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貨合約統計
Ⅰ 商品期貨合約的價值計算
呵呵,期貨是由現貨價值計算出來的,舉個例子講,現貨目前銅為60000一噸,那期貨下個月的價格應該也在這個價格附近。不可能出現現貨六萬一噸,期貨一毛一噸的事~~價格並不會相差太大。
基本面判斷的話,一般是供需,天氣,政策等等因素。
其實股票跟期貨並沒什麼大的區別,一個就是買賣公司股票,一個就是買賣遠期貨物合約。散戶做的都是賺差價
Ⅱ 期貨未平倉合約數量與交易量的區別
期貨未平倉合約數量與交易量的區別:期貨未平倉合約數量指期貨合約到期時,根據期貨交易所的規則和程序,未了結到期末平倉合約數量。期貨的成交量,是當天之內買和賣成交量的總合,以雙向計算,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成交數量里一半是買一半是賣。但其中買、賣都可能有開倉或平倉。
期貨(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Ⅲ 商品期貨的合約和主力合約是怎樣劃分的
成交量和持倉量第一的就是主力合約,期貨合約是有交割月份的。
主力合約不是不變的,會隨著時間向前推移,主力合約的月份也要向前推移,就是裡面的投機力量在轉換合約。
商品期貨合約對進行實物交割的月份作了規定,一般規定幾個交割月份,由交易者自行選擇。
例如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為小麥期貨合約規定的交割月份就有7月、9月、12月,以及下一年的3月和5月,交易者可自行選擇交易月份進行交易。
如果交易者買進7月份的合約,要麼7月前平倉了結交易,要麼7月份進行實物交割。
(3)商品期貨合約統計擴展閱讀:
期貨合約影響因素:
期貨市場交易的是標准化合約,期貨品種的創新以標准化合約為載體,期貨品種創新必須通過成功的合約設計才能得以實現。
品種創新的過程是選擇創新商品與合約設計的過程。期貨合約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其原生商品的相關特徵,即「商品特徵」,商品特徵主要從相關商品的自然屬性及其現貨市場,來解釋影響該種商品期貨交易成功的各種因素。
這些因素主要來自商品的現貨市場;同時期貨合約也會受合約設計本身各種因素的影響,即「合約特徵」,合約特徵則是從期貨交易的基本原理來分析期貨合約成功的影響因素。
這些因素主要來自於期貨交易過程的合約及制度設計。商品特徵與合約特徵共同給出了影響期貨合約成功因素的完整描述。
Ⅳ 如何看商品期貨不同合約之間的長期價差比如3年這么久
沒有數據源的情況下靠手工統計,數據源一般期貨公司有,關系好可以拿到,對比合約價差文華有這個功能,而且數據很全,但是不能導出使用。
Ⅳ 誰知道某種商品的期貨合約總數是多少,怎麼定的呀
樓上的說的也有問題
期貨和約是沒有總量這一說的我賣100萬頓的和約 只要有人買成交量就是100萬噸 到期對沖我買100萬噸的和約只要有人賣成交量也是100萬噸 從整個過程來看並沒有發生實物的交割 總量是零
Ⅵ 有人會統計國內商品期貨交易所發布的各大期貨商的日持倉數據嗎
交易軟體上每天收盤會發布的,有參考價值
Ⅶ 請教高手:如何統計某個期貨合約的空頭和多頭的資金凈流入或流出情況呢
任何收費炒股軟體和會員 分成 都是騙人的
他們騙人的方式無非就是每個管理員控制2到3個群,同時會注冊十幾個個號碼去
群里當托,天天在群里自問自答,那些交割和轉賬單都是假的,每天在群里推薦
的股票其實都是當天9點15分才出現的集合競價的票,如果哪一支股票漲了 就立
馬吹噓一下 馬上做個假的交割單 說是用戶提前建倉掙錢了,當天才有的票
如何來的客戶提前建倉啊
大家有沒有遇到這種情況,感覺他們群里好多人在咨詢問題 其實就是他們的管
理員和自己的小號在玩自問自答,如果在群里一說話 他們就會馬上找你私聊
,想想為什麼群里其他人可以在群里說話 而你就不行呢
另外補充一條:現在很多騙子們 又開始玩新花樣了!如果群里有人找你說合買軟
件 千萬不要上當哦,那就是他們的托,等你跟他合買軟體之後,他們第二天就
會說 他們的系統檢測到你們是合買的軟體 違反公司規定,要麼不了了之,要麼
補足餘款 希望你不要上當
朋友們,網路一下炒股軟體騙人曝光視頻 內幕很嚇人
Ⅷ 怎麼看國內商品期貨過去所有的主力合約
文華財經上面有一個所有主力合約的界面,其他的話,你也可以新建個頁面。
Ⅸ 商品期貨合約乘數是多少
銅 5
鋅 5
鋁 5
天膠 10
螺紋 10
黃金 1000
白銀 15
大豆 10
豆油 10
棕櫚油 10
玉米 10
塑料 5
焦炭 100
PVC 5
白糖 10
棉花 5
菜油 5
強麥 10
早秈稻 10
PTA 5
甲醇 50
Ⅹ 商品期貨的成交量
繼2009年和2010年中國商品期貨成交量奪得全球首位後,2011年期貨市場成交總量同比下降逾三成,未能連續三連冠。不過,截至11月份,國內商品期貨成交總量已高達12.08億手(不含股指期貨成交量),與2009年(10.785億手)、2010年(15.66億手)和2011年(10.54億手)相比較,已取得不錯成績。
業內人士表示,2011年7、8月份豆粕期貨的巨量成交為其增添不少籌碼,而上市的兩個新品種也表現相當,尤其是玻璃期貨的上市,更是躋身於商品期貨成交的前三名,預期國內商品期貨總成交占據全球首位。
中期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以單邊計算,1-11月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為1,299,038,119手,累計成交額為1,519,770.1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53%和19.69%。其中,上海期貨交易所累計成交量為325,626,877手,同比增長15.49%,佔全國市場的25.07%,鄭州商品交易所累計成交量為304,286,692手,同比下降21.46%,佔全國市場的23.42%,大連商品交易所累計成交量為578,915,674手,同比增長117.03%,佔全國市場的44.56%。
2011年7月16日當周,豆粕期貨一周成交2333萬手,持倉量198萬手,創造期貨市場新的歷史紀錄,但隨著基本面趨於穩定,豆粕期貨又漸歸常態、仍然保持穩健運行狀態。在1207合約至1301合約共五個合約中,1208合約在期貨價格由漲轉跌中成交量放大到1186.8萬手,創單個合約成交紀錄,當日減倉15.45萬手至188.26萬手,隨後行情有所降溫。
此外,玻璃期貨上市兩日總成交量創出138.7萬余手的天量,成為僅次於豆粕期貨的195.8萬余手、螺紋鋼期貨的158.9萬余手,上市第二日即成為國內期市第3大交易品種,這在新品種上市後較為罕見。業內人士表示,總成交量(138.7萬余手)與總持倉量(17.2萬余手)之比達到8.06倍,說明市場資金流動性較強,玻璃期貨未來有望成為國內期市中成交量較大的主力品種之一。
數據顯示,中國期貨市場2009年共成交21.6億手(按雙邊計算),成交金額約130.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8.2%和81.5%。該年商品期貨成交總量已躍居全球第一,佔全球的43%。傳統商品期貨品種白糖、螺紋鋼、天然橡膠 、鋅、豆粕在所有期貨品種中居前五位,分別占市場份額的19%、14%、11%、9%和8%,這五個品種成交量占整個市場的61%。
其實早在2008年,中國農產品期貨已躍居全球農產品期貨成交量第一大國,但由於原油期貨、鋼材期貨的缺失,仍只能在商品期貨成交總量排名上屈居美國。且由於國際期貨市場上金融期貨成交量所佔比重近九成,中國期貨市場總成交量的全球排名長期居落後地位,但隨著股指期貨春節後上市國內的指日可待,該年期貨成交量排名有所提升。
2010年,中國期貨市場成交量增長逾45%,達到15.21億手,佔全球商品期貨與期權成交總量的50.95%,連續兩年躍居全球第一。
不過,2011年中國期貨市場成交量卻同比下降逾三成。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10.54億手,累計成交額為1375134.2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2.72%和11.03%。
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全球經濟形勢較為動盪,而國內經濟結構面臨轉型且增速放緩,期貨市場量價齊跌,進入調整期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2010年四季度,國內三大商品交易所採取的取消手續費優惠制度、限制開倉手數制度、提高保證金比例等措施抑制過度投機,對成交規模也有所抑制。
此外,2010年全球寬松的貨幣環境和部分商品供需缺口的炒作等因素提振期市量價齊升,造成基數較高,2011年的同比下跌也是合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