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對聚乙烯期貨的影響
1. 實施"限塑令"的意義
實施「限塑令」可以防治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不單純是破壞市容環境。如一些地方遺棄的一次性飯盒、各色塑料袋,隨處可見,造成城市環境臟、亂、差,破壞景觀,影響城市形象。造成人們所能看見的視覺污染。更嚴重而大家又缺乏認識的是它具有影響人們身體健康、危及動物安全、農作物減產、處置佔地、易造成大氣污染的等多方面潛在危害:
1、人身健康方面 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飯盒和超薄塑料袋盛裝食物嚴重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當溫度達到65°C時,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質將滲入到食物中,對人的肝臟、腎臟及中樞神經系統等造成損害。因此國家已明令要求停止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飯盒。
超薄塑料袋一般是聚氯乙烯塑料。這種塑料中殘留有氯乙烯單體。當人們接觸這種單體後,就會出現手腕、手指浮腫,皮膚硬化等症狀,還可能出現脾腫大、肝損傷等症。更為嚴重的是,我們用的超薄塑料袋看似干凈,多數來自廢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業或家庭作坊生產的。生產過程中未經有效的消毒,用這種塑料袋裝食物不僅危害環境,也危害自己的身體健康。
2、家畜等動物安全方面。散落廢塑料被家畜及其他動物誤食,會導致生病,甚至死亡。在我國曾發生「國寶」大熊貓因誤食塑料袋致死的慘痛事件。
3、農作物生長方面。農田裡的廢農膜、塑料袋長期殘留在田中,不分解腐爛。破壞土地會結構,影響土壤的透氣性,阻礙水分的流動,使土壤環境惡化,影響農作物收成、造成糧食減產,且這種污染很難消除,正在不斷吞噬著良田。
4、浪費土地方面。我國處理城市垃圾主要是填埋作業。由於塑料膜密度小、體積大,它能很快填滿場地,佔用大量土地;而且填埋後的場地地基松軟,垃圾中的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很容易滲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圍環境。
5、大氣污染方面。若把廢塑料直接進行焚燒處理,將給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燒時,不但產生大量黑煙,而且會產生迄今為止毒性最大的物質:二惡英。二惡英對人類危害極大。
1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從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袋。商場超市禁止提供免費塑料購物袋。是利用經濟杠桿治理「白色污染」舉措,使用經濟手段限制塑料袋的使用,以改變消費者使用塑料袋的習慣,避免使用上的一次性,從而減少塑料袋對環境的污染。事實上尼龍布兜,很輕薄柔軟,平素可折得特別小,且結實、易洗、易干,十分方便。是塑料購物袋的理想替代品。
2. 聚乙烯期貨最近行情怎麼樣
聚乙烯期貨-全稱線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期貨行情。
是大連期貨交易所上市的期貨品種
3. 限塑令利好什麼期貨品種
限塑令對紙類用品利好。需求固定,急需替代品。
4. 限塑令對股市的影響問題
其實對塑料加工業是一個利好。
這從前段時間炒作佛塑股份等與塑料業有關系的股票就可以看出。
而且前段時間塑料期貨連續三個漲停,對國內的塑料加工行業也有不小的觸動作用。
塑料加工業的規范化對塑料公司的發展有著比較大的影響。
5. 限塑令帶來的商機,未來可降解材料有多厲害
當你進入購物中心時,你想買的塑料袋不見了。環保袋成了每個人最暢銷的產品。許多連鎖咖啡、奶茶店用紙吸管代替塑料吸管,但同時也帶來了強度低、易吸濕的缺點。用紙吸管喝奶茶有多難成為熱門話題。自從塑料發明以來,它給人類的衣食住行帶來了巨大的進步。廣泛應用於家用電器、包裝材料、建築設施、醫療器械等領域。由於其降解緩慢,白色污染已成為全球生態環境難以承受的問題。
安徽豐源集團就耐熱性問題,當溫度達到70℃時,聚乳酸嚴重變形,收率只有30%。成本高也是解放軍產品推廣緩慢的原因。聚乙烯是傳統塑料製品的主要原料,市場上每噸成本在1萬元左右。雖然聚乳酸是一種更便宜的生物降解材料,但目前的成本是每噸3萬元。生產成本和限塑令的雙重壓力,使得很多歪的偽降解產品出現在市場上。70%左右的偽降解產品是由聚乙烯、聚丙烯等傳統塑料材料製成,其中澱粉約佔30%,並加入少量光敏劑。產品廢棄後,澱粉在微生物和光的作用下被成功降解,但仍有70%的聚乙烯殘留,成為碎片,更難處理。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制定並發布了《可降解塑料產品的分類和標識》,《雙J代碼指南》中規定了可降解塑料的雙J圖形標識。
6. 關於限塑令的最新調查報告
關於限塑令實施情況的社會調查報告
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從源頭上採取有力措施,督促企業生產耐用、易於回收的塑料購物袋,引導、鼓勵群眾合理使用塑料購物袋,促進資源綜合利用,保護生態環境,進一步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經國務院同意,現就嚴格限制塑料購物袋的生產、銷售、使用等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
自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下發《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以來,已經過去了三個多月。各商家也已經停止免費供應塑料袋。但是消費者又有如何的反應呢?在實施過程中又是否出現了一些尚待解決的問題呢?對此,我們前往了大潤發和時代兩個超市進行了社會調查。
PART 1
由於我們調查的時間選擇在星期日的上午,客流量比較適中。筆者在大潤發超市的出口進行了為時15分鍾的人數統計。
在上午9:45~10:00的15分鍾的時間內,通過超市出口的客流量為195人次。通過初步的目測我們得知,在195位顧客中,使用環保袋的有40人,占總人數的20.51%;自己攜帶塑料袋的有23人,占總人數的11.79%;選擇購買塑料袋的有62人,占總人數的31.79%,而其餘的70名顧客選擇不使用購物袋,占總人數的35.90%。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雖然仍然有三成多的人選擇購買塑料袋,但是其他的近七成顧客採用了較為環保的方法。
PART 2
為了更加詳細的了解各位顧客的選擇以及作出如此的選擇的原因,在經過超市方面的許可後,筆者尋找了幾位比較典型的顧客進行面對面的調查采訪。
第一位是一位購買了塑料袋的小姐。她說,購買塑料袋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環保袋的價格過高。所以才選擇使用並不十分環保的塑料馬夾袋。她同時還提出,限塑令的出台,的確對她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些比較負面的影響。主要是在出門購物的過程中,會經常遇到需要購買塑料袋的情況。所以,她對限塑令的總體印象也一般。當筆者問及以後是否還會繼續使用塑料袋而不是環保袋的時候,這位顧客表示,如果環保袋的價格下調一些,她可以考慮改用環保袋。
筆者采訪的第二位對象是一位自帶塑料袋來購物的顧客。考慮到環境保護方面的原因,他才選擇自己攜帶塑料袋。在接受采訪時,他說:「其實家裡是有環保袋的,因為出門急,所以沒有帶上環保袋。」看的出這位先生對於限塑令持比較正面的看法,而且他最後還補充說,自己在以後的生活中還會繼續支持國家的政策,自己攜帶購物袋。
相比於第二位受采訪者,第三位自帶環保袋前來購物的先生則直白的多。他說,自己之所以使用環保袋僅僅是因為國家的法令提倡。因為在目前這樣的綠色潮流下,這位先生在生活中已經逐漸淘汰了過時的塑料袋。談及對於生活的影響,他坦言限塑令對現在的生活還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但以後會如何,現在下定論還為時過早。但他認為限塑令的確是一項好的政策。在我們的采訪接近尾聲時,他表示,之後還是會堅持使用環保袋。
由於篇幅的原因,我們只能列舉幾位回答更典型更能代表一部分消費者的心理的采訪過程。雖然如此,我們還是能從他們的回答中得到很多信息,可以整理歸結如下。
1、 環保是所有人都願意關注的問題。但是各人願意為環保付出的代價卻各有不同。這主要體現在價格和對於生活的影響方面。
2、 使用環保袋雖然可以保護環境,但是不太方便。
3、 國家出台的政策在引導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這些都是比較表面比較定性的現象,我們還需要更加准確有說服力的數據。於是,我們在顧客較少的間隙采訪了商場的營業員答案補充 PART 3
在對時代超市的營業員的采訪中我們了解到,使用塑料袋的顧客仍然佔到了大多數,只有很少一部分的顧客使用的是環保袋。在商場購買環保袋的顧客幾乎沒有。價格過高成為了影響環保袋普及的主要因素。這也與我們采訪的第一位顧客的看法相接近。
在此我們可以做一個小小的計算。
時代和大潤發兩個超市的商場內均有環保袋出售,且平均價格均處於3~6元之間。最貴的環保袋可以達到25元一隻,在此我們忽略不計。
設環保袋4元一隻,相對應的大號塑料袋每隻0.3元。一次購物使用2隻塑料袋或環保袋。那麼,使用環保袋的成本,要經過至少14次購物才會低於相同情況下使用塑料袋的成本。平均每戶家庭每2星期前去超市購物一次,那麼這將是7個月!這也意味著,只有你堅持把一隻環保袋使用7個月,才可以比使用塑料袋省錢!這樣的結果連筆者算出來的時候都大吃一驚,但結果的確如此。那麼,使用環保袋的優勢又何在?答案補充 PART 4
在筆者走訪的過程中,我們很榮幸的采訪到了一位大潤發超市的管理人員。這位管理人員說,原來在限塑令發布以前,超市每天的塑料袋用量維持在7到8箱之間;而在限塑令發布以後,用量便驟減到了2箱一天,下降的幅度達到了驚人的75%,這個數據和我們初步調查的數據再次吻合。她表示,在剛剛實施限塑令時還有較多顧客購買超市的環保袋和塑料袋,但之後便紛紛選擇自帶購物袋了。這項措施為商家節省了大量的成本。而且現在的塑料袋的質量也比較好,可以多次使用,無形中也減少了大量的污染。
可能大家對所謂的「大量的污染」概念不是十分清楚。那麼我們再來算一下什麼是所謂的「大量的污染」。
塑料袋的污染主要是體現在對土地的污染上。據調查,每畝地若含聚乙烯或聚氯乙烯3.9千克,就可使玉米減產11-23%,小麥減產9-16%,而且這種污染很難消除。現在,我們就暫且把每畝地含有塑料袋3.9千克定義為土地受到了污染(1畝約等於667平方米)。厚度為0.027毫米的塑料袋每個質量為5克左右,每位顧客每次購物使用2個塑料袋。答案補充 現在開始計算。
在15分鍾內,經過了195位顧客。在出台限塑令以前,使用塑料袋195*2=390個
一個小時就是390*4=1560個;
營業13小時,總計20280個,計101400克,合101.4千克;
除以每畝3.9千克,得出結果:污染了26畝土地。
26畝是多少?是17342平方米的土地,相當於41個半的標准籃球場!而這還僅僅是大潤發一家超市營業一天所消耗的塑料袋的數量,這樣的數據不能不說是觸目驚心。
而出台了限塑令以後,塑料袋的用量就迅速下降到原來的三成,即6447隻左右。這樣的一條法令,僅大潤發一家超市每天就可以解放11829平方米的土地,那每個月呢?每年呢?全蕭山呢?全杭州市呢?全浙江省呢?全國呢?
……
筆者寫到這里,會心一笑。答案補充 PART 5 這次的調查到此也已經接近了尾聲。可以看到,限塑令出台,各個商場基本上已經按規定辦事了。但我們不能只看到好的一面,在調查中,我們也看到了很多不足的地方。這里稍做記錄並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也希望有關部門能夠注意並且制定相應的對策。1、 商場的內部有提供給散裝食品的免費手撕袋,現在卻為一小部分顧客逃避塑料袋收費提供了方便。筆者了解到,很多商場在限塑令實施以後,手撕袋的用量激增,個中緣由,應該已經很明顯了。所以,對於突然出現的手撕袋的問題,商場方面和有關部門是否應該有所應對呢? 2、 在各個農貿市場,還存在大量的免費贈送超薄塑料袋的情況。但是如今看來在農貿市場里大規模推廣環保袋也不是非常現實。如何不讓農貿市場成為限塑令管轄不到的黑色地帶,又方便市民的購物,有關部門需要慎重考慮。 3、 有人提出環保袋的價格太貴,那麼,是否可以提高塑料袋的價格而降低環保袋的價格來促進環保袋的普及?甚至,政府是否應該出台一些對商場、環保袋製作工廠進行補貼或其他的措施,降低環保袋的價格,使環保袋真正普及起來? 在這里,作者也衷心的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使用環保袋,為國家的環保事業多出一份力。謝謝。
7. "限塑令"頒布10年情況怎樣
臨近午後,北京市朝陽區金台路上一家超市的收銀處,顧客不是很多。購物籃里裝著5根茭白、兩捆香菜、兩包饅頭,今年62歲的王阿姨並未像其他顧客一樣購買超市提供的塑料購物袋,而是從兜里拿出一個布袋子。她說,布袋比塑料袋結實、提起來不勒手,已經用了幾年了。
當然,無論是堵還是疏,最關鍵的坎是公眾環保意識的轉變。以全球「限塑」最為成功的愛爾蘭為例,除了通過收稅提高塑料袋價格,愛爾蘭還將「限塑」重心放在了公民意識培養上。政府長期在學校、社區等開展宣傳教育,給消費者分發環保宣傳手冊、環保購物袋等,如今愛爾蘭全社會已經形成不接受、不歡迎塑料袋的氛圍。
「 限塑令 的核心價值在於向整個社會傳遞這樣一個信息——資源有價,使用資源需要付出成本。」專家表示,只有引導大多數消費者形成資源有價意識,讓消費者從思想上「限塑」,才能促進人們主動參與「限塑」,最終達到保護資源、保護環境的目標。
8. 期貨聚乙烯是什麼有什麼用影響價格因素又是什麼
期貨品種中沒有聚乙烯PE這個品種L俗稱聚乙烯,只有大連商品交易所有相關的線型低密度聚乙烯期貨合約L和聚氯乙烯PVC。
隨著PP在大商所上市交易以後,PE/PVC/PP三大主要通用塑料已經全部成為大商所的期貨品種,但從三大產品的表現情況來看,卻不盡相同。表現最活躍是PE,PE已經躍居大商所最活躍品種之一,平均日成交量在55萬手左右,主流區間在30-80萬手。而PVC從2009年5月份在大商所上市以來,已經經歷了5年之多,但成交量卻每況愈下,2013年至今PVC日均成交量1.1萬手。PP從今年2月28日上市以來,成交量逐步增加,活躍度已經明顯高於PVC,PP上市以來日均成交量在8.7萬手左右。三大塑料產品同屬於通用塑料,而且同時在大連商品交易所平台上交易,而PVC活躍度每況愈下,主要是由於PVC行業本身決定的。
塑料管道有PVC(聚氯乙烯)、PE(聚乙烯)和PP(聚丙烯)等,主要應用在建築、市政工程、農業、工業等領域。PVC下游製品中除去型材(佔比29%)外,管材占據27%,是其第二大消費領域,同時管材也是PE、PP的主要下游之一,與PVC管材有較強的可替代性,市場競爭較為激烈。
歸根結底,造成PVC起步早,但當前表現不及PP、PE的主要原因是PVC行業自身多年發展積累的多種矛盾造成:盲目、無序的投產、擴建,低價資源的肆意開發濫用,導致PVC企業多但不強不大。當前PVC大小企業有80多家,而PE僅20多家,PP也只有50家左右。廠家過多,產能過剩造成競爭激烈,無定價話語權,價格被動調整,操作空間有限,參與度下降。要想改變當前的現狀,PVC行業應該積極加入到國家化解行業產能過剩、促進轉型升級、淘汰落後及小產能的隊伍中,而不是硬撐、死撐。選擇轉型升級或是主動淘汰,這於你、於我、於整個行業的發展都是有益的。
至於價格是跟供需雙方決定的,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同屬於五大通用塑料,其原料來源、下游用途等淵源較深。且三者均在大商所上市,同為大宗商品其走勢相關性較強。但就近年的發展來看,三者表現不一。近年來,PE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需求缺口較大,煤制烯烴技術的出現讓PE未來發展之路更為廣闊。PP同樣也不落後,雖然起步晚,但是旺盛的需求及煤制丙烯的出現,讓於2014年才上市的PP期貨表現不俗。然而,作為產能、產量及消費量均位居第一位的PVC的表現讓人大跌眼鏡,持續背負高耗能、高污染及產能過剩的包袱,多年來價格在低位徘徊,讓業者只能選擇止步觀望。
9. 新版限塑令橫空出世,不合規的塑料製品將會被哪些環保物品替代
我覺得很多塑料都會被小麥秸稈製品替代,當然還會有一些研發出來的可降解的塑料製品去替代。或者也有可能用紙質用品替代。
再者還可能會用到紙質材料。紙做的東西肯定是環保的了,畢竟紙是木頭做的,木頭是大自然的,木頭不會造成污染。所以有很多包裝之類的塑料製品有可能就會被紙製品替代。這樣一來也會減少一些塑料污染。但是對紙的需求增多了,樹木就危險啦。所以還是只能替代一部分塑料製品。
現在新的限塑令的出現確實對一些塑料作了嚴格的要求,讓塑料污染得到了相對有效的治理。我們一定要配合治理塑料污染,積極使用塑料替代品或者兩者都不使用。
10. 限塑令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又解決了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同時為商場又增加了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