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貨2001合約上市
⑴ 期貨交易 可以從 商品 合約上市日 買進持有到最後交易日嗎 可以這樣持有一年合約時間嗎
朋友您好,期貨交易是可以從商品合約上市日買進持有到最後交易日的。
例如您圖片中的焦炭2101合約,2101代表的是220年1月,即是如果當初在這個合約上市的適合買進,那最遲可以持有到2020年12月底,不能留到1月的。
如果您是機構法人戶,那就可以留到1月的交割月。
無論是焦炭期貨,還是其他品種,期貨手續費都是交易所基礎上+0.01元標准,很低的收費,歡迎咨詢。
⑵ 國內現上市交易的商品期貨合約有哪些
金、銀、銅、鋁、鉛、蘋果、雞蛋等等,種類不少。
找個期貨交易模擬軟體,找開看看就知道具體情況了。
⑶ 請教一下目前國內各商品期貨品種的上市日期
白糖2006年1月6日
棉花2004年6月3日
PTA2006年12月18日
菜籽油2007年6月8日
鋅2007年3月26日
總之就是隨便打開一個交易軟體,找到這個品種的指數合約或者連續合約,K線圖往前拉到最遠,看看是哪一天,那就是上市日期,免費的期貨軟體各公司都會有下載,實在找不到喊我,這是個辛苦活,我暫時給你找幾個,實在要求我找完,看在分的面子上,就找
⑷ 商品期貨新遠期合約有固定的上市日嗎
有的,建議你去看九九期貨網上看他的交易日歷,你要的遠期合約的信息都在上面,很方便的。
比如這個信息:
2011年1月24交易提示
鄭州商品交易所
今日WS207、WT201、ER201合約掛盤交易,基準價為其最近合約月份上一交易日結算價
⑸ 商品期貨合約的價值計算
呵呵,期貨是由現貨價值計算出來的,舉個例子講,現貨目前銅為60000一噸,那期貨下個月的價格應該也在這個價格附近。不可能出現現貨六萬一噸,期貨一毛一噸的事~~價格並不會相差太大。
基本面判斷的話,一般是供需,天氣,政策等等因素。
其實股票跟期貨並沒什麼大的區別,一個就是買賣公司股票,一個就是買賣遠期貨物合約。散戶做的都是賺差價
⑹ 期貨商品上市條件
一是價格波動大。只有商品的價格波動較大,有意迴避價格風險的交易者才需要利用期貨價格預先把價格確定下來。比如,有些商品實行的是壟斷價格或計劃價格,價格基本不變,商品經營者就沒有必要利用期貨交易,來迴避價格風險或鎖定成本。
二是供需量大。期貨市場功能的發揮是以商品供需雙方廣泛參加交易為前提的,只有現貨供需量大的商品才能在大范圍進行充分競爭,形成權威價格。
三是易於分級和標准化,期貨合約事先規定了交割商品的質量標准,因此,期貨品種必須是質量穩定的商品,否則,就難以進行標准化。
四是易於儲存、運輸。商品期貨一般都是遠期交割的商品,這就要求這些商品易於儲存、不易變質、便於運輸,保證期貨實物交割的順利進行。
⑺ 想問一下目前各期貨品種的具體上市時間
豆一(大連商品交易所黃大豆1號期貨合約) 1995 01 04
豆二(大連商品交易所黃大豆2號期貨合約) 2004 12 22
玉米(大連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貨合約) 2004 09 22
豆粕(大連商品交易所豆粕期貨合約) 2000 07 18
豆油(大連商品交易豆油期貨合約) 2006 01 09
棕櫚(大連商品交易所棕櫚油期貨合約) 2007 10 29
塑料(大連商品交易所線型低密度聚乙烯期貨合約)2007 07 31
⑻ 期貨2101合約是2001合約有什麼關系
期貨2101合約在兩2000年一年合約有很大的關系。
⑼ 什麼樣的商品具有期貨合約上市的資格
一是價格波動大。只有商品價格波動較大,有意迴避價格風險的投資者才可以利用遠期價格先將價格定下來。例如有的商品實行壟斷價格或計劃價格,價格基本上不會變,商品經營者就無需利用期貨交易,來迴避價格風險或鎖定成本。這是投資者需要首先了解的期貨知識。
二是供需量大。期貨市場的功能發揮是以商品供需雙方積極參與交易為前提的,只有現貨供需量大的商品才能夠在大范圍內進行競爭,形成權威價格。三是容易分級和標准化,期貨合約先規定了交割商品的質量標准,所以,期貨品種一定要是質量穩定的商品,不然,就很難進行標准化。
四是易於儲存、運輸。商品期貨通常是遠期交割的商品,如此便要求這些商品易於儲存、不易於變質、便於運輸,來保證期貨實物交割的順利進行。
⑽ 期貨合約的生命周期。
1.在我國,商品期貨合約的生命周期最長為12個月
2.主力合約的時間根據不同的商品各有所異,有色金屬,股指為每個月會成為主力合約的可能,例如現在銅的主力合約為1108,下一個主力合約為1109
農產品的主力合約就根據各自的特色而定,例如現在白糖的主力合約是1109,下一個主力合約為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