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油期貨有何意義
A. 原油期貨對中國有什麼好處
為了原油定價權,中國現在是世界進口大國。但一直以來,我們從中東買原油都比歐洲國家貴,他們稱為「亞洲溢價」。我們現在從中東買原油占我們進口總量的50%以上,如果有定價權,長期來看是太多好處,本來原油就是國家戰略用品。另外說一句話,這次貿易戰和這原油上市有關。
B. 中國原油期貨有何意義
最基本的就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原油期貨的最終目的是搶奪原油的定價權。
C. 中國建設原油期貨市場有什麼重要意義
現在中國有了自己的原油 以人民幣計價 預示著中國在世界原油市場有了一席之地
D. 中國原油期貨上市有何意義
給廣大投資者提供了參與原油投資的正規渠道,有利於期貨市場的國際化和人民幣國際化
E. 中國原油期貨對中國有什麼好處
美國急於發動貿易戰其中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中國原油期貨搞成了,因為美元霸權的根基在於石油捆綁,全世界都必須要用美元才能買石油,這就讓美國只靠印鈔票就可以從全世界的石油貿易和大宗貨物交易中賺取利潤,當年美國打伊拉克也正式因為伊拉克想擺脫美元結算體系,也就是說中國原油期貨的出現造就了石油RMB,加上RMB國際化等於要了老美半條命。
F. 重推原油期貨對中國有何重大意義
中國上市原油期貨的背景
一、亞太地區消費份額超過北美和歐洲
25年間,三大石油消費區中,歐洲下降17%,亞太上升了13%,北美略微下降了4%。
從全球原油進口貿易流向來看,2015年50.41%的進口原油流向亞太地區;
隨著美國頁岩油的發展,美國原油進口大幅度減少,未來流向亞太的比例將會更高。
2010年以來,美國頁岩油產量增加到接近500萬桶,超過了中國的總產量。
二、亞太地區缺乏權威的原油貿易定價基準
亞太地區在消費中佔有34%的份額,但在全球原油價格體系中的影響力較弱,與消費的比例不相匹配。
WTI、Brent分別代表北美和歐洲,地位已相當穩固,而亞太地區的價格還在形成當中,權威性還無法匹敵WTI、Brent。
亞太地區普遍以迪拜和阿曼原油均價作為原油貿易價格基準;而迪拜價格高度依賴於Brent價格。
不同於北美和歐洲,亞太的定位基準在生產方,而北美和歐洲在消費方;亞太的定價基準是期貨價格,亞太的定價基準是現貨評估價格。
三、中國是全球第五大生產國,第二大消費國
具體到我們中國,中國是全球第五大生產國、第二大消費國、第二大進口國(2017年3月已超過美國),BP2017全球統計數據即將於6月13日公布,看看是否會成為第一大進口國。
問題是,中國這么大的市場和進口量,但原油進口價不得不單向、被動地參照國際價格。
十八大: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的作用 !現實:國外的市場和價格在我國的資源配置中、在我國的進口計價中起決定性的作用!
發改委根據國際原油價格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國際原油價格與國內成品油市場沒有直接的關系。
比如季節性,美國夏天有駕車出遊高峰,冬天有取暖用油高峰,而我國的季節性體現在春耕秋收、春節長假等。
再比如柴汽比,我們柴汽比最高是達到2.3左右,現在下降到1.5左右,這個和國際市場差異也很大。
國際市場價格怎麼能指導國內的生產和消費呢?
大家對WTI 、Brent耳熟能詳,CCTV等媒體每日多次報道價格,有誰知道國內原油的價格? 比如大慶原油,比如勝利原油,恐怕沒幾個人能說出來。
歸結到一點,中國上市原油期貨的目的就是著眼於形成一個更直接反映中國乃至亞太地區原油市場供求關系的基準價格!
G. 中國原油期貨的推出有何意義
石油人名幣,石油黃金,很大的意義,掌握定價權
H. 推出原油期貨有何意義
對國內而言,包括中石油在內的國內原油巨頭擁有了可以對沖價格下跌風險的期貨品種,投機者和機構也可以更加方便的押注能源行業的長期前景和短期波動。
對國外而言,原油期貨允許外國投資者投資無疑增加了海外投資者投資中國的一個窗口。同時,原油期貨的推出也為未來推廣以人民幣結算原油鋪平了道路。
I. 中國的原油期貨上市有何意義
石油期貨就是以遠期石油價格為標的物品的期貨,是期貨交易中的一個交易品種。
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以原油為標的的標准化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