,原先的貨幣貶得一文不值,但做工十分精美,常常能見諸市場,而買的還不乏其人,其實這些都沒有升值潛力,因為沒有收藏價值了,再說明點就是存世量巨大(通貨膨脹嘛),是跌破面值的「工藝品」而已,人們花幾塊錢淘回去也只能賞玩罷了。當然也不是說欣賞價值高的一定沒有收藏價值,只是為了說明欣賞價值對收藏價值的影響微小,和存世量等比起來是次要中的次要因素了。欣賞價值高固然好,但低了也不怎麼影響一個「潛力股」的基本面,比如一些珍貴的古泉,其設計做工遠不能和現代比,但市場價往往比現代的東西貴得多。
㈤ 薩達姆頭像的紙幣,各路大佬幫幫忙,急急急
伊拉克央行開始銷毀印有薩達姆頭像的紙幣(圖)
從10月11日起,伊拉克中央銀行開始焚毀印有薩達姆頭像的現行紙幣,以迎接新版紙幣的發行。據悉,伊拉克將從15日開始使用新版鈔票,新舊紙幣交替過程需要3個月時間。新版紙幣將沒有薩達姆頭像,取而代之的是一名古巴比倫統治者和一名10世紀的伊拉克...
news.sina.com.cn/w/2003-10-12/0933902618s ... 42K 2006-2-24 - 網路快照
㈥ 薩達姆時期伊拉克陸軍第幾
那時候的薩達姆軍隊戰鬥力強號稱全球第四強的軍隊,伊拉克的共和國衛隊往往被看做是薩達姆最忠誠、最精銳的武裝力量。裝備全是蘇聯的裝備。那時候的王牌軍隊有AA級師 伊拉克共和國衛隊「麥地那」裝甲師。
A級師(甲種師) 伊拉克共和國衛隊「阿爾·尼達」裝甲師 ;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巴格達」機械化師 ;伊拉克共和國衛隊「漢謨拉比」機械化師
B級師(乙種師) 伊拉克共和國衛隊「阿德南」機械化師 ;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納布哈茲·納斯爾」機械化師;伊拉克共和國衛隊「法塔赫穆賓」步兵師;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納西里耶」步兵師;伊拉克常規部隊陸軍三軍團第五十一步兵師;伊拉克常規部隊陸軍一軍團第一步兵師。
㈦ 伊拉克在薩達姆統治前和在薩達姆統治時期的經濟怎麼樣
要進行經濟比較,首先得確定薩達姆「統治」伊拉克的時間段(1979年——2003年)
1979年7月,伊拉克共和國總統貝克爾因病辭職,遜尼派薩達姆·海珊成為該黨的領袖並接任總統。
2003年3月20日,美國以伊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為由,組織聯軍進攻伊拉克,此舉非經過聯合國表決通過,伊拉克戰爭爆發。
伊拉克被美國及其盟國軍隊的控制之後,由美國任命的行政長官保羅·布雷默為美國負責伊拉克事務的最高行政長官,擔任伊拉克首腦。
2005年1月30日,伊拉克舉行大選。
2006年5月20日,戰後首屆正式政府在經議會表決批准後宣誓就職。總理為賈瓦德·馬利基。
2. 分析經濟結構
石油工業是伊拉克的經濟支柱,原油儲量排名世界第五,傳統上提供95%的國家外匯收入。
3. 戰爭對伊拉克經濟的影響
1980年代,伊拉克發動兩伊戰爭。
由於兩伊戰爭大量的戰爭開銷以及石油生產能力的破壞,伊拉克政府不得不緊縮開支,大量借款,並拖延還款時間。戰爭造成的經濟損失估計超過1000億美元。
1988年戰爭結束後,隨著採油和管道設施的重建,石油出口逐步恢復。伊拉克在1990年8月出兵佔領科威特,隨之受到國際社會的經濟制裁。1991年1月開始的海灣戰爭造成的破壞嚴重打擊了伊拉克的經濟。伊拉克政府開支對軍隊、保安部隊和支持政權的力量傾斜,無助於經濟的恢復。
4.聯合國以及國際社會對伊拉克經濟的影響
1996年12月聯合國的石油換食品計劃有限度的改善了普通伊拉克平民的生活條件。在該計劃下,伊拉克被允許出口限量的石油以換取食物、葯品和一些基礎設施備件。
1999年12月起,聯合國安理會准許伊拉克在該計劃下出口盡可能多的石油以滿足人道救濟的需求。石油出口達到了戰前四分之三的水平。不過,28%的伊拉克石油出口收入被用於聯合國賠償基金和支付聯合國的相關管理開支。
5.國際油價對伊拉克經濟的影響
2001年,由於全球經濟疲軟和油價下跌,造成伊拉克國民生產總值下降。
2003年美軍佔領伊拉克以後,伊拉克通過和國際石油巨頭合作,拍賣國內的大小油田開采權得以使其石油經濟快速恢復。
總結:在薩達姆執政其間對什葉派穆斯林實行嚴酷的獨裁統治,大肆打擊並殺害持不同政見者。同時在國際各種勢力的誘導、角逐下,該國戰爭頻繁。
總體上看,伊拉克在薩達姆統治時期經濟上並沒有明顯「作為」;反倒是國際勢力與國際油價左右著伊拉克的經濟發展。
㈧ 伊拉克的常用貨幣
伊拉克流通貨幣是第納爾(阿拉伯語:
㈨ 薩達姆時期的伊拉克非常富裕,當時富裕到什麼地步
薩達姆是中東強人,但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暴君。但是他對伊拉克的經濟帶來的經濟卻是十分明顯,在海灣戰爭前,1第納爾可以兌換約3.5美元,現在1美元可以兌換2000第納爾,並且1980年之前,伊拉克人均年收入達到5500美元,而當時我國人均年收入在255美元(1980年)。
1、伊拉克貨幣
薩達姆時代的伊拉克,1美元能夠兌換3.5第納爾(伊拉克貨幣),但是,現在的伊拉克極度的通貨膨脹,使得物價飛漲,1美元竟能兌換1166第納爾(2014年數據)。
但在薩達姆被推翻後,軍隊被解散後伊拉克局勢隨即陷入了不穩定;其結果是,前政府和軍隊中的一些成員加入了激進組織,並於2006年成立伊斯蘭國家。可以說,美國發起的戰爭與極端組織的疊加造成了伊拉克一個長期未愈的傷口。
研究機構綜合政治穩定,街頭犯罪,衛生,交通基礎設施以及文化水平等指標指出,到2017年伊拉克首都戰後巴格達是世界上生活質量最差的城市。因此,現在許多人開始懷念薩達姆時期,那時候伊拉克是中東的富國之一。
㈩ 薩達姆在位期間,伊拉克有多富有
伊拉克作為中東的石油大國,並且還擁有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兩條河流,可以說是既有石油又有水源,堪稱風水寶地,因此伊拉克的國家財富也非常巨大,當時的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對黃金情有獨鍾,在他的行宮裡面儲藏了大量的黃金。
第一,4個免費。
薩達姆上台後,將控制在西方手中的石油資源收歸國有,利用石油財富發展經濟,建立了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當時在社保方便,伊拉克實現了4免費,免費的醫療,免費的養老,免費的教育,免費的住房。可以說當時的伊拉克人簡直是最幸福的國家,民眾絲毫沒有壓力。
第二,100%,56%。
這是說的伊拉克的教育,薩達姆在位的時候,非常重視教育。當時,伊拉克是為數不多掃盲的國家,小學入學率達到100%,即使到現在,很多國家還沒達到。大學的受教育率達到56%,這是什麼概念,也就是說大學基本普及了。
當時伊拉克人民在世界的受教育程度都是很高的,而且還能說流利的外語。為此薩達姆還獲得了聯合國頒發的獎勵其教育成果的金質獎章。但是現在,伊拉克因為戰亂,大部分小孩無法上學,年輕人文盲率達到極限,反倒是中老年人知識層次比較高。
第三,1頭羊1輛車。
在薩達姆時代,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車,這是因為,薩達姆承諾,要讓每個居民以買一頭羊的價錢能買輛車。因此,當時的伊拉克百姓可謂是住洋房,開豪車,生活愜意啊。但是現在呢,估計連飯都吃不飽,更別提什麼車了。
第四,3.5、2000。
在薩達姆時期,美國1美元能夠兌換3.5元伊拉克貨幣,第納爾。但是,薩達姆死後的今天,1美元能兌換2000第納爾,極度的通貨膨脹,使得物價飛漲。在薩達姆時期,因為錢多,很多人全世界旅遊,移民,但是現在,這些錢能夠勉強度日已經不錯了。這幾個數字,還遠遠不能說明薩達姆時代的富庶,現在伊拉克的高速公路,基礎設施,遠遠沒有薩達姆時期好,這些都足以讓更多的人想起薩達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