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貨做市商的盈利模式
⑴ 期貨的真正贏利模式是什麼
期貨之所以沒有長線 是因為期貨是到期交割,時間有限,何況做長線必須要找到合適的機會 否則就算是抱著做長線的心態,但進入點不佳 也可能變成波段,
首先談波段,做波段一般周期在一個禮拜左右,因為如果不是振盪行情一波下來不可能持續很久 一般要反彈 或者振盪一下此時可以考慮先出來觀察,保住盈利, 首先談下波段的進入點,首先對基本面做出一個分析,預期未來的漲跌,當一個大的方向預測好了,假如是預測跌,那麼首先要等待機遇 等待一個技術信號,也就是做空的信號,一般選擇交易量放大的 最好是上影線比較長得陰線 當天可以進入 當然如果尾盤有變化 變位十字星或者小陽 和下影線也比較長 此時就咬出來再做進一步 觀察, 做多同樣的道理, 做波段需要耐心等待行情,不要盲目進去 上不上 下不下的讓自己處於尷尬的地位,這時候心裡壓力也比較大,止損位置也不太好,所以還是需要耐心等待, 如果機會來了很好的介入進去了,我們就要考慮資金的比例,個人比較喜歡資金的30%左右,因為波段操作還是要看機會的有一個好的機會 就必須珍惜一下,但同時必須設好止損,個人喜歡就當日的最高價設為 波段操作的止損位置 如果你介入過早 可能還有盈利保護,接下來你只需要等待止損和止盈 止損就不要說了 超過就出來, 止盈的話,如果一波下去後逢下影線過長 或者消息面有變 或者收中陽 都應該立馬出來,少贏也為贏,再做觀察做進一步調整, 不過以上一切還要隨著動態的發展而改變。波段操作 相對來說比較機械 只要你不要有個人情緒混入其中,止損止盈, 少虧多贏 常此以往是盈利的, 心得就是;等待時機,果斷殺入,資金合理, 止損嚴格合理 止盈莫貪莫懼 後面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短線操作講究的很多了,短線操作方法很多 技巧也很多,行情的變化也很快,操作起來難度有點大,但不是沒有方法,首先從時間上來說,分3個節奏 早上起來開下外圍的走勢 漲 跌 橫盤 第一階段9點到10 15 如果外盤毫無預兆的暴漲暴跌 那麼掛單的買漲買跌,當然你要設止損,而且止損的幅度要小, 一般的話是開盤上沖 或者下沖 短線不論做什麼都要設止損 而且止損的幅度不能過大,絕對不能超過0.5% 關於止損你必須承認不管你設多少 都是有漏洞的,那麼既然有 就盡量減少自己的虧損,以上情況是特殊的情況,一般沒有暴漲暴跌的話 開盤還是先關注一下 少動 先看一下。接下來,就是運用你分析的能力了,分析最近行情的漲跌情況,首先你要明確你是做短線的,既然是日內短線 那麼你就要分析今天漲跌的概率或者振盪的概率,首先早上根據消息面和外盤以及整個K線圖的形態 還有所處價格區間 做出一個結論,哪一種概率大 選擇一個恰當位置 注意是恰當位置 不要殺跌 殺多, 所謂的恰當位置是必須有一個好的支撐 或者壓力位 而且離止損的距離很近,可以考慮均線 或者今天走出的圖形的的頂部附近或者底部附近 一定要是恰當位置 不然你就會處於尷尬地位,止損要明確 無條件的, 對於短線操作資金比例看你的資金一般不超過50%也可以適當放大點 因為日內風險 還是可以可以控制的,止損為也明確 只是機械的運作,下面關於止盈了, 我們要切記是短線不是波段 也不是隔夜 有點人做著做著就改變了初衷,短線止盈說實話難度有點大,第一首先要看K線形態 如果做多 時處於底部 你可以考慮拿到尾盤 如果是K線形態處於高位 就是說已經漲了一陣子了 這時可以考慮逢一波上漲後 出現快速的倒V行回調 此時可以止盈 空頭一樣的道理, 還有按照均線來止盈 都是很好的方法, 個人傾向止盈後就基本收工 如果行情無特別趨勢,就立馬反向開單 止損就設在出現勾頭的位置 止損很小 超過立馬出來結束,下面到第二階段就是10 15到 11 30 此時的操作方法和一定階段一樣 但注意11 30外盤的變化,或者股指1點到1點半的變化,如果日內重倉者 可以適合減倉,因為有時會有暴漲暴跌行情 開盤會措手不及,減倉為秒, 到第三階段了 這一步 主要是看尾盤行情 也就是14 30到15 00這個階段,我一般採用心理分析 根據外盤昨日的漲跌,或者外盤的數據今晚出來 運用心理分析的話 是很有用的 如果你前面階段的單還拿著和心理分析有違背的 有信號出來的時候就立馬出來,如果是同方向的話,就可以拿著 看是否能有尾盤的行情, 這樣的話一天的短線操作就基本結束了。 總結;日內短線, 分析外盤,等待位置,果斷殺人,資金合理止損嚴格,耐心等待 機械操作 短線並不是來回頻繁的操作 一天開倉 止盈 或者止損 再等待良好時機,止損了就停止操作 觀察一段時間 沒把握今天就不要操作,千萬不可被動的操作,期貨一定要主動權在手上,只要機械的執行,不要操作頻繁 切記短線也不能操作頻繁,理想的就是一天開單一次 收單一次 不要因為今天失利了 止損了 就想著賺回來 不需要
順道說下隔夜,有些人喜歡隔夜 ,不隔夜感覺心裡空空的,但隔夜了晚上又不踏實了,我個人覺得 不是每天的隔夜都有價值的,隔夜也要分情況,一般的話外盤高為出現做空的信號 或者低位出現做多的信號,就可以考慮隔夜,不要因為帶有猜測的性質去推測今晚的數據 或者今晚的新聞,這些我們應該遠離, 一般隔夜都價值不大 而且徒增煩惱,我一般都出現明確的技術信號操隔夜,不帶有半點猜測的性質,而且隔夜資金比例很小,
總之一句好 做期貨 要准備好子彈 等待時機, 嚴格 又機械 把自己當做會思考的機械人, 期貨容不得大的虧損,所以要保全自己才能使資金增值,期貨行情波動的無規律性 導致你無法每次都能做出正確選擇,必定有虧損,何況如果你情緒也是無規律波動性的 兩者一起就更加難了 想盈利就必須做出調整,既然我們認清到了人與期貨的本質 那麼就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來好好做期貨 來規避那些我們不可能扭轉的東西, 做期貨做的順心得人 做不好期貨 因為是跟著心走的,做期貨必須要讓你做的無情緒 無煩惱,無貪婪 無恐懼,有的是機械的運作,那樣方能做好期貨,因為按照一套方案來 你只要去執行, 這樣做期貨還有什麼樂趣呢?呵呵 題外話、、、
⑵ 做市商交易機制中「做市商」是靠什麼盈利
做市商通過不斷買賣來維持市場的流動性,滿足公眾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做市商通過買賣報價的適當差額來補償所提供服務的成本費用,並實現一定的利潤。
⑶ 做市商交易機制中"做市商"是靠什麼盈利
一般做市商的盈利模式有以下幾種: 後台對沖:將客戶之間持有的相反頭寸進行小范圍內的撮合,如果有多餘的頭寸,則打到ECN平台里進行撮合。這種做法理論上是不會對客戶產生利益沖突的,而對做市商來說可以多賺一些手續費(點差)。唯一的風險來自做市商「兩次過濾」ECN的報價延遲造成的價格缺口。這種情況下,做市商應當自行承擔這部分風險而不應將其轉嫁到客戶頭上。 沒有後台干擾,直接連接到ECN:這種模式比較穩定,在ECN的報價基礎上加上一定的點差,使之相對固定,純粹通過點差賺取利潤。和上一種情況類似,該模式理論上不會對客戶產生利益沖突,做市商的風險來自於報價延遲引起的價格缺口。 後台對賭:這種模式是與客戶利益相沖突的模式,做市商和客戶互為交易對手,一方盈利另一方必定虧損,反之亦然。但是關鍵不是對賭本身的性質,而是做市商的做法。由於市場上70%以上的交易者是虧損的,對於做市商來說,使用這種模式確實是有盈利預期的。即便遇到虧損的單子也能夠堅決執行,讓客戶盈利,同樣是可信賴的做市商。 另外關於超短線的限制:有些做市商為避免數據延遲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煩,會限制超短線的執行,同時掛單必須離開市價一定范圍。作為做市商規避風險的一種方法,我認為這還是屬於合理的范圍,誰叫他們是做市商呢。 其實選擇交易員平台則隱藏著意外的風險,客戶可能分為兩類,盈利能力強的客戶被單獨劃分出來,進入慢速執行模式,此類客戶面臨著滑點、訂單難以成交等多重障礙。而盈利能力差的客戶被歸入自動執行模式,因為從平均數上看,這些客戶是虧損的。做市商和這些弱者交易,當然勝算更大,至於透明性,只能取決於這些做市商公司的內部政策。
⑷ 做市商是怎麼盈利的
做市商的基本盈利機制是買賣價差。在國外,做市商面臨的是競爭性環境,做市商之間、做市商與客戶之間都在時時刻刻進行著價格競爭。以NASDAQ為例,做市商可以自由報價,普通客戶也可以自由報價;誰的價格優,誰的報單就成交。
證券市場,因為交易標的的價值可以評估,所以做市商想認為操控價格的話,就是相當於給別人套利的機會。
商品市場,國外一些市場中的做市商,僅僅提供市場的流動性,價格是根據供求關系由市場形成的,做市商依據市場價格報出自己可以接受的價格,在每個價格上的報單量也是有限的。
做市商模式與高杠桿的保證金交易相結合,被不良商人操控後,就產生了不公平的對賭交易:不良商人充當的所謂做市商,自己不報價,也不允許客戶報價;不良商人做市商僅僅引入外部價格來與客戶交易。這裡面,有兩個關鍵的環節,(1)保證金比例,也就是杠桿率的問題。這種對賭交易,必須採用大杠桿率,因為在大杠桿率下,中短期看普通客戶虧損的概率幾乎為100%;一般而言,保證金比例大於20%,客戶就很難爆倉虧損了。(2)客戶選擇問題,為了保證客戶虧損,就必須選擇從沒有參與過保證金交易的客戶,這些客戶的平均交易生命期不到半年。所以,也就是這些做市商的盈利就不僅僅是買賣點差了,盈利的重點在於客戶虧損和客戶爆倉。
這種交易模式的黃金投資,黃金僅僅是一個噱頭了,用來吸引客戶。如何價格在日內有明顯波動的商品,都可以拿來當做交易標的。
有人說,都是保證金交易,為什麼撮合成交公平而我們國內現在所謂的做市商機制就涉嫌不公平?問題的答案:撮合成交,不論資金大小,所有的交易者面臨的是一樣的風控規則和交易盈虧概率,想掙錢完全看自己的分析水平和交易水平;而在所謂的做市商模式下,做市商的掙錢概率在一些不公平因素的作用下,遠遠大於客戶。這些不公平因素有:(1)做市商篩選小資金客戶交易,不與大資金客戶交易,眾多小資金的交易,使得買賣相互抵消;(2)做市商面向沒有保證金交易經驗的客戶極力開發市場,這些客戶參與保證金交易,90%的結果是賠錢走人;(3)無論客戶持有多倉還收空頭倉位,做市商都收取客戶的「過夜費」,這是搶錢的勾當。
不多說了,客戶們自己小心吧。
⑸ 有請各位,告訴我,做市商交易制度之下,如何盈利。
不是穩定盈利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我連續3年在期貨市場盈利,都在70%以上。穩定盈利還是可以做到的。 而是你就只發個帖子,就想獲得穩定盈利的技術,那才是相當困難的。多年的心血,這么無償的給別人,至少對我來說就做不到的。你去問問別人吧,估計你想這樣獲得穩定盈利的技術,比做到穩定盈利本身,要困難得多。
⑹ 商品期貨有哪三種賺錢方式
一是做套期保值,交易者配合在現貨市場的買賣,在期貨市場買進或賣出與現貨市場交易品種、數量相同,但方向相反的期貨合同,以期在未來某一時間通過賣出或買進此期貨合同來補償因現貨市場價格變動帶來的實際價格風險。
二是價格投機,就是低價買漲等漲到合理的價格賣出,或是高價賣出看跌等跌到合理的位置買入平倉。
三是套利,套利交易是買入一種期貨合約的同時賣出另一種不同的期貨合約的交易方式。
⑺ 期貨的做市商制度是怎樣的
做市商制度由一名或多名做市商負責提供買賣雙邊報價,投資者的買賣指令會傳送至做市商處並與之交易,因此做市商有責任維持價格穩定性和市場流動性。做市商制度是一種報價驅動式的交易機制,與競價交易中的隱性報價不同,做市商同時進行顯性的買賣雙向報價,並在其主動報出的價格上實現買賣交易,只要投資者願意買,做市商就必須賣,或者只要投資者願意賣,做市商就必須買,其情形類似於中國居民到銀行櫃台上買賣外匯。買賣價差是做市商的主要收入。做市商的做市行為並非完全地取決於自身的利益意願,更不是無限制地非理性,而是來自做市商和公眾投資者的相互約束,所有市場參與者也正是在這種相互制約中為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獲取最大利潤而不斷進行各種權衡,實現各自利益,市場亦因此在理性的軌道上運作。
⑴做市商服務的需求與供給分析
做市商提供的是一種交易服務,這種服務的價格是由證券買賣價差(SPREAD)來測量的。做市商的服務價格與證券價格是兩碼事,做市商堅持在任何時候以買進報價買進證券,以賣出報價賣出證券,即做市商在市場上提供的是即時服務。那麼,做市商做市的經濟效應也就體現在這種做市服務的需求與供給上,而不是證券本身的供求。
市場上之所以產生對做市商服務的需求,主要是因為市場運行過程中對某種特定證券的一般公眾購買者與出售者並非都是均衡的原因,因而要求有一個中介機構出面通過自己的中介性買賣來平抑這種暫時的失衡,這是相對於完全競爭狀態市場而言的一種人為加速市場均衡的制度。
為了分析這種供求關系,我們可以用比較直觀的坐標圖(見圖一)予以展示。假設一種證券的初始價格為P0,如果在這個價位上購買者的購買能力超過出售者,即會產生一種不平衡,其中的差額為A-B;如果在一段時間內公眾出售者與購買者不能相互匹配,這種不平衡將持續下去,這對市場效率顯然是一種損傷。
在沒有做市商參與的情況下,一定量的購買者因為沒有相應量的證券供給而不能實現購買需求,或者只好在比P0高的價格P1的水平上購買,但這須由市場參與者的購買能力而定,即並非所有的公眾參與者都有很高支付能力。如果做市商願意在低於P1而高於P0的價位上出售該種證券,由此就會使實際價格產生一定偏離,然而這種偏離降低了所有市場購買者的購買成本,盡管交易價位仍比初始價格高,但卻換來了大量交易的達成和市場參與者需求的滿足,並提高了整個市場的運作效率。這就是做市商服務產生的需求基礎。
當然,在任何一個市場上(包括沒有做市商的指令驅動市場上),總會存在某種機制對圖一列示的不平衡做出反應(比如證券、期貨市場上的投機者)。但沒有做市商的市場上的缺陷是投資者不能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進行交易,市場本身不提供即時的直接性的服務。所以,這種不平衡的自發性平抑是零星分散和滯後的,不平衡的恢復是高成本的,遠沒有做市商長期連續性的大規模做市服務所發揮的平抑作用那樣高效率。而在有組織的做市商市場上,在非均衡出現之前,做市商通過其做市服務活動就會限制失衡出現的機會,所以,這種反應和限制是事前的。當然此間做市服務的提供是基於經濟收益而出現的,即從以低報價買進、以較高價賣出中獲得收益。
實際上,在競爭性市場上,做市商買進報價與售出報價間的差額反映了提供做市服務的成本或利潤,除非從做市服務獲取的利潤能夠彌補其成本,否則,證券商不會一直從事這種做市買賣業務。圖一所示的交易價格圍繞真實價格的波動是通過由做市商設定的報價差額而得以限制的,說明提供做市服務的成本越高,買賣報價差額就會越大,真實價格基礎上交易價格的可能波動也就會越大。由此,做市商市場的合理特徵應該是:在盡量低的成本上提供做市商服務。當然這也是所有市場的一般原則,只不過這里的成本取決於一般公眾交易商的經濟情況以及證券商之間的競爭程度而已。
⑵做市商報價差額的分析
做市商在證券期貨市場的雙向報價中,買入價與賣出價之間存在價差(Spread)。這種價差的存在是合理的,基本上是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做市商在向公眾投資者提供雙向報價過程中的成本。又包括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購買計算機等設備和建立有關網路的費用支出、做市人員及決策人員的薪金以及傳遞交易單據過程的費用等;間接成本是指搜集、整理、分析市場信息,對市場未來走勢作出預測的研究開發費用等。二是做市商提供報價服務所取得的利潤。做市商實行雙向報價的過程中,在雙向以相同數量成交的理想情況下,做市商肯定是有價差收益的。在向公眾提供服務的同時,也為自身賺取利潤。正是這種對於市場和做市商本身都互為有利的交易組織機制,確保了市場的平衡和流動性。
影響做市商買賣報價差額的決定性因素包括:
做市證券品種的交易量。交易量越大,差額趨向於越小。從某種程度上講,交易量大的證券的流動性也大,可以縮短做市商持有的時間,從而可以減小其庫存風險;並能夠使做市商在交易時容易實現一定的規模經濟,也會由此減少成本,差額也就沒有必要太大。
證券價格的波動性。波動性越大,其差額也會越大。因為在給定的持有期間內,波動率變動較大的證券對於做市商所產生的風險大於變動小的證券,作為對這種風險的補償,其價格差額自然也就愈大。
證券品種價格。從價差的絕對額看,做市價格高的證券,其價差會大於價格低的證券;而從比例價差(報價價差相對於證券價格)看,證券價格越低,其比例價差越大。
市場競爭壓力。做市商的數量越多,競爭性越強,各種約束力量就越是有力地限制單個做市商報價差額的偏離程度,因而差額越小。做市商為了獲得更多的做市價差收入,相互之間進行競爭。競爭促使做市商千方百計地降低成本和利潤,最終結果是逐漸縮小報價價差。而且擁有做市商數量越多的證券的交易越活躍,流動性越大,其中做市商的風險也就越小,作為風險補償的差額也就越小。
做市商不是莊家
在香港及台灣地區,人們習慣上把做市商等同於「莊家」,把做市商制度又稱呼為莊家制度,這在國內引起了包括投資者、監管機構等市場各方對做市商制度的誤解。「莊家」, 簡單地說就是通過操縱股價來獲取巨額收益的機構投資者, 是指在證券市場上憑借資金和信息優勢,通過各種方式有計劃地控制一家或幾家上市公司相當大部分的流通股票,並取得對這家或這幾家上市公司股票價格走勢的操縱地位,進而實現暴利的機構。因此「莊家」已成為操縱市場者的代名詞。從A股市場來看,莊家已存在多年,因此,市場已習以為常,甚至有「無庄不成市」一說。客觀地說,對於證券市場,莊家對激發交易興趣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相對於其對市場有效性、投資理性和資源配置的破壞,弊明顯大於利。故《證券法》、《期貨交易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均嚴格禁止操縱證券市場價格的行為,所以,加強監管、提高證券期貨市場發展的規范化程度,必然要查處莊家行為。本文認為,「莊家」與「做市商」絕非等價概念,做市商制度是一種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合法制度,莊家坐莊則是一種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則的違法違規行為。具體來說,二者的差異體現在以下方面:
運作目的不同。實行做市商制度,從直接目的上說,是為了保障個股交易的連續性,以避免有行無市的現象發生。因此,做市商負有兩個基本的做市責任:一是公開報價,即就其做市的股票報出「買價」和「賣價」;二是在報價范圍內,只要投資者願意買,做市商就必須賣,或只要持股者願意賣,做市商就必須買。而「坐莊」完全不同於「做市」。莊家運作的目的不在於保障個股交易的連續性,而在於通過坐莊來獲取巨額收益。
交易風險不同。如果做市商報出某隻證券的賣價後,持續無市,該做市商就必須進一步降低賣價甚至低於當初做市商的買入價,直至該只股票有一定的成交記錄。在這個過程中,做市商有可能發生虧損,而這種虧損的原因在於做市商必須「做市」以保障交易連續性,因此,既是做市商的義務,也是做市商制度的內在要求。由於存在這種制度性虧損的可能,所以,要給做市商以一定的政策優惠。與此不同,莊家在坐莊中的風險主要來自於:一是信息泄漏,即坐莊信息被泄漏給其它機構時,後者選擇相反的操作,在其實力與莊家相當甚至超過莊家的條件下,莊家將發生虧損;二是策略失誤,即在吸籌、拉高和出貨過程中,由莊家吸籌過多或過少、拉高不足或過高、出貨過早或過遲等策略失誤而引致虧損;三是資金不足,即莊家用於坐莊的資金總量不足以滿足吸籌、拉高等操作的需要,導致坐莊失敗而虧損;四是信息失誤,即莊家選擇坐莊時的信息是不準確的或是虛假的或是不完整的,由此導致坐莊失敗;五是莊家內訌,即在由若干個機構聯手坐莊中,由於利益不協調、操作意見分歧等而使一部分機構退出聯手行列,由此,引致坐莊無法繼續。顯而易見,莊家在坐莊過程中盡管也有風險,但絕非為了保障交易的連續性,也不是制度的內在要求。 信息狀況不同。在做市商制度中,做市商的名單是公開的,是一種「陽光做市」。其做市行為完全依據公開的信息,嚴禁通過各種非正當方式收集和利用內部信息和內幕消息,嚴禁散布誤導性信息和謠言。其交易行為要定期向監管機構上報。而坐莊是一種地下行為。除依據公開信息外,莊家想方設法收集各種內部信息、利用內幕信息甚至散布誤導性信息。利用信息不對稱,以誘導跟庄者「上鉤入套」, 從中獲利。同時莊家在坐莊過程中,對其操縱行為是嚴格保密的,並通過分倉等各種辦法設法進行掩飾。
對市場趨勢的影響不同。對於做市商來說,不準操縱股價,也不能直接影響市場價格走勢。只是為了維護交易的連續性,做市商有著維護市場正常運行的功能。在中國股市中,莊家處於遠優於一般投資者的地位,他們可以利用資金實力及其它有利條件,在股價欲漲時「打壓」、在股價欲跌時「抬價」,使個股價格的上揚與下落處於一般投資者難以預期的態勢中,極易打亂股市的正常走勢;同時,由於在坐莊中通過在從低價位大量「吸籌」然後「拉高」再到「出貨」,極易形成股價過度波動;再次,由於莊家通常在高價位「出貨」,使一般投資者高位「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