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准對商品期貨利多還是利空
㈠ 人民銀行降息期貨利多還是利空
屬於利多,降息就是降低資金成本,股市首先就會高開了,股指期貨也會高開。資金成本降低,有利於各行業的活力增強,對大部分的期貨產品的需求都會有所增長,有利於價格的走高。但是期貨市場和股票市場又有很大的區別,降息會帶來股票市場群體走高,在期貨市場中,更多會表現為兩極分化,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因為股票市場,只有拉漲才能賺錢,錢多了自然漲,期貨市場,做多做空都能賺錢,錢多了,自然強者恆強,弱者恆弱。
㈡ cpi下降對大宗商品是利多還是利空,尤其是期貨里的大宗商品
CPI 7月份降至最低,從短期來看勢必是一個利空形式,價格指數低嘛,但是大宗商品的實際價格不是因CPI影響的,是由供需影響的,所以長期來看,CPI是不會直接影響大宗商品價格的,反而價格會影響CPI
㈢ 降准對期貨有什麼影響 是利多還是利空
降准肯定是利多,市場釋放資金,流動性充裕
㈣ 港股解碼:央行降准1%,是利好還是利空
沒有收到、看到降準的新聞消息,真假難辨;如果是真的 ,那就當然是利好,不是利空;如果是假的,那就是故意攪局的,唯恐天下不亂;如果真的股市亂了,受罪遭殃的還是股民百姓。
㈤ 降准對期貨市場利空還是利好
對商品影響有限,對金融期貨影響會大一些,尤其是國債。至於股指期貨,正常情況下應該是伴隨降准做多股指期,但是考慮到之前的實際情況,所以也不確定
㈥ 降息降准對螺紋鋼是利多還是利空
降息降准之類是標準的刺激市場和需求
對螺紋鋼肯定是利多的
最近螺紋鋼也就是利多因素下
逐步上漲,後期還會看多
一手螺紋鋼的交易費只要3塊8
做期貨可以比較下
㈦ 央行公告了降息、降准,請專業答復,對債券市場是利好嗎對可轉債是利好還是利空。
降息,社會融資成本降低,如果債券回報率不變,這對債券市場是一件好事。很簡單,存戶都去買回報率高的債券。降准只是銀行開閘放錢,對債券市場的影響不確定,可能會有更多資金流向證券市場。
加息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單一的利空利好是不恰當的,因為經濟傳導有其規律,利好利空也可以相互轉化。
但在短期內加息對股市是利空,因為加息抑制資產的價格,是對過熱的經濟和高通脹的控制,同時貸款利息的提高增加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利潤也會減少,當然會對股票價格有不利影響。你也看到了,加息未必就能立刻把股市拉下來,股市經過短暫調整後又上去了,就是因為目前處於階段性牛市中,越加息,牛越蠻。
加息對銀行來說是利好還是利空主要看加息的方式,非對稱加息只加存款利息不加貸款利息,那絕對是利空,因為銀行籌資成本增加,反之,只加貸款息不加存款息,是利好,因為收入增加。這次加息之所以是利好,因為沒有加活期存款利息,而銀行大部分都是活期存款,中長期存款佔比更小,所以對成本影響較小,但是貸款利息增加了,今年銀行放貸不少,收入當然增加了。從加息上看,國家也沒有打壓銀行,主要打壓的對象是房地產,你看房地產股在加息後的慘狀,因為他們是專門靠從銀行貸款維持的,加息是滅頂之災。
加息之後,資金成本被推高,債券收益率也隨之上漲,也就是持有債券的人手裡的債券折價了,這你得知道債券價格和收益率的關系。另外,加息是為什麼,是經濟復甦可期,是控制通脹逾預期,大家一個是觀望,可能進入加息周期,以後會有更高收益率的債券,而且經濟向好,投資者會把資金投向更能賺錢的股市和大宗商品,短期來說債市當然是利空了。但是如果就這一次加息,後面肯定會引來債市反彈,如果連續加息,那債市只能繼續走低。
至於黃金,和其他大宗商品價格和美元的走勢是蹺蹺板,最近幾個月,人民幣兌美元升值3%以上,亞洲其他貨幣兌美元升值更多,投資者拋售美元買入大宗商品進行保值增值,包括黃金原油在內的大宗商品不斷走高。中國先於美國加息,美元反彈,投資者拋售大宗商品買入美元,這樣,對金市也就是利空了。
㈧ 請問高手降准降息對期貨市場好還是不好
這個要看什麼品種呢,對期貨市場來說沒有好壞的說法,因為期貨本來就是投機性交易,多空都賺錢,很多人做期貨都不會關注消息面太多,大資金的中長線也會關注下投資品種的價格趨勢,將准降息對期貨市場影響不大。
㈨ GDP下調對期貨市場利多還是利空
利空
㈩ 房產調控政策對期貨市場是利空還是利多
2005年至今,房地產調控一共經歷了五個階段。具體如下:
第一階段:2005-2007年,房地產出現過熱跡象,上漲壓力較大,以「國八條」為開端,後又出台了「國十三條」和「9.27房貸新政」,房地產投資初步得到抑制,由2004年高點57%最低降至2006年低點19%,但價格上漲問題仍然突出,房地產投機行為仍較為頻繁。
第二階段:2008-2009年,次貸危機引致全球經濟衰退,為穩定經濟增長,政策開始轉向刺激住房消費,期間先後頒布了《關於調整房地產交易環節稅收政策通知》及「國十三條」和「國四條」等政策,受此影響,房地產市場觸底反彈,房價大漲,銷量猛增,房地產開發投資也由2009年初的低點回升至2010年中的較高水平。
第三階段:2010-2013年,在一系列寬松政策刺激下,房價大幅上漲,投機氛圍濃烈,為避免當前局面惡化,以「國十一條」及隨後的「新國十條」、「新國八條」、「新國五條」為標志,新一輪調控開啟,部分城市開始限購,首付款比例及房貸基準利率上調,最終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得到暫時抑制,從2014年1月起,全國新建及二手房住宅價格指數同比增速開始緩慢回落,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也由2010年5月高點38.2%降至2013年10月的15.4%。
第四階段:2014-2016年,人口紅利消退,經濟面臨增速換擋,新常態下,為穩增長及去庫存,新一輪刺激政策來襲,新「9.30」和「3.30」新政出台,限貸限購政策放鬆,央行降息降准,資金面重回寬松格局。受此影響,2015年4月起,主要一二線城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大增,新建及二手房價格同比增速開始由負轉正,但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卻並未跟隨銷售回升,二者相關性開始弱化。
第五階段:2016-至今,一二線房價暴漲,投機氛圍再次蔓延,並對實體經濟造成侵害,同時穩增長及去庫存目標基本達成,房地產政策再次收緊,央行隱形加息,限購、限貸、銷售政策密集出台,並推出了租售同權等新政策。「9.30調控新政」出台後,30大中城市房屋銷售面積迅速下降,新建及二手房價格增速也從16年11月起穩步下滑,調控基本達到應有效果,但在三四線城市棚改貨幣化的影響下,當地銷售仍維持穩定增長的勢頭,從而使全國房地產銷售增速降幅趨緩,最終導致房地產開發投資與調控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背離。
單純從政策角度看,國家對於房地產的刺激與抑制主要受宏觀經濟影響,而從當前的情況看,經濟增速下滑勢頭得到有效緩解,GDP增速穩定在6.9%,穩增長目標基本達成,鋼企負債情況明顯好轉,但同期居民負債率卻在顯著提高,長期貸款雖得到抑制但短期的消費貸卻在興起,部分地區居民負債杠桿率已達到了160%,債務危機這只「灰犀牛」離我們越來越近,因此當前時點下房地產調控政策將會愈發嚴厲,在棚改貨幣化對三四線房屋銷售的推動作用減弱後,後期全國范圍內房地產銷售增速將面臨繼續下滑的風險。
而我們前面提及,2015年前,我們發現房地產開發投資大約滯後於銷售6-9個月,而從本輪調控效果看,這一規律不在有效,反而資金與投資的先關性卻在增強。在銀行貸款及發債受到限制後,居民按揭貸款及購房首付款成為了房地產開發的主要資金來源,2015年5月以來,房地產開發投資資金中的其他資金增速由-1.1%快速提升至2016年5月的39%,而同期我們看到房地產投資增速也由5%升至7%,但隨著首付款及貸款利率的提高,前面兩個資金來源開始出現回落,至2017年8月,其他資金增速已經下滑至13.4%,而同期的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合計值增速也將至9%,這其中還收到了貸款增速提升的支撐。
因此綜合看,拋卻其他原因,單純從政策和資金角度來看,四季度及2018年房地產投資將延續繼續下滑的勢頭。我們在這里之所以這么重視投資的預測,主要是投資決定著新開工及後期的竣工,而螺紋鋼需求主要與新開工有關,板材及玻璃則受到竣工的影響較大,對於鐵礦石和雙焦而言又與鋼材需求高度相關,因此對於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判斷是由分析房地產到黑色系商品的主要一步。在確定了投資的方向後,基本上對於後期黑色商品需求端有了一個基本的把握,即從長期看需求回落無論是螺紋還是熱卷,玻璃或是鐵礦石和雙焦,從大的層面看其需求下滑已是大勢所趨,與之對應的中期利潤回落也是相對確定的,只是產業鏈位置不同,傳導速度和時間不同。而價格方面,則因各自供給端的變化,其價格供給彈性各有不同,短周期各自供給變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