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貨2007走勢
Ⅰ 石油期貨的期貨走勢
1、石油在130美元的時候,天浪第一時間給出結論,「高點在145-150美元之間」。市場後來的走勢證明了這個結論。最高價149美元,收盤最高價147美元。
2、石油到達147美元的時候,天浪第一時間給出結論,「石油將跌倒120美元,並將在110--120美元之間徘徊」。看一看狗屁專家的結論很好笑。石油見到147美元的時候,很多專家說什麼「石油將長期維持在150美元的高位」。市場後來的走勢再次證明了天浪的結論。石油走勢在天浪給出結論後,跌倒了120美元,並在110--120美元之間徘徊。
3、石油在110--120美元之間徘徊的時候,天浪又給出下一階段的結論,「石油將跌倒90美元」。----市場證明了這個結論。
4、石油跌倒90美元的時候,天浪再次給出下一階段的結論,「石油見90美元之後,將開始反彈,反彈到120美元」。市場證明了這個結論。
石油大舉反彈,盤中最高130美元,收盤120美元。狗屁專家恐怕又找不到方向了。天浪第五次給出結論。
5、石油的終極下跌位置在70-75美元。石油從90美元反彈到120美元,僅僅只是個反彈。在115--130美元徘徊之後,將開始下一個波段的下跌,一路跌到70--75美元。
6、截止到2009年1月13日,國際原油價格已經回落到了37美元,回落幅度高大74.8%很難想像如此大的跌幅僅僅用了6個月左右的時間。
Ⅱ 原油走勢
自去年10月份以來,國際油價首次突破每桶50美元。現在好像是時候更改此前對油價的預期了。那個時候我預測稱,每桶50美元將成為國際油價長期徘徊的水平,將是油價的一個天花板。
在國際油價仍在每桶60美元以上時,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每桶50美元將是原油開始反彈的低點。畢竟那個時候,所有的人都在預計國際油價將漲至每桶75美元以上。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都需要油價處在100美元附近來平衡他們的財政預算。油價處在每桶50美元以下被認為是不可持續的,原因是這將會把美國頁岩油企業擠出原油市場。
去年上半年,國際油價一直在每桶50美元到每桶70美元之間上下徘徊,在2015年8月份,國際油價跌破每桶50美元,當時以美國為首的國家取消了對伊朗的經濟制裁,這意味著伊朗重返國際原油市場,原油市場的供給量大幅上漲。
從那以後,油價每桶50美元一直都是國際油價的天花板。但是現在國際油價已經漲超了每桶50美元,那麼50美元會不會成為國際油價的地板呢?
許多投資者都希望50美元是油價的地板。對沖基金以及一些投機分子已經開始大幅做多原油期貨,目前做多原油期貨的主力合約在紐約期貨交易所已經達到了555000份,創下歷史新高。上一個創紀錄的高點是在2014年國際油價達到每桶120美元之前,為548000份合約。
投機熱情高漲通脹是市場將要再次暴跌的可靠前兆。更重要的是,從經濟的基本面上看,每桶50美元是國際油價的天花板,而不是地板。
這種情況和2015年1月份有點相似,目前國際原油市場已經不是石油壟斷組織OPEC所能左右的了。主要原因如下:1)新的原油供給源出現;2)能源技術的進步;3)國際大環境的限制;4)和其它大宗商品一樣,目前油價是在多種競爭機制下形成的。
1985年到2004年的20年內這種情況就出現過,過去18個月內,原油現貨市場的表現就體現了油價是在競爭機制先形成的。因此在原油期貨市場上,2020年交割的原油價格已經從一年前預期的每桶75美元,下降至每桶56美元。
可以說目前國際油價就是由競爭機制形成的。
如果這種競爭機制能夠持續下去的話,那麼產油國就不能按照的自己的需要和意願來決定國際油價。沙特和俄羅斯都非常希望國際油價能夠達到每桶70美元到80美元,以便平衡它們的預算。雖然產油國希望原油價格達到那個水平,但是並不意味著它們能夠實現那個目標。另外鐵礦石生產商和銅企業也無法為了完成股東的收益預期來任意決定鐵礦石和銅的價格。
如果國際油價一直處於每桶50美元以下且反彈無望,那些負債沉重的頁岩油企業將宣布破產。這些頁岩油企業的資產要麼被銀行收走,要麼被其它資金更加充裕的企業買走。頁岩油企業被收購之後照樣會按照收購方的要求繼續生產石油。
很顯然原油價格的定價機制的變化主導了原油市場的價格的形成,這也將決定原油價格將處在每桶50美元附近。這種情況出現在4月17日OPEC國家沒有達成一致的產油協議。會議也沒有說服沙特、俄羅斯以及伊朗政府協同一致進行減產。
現在主要的產油國幾乎都明確承認,不管國際油價有多低,也不管國際市場上原油供過於求的狀況有多嚴重,他們都將進一步擴大石油產量。像鐵礦石這樣的大宗商品市場一樣,原油的市場的競爭也非常地激烈。
許多教科書里都認為價格都是由最後一個提供商的邊際成本決定的。
從現在起,產油企業應該為自己設定一個邊際成本的上線和下線。目前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伊朗以及俄羅斯的產油成本比較低,但是只要國際油價在每桶25美元以上,這些國家都會全力生產石油。二美國的頁岩油和加拿大的石油企業在國家油價突破每桶50美元之後才會大幅增加石油產量,但是實際情況是,油價近期不會漲超50美元太多。
現在還無法預測原油的供給量和需求量,因此原油市場仍將波動不斷。在1985到2004年間,國際油價在競爭中形成,那個時候國際油價在數個月內就可以漲超1倍或者跌超50%。因此國際油價再次跌至每桶28美元附近也不是不可能的。
Ⅲ 石油期貨的橫盤走勢
滬油繼續著此前幾個交易日的橫盤走勢,其主力合約FU0905早盤以3,014元小幅高開,盤中走勢較為震盪,最高3,032元,最低2,977元,終盤以2,978元報收,較前一交易日結算價小幅下跌26元/噸,跌幅為0.87%;成交量較周二大幅萎縮,日增倉1,064手。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Jose Manuel Barroso)表示,經過兩周的爭論,俄羅斯經由烏克蘭的天然氣再次輸送到歐洲,現場的監督員報告稱天然氣輸送正常。俄烏兩國的握手言和使得油價失去一大支撐因素,再加上美元指數走強和美國主要股市大跌也令油市承壓,隔夜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3月份交付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終盤微跌0.06美元至40.84美元/桶。此外,據分析師初步調查,預計美國能源部1月22日公布的原油庫存數據將增加,其中原油庫存預測增加40萬桶,汽油庫存增加180萬桶;若如此,則對疲弱的油價無異於雪上加霜。另有消息稱,委內瑞拉石油部長拉米雷斯20日表示委內瑞拉仍然支持OPEC為穩定國際石油價格而做出的任何減產決定,但OPEC的作用終歸有限。
FU0905期價基本圍繞3,000元一線震盪,處於一種「上不去、下不來」的尷尬境地,建議後市以3,000元關口和5日均線作為多空分水嶺短線進出。2008年宏觀經濟的壓軸數據即將公布,其景氣程度會影響投資者的心理,進而影響期市商品的價格走勢,予以關注。 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1、1978年11月上市取暖油期貨合約2、1982年上市含鉛汽油期貨合約,1986年被無鉛汽油期貨合約取代3、1986年上市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期貨合約4、1990年上市天然氣期貨合約 。
2001年交易量為7254萬手,日均交易量27萬手 。
國際石油交易所IPE
1、1981年上市輕柴油期貨合約2、1988年上市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3、1997年上市天然氣期貨合約。2001年交易量為2641萬手,日均交易量17萬手。東京商品交易所TOCOM 1、1999年7月上市汽油、煤油期貨合約2、2001年9月上市原油期貨合約。2001年交易量為2,560萬手 。
新加坡交易所SGX
1、1989年SIMEX上市高硫燃料油期貨合約2、2002年4月與TOCOM簽署合作協議交易中東原油期貨合約
上海期貨交易所(原上海石油交易所) 期貨合約。
總交易量5,000萬噸。
Ⅳ 原油期貨行情現在怎麼樣
2018年以來原油價格,上半年大漲,而下半年跌幅達到45%,所以說原油價格今年波動很大,當然做多的情況下盈利可能會不少。既然你要投資原油,就需要了解,哪些因素會影響原油的漲跌。最好從原油的歷史來了解他的特性。
最近10年原油價格走勢及影響因素之三
最近10年原油價格走勢之二
Ⅳ 哪個網站可以看到國際原油期貨走勢(即時的,長期的)
你到萬達期貨網站http://www.wdqh.com/上下個行情軟體就能看到
Ⅵ 哪些軟體可以看原油期貨的走勢行情
目前我國內還沒有上原油期貨;原油期貨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類期貨產品,在美國、歐洲等主要期貨交易市場,占的比重非常大,找我可開戶,只需身份證、銀行卡,經過審核就可以開戶了。開戶簡單,合法合規,使用的文華財經,有配套分析軟體,有APP,沒有點差,時時出入金,不卡盤,不滑點。可以打出交割單。
目前國外主流的原油期貨主要是——美原油,代碼CL,在美國CME交易集團旗下的NYMEX(紐約商業交易所)上市;其交易量非常大,流動性非常足,目前國內投資者都在主動尋求對美原油進行投資!
Ⅶ 2007年國際原油市場行情走勢以及中國市場行情分析
2006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油價瘋漲暴跌,極大拓展人們的想像空間,也顛覆了傳統的思維理念。自2003 年6 月以來的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的超級大牛市在2006 年上半年仍得以維系。資金龐大的國際商品指數基金通過買入以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期貨來對沖通貨膨脹風險的投資策略在上半年仍然主導了商品價格的走勢。當美聯儲在六月底進行了第17 次加息後,NYMEX 原油在美國夏季自駕高峰期、颶風預期、以黎沖突升級等眾多利多因素的推動下於7 月14 日沖刺到歷史高位。
隨著此輪加息周期的結束,全球通貨膨脹預期逐漸減弱,以原油為代表的國際大宗商品的大牛市暫告段落。全球經濟在持續加息的背景下,增長速度逐漸放緩。世界商品熱潮開始降溫,基金開始撤離商品市場。這使原油在八月初未能借沸揚揚的伊朗核問題及颶風襲擊海灣等一系列短多題材突破80 美元,反而走上了漫漫熊途,進入到一輪中期大幅度的回調。至十月原油價格已跌至60 美元下方。油價的持續下跌引起OPEC 各產油國恐慌。OPEC 於10 月19 日晚間就減產護價達成一致意見,決議在其約2,750萬桶的原油日產量基礎上下調120 萬桶。
此次減產給市場增加了一些利多因素,但未能有效推動油價反彈。市場圍繞石油輸出國減產及石油消費國不斷調低需求而展開拉鋸戰。原油在經過一個多月的區間整理後,終在OPEC 於12 月進一步減產及取暖油需求的帶動下展開反彈。
由於國內外市場背景存在差異,今年原油與燃料油走勢出現一些較為明顯的偏離:
(A)進入到2 月份,國際油價因IEA 公布庫存大幅上升及調低需求預期持續下跌。國內燃料油則因為資金對原油預期向多,使得價格出現偏離,在春節後的交易中基本上以陽線報收,在國際原油和新加坡燃料油雙雙回落的情況下,走出抵抗性下跌走勢。
(B)6 月下旬原油因伊朗與西方國家難以就核問題談判達到一致,原油在前期的底部得到支撐。而上海燃料油則因新加坡燃料油市場走疲及國內到貨充裕下破前期底部支撐位,進一步走低。
(C)7 月中旬以黎沖突升級,伊核問題和朝鮮導彈發射再起風雲,印度孟買連環爆炸案,原油市場一時利多因素雲集,並於 7 月14 日創下歷史新高。而國內燃料油各地煉廠則因成本大幅增加,幾乎無利可圖。需求大量減少拖累燃料油表現,滬油未能突破前期高點。
(D)在經歷一輪大級別的調整後,燃料油與原油的走勢開始分化,燃料油走勢盡顯疲態,日內波幅窄小,成交量、持倉量明顯萎縮。
第二部分 2007 原油市場分析
一、 世界經濟增長步伐放慢
2006 年美國GDP 增長率出現了明顯地下滑,投資者開始懷疑美國經濟出現拐點。從而引發了市場對原油需求減少的憂慮,為06 年油價的回調墊定了基調。
同時美國經濟的放緩意味著加息將告一段落。美國最後的一次加息是在6 月底,至此,自2004 年6 月以來的連續17 次幅度均為25 個基點的加息步伐終於停歇。
此輪美國GDP 增長率的下降主要由房地產降溫引起,而房地產主要通過投資、消費和就業來影響美國經濟,對經濟實際的沖擊不會太大,調整期也不會太長。2006 年油價與房價的雙雙回落亦緩解美國通脹壓力。美國的宏觀調控能力較強。美國的目的也非常明確就是海外擴張,另外世界其他地區經濟的良性發展,也拉動了美國的貿易出口,促進美國經濟,因此美國經濟的發展存在趨緩的跡象,但不可能衰退。
雖然明年全球經濟成長預計會放慢腳步,但僅是微幅放緩。
二、世界石油供需關系改善
近年來原油供給擔憂一直助推著油價走向新高。在油價不斷走高的同時,高油價也導致了全球石油消費增長趨勢減弱和產量的擴大。而由此引發的原油供需關系的變化將有可能使原油結束數年的牛市。
國際能源署在2006 年10 月將 06、07 兩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長率均調低0.1%,其中2006 年需求增長率由1.2%下調至1.1%, 2007 年石油需求增長率由1.8%下調至1.7%,即8590 萬桶/天。
其中來自中國的需求仍然強勁。2006 中國石油需求增長已佔到全球增長的30%以上。另外中國在今年正式進入儲油時代,在建立儲備的初期將吞噬更多的石油供給。今年8 月,鎮海石油戰略儲備基地正式建成,10 月宣布啟用,接受原油注入。目前,其餘三個也正在有序建設中,根據計劃,它們將在2008 年前陸續投產,屆時中國將有1 億桶原油的儲備規模。
同時隨著石油投資項目的逐漸投產,OPEC 及非OPEC 的原油產能都有明顯增長。其中OPEC 作為世界主要產油地區,石油供給佔世界石油總供給量的40.5%。
近年來OPEC 石油供給穩步增加,從03 年的3080 萬桶/天增至目前的3470 萬桶/天,增幅達12.7%。剩餘產能自04 年10 月以來也不斷提高,由當時的58 萬桶/天,增至目前的338 萬桶/天。
非OPEC 國家近年來的石油產量增長更為迅速。根據國際能源署的預測,2006年非OPEC 國家原油產量增幅達到110 萬桶/日,預計明年增幅可達到170 萬桶/日,石油總供應量將上升至5270 萬桶/天。
增長部分主要來自俄羅斯石油供給的大幅增長。石油工業作為俄羅斯的支柱產業在近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過去10 年裡俄羅斯石油供應量增加了近60%,達到970 萬桶/天。預計07 年俄羅斯石油供給可以達到1000 萬桶/天以上。
這些均預示著世界石油供需狀況在逐步改善。
三、EIA、OPEC 誰主油市沉浮?
美國能源情報署(EIA)通過公布石油庫存及需求數據往往可以影響原油市場。近期EIA 公布的原油庫存自歷史高位有所下滑,但仍遠高於一年前的庫存水平。高位盤踞的原油庫存及EIA 對2006、2007 全球石油需求下調帶動國際原油向下波動。
兵來將當,水來土掩。在原價下跌過程中,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往往通過改變減產政策來提前干預以阻止價格下挫,從而保護產油國的利益。而這種政策性的改變並非每次都十分有效。近幾年OPEC 經常在原油價格處於55-60 美元/桶間達到限價減產的內部一致意見,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減產方式來提升油價以保護各產油國利益。但從93 年以來OPEC 的減產情況看,由於OPEC 決議減產時通常也為原油市場利空雲集的時候,市場轉勢需要一個過程,因此OPEC 達成減產決議往往不能即時推動原油價格有效回升。結果通常是在減產數月之後油價方才回暖,即減產被反映到原油市場上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
2007 年,代表著進口國利益的EIA 和代表著輸出國利益的OPEC 之間的政策博弈仍將延續。而由於原油價格正落在OPEC 的敏感區間, OPEC 在07 年將飾演到更突出的角色。
四、季節性因素影響力增強
在地緣政治逐步被淡化的情況下。美國夏季的汽油消費、颶風、冬季取暖油消費等季節性題材將更受市場關注。其中汽油消費及取暖油消費通過上下游產品的關聯性促升原油價格,颶風則直接通過影響墨西哥灣等重要產、煉油海灣的石油設施及開工率促升原油價格。實際上,每一年季節性因素都為原油市場的炒作提供了契機。
近年來全球厄爾尼諾現象愈發嚴重,而美國由於其工業發達,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佔到全球的近三分之一,美國氣候不斷升溫。06 年的暖冬氣候就制約了原油的反彈高度。季節性的影響因素越來越受到市場關注,且其對市場的影響往往是循序漸進的,通常可以延續很長的一段時間。
五、地緣政治因素仍未消除
國際油價走勢受諸多因素影響,尤其在近幾年,原油作為重要的戰略物資,不但具有很強的金融屬性,並日益成為政治角力的籌碼。
從經濟利益和能源戰略考慮,美國必須贏得與伊朗的博弈才能保證油價的穩定。之前美國一直通過外交手段暫時或永久性凍結伊濃縮鈾活動,推遲伊發展核武時間。而在12 月23 日,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對伊朗實行一系列與其核計劃和彈道導彈項目有關的禁運、凍結資產和監督相關人員出國旅行等制裁措施。至此美國已順利通過外交手段推動伊核問題國際化,並為對伊採取進一步行動贏取國際支持。伊朗的產油國地位及戰略地理位置決定,如果伊朗繼續堅持發展核武器,將必然導致問題進一步惡化,也將再次推動國際油價飆升。玄而未決的伊朗核問題再度浮上水面。原油市場同時也是政治博弈的舞台。地緣政治問題再次浮上水面,可能會引發基金的再度熱炒。
第三部分 燃料油(2737,-12,-0.44%)市場分析
盡管今年國內燃料油與原油走勢出現了一些偏離,但仍然保持著高度的相關性。燃料油自身的基本面使其較原油更容易走弱。
一、燃料油現貨市場結構生變
燃料油前期漲幅過高過快,國內終端用戶難以適應成本不斷增高的市場環境是導致燃料油市場結構變化的主要原因。
前期在原油的帶動下,燃油價格也一路高企,致使燃油發電成本遠遠高於電價,燃油電廠虧損嚴重。雖然各地方政府給予適當的補貼,燃油發電廠獲利空間仍然極其可微,甚至虧損。企業運行不堪重負,被迫停機或以最低負荷運行,直接導致對燃料油需求的大幅下降。而燃料油價格從高位回落後,企業重新啟動需要更多人力、物力、財力,因此需求一時難以恢復。
燃料油用於發電的需求量減少還受到電力供需形勢緩解的影響。今年我國電力供需形勢較去年明顯緩解。電力供應緊張局面很顯的改善。在我國目前的電源結構中,火力發電佔到75.6%,水電佔到22.6%,風電等新能源比例更小,這樣的電源結構既不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不利於環境保護。從宏觀調控的角度出發,華南地區的這些高污染、高耗能的燃油機組將逐步減少和淘汰。
總體而言傳統的燃料油消費行業如印染行業在燃料油市場上已完全消匿;陶瓷產業用油比例下降到燃料油消耗量的30%以下;燃油發電廠需求大幅縮水,電力行業在市場中比重降低;船工用油穩定增長,同時燃料油加工企業已成為進口燃料油的消費主體。
二、替代能源發展空間擴大
由於前期燃料油價格不斷走高導致成本增加,並且使用燃料油容易帶來環保問題,替代能源的開發便得到了發展的空間。
在我國替代燃料油的主要燃料是煤、天然氣和奧里乳化油等。短期內燃料油替代雖難以大規模展開,但發展前景良好。目前煤市出現供給緊張的態勢,並造成煤價上漲。另外以煤替油還受到環境以及技術等方面的限制,煤替代燃料油的規模將受到影響;但隨著西氣東輸、廣東LNG 項目以及與委內瑞拉奧里乳化油項目的逐步建成投產,燃料油替代規模會逐步擴大,特別是在發電領域。根據有關部門的計劃和一些部門的預測,今後國內發電領域燃料油需求將有所下降,但占我國燃料油需求近1/4 的交通運輸領域燃料油需求會因水上運輸業的發展而有所增長;化工、建材以及鋼鐵等領域因其快速發展、替代燃料增長的局限性等方面的原因,燃料油需求在短期內仍將保持穩定。西氣東輸工程使部分電廠的燃料改為清潔性能較好的天然氣。此外,進口LNG 項目的投產,也將進一步減少發電 方面的燃料油需求。
三、燃料油市場規模有所萎縮
中國今年的石油需求量佔到世界需求總量的46%左右,增幅達到6.1%。但其中燃料油由於現行的價格機制以及替代能源的發展,需求有所下降。
現貨市場規模的縮小傳導至上海燃料油期貨市場上,使得成交量及持倉量出現一定的下滑跡象。 造成成交量及持倉量下降的原因還有:2006 年上半年曾出現幾次滬燃油價沖高、成交放大的行情,但是每次都遭遇了現貨商保值拋盤的狙擊,投機戶在油價回撤時損失較為嚴重,信心受到很大影響。實盤的打壓影響了投機力量的熱情度。不過上海燃料油作為國內唯一的石油期貨品種,同時伴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仍有望吸引到更多的資金進入,繼續尋求發展。
第四部分 2007 年後市展望
綜上所述,2007 年世界經濟基本向好,仍將保持平穩增長,但增長有所放緩,主要受美國房地產市場的疲軟、消費和住宅投資增長進一步走弱、及美元下跌等影響。在全球經濟放緩和世界石油供需均衡的前提下,油價再次沖擊前提歷史高點的可能性極小,階段性回調格局已經形成。同時受國際局勢,季節性因素等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2007 年將延續振盪調整。預計2007 年原油價格總體將維持在55-68 美元/桶的區間內波動。
而滬燃料油的運行區間在2007 年則將更趨於穩定,受國內現貨基本面影響的程度將高於2006 年。
Ⅷ 2007年到2014年原油價格走勢
原油價格呈波浪式上升。
原油即石油,也稱「黑色金子」,習慣上稱直接從油井中開采出來未加工的石油為原油,它是一種由各種烴類組成的黑褐色或暗綠色黏稠液態或半固態的可燃物質。
Ⅸ 原油期貨k線走勢圖哪裡學
原油k線圖想要學習的話,其實這個屬於相對專業的范疇的了。建議你像我這樣從富格林開始接觸就要系統性地有針對性地去學習和觀摩,要有效結合到實際走勢來進行線圖的學習的。我是覺得要麼不學,要麼就認真地找個靠譜的去學,不然最後浪費時間精力就得不償失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