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能投商品期貨
㈠ 二十萬怎樣理財
20萬的本金每天的收益100元,如果把這20萬放在余額寶,每天的收益連15塊錢都不到,即使在余額寶收益率最高的時期,每天的收益也只有30多塊錢,距離100還差的很遠。
余額寶收益率最高時,年化收益率可是達到了6.19%,而這個收益率,基本已經可以秒殺銀行存款、國債、絕大多數銀行理財等穩健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了。
如果風險承受能力強:20 萬就是自己一年收入的零頭,在不影響家庭生活的前提下,當然可以激進一點,追求一些高收益的產品。
如果風險承受能力弱:20萬全部積蓄,那麼建議就不要過份的激進,保本的產品多配置一點,收益不太高也是可以接受。
(1)險資能投商品期貨擴展閱讀
1、股票
對於股票來說,18.25%的收益率還真不算什麼,兩個漲停板都還不到。如果是處在牛市中,只要不是運氣太差買到暴雷的股票,這個收益率可以說很容易實現,而且根本用不了一年時間,幾個月甚至幾天就有可能完成。
2、股票類基金
股票類基金包括股票基金、指數基金、偏股型混合基金等,這些基金因為會把大部分資產都用於投資股票,所以其收益性也有著股票的屬性,18.25%的年化收益率對股票類基金來說雖不算很容易,但也不算太難。尤其是在牛市中,大部分的股票類基金還是可以做到。
3、可轉債
可轉債雖然是一種債券,但卻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債券,因為它可以轉化為公司的股票。正因如此,可轉債的價格與股票的價格有很大關系,股票價格一漲,可轉債價格也會漲。上市交易的180多隻可轉債,有近60隻的價格較其面值漲了18%以上。如果能以面值價格買到這些可轉債,20萬的本金每天收益100元自然不是問題。
4、金融衍生品
金融衍生品的種類有很多,而我國目前存在的金融衍生品主要有股指期貨、商品期貨、股票期權、商品期權等等。這些金融衍生品都有一定杠桿,而且還能買漲買跌,同時又是T+0交易,只要買賣的方向正確,賺錢會相當容易,18.25%的收益率可能一天之內就能完成。
㈡ 公募和私募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公募和私募的主要區別有以下幾點:
1、募集方式
公募,是通過公開發售來募集資金的;
私募,是通過非公開發售來募集資金的。法律嚴格規定,私募是不能公開宣傳來募集資金的,像我們經常在外看到那些滿大街張貼的宣傳產品的海報,都是違規的行為。
2、募集對象及門檻
公募,募集對象為廣大社會公眾,無人數限制,也無投資門檻。
私募,募集對象為少數的合格投資者,擁有300萬金融資產證明或最近三年50萬以上收入證明,而且每隻基金都有人數上限,個人投資門檻在100萬以上的。
3、產品規模
公募,產品規模通常為幾億元,甚至百億級的,規模是較大的。
私募,相對公募來說就小的多,一般為幾千萬,或十幾億,但操作就更為靈活。
4、信息披露
公募,關於投資的標的,投資組合,產品凈值等都要求進行嚴格的披露。
私募,對以上這些無明確的要求,只對購買該產品的投資者進行適當的凈值披露,保密性就比較強。
5、投資限制
公募,無論是在投資品種、投資比例、投資與基金類型的匹配上都有較為嚴格的限制;
私募,投資方面相對來說就比較的靈活,可空倉也可滿倉,且可參與股票、股指期貨、商品期貨等多種金融品種的投資。
6、追求目標
公募,主要是靠收取「管理費」維持運作,旱澇保收。規模夠大,基金經理就很難賺錢,和投資者的利益不完全一致。
私募,基金經理主要是靠「業績提成」生存,與投資者共進退。投資者吃上飯了,管理人才能有粥喝。
(2)險資能投商品期貨擴展閱讀:
一、概念
1、公募基金是受政府主管部門監管的,向不特定投資者公開發行受益憑證的證券投資基金,這些基金在法律的嚴格監管下,有著信息披露,利潤分配,運行限制等行業規范。
2、私募基金私募是相對於公募而言,是就證券發行方法之差異,以是否向社會不特定公眾發行或公開發行證券的區別,界定為公募和私募,或公募證券和私募證券。
二、基金的分類知識
1、基金按是否面向一般大眾募集資金分為公募與私募,按主投資標的又可分為證券投資基金(標的為股票),期貨投資基金(標的為期貨合約)、貨幣投資基金(標的為外匯)、黃金投資基金(標的為黃金)、FOF
2、私募fund of fund(基金投資基金,標的為PE與VC基金),REITS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房地產投資基金,標的為房地產),TOT trust of trust(信託投資基金,標的為信託產品),對沖基金(又叫套利基金,標的為套利空間),以上這么多基金形態,很多都是西方國家有,在中國只有此類概念而並無實體(私募由於不受政策限制,投資標的靈活,所以私募是有的)。
中國所謂的基金准確應該叫證券投資基金,例如大成、華夏、嘉實、交銀施羅德等,這些公募基金受證監會嚴格監管,投資方向與投資比例有嚴格限制,它們大多管理數百億以上資金。
3、私募在中國是受嚴格限制的,因為私募很容易成為「非法集資」,兩者的區別就是:是否面向一般大眾集資,資金所有權是否發生轉移,如果募集人數超過50人,並轉移至個人賬戶,則定為非法集資,非法集資是極嚴重經濟犯罪,可判死刑,如浙江吳英、德隆唐萬新、美國麥道夫。
4、中國的私募按投資標的分主要有: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經陽光化後又叫做陽光私募(投資於股票,如赤子之心、武當資產、中鑫私募聯盟、星石等資產管理公司)
私募房地產投資基金(如星浩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即PE,投資於非上市公司股權,以IPO為目的,如鼎輝,弘毅、KKR、高盛、凱雷、漢紅)、私募風險投資基金(即VC,風險大,如聯想投資、軟銀、IDG)
公募基金如大成、嘉實、華夏等基金公司是證券投資基金,只能投資股票或債券,不能投資非上市公司股權,不能投資房地產,不能投資有風險企業,而私募基金可以
㈢ 通貨膨脹、物價上漲,油價上漲,這樣的情況下買什麼類型的股票或者怎麼投資還是買期貨大宗商品
燕過拔毛的地方都能投
銀行+油+氣+電+農產品+戰爭受益股
㈣ 我覺得有了股指期貨,機構怎麼樣都不會虧錢了
機構間會有搏弈,這次空頭時機把握非常好.大盤大半年的收斂形態整理,在末端要選擇方向前推出股指數期貨,有頂尖高手很好地利用了這個時機.大盤上下概率各50%,在這個點位放空要容易,因為股票持倉重,又可以利用期指推出前時間,提前布局大藍籌等待股指期貨推出布空單後下殺.
這是完美的戰例,空頭合理利用了自己的股票持倉,又順應了趨勢.
空頭賣出了低位建倉的股票,又在期指上大賺一票.完勝.
這樣的機會並不多,等所有機構由操作股票單向思路轉換為期貨雙向思路後,很難再出現.
㈤ 險資能投券商資管么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券商資管業務指的就是券商開展幫人管錢的業務,這個業務在券商中屬於單獨的一個部門來運作。
具體的業務就太多了,創建一個資管產品投資股票、投資債券、組合投資、投資衍生品等等。只要是券商用客戶的錢來做投資都屬於券商資管的范疇。
券商做這個事情其實就和銀行一樣,他們有高端客戶的資源,自己做總比只能幫別人介紹、和別人組建子公司的方式強。
㈥ 股指期貨對個股的影響到底如何
1 影響股票定價的決定性因素是股票的價值,股指期貨是一種價值發現的工具,也許短時間會有一些影響,但不會長期嚴重偏離價值
2 如果一定要分析2個市場的相關性,那麼應該是市場容量大的對容量小的影響力比較大,現在股指期貨的開戶量只有1萬戶不到,周五的累計成交量只有600億,對於十幾萬億的股票市場影響力微乎其微
㈦ 200分求助!請分別列舉PE、VC、資產管理、銀行、信託、保險、證券、基金、第三方、期貨、擔保、租賃優缺點
PE是股權投資,通俗點講究是非上市公司前的股權投資。國內的話,就是買原始股。
VC就是行業投資。 白話來講的話,就是投資於某些你認為比較好的行業和企業上,屬於是全額投資,就像現在的網站直銷。 京東 當當~ 這和PE都是需要大量的資金的。
資產管理 現在國家認可的就是期貨的一個cta和一個私募基金。
銀行 信託 保險 基金 第三方 這5個是比較相像的 就是你把錢給別人,讓別人幫你操作,如果賺錢了就分給你紅,如果虧損了就是虧了你自己的錢。
證劵 期貨 就是你個人的投資了 證劵的風險小,但是交易單一。 期貨的風險大,可以做多可以做空。
擔保 租賃 這個風險性和安全性 不怎麼好把握,這是要小心的一個投資方式。
具體什麼不明白的你在追問吧 或者聯系我
㈧ 險資牛市買股票 熊市怎麼回報投資者
不想做期貨這種高風險品種的話,熊市建議買分級基金A
㈨ 通貨膨脹,經濟大形勢和大宗交易商品的價格波動有什麼關系啊
大宗商品是指可進入流通領域但非零售環節,具有商品屬性用於工農業生產與消費使用的大批量買賣的物質商品。在金融投資市場,大宗商品指同質化、可交易、被廣泛作為工業基礎原材料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屬、農產品、鐵礦石、煤炭等。包括3個類別,即能源商品、基礎原材料和農副產品。
大宗商品的主要特點:一是價格波動大。只有商品的價格波動較大,有意迴避價格風險的交易者才需要利用遠期價格先把價格確定下來。比如,有些商品實行的是壟斷價格或計劃價格,價格基本不變,商品經營者就沒有必要利用期貨交易,來迴避價格風險或鎖定成本。二是供需量大。期貨市場功能的發揮是以商品供需雙方廣泛參加交易為前提的,只有現貨供需量大的商品才能在大范圍進行充分競爭,形成權威價格。三是易於分級和標准化,期貨合約事先規定了交割商品的質量標准,因此,期貨品種必須是質量穩定的商品,否則,就難以進行標准化。四是易於儲存、運輸。商品期貨一般都是遠期交割的商品,這就要求這些商品易於儲存、不易變質、便於運輸,保證期貨實物交割的順利進行。
在中國可以進行期貨交易的大宗商品有:上海期貨(銅、鋁、鋅、天然橡膠、燃料油、黃金),大連期貨(黃豆、豆粕、玉米、豆油、棕櫚油、塑料、焦炭。)鄭州期貨(硬麥、強筋小麥、白糖、棉花、PTA、菜油、甲醇。)大宗商品可以設計為期貨、期權作為金融工具來交易,可以更好實現價格發現和規避價格風險。由於大宗商品多是工業基礎,處於最上游,因此反映其供需狀況的期貨及現貨價格變動會直接影響到整個經濟體系。例如,銅價上漲將提高電子、建築和電力行業的生產成本,石油價格上漲則會導致化工產品價格上漲並帶動其他能源如煤炭和替代能源的價格和供給提升。投資者,尤其是投資相關行業的投資者應當密切關注大宗商品的供求和價格變動。
一旦市場出現經濟過熱發展,即供需失衡,就會導致價格迅速發生變化,出現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