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原油期貨歷程
⑴ 初期參與實戰交易上海原油期貨要注意什麼
按照交易規則計算(按最低保證金),交易一手原油SC1809合約需要保證金=416*1000*5%=20800元。
(註:期貨公司一般會適當提高保證金比例)
昨日INE公布基準價格之後,外盤原油大幅上漲,截至收盤WTI主力合約收於65.74美元,漲幅2.24%;Brent原油收盤69.75美元,漲幅2%;DME阿曼原油七月合約收盤66.35美元。
試算一下上海原油1809合約的理論價格。假設3月26日美元兌人民幣為6.327,阿曼原油七月合約價格為66.35美元/桶,各種成本總和為2美元/桶。則SC1809合約理論價格約為:(66.35+2)*6.327=432元/桶。
⑵ 上海原油期貨什麼時候上市
上海原油期貨一直都存在一些上海的問題沒有處理好。但是現在一直在解決,估計要在明年的7月份左右上市。
⑶ 在上海做原油期貨的公司
期貨公司上班要先有個從業職格證 不過也好考 待遇基本就是最低工資 加上提成 做一次提成多少 就是這樣 找到大客戶的話 滿賺錢的
⑷ 什麼是上海原油期貨
是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推出的以人民幣結算,計價的。以中東地區產的中質含硫原油為標的的標准化原油期貨合約。
推出原油期貨,是促進和完善國內大宗商品期貨市場,把握國際原油定價權的重大戰略步驟。同是,也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形成人民幣國際地位的重要舉措。
⑸ 中國原油期貨為何在上海起步
2018年3月26日,期待已久的原油期貨終於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掛牌交易。作為首個國際化的期貨品種,原油期貨的上市,無論對於中國期貨市場還是金融市場全面開放來說,都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是里程碑式的事件。
上海堅持以金融市場體系建設為核心、以金融改革創新開放先行先試和營造良好的金融發展環境為重點,加快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進一步鞏固了以金融市場體系為核心的國內金融中心地位,初步形成了全球性人民幣產品創新、交易、定價和清算中心。
只有當貨幣成為國際貨幣時,才能成為真正的國際金融中心,而原油期貨的推出,將助推人民幣完成向定價貨幣、交易貨幣的轉變,同時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鞏固。
建立以人民幣結算的原油期貨市場,將使人民幣的國際交易結算功能在實體經濟領域和金融市場中得到進一步延伸,從而大幅提升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影響力,推進其國際化進程。原油期貨上市意義重大,不僅為中國原油貿易提供了風險對沖和套期保值工具,而且將擴大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市場規模,進一步提升人民幣在國際大宗商品貿易中的影響力。
⑹ 上海期貨交易所什麼時間上市期貨原油
8月21日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INE)在其官網上公布原油期貨標准合約、交易、結算、交割、風控管理細則的徵求意見稿,對原油期貨交易的品種、交易時間、計價幣種、交易席位申請條件、原油期貨合約交割等細節給予詳細的規定,而指定交割倉及具體可交割油種將由能源中心另行公布。據上期所人士向安迅思表示,中國原油期貨何時上市只待證監會最後安排。
⑺ 如何解析上海原油期貨
目前上海原油期貨和外盤價格聯動較多。目前布油價格大概穩定在60美元,然後12月OPEC會議之前市場表現的相對謹慎,大漲的可能性比較小。我個人認為原油價格是大國之間博弈的結果,原油是工業國家最基礎的原料,原油價格漲跌過大會影響國家的PPI和通脹指數,進而影響到是否需要加息。這個就是特朗普一直在推特抨擊油價,直到布油到60美元的時候才表達了原油終於下跌他很開心,通脹系數要下跌了,美聯儲別急著加息的。原油我是從宏觀角度去觀察,感覺大國對待原油就像我國對待房價一樣小心,沙特希望油價穩,並且有能力去調控產量。OPEC的其他小弟希望油價高一點。俄羅斯在前幾年油價暴跌的時候吃足了苦頭,不希望暴漲暴跌,美國考慮原油是從消費的角色考慮,原油價格穩定在低位最好。拳頭硬的,有富餘產能的,大國間微妙的動態平衡吧
⑻ 上海原油期貨為全球提供什麼機會
2018年3月26日,我國原油期貨正式上線,由於其基準標的是中質含硫油,有別於目前兩大國際石油期貨的基準石油種類,這為廣大國際投資者提供了又一個風險管理和投資機會。同時,原油期貨市場作為商品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的「探路者」,將推動我國商品期貨市場全面開放。
據悉,我國原油期貨實行保稅實物交割。交割結算價為最後5個有成交交易日交易結算價的算術平均價。目前,已向全市場公布的指定交割倉庫共6家,包含8個存放點,主要分布於我國沿海的上海、大連、日照、舟山、寧波、湛江等。在稅收方面,對於境外機構投資者從事原油期貨交易所得,暫不徵收企業所得稅;對於境外個人投資者從事原油期貨交易所得,三年內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對境內投資者,按照期貨市場現有做法執行。在交割方面,對於從事原油期貨保稅交割業務的境內外投資者,均暫免徵收增值稅。
原油期貨是我國期貨業國際化的起點。原油期貨市場作為商品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的「探路者」,在開放路徑、稅收管理、外匯管理、保稅交割及跨境監管合作等方面積累的經驗可逐步拓展到鐵礦石、有色金屬等其他成熟期貨品種,進而推動我國商品期貨市場的全面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