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期貨的影響
① 期貨市場,大宗商品存在有什麼意義
期貨存在的意義主要是:價格發現功能,規避風險功能
發現價格
由於期貨交易是公開進行的對遠期交割商品的一種合約交易,在這個市場中集中了大量的市場供求信息,不同的人、從不同的地點,對各種信息的不同理解,通過公開競價形式產生對遠期價格的不同看法。期貨交易過程實際上就是綜合反映供求雙方對未來某個時間供求關系變化和價格走勢的預期。這種價格信息具有連續性、公開性和預期性的特點,有利於增加市場透明度,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迴避風險
期貨交易的產生,為現貨市場提供了一個迴避價格風險的場所和手段,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期現貨兩個市場進行套期保值交易。在實際的生產經營過程中,為避免商品價格的千變萬化導致成本上升或利潤下降,可利用期貨交易進行套期保值,即在期貨市場上買進或賣出與現貨市場上數量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貨合約,使期現貨市場交易的損益相互抵補。鎖定企業的生產成本或商品銷售價格,保住既定利潤,迴避價格風險。
套期保值
在現貨市場上買進或賣出一定數量現貨商品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進與現貨品種相同、數量相當、但方向相反的期貨商品(期貨合約),以一個市場的盈利來彌補另一個市場的虧損,達到規避價格風險的目的交易方式。
期貨交易之所以能夠保值,是因為某一特定商品的期現貨價格同時受共同的經濟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兩者的價格變動方向一般是一致的,由於有交割機制的存在,在臨近期貨合約交割期,期現貨價格具有趨同性。
交割:期貨交易的了結(即平倉)一般有兩種方式,一是對沖平倉;二是實物交割。實物交割就是用實物交收的方式來履行期貨交易的責任。因此,期貨交割是指期貨交易的買賣雙方在合約到期時,對各自持有的到期未平倉合約按交易所的規定履行實物交割,了結其期貨交易的行為。實物交割在期貨合約總量中占的比例很小,然而正是實物交割機制的存在,使期貨價格變動與相關現貨價格變動具有同步性,並隨著合約到期日的臨近而逐步趨近。實物交割就其性質來說是一種現貨交易行為,但在期貨交易中發生的實物交割則是期貨交易的延續,它處於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的交接點,是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的橋梁和紐帶,所以,期貨交易中的實物交割是期貨市場存在的基礎,是期貨市場兩大經濟功能發揮的根本前提。
期貨交易的兩大功能使期貨市場兩種交易模式有了運用的舞台和基礎,價格發現功能需要有眾多的投機者參與,集中大量的市場信息和充沛的流動性,而套期保值交易方式的存在又為迴避風險提供了工具和手段。同時期貨也是一種投資工具。由於期貨合約價格的波動起伏,交易者可以利用套利交易通過合約的價差賺取風險利潤。
② 大宗商品裡面的商品是期貨嗎
就是期貨,看你是做的什麼商品,是國內商品期貨,還是國際上的,有什麼不懂可以私信我
③ 期貨中的大宗商品的價格波動都與那些主要的因素有關
影響大宗商品價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方面?這是大宗商品投資和交易的人員都是非常關心的話題,同時大宗商品的價格也直接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世界經濟中大宗商品無處不在,每天的吃穿住行都包含大宗商品,到底是什麼影響了大宗商品的價格下面給進行具體說明:
一、供需因素是影響大宗商品價格的首要因素
供需因素是影響大宗商品的根本性因素,也是起決定性的影響因素,例如自然災害,金融危機等會導致需求的增減。但進入信息化時代之後,供需矛盾的信息經常被操縱者別有用心的人為放大,而且放大的程度往往是n多倍,進而造成大宗商品價格的暴漲暴跌。
二、影響大宗商品價格因素之美元及匯率:
美元匯率與大宗商品呈現負相關關系,且美元匯率與大宗商品呈正相關關系多發生在美元升值的時候。一般而言,銅、Brent原油與美元匯率波動關系較為接近,而黃金與美元匯率負相關關系較其他大宗商品強的多。
(3)大宗商品期貨的影響擴展閱讀:
趨勢:根據大宗商品數據商——生意社最新發布的《2012年2月大宗商品供需指數(BCI)數據報告》顯示,在其跟蹤的100種大宗商品中有55種上漲,其中,能源漲幅居前,最高為2.14%。
這反映出國際油價對我國的影響深遠,但是耗能比重超70%的煤炭價格連續下跌,表明大宗商品市場虛熱仍在,下游回暖仍待時日。
在生意社跟蹤的100種大宗商品中,有55種在2月份出現上漲,100種商品的平均漲幅在0.35%。能源和有色成為2月份的兩個亮點板塊,其中能源平均漲幅最高,為2.14%,有色平均漲幅最低,為-1.87%。
環鏈:石油、農產品和貴金屬價格在全球性的連鎖反應中彼此借力不斷被推高,由此人們擔心,價格居高不下的大宗商品將引發長期的通貨膨脹。
④ 大宗商品期貨投資風險大嗎
大宗商品交易是一種具有較低風險的風險投資方式,它的風險遠低於股票。
投資任何商品都存在一定的風險,我們在投資大宗商品時也同樣存在風險,能夠對風險概率的發生進行有效管理,那麼風險就有可能帶來利潤。
投資大宗商品的風險主要有以下一些:
1.市場風險:市場風險是指內於市場價格的變化而使金融資產遭受的風險,它通常表現為金融工具或其組合的價值隨市場因素的變動而帶來的變化,市場風險可分為利率風險、匯率風險、價格風險以及衍生產品市場風險等。
2.流動性風險:流動性風險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指自於市場流動性不足,導致金融資產無法按合理價格迅速進行交易所造成的風險,這是金融資產向貨幣轉換過程中的流動性問題;另一種是指機構現金流不能滿足支付需要帶來的風險,這是貨幣數量不足帶來的流動性風險,例如基金提前贖回風險,銀行的擠兌風險等。
3.法律與政策風險:法律風險是指金融機構簽署的交易合同,因不符合法律或監管部門的規定,而不能得到實際履行,從而給金融機構造成損失的風險。
政策風險是指宏觀經濟政策變化給微觀主體帶來的風險。政府通常會採用一些政策手段來對經濟進行調節,如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這些政策的變動本身會給金融市場帶來一定的影響,是宏觀經濟風險的重要部分。
4.操作風險:操作風險是指由於金融機構的信息系統、交易系統或內部風險監控系統控制失靈而造成意外損失的風險。這種風險一般由人為錯誤、系統失靈、操作程序發生錯誤或控制失效而引起。它包括:「人員風險」(包括員工操作不熟練、不敬業或有欺詐)、「過程風險」(包括模型風險、交易風險、控制風險等)、「技術風險」(包括系統失效、程序錯誤、通訊故障等)。
5.信用風險:違約風險暴露是指標的資產承受風險的金額,由到期時違約人的資產價值低於標的資產價值的差值來反映;違約概率分布用來反映違約和信用等級變換的情形,通過違約的歷史數據來計算;違約清償率是指違約資產價值得到清償的比例,反映了違約的實際損失。
⑤ 大宗商品是期貨嗎
一、大宗商品是期貨。
二、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宗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
因此,期貨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易雙方不必在買賣發生的初期就交收實貨,而是共同約定在未來的某一時候交收實貨。
三、期貨有以下特點:
對國家推動經濟的發展效果。促進資金的橫向融通和經濟的橫向聯系,提高資源配置的總體效益。
對市場代銷機構建立和完善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經營管理機制。有助於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資源配置,調節市場供求,減緩價格波動以及形成公正、公開的價格信號、迴避因價格波動而帶來的市場風險、降低流通費用,穩定產銷關系、鎖定生產成本、穩定企業經營利潤等的作用。
對市場開拓投資渠道,擴大選擇范圍,適應了多樣性的動機,交易動機和利益的需求,提供獲得較高收益的可能性。
⑥ 大宗商品和期貨的區別
大宗商品是指可進入流通領域,非零售環節,具備商品屬性且用於工農業生產與消費使用的大批量買賣的物質商品。而在金融投資領域,大宗商品是指同質化、可交易、被廣發作為工業基礎材料的商品,比如原油、有色金屬、農產品、鐵礦石、煤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