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期貨對水價的影響
A. 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推出全球首個水期貨即將問世,將會帶動哪些產業
我們以前聽過炒黃金的,也聽過炒原油的,但是從來沒有聽過炒水的,就在近日全球首個水期貨即將問世,那麼它將帶動哪些產業呢?我們會從以下幾點做詳細解答。
一、關於這個新聞是怎麼回事?
以前聽說過原油期貨,也聽說過黃金期貨,但是從來沒有聽說過水期貨,最近有一個消息顯示,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即將發行一個關於水的期貨合約。只要目的是為了加州最大的水價,消費者提供對沖,也是為了給全球的投資者提供稀缺的指標。水期貨產品的到來是因為全球氣候問題的不斷加劇,雖然我們生活在城市,感受不到這些物資匱乏的信息,但事實上。全球氣候乾旱和污染的問題已經使水資源短缺的問題提上了日程。
B. 新舊期貨合約升水,對空頭有什麼影響
薄荷樂松水對空頭的影響,他們影響他們會影響自己的信譽度,和他這個這種跟業務的區別
C. 南水北調後對水價有什麼影響南水北調後水價何時調整
歷經10年,經10多萬位建設者共同努力,12月25日,貫穿豫、冀、京、津四地全長1432公里的南水北調中線干線主體工程宣布完工。2014年10月份前後,丹江水將一路向北,滋潤沿線兩億多人。而對於枯水期供水量以及是否會影響水價等問題也隨工程的完工而備受關注。
「南水北調水帶給河南人民的將是水質清、口感好的Ⅱ類水。」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副主任張野表示。河南省南水北調辦負責人認為,水質應有保證。
在制定水價時會考慮三個因素:其一,水價要促進節約用水,花如此大的代價調來的水來之不易,要通過價格杠桿讓大家珍惜水資源;其二,要考慮居民的承受能力。相對而言,工業和一些特殊高耗水行業如洗車業等,水價會貴一些,而群眾生活用水,老百姓要能夠承受得起;其三,要保證工程良性運行下去,還要還貸,還要考慮水源區生態補償等因素,水價會受影響,但影響不會太大。
南水北調在尚不成熟的基礎上設定了新的水費收取模式,即「兩部制水價」。
所謂「兩部制」,是根據產品成本分為固定及變動成本原理,將產品價格分為基本價格(或容量價格)及計量價格兩部分。前者對應固定成本,後者對應變動成本及利潤等變動因素。這種制度下的基本價格按一定銷售量核定,不隨銷售變化而變化,計量價格則按實際銷售量收費。
雖然南水北調來水價格提高了北京供水成本,但2015年北京不會對居民水價進行調整。
D. Contango Backwardation一般意義上到底哪個是升水、哪個是貼水哪個可以代表期貨升水、期貨貼水。
某一特定商品的期貨價格高於現貨價格稱為期貨升水;期貨價格低於現貨價格稱為期貨貼水
反之現貨也一樣。
升貼水有相對的對象 比如期貨對現貨升水 現貨對期貨貼水
現貨對期貨升水 期貨對現貨貼水 所以這個是有相對性的 取決於參照物
你仔細看看很多新聞中的描述就知道了。
E. 期貨市場中現貨貼水對期貨價格走勢有怎樣的影響從哪裡可以看到現貨市場的價格和交易量
一般期貨軟體上有現貨的價格走勢 升貼水就是為了平衡期貨和現貨物價的
我是天津貴金屬交易所138號會員和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的155號會員 現貨和天通金的貿易投資 更多咨詢可以給我發消息或者加我企鵝
F. 什麼是價差升水、貼水的含義是什麼對研判有何意義
期貨反應對現貨的未來預期,這個預期的量化表現,就是價差,換言之,就是升水或貼水,以及升貼水的幅度,和其變化。 價差變化的規律如下: 當價差為正數,且越來越大時,說明升水幅度增大,期貨對現貨預期樂觀; 當價差為正數,且越來越小時,說明升水幅度減小,期貨對現貨預期謹慎; 當價差為負數,且越來越小時,說明貼水幅度增大,期貨對現貨越發不樂觀; 當價差為負數,且越來越大時,說明貼水幅度減小,期貨對現貨不再那麼不樂觀。 價差或升貼水的實戰意義如下: 現貨上漲,價差增大,升水幅度增加,表明期貨比現貨漲的快,預期樂觀; 現貨上漲,價差減小,升水幅度下降,表明期貨比現貨漲的慢,預期謹慎; 現貨下跌,價差增加,升水幅度增加,表明期貨比現貨跌的慢,預期企穩; 現貨下跌,價差減少,升水幅度下降,表明期貨比現貨跌的快,預期悲觀; 當然如果價差已經是負數,就顯得更加的悲觀,但一般貼水比較少見,持續時間也很短,大多數的悲觀情緒,是通過價差升水下降來體現的。 價差和升貼水,量化了資金的情緒,體現了資金的態度,這是從事證券投資或投機的參與者不能忽視的。
G. 全球首個水期貨即將問世,推出水期貨的目的是什麼
相信很多朋友都會將自己的一部分存款用於投資,因為投資出去可以增加自己的利潤,讓錢能生錢,而股票、基金、期貨等等就是非常好的選擇,當然這些都是存在一定風險性的,並不能保證肯定賺錢,反而有可能虧錢,但這並不能阻止人們投資的慾望,畢竟投資出去起碼比讓錢呆著要強,這次我們主要講一下期貨,期貨的分類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是有價值的商品都有關於它們的期貨,例如黃金、石油、農作物等等,相信對期貨有點了解的人都知道,但是我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水期貨,因為水期貨是2020年12月美國准備要推出的新期貨,那麼美國推出期貨的目的是什麼呢,我認為是想給水資源重新定價,讓人們可以認識到水資源的寶貴,達到保護水資源的目的。
那麼你認為推出水期貨的目的是什麼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H. 水價上漲的影響
今年以來,全國多個城市上調了自來水水價,全國污水處理價格也在緩慢上升,也有部分地區進入自來水調價聽證程序。隨著CPI的回落,全國性的上調水價看來已成趨勢。
水價上漲的動因究竟是什麼?是資源的枯竭?是外資的陰謀?還是把自來水公司的虧損轉嫁到市民的頭上?
水價上漲是個復雜的問題。因為,上漲既是一種趨勢判斷,也是一種精確判斷,在上漲時不僅要判斷價格是否應該上漲,更重要的是還需要判斷價格應該上漲多少。雖然輿論對水價上漲普遍感到不滿,但這種不滿多是一種直接的情緒反應。如果,問消費者是否知道水價上漲的原因,是否懂得水價上漲的計算,相信沒有多少人能說出。
事實上,關於水價上漲的原因是可以弄清的。水價是否上漲,上漲多少首先是一個事實判斷,然後才是價值判斷。究其原因莫過於以下幾點:
1、政府行為:地方政府以高溢價出讓水權。比較典型的就是兩年前跨國水務巨頭威立雅斥17.1億元,以4倍的溢價參股蘭州供水集團。而且國家對水務行業利潤率進行了嚴格的控制,率潤率在企業凈資產的8—12%之間,水務企業在對水業務的經營過程中根本沒有利潤空間可以擴張。並且一些地方政府通過水費進行搭車收費的現象又比較嚴重,造成水費看似很高,消費者對水費價格不滿,但實際上水務企業獲得的真實利潤並不高。水務行業的社會企業投錢是要在經營權有效期內通過收取水費回收成本的,因此提升水價成為水務企業在有效期內回收成本的重要手段。
2、水資源費上漲:水價組成一般包括水資源費、固定成本和運行成本,其中體現水資源價值的是水資源費。水資源是有限的,相關政府部門為保護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提高水資源費,造成水價成本的提升。比如廣東新會的水資源費在中國水務集團收購前為0.02元,中國水務集團收購後相關政府部門把水資源費提高到0.12元,水價成本提升,而企業供水利潤率卻不能相應提升,如不提高水價,必然會使企業經營困難,難以維持。
3、供水成本的提升:水廠生產的電能消耗占整個供水成本的35%--40%以上,其他還包括各種管材、供水設備、人工費用等等,這些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造成供水成本的不斷上漲。現在很多自來水公司都是虧損的,中小城市的自來水公司60%以上虧損,水務企業只能以提高水價為主要手段來扭虧以維持企業的日常經營。
4、管理難度大:社會企業(包括外資企業)進入供水市場後,由於原來國有企業內部及外部歷史遺留問題,必然會對以後企業管理方面的改革和改造產生不利的影響,水務企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保證企業能夠適應市場的發展需要,提高市場運行效率。
5、出水標准上升:2005年6月1日,建設部開始實施新《城市供水水質標准》,對自來水水質提出了更高要求,檢測指標由35項提高到106項。這個標准將在2012年在全國強制實施。出水標準的上升,對水務企業在生產工藝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國95%以上的水廠仍採取傳統工藝,水務企業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更新原有設備,研製新工藝,確保水質的絕對安全。
水價上漲是大趨勢,是無可厚非的,關鍵是漲價後的收入是流進了供水企業及其主管部門的腰包,還是用在了促進水資源保護、開發、利用的可持續發展中。
I. 水能做期貨嗎,為什麼
目前大家都是期貨大部分是來做投機,賺取高收益的,其實期貨發展的最初初衷是為現貨進行套期保值,是為生產商等服務的,使他們規避現貨價格波動所帶來的對經營的風險,將風險轉移給投資者。如果水做期貨,那對應的誰是水的擁有者或生產者,水的價格波動又對誰帶來風險呢,像另類的天氣期貨可以理解為對農民來說規避天氣變化對農作物產量和價格的風險。水暫時沒想到
J. 外資會不會通過控制水價來影響糧食價格繼而從期貨市場獲利
一般來說是不會。這個傳導過程太漫長了。除非你像今年年初的乾旱,根本就沒水澆地,這時候用灑水車,救火車運水過去,這個成本是很大的,會攤高種植成本 ,很適合炒作。
通常外資常用的手法是,通過國內和國際聯動性較強的品種,比如前一段時間的油脂企業遇到的。國外的國際糧商在國際市場上套保後,肆意打壓大豆、豆油價格,這樣對國內的企業壓力很大,國內企業的貨賣不出去(進口的比國產的還便宜),或者賠本賣。企業又沒有做保值,最後就淪為破產,或者負債很多。這時候國際資金就通過合法手段,來收購這些企業,這時的收購價是很低的。收購、兼並了部分企業,完成對行業的重組洗牌以後,外資控股的企業就開始抬高油價。因為食用油是日常必不可少的,所以再貴老百姓也得用。國際資金就是通過這樣來獲取暴利。
思路還要打開啊,外資可是陰險的很呢。也不能說你說的就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