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期貨上市的影響
Ⅰ 期貨上市對a股有什麼影響
一般情況下影響不大, 但如果在整體市場氛圍好 或是缺乏操作題材的時候,上市期貨品種相關板塊的龍頭 也會出現跟風操作的現象
Ⅱ 期貨原油在上海上市 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整體來看,原油的上漲和下跌其實對股票影響不是很大,最多的影響是中石油一類的石化板塊,被原油價格下跌,對於其他的股票幾乎是利好消息,因為原油價格下跌那麼很大的企業會能源使用價格下調,這是好事情,不過需要說明,我國股票市場目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經濟風險也在加劇,炒股一定要謹慎。
不管是投資者還是企業,都可以使用原油期貨市場避險。比如股票交易方面,對於投資者尤其是大量持有油氣企業股票的人來說,擁有了在油價下跌時對沖系統性風險的工具;航空股等板塊的持有人,也可以利用原油期貨進行對沖。
原油期貨作為證監會批準的首個境內特定品種,境外交易者和境外經紀機構可以依法參與原油期貨交易,其整體方案的基本框架是「國際平台、凈價交易、保稅交割、人民幣計價」。從消息上看,原油期貨上市還有較長時間,現在還只是概念性的題材,投資者在關注相關板塊的時候,還需要保留一份理智與清醒,不宜盲目追高。
有商品期貨賬戶就可以直接投資原油期貨,就可以直接網上炒期貨。原油期貨即將上市,多做准備很有必要。千萬不要參與任何違法違規的期貨投資交易,目前國內期貨市場監管嚴格,我們一定要遵守期貨市場的交易制度和法規
Ⅲ 有知道尿素期貨和碳酸氫銨期貨的進來講講能玩嗎
不能玩,這個都不是國家正式上市的品種,一般都是地區性的小盤,非正常風險太大。
Ⅳ 尿素期貨 人為價格操控 沒有監管 都在肆意妄為
尿素剛上市,價格稍微亂點是正常的,等過段時間應該會變正常吧,可以等有一定規律了再做
Ⅳ 期權上市對期貨有哪些影響
期權交易中,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不同,使買賣雙方面臨著不同的風險狀況。對於期權交易者來說,買方與賣方部位的均面臨著權利金不利變化的風險。這點與期貨相同,即在權利金的范圍內,如果買的低而賣的高,平倉就能獲利。相反則虧損。與期貨不同的是,期權多頭的風險底線已經確定和支付,其風險控制在權利金範圍內。期權空頭持倉的風險則存在與期貨部位相同的不確定性。由於期權賣方收到的權利金能夠為其提供相應的擔保,從而在價格發生不利變動時,能夠抵消期權賣方的部份損失。雖然期權買方的風險有限,但其虧損的比例卻有可能是100%,有限的虧損加起來就變成了較大的虧損。期權賣方可以收到權利金,一旦價格發生較大的不利變化或者波動率大幅升高,盡管期貨的價格不可能跌至零,也不可能無限上漲,但從資金管理的角度來講,對於許多交易者來說,此時的損失已相當於「無限」了。因此,在進行期權投資之前,投資者一定要全面客觀地認識期權交易的風險。
Ⅵ 中國原油期貨上市,對期貨市場有什麼影響
單從國際原油價格行情波動上來看,中國原油期貨3月26日上市對油價行情波動的影響近乎於無。相反,國際原油價格行情波動直接影響中國原油期貨價格(石油人民幣)。
中國原油期貨上市加深了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聯系,同時,也令國內原油價格更加符合中國原油市場的實際需求。例如,國內成品油調價,在3月26日中國原油期貨上市後,預計國內成品油調價幅度或機制,將更加中國市場需求。
Ⅶ 中國化肥價格行情
根據中國化肥網的統計,截止2020年4月16日,中國各地區尿素化肥當日價格行情如下:
今日國內尿素行情表面暫時穩定,實際則暗流涌動繼續。近日遼寧、河北、河南、寧夏等地部分企業陸續報出較低的價格,吸引下游采購,也相繼有一定的訂單量成交,但預計後期的需求將越來越少,市場信心還比較缺失,因此價格反彈仍有一定難度,而廠家的預收一般會到下周,所以下周有可能行情再次會進入僵持博弈態勢。
(7)尿素期貨上市的影響擴展閱讀
據中國農資流通協會的調度,在2020年當前,主要化肥品種價格同比低於去年同期水平,有幾個數字:一是尿素的批發價,目前是1885元/噸,零售價是2070元/噸,同比分別降低了7%和0.35%。磷酸二銨、氯化鉀、復合肥價格同比也是有5%-10%的降幅,不會對春耕生產造成大的影響。
2019年8月9日,尿素期貨在鄭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這是中國期貨市場第一個農資類期貨品種,也是繼棉花期權、紅棗期貨之後,鄭州商品交易所今年上市的第3個品種(工具)。尿素期貨上市,將進一步健全涉農期貨品種體系,為農戶、農業企業、農合組織鎖定種植成本提供公開、透明、高效的風險管理工具,拓展「保險+期貨」試點空間,對優化農業支持保護制度、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Ⅷ 中國原油期貨上市對美國有哪些影響
社論稱,在此之前,原油基準一直由美國洲際交易所的布倫特原油和紐約商品交易所的西得克薩斯中間基原油所主導。通過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合約,這將有助於促進人民幣在國際結算中的使用,並確立一個替代性的基準,以反映出主要用於地區煉油廠且不同於西方合約的原油等級。
社論稱,從去年開始,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進口國,為建立中國的原油期貨市場提供了動力。早在1993年,中國就已經推出過國內原油期貨,但由於波動性太大而在一年後中止。上海上一次推出大宗商品期貨市場是在2015年,當時上市的是鎳期貨。在不到兩個月時間里,交易量就超過了倫敦金屬交易所的鎳基準期貨。沒有理由不認為它的原油期貨也遲早會成為一個主要市場。然而,國內投資者往往會在這樣一個市場中扮演重要得多的角色。關鍵的考驗是吸引外國交易者。已在上海市場進行交易的19家海外期貨經紀公司包括全球大宗商品巨頭嘉能可公司和荷蘭托克有限公司。
社論稱,不過,外國參與者和中國政府之間肯定將有個適應期,因為後者喜歡不時地出手干預。拿鎳期貨來說,價格的急劇上漲曾導致當局實行更加嚴格的交易規則、提高手續費和縮短交易時間等。資本管制可能也是個問題,盡管此類措施很可能會減少。
社論稱,與此同時,正如危言聳聽者曾就中國對美國的軍事挑戰發出警告一樣,他們在經濟領域的同行也對新期貨市場旨在取代美元在原油定價中的主導地位提出了擔憂。
社論稱,上面這兩種情況都不會很快出現。它們甚至不是北京的近期目標。眼下,有一個滿足該地區——尤其是那些正在參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的需求和要求的市場已經足夠了。由於新「絲綢之路」將延伸至中東地區,如果長期處於石油-美元定價體系中的沙特被說服接受一個以人民幣計價的二級市場,那麼這將確實是一場劇變。這全都是中國和平崛起的組成部分;世界應該對此表示歡迎。
Ⅸ 原油期貨上市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原油作為大宗商品,和我們的生活關系密切,它的價格波動,會直接影響到很多商品的價格。原油不但可以生產汽油、柴油等燃料,影響我們出行成本,而且在衣、食、住等領域,也是重要的原料。
事實上,原油和我們的衣食住行都息息相關。無論是製作衣服的尼龍、滌綸等合成纖維,還是種植蔬菜需要的化肥和蔬菜大棚的薄膜;再到各家各戶用到的家電和個人、家居織物的清潔護理產品,都來源於原油。 據統計一個人一生平均要穿掉0.29噸原油,吃掉0.55噸原油,住掉3.79噸原油,行掉3.84噸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