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貨合同的公允價值
A. 公允價值和合同或協議價格有什麼不同
說簡單點吧:公允價值就是市場上大多數交易的價格,合同價、協議價就是合同雙方定的價格,可以高可以低
公允價值(fair value)亦稱公允市價、公允價格。熟悉情況的買賣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所確定的價格,或無關聯的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一項資產可以被買賣的成交價格。在購買法下,購買企業對合並業務的記錄需要運用公允價值的信息。公允價值的確定,需要依靠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在實務中,通常由資產評估機構對被並企業的凈資產進行評估。
被並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可確定如下:(1)有價證券按當時的可變現凈值確定(見「可變現凈值」);(2)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按將來可望收取的數額,以當時的實際利率折現的價值,減去估計的壞賬損失及催收成本確定;(3)完工產品和商品存貨,按估計售價減去變現費用和合理的利潤後的余額確定;(4)在產品存貨,按估計的完工後產品售價減去至完工時尚需發生的成本、變現費用以及合理的利潤後的余額確定;(5)原材料按現行重置成本確定;(6)固定資產應分不同情況進行處理:對尚可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按同類生產能力的固定資產的現行重置成本計價,除非預計將來使用這些資產會對購買企業產生較低的價值;對於將要出售,或持有一段時間(但未使用)後再出售的固定資產,可按可變現凈值計價;對於暫使用一段時間、然後出售的固定資產,在確認將來使用期的折舊後,按可變現凈值計價;(7)對專利權、商標權、租賃權、土地使用權等可辨認無形資產按評估價值計價,商譽按購買企業的投資成本與所確認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確定;(8)其他資產,如自然資源、不能上市交易的長期投資按評估價值確定;(9)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長期借款等負債,按未來需支付數額採用當時利率折現所得的金額確定;(10)或有事項和約定義務,如不利的租賃協議所引起的付款、合同對企業的約束以及行將發生的固定資產清理費用等,都應加以充分的估計,並按預計支付的數額以當時的實際利率折現的現值計價。
只要某項可辨認資產和負債是被並企業的,都需對其確定公允價值,如企業的研究開發成本、行動計劃成本、開發某配方成本等等。
確定被並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的意義 (1)作為被並企業的親駐的底價,形成確定產權交易雙方成效價的基礎;(2)凈資產公允價值與凈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即為被並企業凈資產的升值或貶值部分;購買企業投資成本與被並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為商譽或負商譽(見「商譽和負商譽」);在完全權益法下對上述差額必須在資產受益期內予以攤銷,故公允價值是確定商譽價值的重要依據之一(見「權益法」)。雖然在權益結合法下按賬面價值入賬,但公允價值
B. 在合同簽訂日遠期價格的現值與現貨價格相等,為什麼遠期合同本身在簽訂日的公允價值為零呢 例如,其
因為遠期合約簽訂時,雙方不需要向對方支付任何現金,所以合約對雙方來說是公平的,因此合約確定的價格應該使遠期合約的價值為0。
C. 為什麼期貨公允價上升,存貨公允價就下降呢
表述的邏輯反了,是因為存貨公允價值下降,才導致期貨公允價值上升
假設擁有存貨鐵700噸,每噸1萬元。購買一個針對這些存貨的期貨合約,當鐵市場價格低於1萬元時候,可以讓你以1萬元價格賣出。如果存貨價格一直都為1萬元,或者高於1萬元,你根本不會行權,這個期貨就是沒價值的,公允價值為0。當存貨價格下降時候,如為0.5,那麼期貨價格就產生了
D. 請問公允價值、合同價的區別謝謝
合同價就是雙方公司協商的價格,也就是簽訂合同確認的那個價格,它是不會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動的,基本上是固定的,在合同有效期就是這個價格,不會變,除非更改合同。
公允價值就是當時的市場價格,這個價格會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
E. 公允價值如何計算
沒有公式,但是公允價值計量的計算方法有三種分別是市價法、類似項目法和估價技術法。
1、市價法
市場價格,不論其來源如何,都被認為是對資產和負債的公允價值最好的反映。市價法就是指直接引用所計量項目的市場價格作為其公允價值的公允價值計量方法。
2、類似項目法
在找不到所計量項目的市場價格的情況下,可以使用所計量項目類似項目的市場價格作為其公允價值。類似項目法應用時,最關鍵的就是類似項目的確定。
3、估價技術法
當一項資產或負債不存在或只有很少的市場價格信息時,應當考慮採用適當的估價技術來確定資產或負債的公允價值。估價技術法是公允價值計量方法中實施難度最大的一個,也是爭議最多,對公允價值計量客觀性影響最大的一個,通常可以見到的對公允價值的抨擊,其實主要就集中在對所採用的估價方法的抨擊上。
拓展資料:
公允價值計量:是指資產和負債按照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發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資產所能收到或者轉移負債所需支付的價格計量。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發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資產所能收到或者轉移負債所需支付的價格計量。
公允價值計量的改革與完善
(一) 加強相關法律對公允價值的規范。會計准則的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將使得無客觀依據的價值信息無法進入到會計信息系統,為防止舞弊事件的發生提供保障。
(二)提高公允價值的可操作性。即規范公允價值在具體實務操作上的要求,加強會計人員的操作技能的培訓。同時,加強計量理論研究,引入先進電子計算機技術,有利於公允價值在操作層面上的推廣。
參考鏈接:
公允價值-網路
參考資料:
1.企業會計准則第3號--投資性房地產.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引用日期2014-06-02]
F. 合同價格和公允價值是一樣的嗎
公允價值是市場價值,或者是合同或者協議價值(但是合同或者協議價值不公允除外)。
合同或者協議價值不公允:
約定價值是合同協議雙方約定的價格;公允價值是市場公認、認可和普遍適用的價值.
約定價值不公允說明約定的價格背離公認價格.
如果合同或交易的價格嚴重偏離上述公允價格,則該交易就不屬於正常的交易,而是通過該交易進行隱秘的利益轉移.這種利益的轉移一般是由於雙方的關聯關系而產生.
如果此時按照合同價格入賬,顯然就可以人為操縱企業的售價或采購價,從而調節企業利潤,這樣,賬務處理後編制的會計報表就不能真實反映會計主體在某一時點的財務狀況和某一期間的經營成果.
G. 外匯遠期合約的公允價值是怎麼確定的
確定方式
1、有價證券按當時的可變現凈值確定(見「可變現凈值」);
2、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按將來可望收取的數額,以當時的實際利率折現的價值,減去估計的壞賬損失及催收成本確定;
3、完工產品和商品存貨,按估計售價減去變現費用和合理的利潤後的余額確定;
4、在產品存貨,按估計的完工後產品售價減去至完工時尚需發生的成本、變現費用以及合理的利潤後的余額確定;
5、原材料按現行重置成本確定;
6、固定資產應分不同情況進行處理:對尚可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按同類生產能力的固定資產的現行重置成本計價,除非預計將來使用這些資產會對購買企業產生較低的價值;對於將要出售,或持有一段時間(但未使用)後再出售的固定資產,可按可變現凈值計價;對於暫使用一段時間、然後出售的固定資產,在確認將來使用期的折舊後,按可變現凈值計價;
7、對專利權、商標權、租賃權、土地使用權等可辨認無形資產按評估價值計價,商譽按購買企業的投資成本與所確認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確定;
8、其他資產,如自然資源、不能上市交易的長期投資按評估價值確定;
9、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長期借款等負債,按未來需支付數額採用當時利率折現所得的金額確定;
10、或有事項和約定義務,如不利的租賃協議所引起的付款、合同對企業的約束以及行將發生的固定資產清理費用等,都應加以充分的估計,並按預計支付的數額以當時的實際利率折現的現值計價。
只要某項可辨認資產和負債是被並企業的,都需對其確定公允價值,如企業的研究開發成本、行動計劃成本、開發某配方成本等等。
11、存在活躍市場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確定
存在活躍市場的金融資產,活躍市場中的報價應當用於確定其公允價值。活躍市場中的報價是指易於定期從交易所、經紀商、行業協會、定價服務機構等獲得的價格,且代表了在正常交易中實際發生的市場交易的價格。
12、不存在活躍市場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確定
金融資產不存在活躍市場的,企業應當採用估值技術確定其公允價值。採用估值技術得出的結果,應當反映估值日在正常交易中可能採用的交易價格。估值技術包括參考熟悉情況並自願交易的各方進行的市場交易中使用的價格、參照實質上相同的其他金融資產的當前公允價值、現金流量折現法和期權定價模型等。
企業應當選擇市場參與者普遍認同,且被以往市場實際交易價格驗證具有可靠性的估值技術確定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