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原油期貨的展望
❶ 原油期貨投資優勢有哪些
原油投資的四大優勢
1.原油作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其國際地位保障了價格是永遠隨著市場而變動,不會出現人為操控的情況,甚至國家也不能操縱,這種情況下,原油的投資環境十分安全。
2.高杠桿的交易模式能讓投資者更加有效的利用自己的資金進行投資,大大降低了原油投資時所需的資金,並且讓本金較少的投資者有了以小博大的機會。
3.與股票等傳統投資產品相比,原油期貨可以雙向操作,既能買漲,也能買跌,靈活的交易方式讓投資者可以在任何一個行情之下都有賺錢的機會,漲跌都能獲利。
4.原油投資直接與國際接軌,包含了亞盤、歐盤和美盤,所以交易時間一天24小時不間斷,適合從事各種工作的投資者,大可不必為了投資時間而發愁。
❷ 關於原油期貨的問題
不推薦去做外盤原油,先不說外盤原油風險大不大,交易時間有沖突這些問題,有些就連正不正規都是問題。很有可能無法出金。
0.01就是10美元 那跌了0.98,波動980美元。兩萬人民幣換算成美元需要考慮匯率問題,然後還要計算外盤原油的杠桿。100倍杠桿。相當於1000美金要是滿倉,做價值十萬的原油。一旦波動幅度大,很有可能就爆倉。
如果要是想投資原油,可以考慮國內的原油期貨。開戶門檻50萬。一手原油4萬左右就可以做一手。杠桿比例7-15不等吧。
如果覺得貴,可以考慮相關化工品種。比如燃料油、瀝青。他們上游都是原油,和原油同漲同跌。杠桿比例同樣是7-15。一手兩三千,屬於可控范圍內,何樂而不為。而且國內期貨還合法合規。
❸ 原油期貨對中國有什麼好處
為了原油定價權,中國現在是世界進口大國。但一直以來,我們從中東買原油都比歐洲國家貴,他們稱為「亞洲溢價」。我們現在從中東買原油占我們進口總量的50%以上,如果有定價權,長期來看是太多好處,本來原油就是國家戰略用品。另外說一句話,這次貿易戰和這原油上市有關。
❹ 國內原油期貨市場的未來發展和走向怎麼樣
是的,原油期貨3月份在國內上市了。其實一直以來,很多人將原油期貨視為掘金的新領域,尤其是在近兩年價格低迷的時候;再加上有國家政策支持,目前炒原油的人非常多。
個人認為,近一兩年內,石油恐怕很難有大的起色,期貨的話,最好謹慎買多。
一者,石油的的供大於求問題,始終未曾得到徹底改善。各個國家雖然表面上達成減產協議,但是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其實都在相互觀望;二者,目前的狀況,導致人們出現對經濟前景擔憂,主要是政治導致的貿易問題及新的增長點缺乏,也就是技術上的螺旋頂。
盡管如此,原油期貨的未來是很可期待的。明年的形勢,肯定會比今年好。而且從長期來看,石油重振雄風,只是遲早的事情。
你可以現在多練練手,等行情來的時候,才能夠一把抓住。
❺ 上海原油期貨為全球提供什麼機會
2018年3月26日,我國原油期貨正式上線,由於其基準標的是中質含硫油,有別於目前兩大國際石油期貨的基準石油種類,這為廣大國際投資者提供了又一個風險管理和投資機會。同時,原油期貨市場作為商品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的「探路者」,將推動我國商品期貨市場全面開放。
據悉,我國原油期貨實行保稅實物交割。交割結算價為最後5個有成交交易日交易結算價的算術平均價。目前,已向全市場公布的指定交割倉庫共6家,包含8個存放點,主要分布於我國沿海的上海、大連、日照、舟山、寧波、湛江等。在稅收方面,對於境外機構投資者從事原油期貨交易所得,暫不徵收企業所得稅;對於境外個人投資者從事原油期貨交易所得,三年內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對境內投資者,按照期貨市場現有做法執行。在交割方面,對於從事原油期貨保稅交割業務的境內外投資者,均暫免徵收增值稅。
原油期貨是我國期貨業國際化的起點。原油期貨市場作為商品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的「探路者」,在開放路徑、稅收管理、外匯管理、保稅交割及跨境監管合作等方面積累的經驗可逐步拓展到鐵礦石、有色金屬等其他成熟期貨品種,進而推動我國商品期貨市場的全面開放。
❻ 中國人為什麼說國際原油期貨的前景最好
玩期貨玩的是短線 買漲買跌 無所謂好與壞
❼ 石油輸出國組織的世界石油展望
11月8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發布了《世界石油展望2012》。在這份年度報告中,OPEC不僅下調了對全球市場中長期需求,還首次承認了頁岩油氣的影響力。OPEC稱頁岩油氣的發展正在改變世界能源構架,但美國的頁岩氣神話卻很難再被復制。
經濟悲觀致需求預期下調
報告指出,受世界經濟增長放緩、歐債危機以及高油價的影響,OPEC將2016年全球石油需求預測下調至9290萬桶/天,較去年的預測下降超過100萬桶。到2035年, 預計全球石油消費將達到10730萬桶/天,較去年的預測下降超過200萬桶。然而,報告認為,從長遠的角度看,全球市場的石油需求仍將持續增長,石油在全球能源中的地位難以撼動。
報告稱,經合組織(OECD)國家的石油需求在2005年達到頂峰後,會在2011年-2016年逐年降低。而中期需求增長的70%來自發展中的亞洲。長期來看,2010年-2035年期間,需求增長會超過2000萬桶/天,到2035年石油需求將達到10730萬桶/天。由於OECD地區的石油需求從長遠角度來看將不斷下降,全球需求增長的87%將來自亞洲地區,而2035年這一比例甚至會達到90%。
OPEC在報告中下調石油需求預期並不令人感到意外。在10月OPEC公布月度報告時,就下調了對今年石油需求的預期。報告稱,由於全球經濟疲弱,今年世界石油需求預計將增長80萬桶/天,較此前預測低10萬桶。OPEC認為,全球石油消費預期繼續受到世界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影響,工業生產放緩使中美兩國石油需求銳減,冬季石油需求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大。報告稱「因為世界經濟動盪,2013年石油需求預期主要面臨下行風險」。
受歐美疲軟經濟數據影響,市場擔心原油需求情緒明顯,紐約油價15日下跌,但布倫特油價因中東緊張局勢而出現上漲。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9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110萬桶,雖低於市場預期,但供應增加依然重壓市場。不過,中東緊張局勢為油價提供支撐,對中東石油供應更為敏感的布倫特油價因此出現上漲。15日收盤時紐交所1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87美分,收於每桶85.45美元,跌幅為1.01%。12月交貨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37美元,收於每桶110.98元,漲幅為1.25%。
承認頁岩油氣對能源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OPEC在其報告中首次承認了從頁岩層中提取石油和天然氣的技術正在顯著影響著全球能源供給格局。報告稱美國頁岩氣產量從2010年的15億立方英尺/日提升到如今的25億立方英尺/日。頁岩氣的快速發展正在改變全球能源格局。不過OPEC也表示,美國的頁岩氣神話很難再次出現。報告稱:「到2035年頁岩氣及天然氣相關產業將給美國帶來近500億美元的GDP,但這種情況很難在其他國家得到復制。」
報告稱,頁岩油的地位正在不斷提升,技術發展是首要原因。盡管頁岩油的未來生產會受到諸如環境、設備和從業人員數量等方面的困擾,但頁岩油資源開發正在美國迅速加快,產量也在顯著增長。2012年年初至今,美國國內石油生產年同比增長接近100萬桶/天,增速遠超其他國家。這其中,頁岩油開采新技術功不可沒,與頁岩油產量今年出現爆發式增長有直接關系。氣價過低令許多開采商轉向開采頁岩油。有越來越多原先准備開采頁岩氣的鑽機用於開采頁岩油,導致頁岩油產量在2012年出現爆發式增長。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內,美國國內石油產量滿足了89%的能源需求,今年美國年產量有望達到1991年以來最高水平。EIA預計,2012年美國頁岩油日產量將達72萬桶,相當於其國內石油日產量的12.5%。
OPEC在報告中預測,到2020年,頁岩油的全球供應量將達到200萬桶/天,這相當於非洲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奈及利亞目前的石油產量,而到2035年,頁岩油的供應量將達到300萬桶/天。2020年之後頁岩油增速將下降,原因在於易於開採的頁岩油基本已消耗殆盡。中期內,頁岩油生產將主要集中在北美地區,然而從更長遠的角度來說,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將加入頁岩油開發的行列。
過去10年非歐佩克國家產量增長乏力,但今年以來頁岩油產量的爆發式上升,水平井和水力壓裂技術在頁岩油開采方面的應用,以及深水項目的投產,將有望再次開啟非歐佩克國家產量快速增長之門。鑒於北美頁岩油氣產量顯著增加,歐佩克的報告提高了來自非歐佩克成員國石油供應的預測。數據顯示,到2016年,來自非歐佩克成員國的石油供應將達到每天5660萬桶,比2011年增加420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