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貨關鍵詞
『壹』 我打算寫石油期貨方面的碩士論文,金融專家們請進
我國建立石油期貨市場的可行性分析
內容摘要:國際油價的動盪給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消極影響,恢復石油期貨勢在必行。本文從油價高漲對我國經濟的沖擊出發,分析了建立期貨市場的條件及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的差別,進一步探討了恢復石油期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關鍵詞:石油期貨 期貨市場 現貨市場 必要性 可行性
據國家能源部門統計資料,我國是一個石油資源短缺的國家,人均可采儲量只有2.6噸,世界平均水平是23.5噸。目前我國的石油產量為1.6億噸上下,居世界第五位,各類成品油產量1億噸左右。同時,我國又是石油消費大國,原油需求超過2億噸,成品油消費量超過1.5億噸。
2003年中國消費了全球7.6%的石油,成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僅次於美國。石油在中國國民經濟運行中的地位正日漸突出,而國際石油市場的頻繁波動,又在時刻影響著中國經濟。
油價高漲對我國經濟的沖擊
國際油價近期大幅上漲,對世界經濟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面對油價上漲,中國作為一個全球石油市場新興的需求大戶,顯然不可能置身局外。油價上漲對中國經濟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具體表現如下:
油價上漲直接遏制我國GDP的增長。石油價格上漲的直接影響,表現為降低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和拉動物價上漲。油價上漲將導致外匯支出增加、凈出口減少,進而降低GDP增長率。油價上漲對經濟增長率的影響程度取決於一次能源消費結構、石油消費總量和對外依賴程度,石油佔一次能源比例越大、對外依賴程度越高,油價上漲的影響就越嚴重。
油價上漲給國內石油相關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風險。例如:航空業、交通運輸業、旅遊業、以石油化工為原料的製造業等。油價過高,便會影響到石油相關產業,從而引起連鎖效應,使許多企業成本大幅度提升,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有些企業甚至因為無法避免價格風險而面臨停產、停業或倒閉。
油價劇烈波動嚴重影響石油石化行業本身的健康發展。當然,對採油企業而言,油價上漲卻是福音。例如,國際油價每上漲1美元,中海油的銷售額就要增加9000萬美元,純收入就要增加6000萬美元。但油價不可能只漲不跌。如果油價下跌,採油企業的銷售額和純收入就要下滑,就會使企業的收入不穩定,給企業的長久穩定經營帶來不利因素。石油價格過低將使國內石油行業虧損,價格過高則會給石化及下游產業帶來嚴重影響。
油價高漲嚴重威脅著我國的經濟安全。首先,高油價對中國的石油進口帶來了直接的壓力。其次,油價上升將加大中國的通脹壓力。作為一種基礎能源產品,石油漲價的影響面十分廣泛,從航空、汽車消費到石油化工、居民生活等,無不受到油價變化的影響。
建立期貨市場的條件及期貨交易與現貨交易的區別
第一,交易的目的不同。現貨交易的目的在於商品實物本身。在現貨交易中,買賣雙方依據商定的合同條款,在確定的時間內進行商品實物的交割,從而實現商品所有權的轉移。而期貨交易的目的則是在商品實物自身之外,或者說期貨交易者對實物交收並不感興趣,買賣期貨的目的是利用期貨市場價格的上下波動進行期貨保值或投機獲利。因此,期貨交易一般並不涉及到實物所有權的轉讓,只是期貨合約所有權的轉移,以便轉嫁與這種所有權有關的商品價格變動的風險。第二,交易的形式不同。現貨交易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隨行就市,買賣雙方直接商價交易。而期貨交易則是集中在商品交易所內進行,買進或賣出的是期貨合約,這種期貨合約已是商品交易所規定的標准化契約,也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品質規格標準的商品,並付清全部貨款。期貨交易可以在交易所內連續買賣、交易轉手。而現貨交易,即使是遠期合同,由於其不標准性和特殊交易確定而難以進行連續買賣。
我國建立石油期貨市場的必要性
期貨市場的功能主要是價格發現、規避風險和投機功能。我國建立石油期貨市場的必要性如下:
建立石油期貨市場,有利於企業合理經營,規避價格變動帶來的風險。
石油期貨具有價格發現的功能,可以綜合反映出供求雙方對未來某個時間供求關系和價格走勢的預期,給企業以生產和銷售指導。企業可以通過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的反向同量操作,規避價格變動帶來的風險。油價的上漲是全球性的,然而,國外的航空公司所受的沖擊卻遠遠小於國內的航空公司,原因就是國外的航空公司參與到石油期貨交易中,利用期貨交易進行套期保值,從而使公司的航油成本得到預先的控制。
建立石油期貨市場,有利於我國爭取石油定價權,增強國際競爭能力,改變對國際油價的被動接受。
中國雖擁有巨大的石油進口量,卻在國際(石油)定價機制里連0.1%的權重都沒有,原因就在於我國市場沒有形成機制,採取的是國家統購統銷、價格被動跟蹤的體制。要改變這種被動的局面,必需建立石油期貨市場。
建立石油期貨市場,有利於改革與完善石油的定價機制與流通體制。
我國石油價格與國際市場的接軌,是以新加坡等地加權平均價格為定價依據。這種定價不僅價格接軌簡單機械,調價時間滯後,而且由於沒有充分考慮國內具體情況,所以難以反映國內油品市場的真實供求狀況,同時還公開了我國的貿易價格,會因國際價格被操縱而造成損失。而期貨市場是一個公開、集中、統一的近似於完全競爭的市場,石油期貨價格能夠最大限度地反映全社會對石油價格的預期,能夠反映真實的市場供求關系,是真正的市場價格。因此,藉助期貨市場可以建立科學的石油定價機制及規范有序的流通體制。
建立石油期貨市場,有助於解決國家石油儲備。
石油戰略儲備體系是為了保障國家的經濟安全和社會的穩定,由中央政府投資或者以其它方式擁有和控制一定數量的原油或成品油儲備,在發生戰爭、大規模禁運等非常時期,可用於應對國際石油市場的劇烈動盪,減少或屏蔽可能給國民經濟帶來的沖擊。
我國已決定在「十五」期間建立石油戰略儲備,2005年,中國將正式實施戰略石油儲備計劃,這是一項耗資巨大的工程,初步匡算,儲備1000萬噸石油,需用資金約250億元,而且需要一個相當長的建設周期。從國際經驗看,建立國內石油期貨市場,是一條能夠為解決國家石油儲備提供雙贏的渠道:既能為國家增加石油儲備,又能節省大量的財政支出。
建立石油期貨市場,有利於減緩WTO對國內產業的沖擊。
在我國加入WTO的情況下,國內油價逐步與國際接軌,特別是在石油進口依存度逐年走高的趨勢下,世界市場石油價格的變化,必然對我國石油業產生較大影響。尤其是我國要逐步開放成品油市場,與其在2年後讓國外成品油長驅直入,不如首先開放國內市場,通過市場化的競爭為國有石油企業參與將來的角逐打下管理基礎。
國內期貨市場發展的經驗已經證明,在推動產業發展方面,期貨市場能夠大大加快其市場化規模化速度。從銅期貨市場的實踐來看,經過幾年的發展,上海期貨交易所已成為亞洲最大、世界第二的銅期貨交易中心,為提高我國銅產業的抗風險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建立石油期貨市場,有利於利用其投機規范功能。
一方面可以規避國際油價波動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還可以從市場價格波動中獲取更多的利益。投機是指投機者利用期貨市場的價格波動,通過買空或賣空低進高出運作,期望從期貨合約價差中獲取利潤的一種交易方式。期貨市場系由避險者與投機者所組成,避險者不願意承擔價格變動的風險,投機者卻有能力而且願意承擔風險。原因在於在期貨市場上用少量的本錢就能做數倍於本錢的生意,能以極有限的資金作高速的周轉,尋求盡可能多的投機獲利機會。期貨市場的流動性越強,市場成交量就越大,市場也就越興旺,這種流動性主要來自投機者的操作。但其行為必須受到嚴格的監督和管理,必須嚴格地按照交易規則去正常地牟利,從而把投機行為變成一種有用的經濟工具。有了投機者的參與,加快了價格的運動,增加了交易量,可更好地調節市場供求關系。
我國建立石油期貨的可行性分析
過去的探索是我們寶貴的經驗
1993年4月,上海石油期貨交易所開始試運營,5月份轉入正式交易。當時推出的標准期貨合約有大慶原油、90#汽油、0#柴油、250#燃料油四種。當時現貨市場可自由交易的是在國家計劃以外的企業自銷油原油和成品油,分別佔到當年產量的5%和9%,總量分別約有2000萬噸和1000萬噸,這就是當時期貨交易對應的現貨量。即使這樣,日均交易量還是達到了26萬噸,僅次紐約和倫敦交易所的水平,位居全球第三。為防範風險,交易所專門開發出一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風險控制系統。雖然失敗了,但是它能使得相關人員獲得了經驗並為我國培養了大批期貨從業人才。
市場需求力量日漸強大,市場條件日趨完備
投資者需求是石油期貨存在和發展的基本動力,而石油期貨產生的根源就在於其相關現貨市場的價格易變性使投資者產生了規避風險的需求。市場條件方面,一方面,在石油期貨需求方面尤其是成品油期貨需求方面,國內多元化的市場需求主體已經形成。另一方面,我國證券市場和期貨市場經過多年努力,已經形成了一個運作良好的市場構架,有接近國際水準的高效率的交易清算體系,期貨從業人員的素質也在不斷提高,廣大石油相關企業的規避風險意識也不斷加強。事實上,上海期貨交易所和大連商品交易所都對石油期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採取了不少實質性的行動,如上海期貨交易所與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宣布,雙方合作研究建立亞洲能源衍生品市場。
國家的政策支持與鼓勵
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與市場化、規范化程度的提高,國家相關的法律也在不斷地調整與完善,以適應市場的需要,並鼓勵國有企業積極穩妥地參與期貨的套期保值交易。
2003年2月28日,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汪建熙在「第十三屆亞太期貨研究論壇」上表示,中國證監會將推動成立品種上市審核委員會,為石油期貨等新產品的推出提供製度保障。
我國建立石油期貨市場的客觀條件還不夠充分,但在理論與實踐上恢復石油期貨是必要的,我國應盡早建立石油期貨市場。石油期貨的恢復將有利於中國市場經濟的長足發展,有利於中國入世後迎接新的挑戰,有利於國內企業規避價格風險,有利於中國的期貨市場乃至整個市場的規范發展。當然,我國建立石油期貨市場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應該採取積極穩妥的原則,逐步開拓石油期貨市場,如今年8月25日,原料油期貨正式掛牌上市交易就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並且要逐步建立一個完善的期貨市場管理體系。否則,就有可能使得石油期貨市場變成一個純粹的投機和炒作,最終走向失敗。
參考文獻:
1.陳松興.期貨管理概論[M].中國商業出版社,1993
2.王忠民,姬廣坡,李忠民,徐文暉.期貨貿易理論與實務[M].西北大學出版社
3.楊翼.不能忘卻的中國石油期貨[N].石油鋒線,2003(2)
4.劉亞錚,鞏前娜.恢復石油期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難點[J].科技摘報開發與經濟,2003(8)
5.陳懷東.關於我國開設石油期貨交易品種的可行性探討[N].政策研究,2003(4)
『貳』 原油期貨 是什麼意思
石油期貨就是以遠期石油價格為標的物品的期貨,是期貨交易中的一個交易品種。
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以原油為標的的標准化合約。
原油組成成分
eg: NYMEX於1983年推出輕質低硫原油期貨合約。
IPE於1988年6月23日推出國際三種基準原油之一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
新加坡交易所(SGX)於2002年11月2日正式推出了中東迪拜石油期貨合約。
20世紀70年代初發生的石油危機,給世界石油市場帶來巨大沖擊,石油價格劇烈波動,直接導致了石油期貨的產生。石油期貨誕生以後,其交易量一直呈現快速增長之勢,已經超過金屬期貨,是國際期貨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石油期貨合約之中,原油期貨(OilFut)是交易量最大的品種。世界上交易量最大,影響最廣泛的原油期貨合約共有3種: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的輕質低硫原油即WTI(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合約,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的BRENT(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以及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SIMEX)的DUBAI(迪拜原油)期貨合約。
其他成品油期貨品種還有餾分油、無鉛汽油、瓦斯油、取暖油、燃料油、輕柴油等。
國際原油實貨交易主要採取基準價+/-貼水的計價方式,WTI、BRENT、DUBAI等期貨交易價格經常被用作基準價。舉CME的WTI期貨合約為例,其規格為每手1000桶,報價單位為美元/桶,價格波動最小單位為1美分。西半球出產的原油主要掛靠WTI計價,包括美國的ANS(阿拉斯加北坡原油)、墨西哥的MAYA(瑪雅原油)、厄瓜多的ORIENTE(奧瑞特原油)、委內瑞拉的SANTA BARBARA(聖芭芭拉原油)和阿根廷的ESCALANTE(埃斯克蘭特原油)。掛靠BRENT的主要是西歐、地中海和西非地區出產的原油,比如俄羅斯的URALS(烏拉爾原油)、利比亞的SARIR(薩里爾原油)和奈及利亞的BONNY LT(博尼輕質原油)。掛靠DUBAI的主要是中東地區出產的原油。而遠東地區出產的原油交易主要掛靠MINAS、CINTA、DURI等地區性的基準油種。
『叄』 原油期貨是什麼意思
期貨交易是一種集中交易標准化遠期合約的交易形式。即交易雙方在期貨交易所通過買賣期貨合約並根據合約規定的條款約定在未來的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以某一特定價格買賣某一特定數量和質量的商品的交易行為。期貨交易的最終目的並不是商品所有權的轉移,而是通過買賣期貨合約、迴避現貨價格風險。與現貨相比期貨的特點是:
1、期貨合約是由交易所制定的、在期貨交易所內進行交易的合約;
2、期貨合約是標准化的合約;
3、實物交割率低;
4、期貨交易實行保證金制度,保證金為3%-15%;
5、期貨交易所為交易雙方提供結算交割服務和履約擔保,實行嚴格的結算交割制度,違約的風險很小。
一般人做這個肯定還是和專業的有知識上的差距的,不要急,我之前做這個的時候也是不會看,後來跟著老式學到了很多東西才開始慢慢的有所改觀,有問題你可以問他ℚ(2丶7丶9丶9丶8丶9丶1丶3丶7丶9).技術經驗都是比較豐富,對你絕對是有幫助的.
『肆』 原油期貨是什麼
原油期貨簡稱為OilFut,是最重要的石油期貨,OilFut是「Oil Futures」的縮寫,目前世界上重要的原油期貨合約有4個: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的輕質低硫原油即「西德克薩斯中質油」期貨合約、高硫原油期貨合約,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新加坡交易所(SGX)的迪拜酸性原油期貨合約。
主要盈利建議你查一下對沖機制,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伍』 有什麼關於期貨的關鍵詞啊,急!
套期保值,價格發現,投機,套利,虛擬經濟,資本市場,做多,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