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黃金分割書籍
⑴ 幫忙推薦幾本與黃金分割和斐波那契有關的炒股書籍,謝謝
一般波浪理論的書籍,都有介紹,黃金分割,江恩的有些書籍應該也有介紹,因為這兩個理論都需要這個.
有一本書叫,斐波那契分析.
⑵ 哪位大俠知道有沒有關於黃金分割如何在生活中實際運用的書籍,謝謝!感激不盡
地址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925/17/38416_151135081.shtml
⑶ 求有關黃金分割和外匯黃金或者股市的書籍
任何一本技術分析書,都會提供黃金分割的技術分析;
推薦最佳讀本,由思波朗迪所寫的<專業投機原理>,非常不錯,堪稱外匯投資的經典之作.
⑷ 請問大神:約翰墨菲的期貨市場技術分析一書中,關於講解黃金分割線是在書本的多少頁感激不盡
78頁,百分比回撤。
⑸ 請問黃金分割率要看那本書
一般談股票的技術分析的書籍里都會有黃金分割率的章節,有一定的參考意義。股價在黃金分割率的地方有一定的阻力和支持。你可以看看,自己演算一下。
⑹ 請問下大家,我想學黃金分割理論應該看什麼樣的書籍呢,謝謝!
百貨大樓 股票書籍多的很 去選擇一本
⑺ 請大家推薦一些介紹黃金分割的炒股書籍,謝謝!
有效市場理論已經告訴了我們,股票在任何一個時點上向上和向下的概率都是50%。根本沒有規律,遵循的是布朗運動。所以說別看了,炒股的書都是騙人的。
⑻ 黃金分割率的相關著作
《江恩數字與幾何學》簡介 · · · · · · 本書主要介紹了江恩數字學和相關幾何學等理論。根據以往的證券市場的數據,上述理論近乎神奇地對股票等市場有著准確的解釋和預言的作用。江恩理論最核心的部分是斐波納契數列,本書詳細介紹了斐波納契數列的由來、對價格分析與預測的作用、對時間分析與預測的作用、對比率分析與預測的作用、對波動周期分析與預測的作用、數字結構與市場比率,並由此引申出黃金分割比率、黃金螺旋與市場結構、太極螺旋周期、螺旋歷法以及數字7的重要性。江恩四方形、六角形以及江恩幾何學是江恩理論比較完善的應用。
作者簡介 · · · · · · 何造中,暨南大學金融系碩士研究生,曾任深圳新蘭德咨詢部經理。長期致力於「江恩理論」在中國股市的研究和運用,並因此准確預測了滬深股市的重要轉折點。近十年來受邀在國內外多家報刊雜志開設專欄。 曾被派往香港工作及學習,後回到深圳並加入證券行業。在香港期間,系統學習了包括「江恩理論」、「波浪理論」等在內的經典技術分析理論。1998年開始應香港著名財經雜志《每周財經動向》(全球發行)之邀,開辟「江恩理論與大陸股市」專欄,深受讀者喜愛。1999年受深圳《股市動態分析》之邀,應用中國股市實戰案例,全面、系統地解讀江恩理論,在國內掀起一股「江恩理論」的熱潮。 1999年,出版了與黎東明先生合著的《中國股市20年大預測》。2001年出版了《解讀江恩理論》,其中對2005年7月和2006年1月的預言得到了准確的印證。目錄 ······ 總序
前言
第1章斐波納契數列的由來
1.1斐波納契數列的誕生
1.2斐波納契數列對市場的作用
第2章斐波納契數字的價格分析與預測
· · · · · · (更多) 總序
前言
第1章斐波納契數列的由來
1.1斐波納契數列的誕生
1.2斐波納契數列對市場的作用
第2章斐波納契數字的價格分析與預測
2.1金融市場的斐波納契數列
2.2巴比倫與斐波納契數列
2.3英國工人運動的斐波納契數列歷史
2.4美國的斐波納契數列
2.5斐波納契數列的金融價格結構
第3章斐波納契數字的時間分析與預測
3.1斐波納契數字數演算法則
3.2美國股市1987年股災
3.3斐波納契數字的規則
第4章斐波納契數字比率分析與預測
第5章斐波納契數字的波動周期分析與預測
5.1月的波動周期
5.2周的波動周期
5.3天的波動周期
5.4波動周期的買賣方法
第6章神奇的斐波納契數字
6.1神奇數字中的神奇數字
6.2盧卡斯數字序列及衍生數字規律
6.3神奇數字序列演化
6.4勾股定理與平方根理論
6.5數字結構與市場比率
第7章黃金分割比率
7.1兩種黃金分割比率的表述
7.2黃金分割比率的數字源頭
7.3黃金比率與三角幾何
7.4江恩波動法則與黃金比率應用
7.5滬深股市與黃金比率
第8章螺旋式的價格市場結構
第9章螺旋式的時間市場結構
第10章螺旋歷法周期
第11章螺旋歷法揭秘
第12章「7」之市場規律
第13章江恩四方形和江恩六角形
第14章江恩幾何學
參考文獻
這本書值得一看!加油!
⑼ 關於黃金分割的書
有一個在經濟生活、科學研究中都很有用的數——0.618,由它決定了一種最優化方法。使用它,人們節約了大量的時間、財力和物力,當人們探討它的來歷時才發現它竟是一種純數學思考的產物!純數學思考的產物怎麼會那麼符合實際?這就是這個數中所包含的一個美麗的謎語。
歐多克斯的 「中外比」
歐多克斯是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數學家,他曾研究過大量的比例問題,並創造了比例論。在研究比例的過程中,有一次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能否將一條線段分為不相等的兩部分,使較長部分為原線段和較短部分的比例中項?他通過研究發現,可以將一已知線段分為兩段,使之滿足長線段與短線段之比等於全線段與長線段之比,即長線段為全線段與短線段的比例中項。若設已知線段為ab,點c將ab分割成ac、bc,ac>bc,且ac2=ab·cb,那麼分點c的具體作法是:連結ad,以d為圓心、以bd為半徑畫弧,交ad於e,以a為圓心,以ae為半徑畫弧交ab於c,則c點就是所求分點。於是,歐多克斯將這種比專稱為「中外比」。在數學史上,是歐多克斯首先提出的中外比,不過希臘人發現中外比要更早一些。神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曾以五角星形為其標志,五角星形的作圖中就包含著中外比。雅典的巴特農神殿是古希臘的一大傑作,這座建造於公元前5世紀的神殿的寬與高之比就恰恰符合中外比。中外比後來被世人通稱為「黃金分割」,雖然最先系統研究黃金分割的是歐多克斯,但是,它究竟起源於何時、何故呢?
黃金分割的起源
人們認為,黃金分割作圖與正五邊形、正十邊形和五角星形的作圖有關——特別是由五角星形作圖的需要引起的。 五角星形是一種很耐人尋味的圖案,世界許多國家國旗上的「星」都畫成五角形。現今有將近40個國家(如中國、美國、朝鮮、土耳其、古巴等等)的國旗上有五角星。為什麼是五角而不是其他數目的角?也許是古代留下來的習慣。五角星形的起源甚早,現在發現最早的五角星形圖案是在幼發拉底河下游馬魯克地方(現屬伊拉克)發現的一塊公元前3200年左右製成的泥板上。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用五角星形作為他們的徽章或標志,稱之為「健康」。可以認為畢達哥拉斯已熟知五角星形的作法,由此可知他已掌握了黃金分割的方法。現在人一般認為,黃金分割是由公元前6世紀的畢達哥拉斯發現的。 系統論述黃金分割的最早記載是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在該書第四卷中記述了用黃金分割作五邊形、十邊形的的問題,在第二卷第11節中詳細講了黃金分割的計算方法,其中寫道:「以點h按中末比截線段ab,使ab∶ah=ah∶hb」將這一式子計算一下:設 ab= 1, ah=x,則上面等式18,點h是ab的黃金分割點, 0.618叫做「黃金數」。 在《幾何原本》中把它稱為「中末比」。直到文藝復興時期,人們重新發現了古希臘數學,並且發現這種比例廣泛存在於許多圖形的自然結構之中,因而高度推崇中末比的奇妙性質和用途。義大利數學家帕喬利稱中末比為「神聖比例」;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稱中末比為「比例分割」,並認為勾股定理「好比黃金」,中末比「堪稱珠玉」。最早在著作中使用「黃金分割」這一名稱的是德國數學家m·歐姆,他是發現電學的歐姆定律的g·s·歐姆的弟弟。他在自己的著作《純粹初等數學》(第二版,1835)中用了德文字:「der goldene schnitt(黃金分割)」來表述中末比,以後,這一稱呼才逐漸流行起來。
黃金分割與「兔子問題」
斐波那契是13世紀歐洲著名的數學家,他是義大利人。1202年出版的他的著作《算盤書》向歐洲人介紹了東方數學。這部書1228年修訂本中引入了一個「兔子問題」。該題要求計算由一對兔子開始,一年後能繁殖多少對兔子。題中假定,一對兔子每一個月可以生一對小兔,而小兔出生的第二個月就能生新的小兔,這樣開始時是一對,一月後成為2對,兩月後3對,三個月後5對,……每個月的兔子對數排成一個數列:1,2,3,5,8,13,21,34,55,89,144,233,377,…… 叫「斐波那契數列」,其構造是從第3項起,每一項是前兩項之和,即:fn=fn-1+fn-2(n≥3), fn表示第n項。如果用g表示黃金分割數,這些比值越來越接近g,事實上,以g為極限。這一有趣的性質非常奇特:由兩個完全不同的數學領域來的問題得出了共同的結果。兩者之間神奇的聯系,使黃金分割更具神秘感和迷人的魅力。
黃金分割的啟示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發現黃金分割在自然和社會中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例如,優選法中有兩種方法與黃金分割就有關。其一就是本文開始時指出的「0.618法」,它是美國數學家基弗於1953年提出的一種優選法,從1970年開始在我國推廣,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在現代最優化理論中,它能使我們用較少的實驗找到合適的工藝條件和合理的配方。雖然g是一個無理數,0.168是它的一個近似值,但在實際中使用已足夠精確。其二是分數法,它取的也是g的近似值,但不是0.618而是g的連分數展開式的漸近分數,也就是採用某一個「斐波那契數列」分數。黃金分割運用也表現出數學發展的一個規律。它表明研究和發展數學理論是十分重要的。純理論的發展對實踐的作用也許不是直接的,但它所揭示的自然規律必將指導人們的社會實踐。因此一方面我們遇到問題應該尋找數學方法解決,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為純數學理論開辟應用領域。
此外,對「黃金分割」的神秘性附會的現象也是存在的。比如黃金分割與「美」的關系,有人說:用黃金分割所得的兩段作邊的矩形(即兩邊之比=g的矩形)是最美的。這是沒有充分根據的,專家在做社會調查中也否定了這一結論。因此「黃金矩形最美」的結論是不確定的。由此推出的許多推測自然也是不可靠的。又比如說,人體的各部分長度(如從頭頂到肚臍,由肚臍到腳跟)的比合於黃金分割比例才是最美的;建築物的各部分的比例合乎黃金比例才是最美的等等。這些說法多半是牽強附會。還有說樂器弦長的比等於黃金比,彈奏出的聲音就和諧悅耳,也是一種誤解,實際上,調和樂音的弦長必須成簡單比,而黃金比是一個無理數! 所謂黃金分割是這樣一種分割:一個內點把一條線段分為一短一長兩部分,使它們的長度滿足這樣的關系: 短:長=長:全。 這個比例式中的「短」和「長」分別指內點把線段分成的短段與長段的長度,而「全」指整條線段的長度,即: 全=短+長。 據說黃金分割是古希臘數學家歐多克斯最先進行研究的。 這所以把這種分割叫作黃金分割,是因為它有許多奇妙的性質和應用。例如,寬與長之比滿足黃金分割比的矩形物件(如窗戶、書本)的外形會使人感到美觀大方、賞心悅目。在中世紀,黃金分割被作為美的象徵幾乎滲透到了建築和藝術的各個部分。例如據說人體雕塑的上半身和下半身的長度,如果滿足黃金分割比,就最勻稱優美。
參考資料:http://xq.ashyz.com/shuxue/Article/zatj/history/20040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