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際油價定價權的意義
石油已不僅僅是一個純粹的商品,它內涵太多金融因素和政治因素。因此,石油問題絕不是一個單純的商品問題,石油市場絕不是一個單純的商品市場,擁有油價的定價權對於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具有戰略意義。
石油定價和交易貨幣的多元化是必然的趨勢。中國必須建立石油交易的「中國市場價格」,確立中國自己合理的石油金融戰略。國家應鼓勵更多企業進入國際石油金融市場,積極嘗試石油交易人民幣結算,即「石油人民幣」結算,逐步建立石油期貨市場等措施,以有效應對油價的波動。

『貳』 中國設立原油期貨交易所怎麼就能增加對原油的定價權了
因為我國設立了原油期貨後,期貨的走勢可以表明我們國家需求關系
『叄』 WTI原油期貨如何定價
【WIT】
美國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WTI)。所有在美國生產或銷往美國的原油,在計價時都以輕質低硫的WTI作為基準。該原油期貨合約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及很高的價格透明度,是世界原油市場上的三大基準價格之一。
【定價基準】
在國際原油期貨的定價權方面,世界三大價格基準分別如下:
所有在美國生產或銷往美國的原油,在計價時都以輕質低硫的WTI作為基準。該原油期貨合約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及很高的價格透明度,是世界原油市場上的三大基準價格之一。
西北歐、北海、地中海、非洲以及葉門等國家和地區,均以布倫特Brent原油為基準,由於這一期貨合約滿足了石油工業的需求,被認為是「高度靈活的規避風險及進行交易的工具」,也躋身於國際原油價格的三大基準。
中東各大產油國生產的或從中東銷售往亞洲的原油,其作價的基準油是阿聯酋的高硫「迪拜(Du)」原油。這就是歐佩克(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油價,它往往可以反映亞洲對原油的需求狀況。其現貨主要在新加坡和東京交易,期貨交易量則很小。
『肆』 《石油真相》:國際油價定價權在誰手中
這話是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說的。
與《石油戰爭》相得益彰
《石油戰爭》的作者威廉·恩道爾在該書中文版前言中一針見血地指出,此言總結了美國的強權哲學,至少是那些躲在幕後決定著美國外交和國內政策的少數精英人物的強權哲學。
無獨有偶,《石油真相》的作者童媛春也把基辛格的這番表態放在其著作的前言當中,並說這段上世紀70年代的名言,自其1990年涉入國際石油行業後便深刻地印入腦海。作者對這番話的思考與理解貫穿於《石油真相》當中,並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經歷悟出了一個道理:
現代人類世界的核心利益構架由現行的國際政治體制所支撐,而國際政治的核心問題是經濟問題,經濟問題的核心問題是金融問題,金融問題的核心問題是資源問題,資源問題的核心問題是能源問題,能源問題的核心問題則歷史性地選擇了石油———這個被人類既恨又愛且離不開的尤物———來構建解決通道。上述問題鏈條紐帶一旦風險失控,人類付出的代價除了金錢就是鮮血,特別是石油行業更是踩著屍骨走到今天。
《石油真相》的思路與《石油戰爭》的邏輯似乎異曲同工,均觸及了強權爭霸世界的驅動力———對石油的絕對控制。不過《石油戰爭》一書更偏重政治、軍事以及外交博弈,從國家間的折沖樽俎、刀兵相見中梳理出一條石油主導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脈絡,而《石油真相》則從一個專業人士的視角出發,引導讀者縱覽石油工業發展之全貌,並聚焦於國際油價行情大漲大跌背後的深層次原因,令讀者不再困惑於報紙上那些膚淺而泛泛的解讀。
解讀油價需要全新的認知工具
《石油真相》一書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認知工具———「石油資源六元素理論」。在全方位的觀察角度上,以蒼鷹般的觀察力對石油資源進行全形度的審視,為解讀油價漲跌的真正原因提供具有前瞻性、創新性、實踐性、建設性的理論基礎和認知工具。
根據作者的歸納,石油資源六元素首先包括資源元素、生產加工元素和服務元素,構成了石油行業中傳統的上游、中游、下游環節,其次還涵蓋商貿、物流、金融三個元素。由於很多人將目光只投在前三個元素之上,並以為所有涉及到石油的問題都能從這三個環節找到答案,因此做出了對石油價格的片面解讀和預測。而探究油價波動的真正原因,是離不開對後面三個元素的認識與分析的。
把石油資源六元素理論應用於實際,就會發現導致油價大幅波動的深層次原因。
在作者看來,資源元素是撬動世界的萬源之本。應該看到的是,人類對於地球石油資源的認知程度還很低,雖然這種資源是有限的,但隨著勘探能力、開采能力、煉油能力的提升,以及全球節能運動的興起,石油在今後幾百年甚至更遠的未來中,滿足人類需求應不成問題。
此外,生產加工元素是石油價值實現的次基礎環節(基礎環節是資源的勘探和開采),服務元素是石油價值達到現金實現的保證,商貿元素是套利的沖動來源,物流元素是實現價值的通道。而金融元素令石油超越了其本身的使用價值,國際投機者通過博弈實現套利,可以說是皇冠上的寶石。
回顧整個油價增長的歷史,就可以看到實際上價格波動的因素就是金融套利因素。有數據顯示,2008年上半年,國際石油金融期貨市場的虛擬交易量要比實貨交易量大出8到9倍(正常范圍應在3倍之內),金融套利己使價格規律脫離了原有的供給和庫存關系。
國際油價定價權在誰手中
國際油價到底誰說了算?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世界。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所代表的資源供應國嗎?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消費國嗎?手裡有錢就能掌握定價權嗎?答案統統不是。
《石油真相》提出了「超級經濟體系」這樣一個概念。人們通常將美國稱作超級大國(superpower),但「超級大國」的地位建立在「超級經濟體系」(supereconomy)的基礎之上。這個超級經濟體系對於油價定價的支撐體現在以下5個方面:一是國際金融信用體制,二是支付結算體制,三是計價計量體制,四是質量管理體制,五是國際法律保護下的文化導向機制。
美國在這五個方面全都處於領導地位,很大程度上導致國際石油市場受美國利益驅使,並為美國利益服務。事實上,二戰後美元在世界上確立起來的主導地位,特別是1973年美國和中東產油國就排他性地使用美元結算石油交易達成協議,決定了美國在石油定價權上獨一無二的話語權。
值得注意的是,前四個方面都有一定的標准和一些硬性規則,逼迫沒有主導權的群體或國家無奈屈從,但也很容易引起國際社會的不滿和反對。隱藏更深、效果更好的則是席捲全球的美國文化。透過美國的消費文化,激發全球消費者參與到與石油相關的一切消費活動之中(最明顯的莫過於美國的汽車文化,比較隱蔽的如紙尿褲和瓶裝水),迫使全世界離不開石油,也就離不開與之緊密相連的美元。由此看來,學會對美國消費文化說「不」,從根本上說其他國家對爭取石油定價權來說也是有積極意義的。
作者小傳童媛春:筆名清華頑童。實戰型國際資源學者。
198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90年加入美國安然公司,1995年進入美國PVM石油經紀集團,1996年後長期從事國際資源研究、管理、貿易、投資和咨詢工作,現任香港聯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擁有20多年的石油等資源國際業務發展和開拓經驗。倡導在資源領域創新性、前瞻性、實踐性和建設性的理論研究。
《石油真相》童媛春著
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年
『伍』 原油期貨上市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從原油定價權到人民幣
人民幣國際化是終極目標
『陸』 國際三大原油定價
國際原油市場定價都是以世界各主要產油區的標准油為基準。比如在紐約期交所,其原油期貨就是以美國西得克薩斯出產的「中間基原油(WTI)」為基準油,所有在美國生產或銷往美國的原油,在計價時都以輕質低硫的WTI作為基準油。因為美國這個超級原油買家的實力,加上紐約期交所本身的影響力,以WTI為基準油的原油期貨交易,就成為全球商品期貨品種中成交量的龍頭。 通常來看, 該原油期貨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及很高的價格透明度,是世界原油市場上的三大基準價格之一,公眾和媒體平時談到油價突破多少美元時,主要就是指這一價格。然而,世界原油三分之二以上的交易量,卻不是以WTI,而是以同樣輕質低硫的北海布倫特(Brent)原油為基準油作價。1988年6月23日,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推出布倫特原油期貨,包括西北歐、北海、地中海、非洲以及葉門等國家和地區,均以此為基準,由於這一期貨合約滿足了石油工業的需求,被認為是「高度靈活的規避風險及進行交易的工具」,也躋身於國際原油價格的三大基準。倫敦因此成為三大國際原油期貨交易中心之一。布倫特原油期貨及現貨市場所構成的布倫特原油定價體系,最多時竟涵蓋了世界原油交易量的80%,即使在紐約原油價格日益重要的今天,全球仍有約65%的原油交易量,是以北海布倫特原油為基準油作價。 噸和桶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噸(原油)=7.33桶(原油),也就是一桶大約為136公斤多一點。盡管噸和桶之間有固定的換算關系,但由於噸是質量單位,桶是體積單位,而原油的密度變化范圍又比較大,因此,在原油交易中,如果按不同的單位計算,會有不同的結果。
『柒』 國際原油的市場定價規則
國際原油市場定價都是以世界各主要產油區的標准油為基準。比如在紐約期交所,其原油期貨就是以美國西得克薩斯出產的「中間基原油(WTI)」為基準油,所有在美國生產或銷往美國的原油,在計價時都以輕質低硫的WTI作為基準油。因為美國這個超級原油買家的實力,加上紐約期交所本身的影響力,以WTI為基準油的原油期貨交易,就成為全球商品期貨品種中成交量的龍頭。
通常來看, 該原油期貨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及很高的價格透明度,是世界原油市場上的三大基準價格之一,公眾和媒體平時談到油價突破多少美元時,主要就是指這一價格。然而,世界原油三分之二以上的交易量,卻不是以WTI,而是以同樣輕質低硫的北海布倫特(Brent)原油為基準油作價。1988年6月23日,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推出布倫特原油期貨,包括西北歐、北海、地中海、非洲以及葉門等國家和地區,均以此為基準,由於這一期貨合約滿足了石油工業的需求,被認為是「高度靈活的規避風險及進行交易的工具」,也躋身於國際原油價格的三大基準。倫敦因此成為三大國際原油期貨交易中心之一。布倫特原油期貨及現貨市場所構成的布倫特原油定價體系,最多時竟涵蓋了世界原油交易量的80%,即使在紐約原油價格日益重要的今天,全球仍有約65%的原油交易量,是以北海布倫特原油為基準油作價。
噸和桶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噸(原油)=7.33桶(原油),也就是一桶大約為136公斤多一點。盡管噸和桶之間有固定的換算關系,但由於噸是質量單位,桶是體積單位,而原油的密度變化范圍又比較大,因此,在原油交易中,如果按不同的單位計算,會有不同的結果。
『捌』 什麼叫做石油期貨定價權
石油期貨的發展在金融投資產品中具有重要意義,而石油期貨的定價權對於每一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國際上擁有石油期貨定價權,不僅對於國家的經濟發展是極其有利的,而且還能避免其陷入被動局面,可以說石油期貨定價權能夠反映出一個國家的政策調整對國際石油期貨價格的影響能力。
所謂石油期貨定價權,是指一個國家在國際石油期貨價格制定上擁有的話語權。我國近年來極力推動石油期貨上市,其目的也是為了爭奪石油期貨的定價權,藉此來改善國際石油期貨價格波動對中國經濟造成的傷害。
『玖』 為什麼說原油期貨推出,中國就有定價權了
只是走出爭奪定價權的第一步,能不能實現,還是未知數
『拾』 為什麼開通國內原油期貨有利於爭奪國際原油定價權
因為只有原油期貨市場交易起來了,世界各地油企也參與進來了,這樣的話就具有發現和定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