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原油期貨崩盤
Ⅰ 原油期貨價格暴跌,石油市場到底發生了什麼
目前需求影響了原油價格。當下很多國家還是處於停工的狀態,不管各國政府如何刺激,採用何種政策,都無法有效的拉動原油的需求。
原油是工業的命脈,連生產都沒有了,還要那麼多原油幹啥呢?所以,市場還是依靠供給端來穩住原油價格。那就是減少原油的供應量。
本來減產協議已經達成,但是減產後的供應量以及存儲量仍舊高於原油的需求量。那麼原油自然還是大跌。
Ⅱ 紐約原油期貨下跌為什麼導致煤炭股下跌
實際上原油與煤炭沒有很直接的關系,之所以同時下跌是因為美元的上漲。
美元作為世界性貨幣,他的漲跌會直接導致大宗商品價格的變動。
這種關系最直接的理解就是:美元上漲,商品價格下跌;美元下跌,商品價格上漲。所以就出現了原油跌,煤炭股也跌的情況。
希望我說的夠清楚~
Ⅲ 為什麼早段時間美國原油期貨跌到負值,中國原油期貨沒有跌到負值,兩者的關聯大不
受產量增加、需求下降、美元升值以及地緣政治紛爭等因素影響,自今年6月
以來,國際油價持續下跌,尤其是11月27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決定
不減產後,國際油價更是出現了10%以上的暴跌。截止12月16日,紐約原
油、布倫特原油價格分別為55.97美元/桶、60.46美元/桶,比今年最高點分別
下跌47.8%和47.7%,創下近5年多來的最低點。
一、國際油價下跌的原因分析
影響國際油價的因素有很多,一般可以歸納為兩種:一是基本因素,主要指
市場供求;二是非基本因素,包括美元匯率、資本投機以及地緣政治等不確定
因素。
(一)基本因素分析
2014年國際石油市場供應與需求明顯不平衡,供大於求的特徵十分突出。
1.「頁岩氣革命」導致全球石油供應大大增加。今年全球主要產油國家或地
區的石油產量都保持穩定並有一定的增長。在北美地區,受益於「頁岩氣革
命」,美國本土石油生產能力大幅提高。當前美國石油日產量約1150萬桶,
接近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國沙特的產量,達到近30年來的產量巔峰,這種狀況
使得昔日的石油消費大國目前可以解禁石油出口,進而導致全球能源市場格局
發生劇變。在西亞北非地區,利比亞石油產量比外界之前的預期上升得快;伊
拉克石油產量雖沒有出現大幅上升,但過去幾個月石油出口規模有所增長。俄
羅斯產油量也在增加,9月俄羅斯石油產量1061萬桶/日,逼近1987年1148
Ⅳ 紐約1929大崩盤 到底跌了多少
你好,
紐約1929大崩盤:一個小時內,11個投機者自殺身亡。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
1929年大恐慌的第一天,也給人們燙上了關於股市崩盤的最深刻的烙印。
那天,換手的股票達到1289460股,而且其中的許多股票售價之低,足以導致其持有人的希望和美夢破滅。
但回頭來看時,災難的發生甚至是毫無徵兆的。開盤時,並沒有出現什麼值得注意的跡象,而且有一段時間股指還非常堅挺,但交易量非常大。
突然,股價開始下跌。到了11:00,股市陷入了瘋狂,人們競相拋盤。
到了11:30,股市已經完全聽憑盲目無情的恐慌擺布,狂跌不止。自殺風從那時起開始蔓延,一個小時內,就有11個知名的投機者自殺身亡。
隨後的一段日子,紐約證券交易所迎來了自成立112年來最為艱難的一個時期,大崩盤發生,而且持續的時間也超過以往經歷的任何一次。
而那些活著的投機者,接下來的日子也是生不如死,小弗雷德·施維德在《客戶的遊艇在哪裡》講述的1929年股市崩盤前後的一個故事,成為那一時期投機者的經典寫照。
一個投資者在1929年初的財產有750萬美元,最初他還保持著理智,用其中的150萬購買了自由國債,然後把它交給了自己的妻子,並且告訴她,那將是他們以後所需的一切花銷,如果萬一有一天他再向她要回這些債券,一定不可以給他,因為那時候他已經喪失理智了。
而在1929年底,那一天就來了。他就向妻子開口了,說需要追加保證金來保護他投到股市上的另外600萬美元。他妻子剛開始拒絕了,但最終還是被他說服了。故事的結局可想而知,他們以傾家盪產而告終。
實際上,這種遭遇不僅僅降臨到普通的缺乏理智的投資者身上,即使是一些睿智的經濟學家也沒有逃脫噩運。20世紀最為著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也在此次危機中幾近破產。
像其他人一樣,凱恩斯也沒有預料到1929年大崩盤,而且還低估了這次危機對美國和世界經濟的影響。凱恩斯積累的財富在1929年崩盤時受到重創,幾乎變得兩手空空。
後來憑借著敏銳的判斷力,到1936年的時候,他靠投資股市把財富又增長到了50萬英鎊以上(相當於現在4500萬美金)。但是在1938年的熊市中,他的資金又縮水了62%。一直到他1946年去世,1929年的崩盤都是他心理上抹不掉的陰影。
盡管股市暴跌最初影響到的只是富人,但這些人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群體,其成員掌握著大部分消費收入,構成了最大部分的個人儲蓄和投資來源。因此,股市崩盤導致美國經濟失去了由證券投資盈利形成的對支出的支撐。
股市崩盤以後,控股公司體系和投資信託的崩潰,大幅削弱了借貸能力和為投資籌措資金的意願,這迅速轉化為訂單的減少和失業的增加。
從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間,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的價格從平均每股364.9美元跌落到62.7美元,20種公用事業的股票的平均價格從141.9跌到28,20種鐵路的股票平均價格則從180美元跌到了28.1美元。
受股市影響,金融動盪也因泡沫的破滅而出現。幾千家銀行倒閉、數以萬計的企業關門,1929~1933年短短的4年間出現了四次銀行恐慌。盡管在泡沫崩潰的過程中,直接受到損失的人有限,但銀行無法避免大量壞賬的出現,而銀行系統的問題對所有人造成間接沖擊。
大崩盤之後,隨即發生了大蕭條。大蕭條以不同以往的嚴重程度持續了10個年頭。從1929年9月繁榮的頂峰到1932年夏天大蕭條的谷底,道瓊斯工業指數從381點跌至36點,縮水90%,到1933年底,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幾乎還達不到1929年的1/3。實際產量直到1937年才恢復到1929年的水平,接著又迅速滑坡。直到1941年,以美元計算的產值仍然低於1929年的水平。1930~1940年期間,只有1937年全年平均失業人數少於800萬。1933年,大約有1300萬人失業,幾乎在4個勞動力中就有1個失業。
更嚴重的是,股市崩盤徹底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一直到1954年,美國股市才恢復到1929年的水平。
Ⅳ 美國原油期貨為什麼會暴跌從150到95 將近跌了30%
市場是可以被操縱的!但是和政府沒太大關系!因為美國是自由資本主義!政府不幹預經濟活動!只是當經濟出現一些問題的時候才出手干預!和中國完全不一樣!中國是政府主導經濟的!關於原由價格其實不是實際買賣價格只是原油期貨價格!關於期貨我建議你去學習一下!主要是錢和資源的關系!我這樣說簡單些!
世界上其實有些組織是非常有錢的,一些財團為了利益而推高
股價,房價,期貨價格,然後快速閃人!造成一些經濟損失,所以我國一直收益與我們的政府,要不是這樣我想我們加油可能要高出好幾倍的錢!
Ⅵ 美國原油期貨跌到負價中國人可以買嗎
雖然期貨很復雜,但是本質上卻很簡單……
有利可圖,就可以買。
無利可圖,就不能買。
就是這個道理!
Ⅶ 紐約原油期貨N月合約為什麼會在N-1月前的20日之後的幾天內異動(大漲或大跌)
紐約期貨交易所每個合約的月交割日是20號。所以在臨近到期交割的時候波動都比較大。國內也是如此,不過時間早一點,因為國內的交割日一般在每月的15號。
Ⅷ 1929年紐約大崩盤的原因是什麼
美國股市崩盤的主要原因
1929年經濟大危機的原因在於,虛擬經濟膨脹與宏觀經濟超速增長過於成功,以致於沖昏了頭腦,美國忽略了可能導致危機的嚴重問題和一些潛在危機因素。
製造業發展過快、規模過大,經濟增長過於依賴投資,形成結構扭曲。根據美國1920年到1939年美國製造業指數階段的變化分析,從1920年開始,美國製造業飛速發展了10年。製造業保持了超過6%的增長速度。就工業技術而言,當時美國石油和鋼鐵工業已經得到長足發展,而新興技術引發的汽車、電氣和飛機工業革命方興未艾。投資用於新設備和新工廠的規模越來越龐大,1915年用於新設備和新工廠的投資約為6億美元,而到了1918年,這一數字已到25億美元,增長率超過300%!新工廠的建設和新設備的投入使用,為製造業的進一步加速發展打下了基礎。整個宏觀經濟形成生產—消費相互強化的循環機制,同時也形成了過熱狀態,過度擴張虛擬經濟,過於樂觀看待股市,無意識當中進入一種瘋狂狀態,對經濟發展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和潛在危機因素已經渾然不覺。
金融政策成導火線
美聯儲緊縮政策過於嚴厲。1929年8月9日,美聯儲根據宏觀經濟過熱情況,將利息提高到6%,將證券交易商的利率由5%提高到20%,使當時投機商們頃刻間陷入了資金短缺狀態,只好逃出股市。由於此舉也引領其他投資機構跟隨,股市流動性頓時陷入緊缺狀態,失去了支撐。而前期出逃的示範效果,股民對股市升值預期也發生180度轉變,出現股市拋售風潮。
美聯儲沒能及時制止銀行倒閉。股市出現大跌,一些銀行出現倒閉本屬平常,還在可控范圍內。但是美聯儲未及時干預,恢復公眾的信心,默許了銀行的倒閉。於是出現連鎖反應,一系列銀行擠兌風潮導致各家銀行人人自身難保,終於釀成金融系統崩潰。
這只是大概的概括而已,其實還有很多原因的。對我個人,也是也我現階段了解的經濟知識來講。當初,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大危機,而且還不斷擴大,使美國出現前所未有的大蕭條的很大原因在於。過度的迷信市場機制那雙無形的手。在從市場經濟制度確立以來,曾經美國也出現過大的危機,但都被市場機制的平衡到了可控點。而29年這次剛開始時也是過度的迷信供需平衡機制,還是會和以前一樣把失靈拉回來。導致一錯再錯,一蕭再蕭,直到無法挽救。才在33年羅斯福上台後,出台一系列的正確的調控政策,才得以挽救美國經濟。。………還有很多原因。。。記得不是很清了,得一一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