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貨賣出成交價
Ⅰ 期貨買價 賣價各代表什麼意思
買價就是:買方申報買入但未成交的某一期貨合約的即時最高買入價。
賣價就是:賣方申報賣出但未成交的某一期貨合約的即時最低賣出價。
炒期貨要學習的入門知識太多,比如期貨法規、期貨基礎、期貨品種、交易規則等等。如果你是新手那麼你就必須從最簡單的開始學習,然後再對期貨交易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才能開始炒期貨。
簡單介紹:
期貨開戶,即投資者開設期貨賬戶和資金賬戶的行為。證監會對於期貨投資者的開戶資金下限並沒有明文規定,開戶資金隨期貨公司規模的不同和交易方式的不同,各公司對開戶資金的要求都有一定的浮動空間。
隨著銀期轉賬、期證轉賬業務的逐漸增多,客戶可以自由地在銀行賬戶、證券賬戶、期貨賬戶之間轉移資金。我們以銀河期貨為例對期貨開戶做一個說明。銀河期貨的開戶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手機端開戶另一種是PC端開戶。
需要的資料有:身份證:本人有效期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二代身份證;銀行卡:銀行的借記卡(中行、農行、工行、交行、建行、招商、浦發、光大、興業)。
手寫簽名拍照。資料准備齊全後就可以根據銀河期貨開戶流程進行開戶,非常簡單便捷。官網就能直接開,開戶完成後完成一筆銀期轉賬(從銀行卡里轉錢到期貨賬戶)便可進行之後的期貨交易了。
期貨交易時間一般是:周一至周五;具體時段為:上午9:30到11:30;下午1:30到3:00;夜盤:21:00到次日凌晨2:30。早上10:15到10:30休盤15分鍾。
不同的期貨交易所期貨交易時間不同,具體時間節點要根據所在期貨交易所的時間表。漲跌停板的成交原則:當以漲跌停板價格成交時,成交實行平倉優先和時間優先的原則;交割月份漲跌停板:大商所所有品種在交割月份的漲跌停板幅度為6%(上交所、鄭商所無特別規定);漲跌停板幅度為合約規定漲跌停板幅度的倍數。
Ⅱ 商品期貨買價和賣價有什麼區別系統是按哪個成交的
在期貨的交易中,買入與賣出當然可以有不一樣。因為那不是已經成交的價格,只是等待成交的委託單,只有價格變化到該委託價格時,該價格才成為實際成交價格。價格的變動取決於買方的委託單和賣方的委託單哪個更多。投資者報單委託價格,電腦按照價格優先和時間優先的原則自動撮合成交,所以由於委託價格的疊加加之市場價格的變動,買賣價格不一是常有的。
系統是按賣價成交的
Ⅲ 期貨里對成交價格是怎麼算的啊
以先掛進去的價位成交。
所以,如果15500的賣單先於15501的買單掛進去的,那麼就以15500的價格成交;如果15501的買單先於15500的賣單掛進去的,那麼以15501的價格成交。
如果買、賣的價格是同時掛進去的(計算機所記錄的掛單時間,有一個最小的時間間隔,比如0.1秒),那麼以最接近前一成交價的價位成交,此處就是以15500成交了。
Ⅳ 期貨交易中買賣價格和成交價格有什麼不同
買賣價格是盤口,買一,賣一表示當前願意做多的最高價和願意做空的最低價。對應的有買一的買量和賣一的賣量。
盤口上的最新價就是當前的成交價格。在活躍的合約中,買一和賣一的價格僅相差一個最小波動價位。成交價格一般顯示為買一的價格,或者賣一的價格。
如果成交價格始終顯示為買一的價格,就說明賣方在主動吃單,可以看到買一的買量在不斷下降。反之亦然。在短線操作中,通過看盤口變化就能感覺出主力資金的動向從而判斷進出場位置。
在不活躍的合約中,可以看到買一與賣一之間相差很遠,最新價則可能位於買一與賣一之間的某個價位。
Ⅳ 在商品期貨中,如果買進最高價低於賣出最低價的話,還會有成交量嗎若有,成交價怎麼計算
開市後撮合成交價等於買入價(bp)、賣出價(sp)和前一成交價(cp)三者中居中的一個價格。即:
當 bp≥sp≥cp,則最新成交價=sp;
當bp≥cp≥sp,則最新成交價=cp;
當cp≥bp≥sp,則最新成交價=bp。
Ⅵ 期貨知道賣價,買價,前一筆成交價,怎麼算出下一筆成交價。
這個應該不會出現的吧,賣出價2100,人家2103買入,早八輩子就成交了,不可能還掛在那裡!
Ⅶ 期貨成交價格怎樣確定
期貨價格是未來交易中商品的成交價格。其實質是對未來現貨市場價格的預估值。
決定期貨價格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市場供求關系。
市場供求關系一般包括商品近期、遠期的供給和市場需求情況,替代商品的供求和價格情況。 具體包括:上年可結算的庫存量、當年產量的預測值、替代產品供求、國外的產量與需求等。
(2)市場間的運輸成本,亦稱空間成本。
現貨商品要交運到期貨市場指定的交割倉庫需要運輸支出,運輸成本越大對期貨價格影響也就越大。
(3)持有成本,亦稱時間成本。它反映持有或儲存某一商品由某一時間到另一時間的成本,包括貯藏費用、利息費用、保險費和損耗費。
其中利息費用是資金佔用的成本,受利率變動的影響很大。
(4)季節性價格波動以及國家政策變化等因素。
上述幾個方面是構成期貨價格變化的基本因素。實際上,期貨市場上期貨價格的具體形成是由許許多多的買方與賣方根據當前現有的各種信息,公開競價決定買進或賣出所產生的結果。
從理論上說,由於期貨市場具有公開性、透明性、信息深入性與廣泛性,期貨價格一般可以反映未來現貨市場的供求關系。但也不排除期貨市場中價格受到操縱市場行為的影響,出現期貨價格帶動現貨價格暴漲暴跌,沖擊現貨市場正常價格水平的情況。
Ⅷ 期貨成交價是怎麼形成的,請高手指教。
交易價格
交易撮合原則:交易所計算機自動撮合系統將買賣申報指令以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進行排序, 當買入價大於、等於賣出價則自動撮合成交。 撮合成交價等於買入價(bp)、賣出價(sp)和前一成交價(cp)三者中居中的一個價格。即:
當 bp≥sp≥cp,則:最新成交價=sp
bp≥cp≥sp, 最新成交價=cp
cp≥bp≥sp, 最新成交價=bp
開盤價:是指某一期貨合約開市前五分鍾內經集合競價產生的成交價格。集合競價未產生成交價格的, 以集合競價後第一筆成交價為開盤價。
收盤價:是指某一期貨合約當日交易的最後一筆成交價格。
當日結算價:是指某一期貨合約當日成交價格按照成交量的加權平均價。當日無成交價格的,以上一交易日的結算價作為當日結算價。
新上市合約的掛牌基準價:由交易所確定。新上市合約掛盤當日漲跌停板為正常漲跌停板的二倍(交易保證金維持合約規定比例),如有成交,於下一交易日恢復到合約規定的漲跌停板;如當日無成交,下一交易日繼續執行前一交易日漲跌停板和保證金。如三個交易日無成交,交易所可對掛盤基準價作適當調整。對曾經有成交而目前無持倉的合約,交易所可以公布新的基準價。
集合竟價:開盤集合競價在某品種某月份合約每一交易日開市前5分鍾內進行,其中前4分鍾為期貨合約買、賣指令申報時間,後1分鍾為集合競價撮合時間,開市時產生開盤價。
集合競價未產生成交價格的, 以集合競價後第一筆成交價為開盤價。第一筆成交價按照《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規則》第六十條的規定確定,此時前一成交價為上一交易日收盤價。
集合競價採用最大成交量原則,即以此價格成交能夠得到最大成交量。高於集合競價產生的價格的買入申報全部成交;低於集合競價產生的價格的賣出申報全部成交;等於集合競價產生的價格的買入或賣出申報,根據買入申報量和賣出申報量的多少,按少的一方的申報量成交。
集合競價產生價格的方法是:
(一)交易系統分別對所有有效的買入申報按申報價由高到低的順序排列,申報價相同的按照進入系統的時間先後排列;所有有效的賣出申報按申報價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申報價相同的按照進入系統的時間先後排列。
(二)交易系統依此逐步將排在前面的買入申報和賣出申報配對成交,直到不能成交為止。如最後一筆成交是全部成交的,取最後一筆成交的買入申報價和賣出申報價的算術平均價為集合競價產生的價格,該價格按各期貨合約的最小變動價位取模;如最後一筆成交是部分成交的,則以部分成交的申報價為集合競價產生的價格。
開盤集合競價中的未成交申報單自動參與開市後競價交易。
Ⅸ 期貨買入價格和賣出價格為什麼不一樣
不同交割期(7月和9月都是交割期)的合約是兩個不同的品種(即使標的物是相同的)!價格自然會不一樣。
每一個合約的價格在「4月」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價格。或者說每一個合約;在交易時間(同時交易)都有自己的價格。
(9)商品期貨賣出成交價擴展閱讀:
主要特點:
期貨合約的商品品種、交易單位、合約月份、保證金、數量、質量、等級、交貨時間、交貨地點等條款都是既定的,是標准化的,唯一的變數是價格。期貨合約的標准通常由期貨交易所設計,經國家監管機構審批上市。
期貨合約是在期貨交易所組織下成交的,具有法律效力,而價格又是在交易所的交易廳里通過公開競價方式產生的;國外大多採用公開叫價方式,而我國均採用電腦交易。
Ⅹ 期貨成交價怎麼算的
如果沒有杠桿 你就是2000元 如果加10倍杠桿 一手就是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