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為什麼不接手美國負40美元原油期貨合約,去提走原油
你這問題問得很好,我也想知道。
我個人猜測,是航運問題,之前新聞說過,到伊朗和沙特的運油船,都是租用船運公司的。
另外,是否能參與交割,參與交割的數量是多少,這些應該是關鍵,但具體,得請教這方面的專家。
2. 中國石油、中國石化近一年的油價變動,是由什麼原因導致的
首先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他們在石油期貨當中連續虧損,另外的話由於國外行情以及變化過大而導致的虧損也是非常巨大的,另外的話按照最高的等級來進行交易的,所以也是虧損的,所以才會導致中石油中石化的虧本。
3. 國際原油期貨價格下跌,對我國中石化中石油兩家上市公司股票是利好還是利空(請勿抄襲)
對中石化利好,它進口原油煉油(主要賣成品油,國內油價又漲,但昨天此股大小非解禁,過去就會好了!);對中石油稍利空,它主要採油,賣原油!
4. 國際原油有掉價了,中石化的日子咋過啊
你好:中石化是煉油、化工和銷售的業務佔比達70%以上,上游勘探板塊佔比較小。擁有上游業務優勢的中石油和中海油僅依靠國際油價上漲就可以獲取豐厚的利潤;而當油價下跌時,中石化的相對優勢也就體現出來了。由於它旗下的煉油、化工及銷售業務主要依賴加工毛利,因此企業受到的沖擊要遠小於依賴上游的中石油和中海油。
原油下跌對中石化還是有影響的。
因為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高達60%左右,因此中石化、不得不依賴進口油維持正常的生產運營。未來虧損大小,只是看他們在期貨市場上如何操作了。
中石化是煉油、化工和銷售的業務佔比達70%以上,上游板塊佔比較小,因此它受到的沖擊應該較少。在油價高企時,擁有上游業務優勢的中石油依靠國際油價上漲就可以獲取豐厚的利潤;而當油價下跌時,中石化的相對優勢也就體現出來了。
希望幫到您哦!滿意請採納,謝謝。
5. 原油期貨為什麼如此被重視
原油波動大,另外受各國政策影響大,賺錢效應明顯,全球交易,下游需求也大,下游廠家做對沖需求也大,做對沖往往不怎麼關注信息和技術,交易者容易賺錢
6. 中國原油期貨終於上線了,都有哪些影響
3月26日上市的原油期貨,在第一周交出了一份讓市場滿意的成績單。
以兩桶油為代表的境內外大型石油化工企業都積極參與原油期貨交易,推動原油期貨落地。
業內認為,我國原油期貨的上市,能更直觀的反映國內市場供求關系,為國內成品油定價公式提供基準價格,進而推進成品油行業價格機制改革。
兩桶油積極推動原油期貨落地
來自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數據顯示,截至上周五收盤,原油期貨總成交量為27.8萬手,持倉量為8198手,總成交金額為1159.23億元。
從成交趨勢來看,原油期貨交易日趨活躍,相比開市前兩日,後三天成交量明顯增加。
《證券日報》記者還了解到,3月26日,中石化全資子公司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合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石化)與殼牌公司簽署了中東原油供應長約。該批中東原油長約貨這成為中國原油期貨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INE)正式掛牌交易後,首筆以上海原油期貨計價的實貨合約,推動上海原油期貨在亞洲石油市場邁出堅實步伐。
作為能源央企,中石化主動服務國家戰略,積極參與上海原油期貨交易,努力推動形成反映中國和亞太地區石油供需關系的基準價格。
同一天,中石油旗下的中國聯合石油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聯油)達成了品種為含硫油、交易量為10手(1萬桶)的首單原油期貨交易。
金聯創原油分析師陳彩華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海原油期貨是中國第一個允許海外國際投資者參與的期貨品種,這是中國融入世界原油定價體系的第一步。中石化和中石油分別代表著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原油貿易公司,正在期貨和現貨市場兩個領域積極參與交易,努力推動我在原油進口以原油進口以上海原油期貨計價,實現上海原油期貨的真正落地。
成品油價格改革有望提上日程
需要一提的是,3月初,國家能源局發布《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指出,加快推進油氣體制改革。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和措施,推動油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理順省級管網體制,加快推動油氣基礎設施公平開放,完善油氣儲備設施投資和運營機制。
這意味著油氣改革在今年將繼續向深水區邁進。我國現有成品油價格是參照國外原油期貨的價格,以10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對應的調價幅度是否達到50元/噸為門檻,進行相應的調整。由於採納的是國外原油品種,因此既不是國內供需的真實反映,也不夠及時。
而我國原油期貨的推出,將反映國內的真實供需情況,使得成品油價格的調整有了權威的參照,並及時做出價格上的反饋。
7. 如果中行原油寶事件投資者換成中石化等有交割能力的大型油企,最後這種極端交易價格還會出現嗎
這個問題不存在中行做的是國際原油的期貨交易,而中石化是買油氣現貨的東西。另外原油寶不是因為什麼交割能力,是中行本該進行05原油的換月沒換,而工行建行進行了換月就沒有出有出現這個事故。
8. 原油期貨推出對中石化有什麼好處
我國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產國和消費國,推出原油期貨市場對我國能源安全供應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首先,提高我國影響力和國際石油市場的話語權。
我國建立自己的原油期貨市場,可以將國內原油需求因素融入到國際原油市場價格波動中並通過國內外市場的套利機制以影響國際原油價格。在有效控制市場投機因素的前提下,我國原油期貨市場可以集中反映國內能源需求,並與新加坡、日本原油期貨市場形成集團效應擠去國際原油價格中的投機泡沫,使原油價格更加理性。
其次,為國內石油石化企業提供保值避險手段。
隨著我國石油企業國際化業務的深入,對石油價格管理風險需求日益迫切,但是受相關政策和政府管制等因素限制,除中石油、中石化等幾家企業外,國內大部分石油石化企業不能參與國際原油期貨進行套期保值和避險,在競爭中處於非常不利的被動地位。
發展我國原油期貨市場可以發揮其價格發現功能,國內更多的石油石化企業還可進行套期保值運作,一方面更好的反映國內市場需求,另一方面能夠避免過多的投機性風險,提升國內石油企業應對石油價格大幅頻繁波動風險的能力,為國內市場提供穩定的原油供應。
第三,有利於形成完善的成品油定價機制。
目前世界大多數國家的成品油定價都與國際市場價格接軌,其定價機制既反映國際市場石油價格變化,又考慮其國內市場供求、生產成本和社會各方面承受能力等因素。
當前我國成品油定價實行由政府制定指導價,該機制已被廣為詬病。建立我國原油期貨市場,形成反映國內原油供求狀況的成品油價格機制,可以促使政府放開成品油價格控制,形成符合國情的油價。如果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原油期貨掛鉤並按每日調整,就可以對當前的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形成倒逼。建立我國自己的原油期貨市場,吸收國內外石油上下游廠商積極參與,形成市場化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我國在國際原油市場上就獲得了相應的話語權。
第四,有利於建立我國原油戰略儲備。
作為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費國,我國的石油需求急劇增加,戰略石油儲備對於我國經濟安全的重要性在凸顯。我國要藉助原油期貨市場籌集巨額資金,建立並維護自己的原油戰略儲備體系,一方面通過「保稅交割」上市原油期貨,利用國際資金幫助我國儲備原油,在我國建立交割倉庫以儲存原油,以形成戰略石油的社會儲備;另一方面通過期貨市場中的期貨保證金制度幫助企業建立起穩定的遠期供銷關系,減少企業的原油現貨庫存,補充原油戰略儲備量。
9. 中國石化為什麼跌的這么厲害
在浦發銀行再次傳聞巨額融資計劃而跌停的影響下,昨日金融、地產板塊領跌大盤,上證綜指也再次回抽5日均線,市場似乎又陷入了前期平安巨額融資計劃的恐慌中。然而市場總是有其思維上的慣性,沒有充分意識到大勢所處的位置變化---要說明的是,浦發的增發與平安的增發對於市場的意義是截然不同的。從總體上看,市場在經歷震盪後,依然會保持前期的緩步推升狀態,只是這則消息將拉長在4200-4666點區域盤整的時間。依然維持短期震盪,中期回暖的判斷。
今天平安和浦發在媒體表態可能減小融資25%,中石化對傳聞增發做出沒有此事的回應!大盤將在年線處支撐!近期振盪將是建倉調倉良機!
銀行股全線下挫!其次受此利空的地產股也未能倖免!短線迴避.後市如發生非理性下跌就高拋農業化肥股漲幅較大的個股,低吸銀行地產的優質股!主要布局業績浪,買入業績好,盤小發展前景好的個股,如:山河智能,山推股份.國際油價再次沖上100美元,新能源,煤炭板塊將受益!重點關注:國陽新能:600348!也可低吸超跌權重股,如:中國石化,工商銀行,中國人壽.股指期貨推出日就是它們大漲時!
中石化、中石油自產石腦油用於化工產品市場不再繳納消費稅,我們預測中石化、中石油因此能夠分別增加稅前利潤16、6億元左右。
地方煉油廠進口燃料油提煉成品油的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
在目前原油期貨價格再次突破100美元/桶的背景下,出現油荒的可能性在增加。
經過近4個月的調整,中石油、中石化的估值水平分別下降到2009年25倍、20倍。我們認為這樣的估值水平在A股市場是合理的。目前投資者適於繼續等待成品油定價和資源稅改革、石油特別收益金徵收辦法改革等政策的出台。
2006年,財政部曾經出台消費稅改革政策,將石腦油與溶劑油、潤滑油和燃料油一起,納入了消費稅的徵收范圍,並規定,石腦油、潤滑油、溶劑油的消費稅稅額為每升0.2元,燃料油的消費稅稅額為每升0.1元。當時又規定石腦油、溶劑油、潤滑油、燃料油可減按應納稅額的30%繳納。
本次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明確取消了30%的稅收優惠,但設定了較多免徵范圍。規定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止,進口石腦油和國產的用作乙烯、芳烴類產品原料的石腦油免徵消費稅。生產企業直接對外銷售的石腦油應按規定徵收消費稅。以外購或委託加工收回的已稅石腦油、潤滑油、燃料油為原料生產的應稅消費品,准予從消費稅應納稅額中扣除原料已納的消費稅稅款。
根據我們的理解,國家這項政策的初衷就是限制石腦油、燃料油等資源性產品的出口,同時大幅壓縮了地方煉廠進口燃料油提煉成品油的利潤空間。由於地方煉油廠過去兩年進口燃料油加工成品油只繳納30%的消費稅,本次明確按照100%征稅,相當於增加100元/噸的成本,顯然將打擊地煉的生產意願。在目前原油期貨價格再次突破100美元/桶的背景下,出現油荒的可能性在增加。
由於中石化、中石油自產石腦油生產化工產品的部分按照新規定免徵消費稅,該項政策對於兩公司構成利好。盡管石腦油免徵消費稅稅額較低,中石化今年可望增加16億元稅前利潤,中石油今年可望增加6億元稅前利潤。利好主要體現在地方煉油廠相對中石化、中石油的競爭能力進一步消弱,兩大國有石油公司對國內煉油市場的控制力得到加強,國內行業整合的進程有可能提前,從而提高國際競爭力。當然,國外石油公司也會看到這一機會,國內中海油、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集團也在覬覦地煉企業,行業整合並非只有一條路徑。
我們認為本次政策調整再次反映出國家石油公司的強勢地位。經過近4個月的調整,中石油、中石化的估值水平分別下降到2009年25倍、20倍。我們認為這樣的估值水平在A股市場是合理的。目前投資者適於繼續等待成品油定價和資源稅改革、石油特別收益金徵收辦法改革等政策的出台。
對於使用燃料油的下遊行業,由於消費稅增加,這部分成本將上升約2.5%。在受到影響的非金屬材料(特別是玻璃)、海運等行業中,玻璃、海運行業成本構成中燃料油各佔40%,但海運行業可以選擇全球加油,不利影響得以稀釋;玻璃行業成本將因此上升1%。!
10. 原油期貨上市對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有什麼影響
原油期貨上市主要是爭奪原油的定價權,對於這些大型石油企業來說,可以做套保,穩定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