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期貨杠桿
『壹』 大宗商品期貨包含哪些
大宗商品指同質化、可交易、被廣泛作為工業基礎原材料的商品,比如鐵礦石、煤炭、有色金屬、原油、農產品等。總體上包括三個類別,即能源商品、基礎原材料和農副產品。春節後,大宗商品中以銅為代表的有色金屬板塊迎來一波強勢上漲,不少投資者都想參與行情交易,交易前需要先找一家靠譜的期貨公司開戶,推薦銀河期貨,銀河證券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不僅在國內期貨公司中的排名靠前,在業內的口碑也一如既往的優秀。。我的答案能否幫你解決問題,如果能希望能採納下
『貳』 大宗商品和股票還有期貨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1.交易時間:股票周一至周五上午9:30-11:30,下午13:00-15:00
現貨周一至周五上午09:30至11:30;下午13:30至16:30;晚上19:00至22:00
期貨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30,下午13:30-15:00
2.交易制度:股票實行100%保證金交易,只能做漲(低買高賣)T+1交易(當天買進當天不能賣出)當日結算資金不能轉出,含印花稅。受基本面影響大,容易暴漲暴跌,當日買進錯誤不能立即止損。
現貨實行20%保證金交易,資金放大5倍,有效的利用資金進行投資,可以做漲(低買高賣),也可以做空(高位空進去,低位買回來)T+0交易(當天買進或者賣出可以當天平倉出場)不含印花稅,波動穩定不會暴漲暴跌,沒有缺口,今日收盤價就是下一個交易日的開盤價,當日買進或者賣出判斷錯誤可以立即止損。受基本面影響較小。
期貨實行10%保證金交易,資金放大10倍,風險同時放大,可以做漲(低買高賣),也可以做空(高位空進去,低位買回來)T+0交易(當天買進或者賣出可以當天平倉出場)不含印花稅,波動劇烈,容易暴漲暴跌,有跳空缺口。當日買進或者賣出判斷錯誤可以立即止損。但是受基本面影響較大,所以有時止損會錯過最佳時機。
3順勢而為:不管是股票,現貨,還是期貨我們都要順應趨勢做單,絕不逆勢做單或者逆勢加碼拉均價,這樣風險會加大。
4計劃做單:要想在28市場獲利,就要多學多總結,制定長遠計劃和每次下單前的計劃,設好止盈止損位,到了止盈止損位堅決出場,不能胡亂改變計劃,不然你會被市場淘汰出去。
5散戶投資誤區:認為杠桿市場風險大,這里我也承認風險大,但是風險掌控在自己手中,比如你覺得股票是100%保證金交易,那麼作為現貨你可以20%的倉位來操作,或者期貨10%的倉位進行操作,或者更小的倉位進行下單,這樣風險不是降的逼股票還低了。所以說計劃,風險都是自己控制的。關鍵看自己的執行力。
『叄』 大宗商品期貨多少倍杠桿
國內期貨杠桿一般5-15倍
『肆』 在大宗商品期貨中,為什麼會跳開那麼多
大宗商品屬於期貨,期貨都是合約交易,用大白話說就是有期限,有時間限制,到時間了交割實物!到時間後物品的價格和期貨價格會有差別,會有比較大的變動!會跳開很多!
這也是實體企業迴避風險的一種模式!對沖風險!
而遠期合約都是直接波動挑開漲跌停!期貨的漲跌停一般都是4-5%!都是10倍杠桿左右!可想而知都是50%
做期貨合約買近期的合約指數比較好一點,走勢還比較好看!都是短線操作為主!
要對商品有足夠的分析和判斷才能操作的更省心!
『伍』 做大宗商品的公司,那麼多囤貨為什麼都不敢做期貨
期貨是杠桿交易,風險比1:1的現貨要大得多。
『陸』 大宗商品期貨有實物交割嗎
大宗商品交易市場都可以進行實物交割的!但是有交割起點,各種交易品的起點不同!
『柒』 誰能幫我理解一下期貨和現貨,以及大宗商品呢
現貨,就是這個貨物現在的價格。
期貨,是你預期這個貨物將來是漲價還是落價。
你認為它將來是漲價,那麼現在就買進,等到將來漲價的時候,把它賣出去就盈利賺錢了。可是將來不是現在,它還沒有來,只是你的預期,所以你買進的是未來,是空的,不是現實,所以期貨也叫做空。如果你認為這個貨物將來是落價,那麼你現在可以將它賣出,等到將來跌價的時候再把它買進來。當然,現在的賣出和將來的買入都是空的,沒有實物。等到將來到期的時候,不管你是賺錢還是賠錢,都必須平倉。平倉的意思是結算:如果你當初是買入,那麼現在賣出叫平倉;如果你當初是賣出,那麼現在買入叫平倉。因為它到期必須平倉結算,所以叫期貨------到期交貨。
期貨別說在中國,別說是中小客戶,即使是在發達的西方,也沒有幾個人敢玩的。因為預測未來,沒有幾個人能預測出來的。
大宗商品,就是可以作為期貨買賣的商品,是空的。
三者之間的關系:現貨,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貨物,是多少錢就是多少錢。期貨,是預測將來的某一天,這個貨物的價格,是預測,不是事實。大宗商品是個范圍,包括所有的期貨商品。
『捌』 大宗商品和期貨的區別
大宗商品是指可進入流通領域,非零售環節,具備商品屬性且用於工農業生產與消費使用的大批量買賣的物質商品。而在金融投資領域,大宗商品是指同質化、可交易、被廣發作為工業基礎材料的商品,比如原油、有色金屬、農產品、鐵礦石、煤炭等。
『玖』 期貨 關於通貨膨脹和大宗商品價格的問題
通脹時期避險資金會流入商品市場,尤其是流入黃金市場進行保值。另外通脹時期由於貨幣貶值,所以商品就會顯得便宜,而存在了一定的上漲空間。
通脹之後,通常都面臨著貨幣緊縮問題。央行通過再貼現,窗口指導和在資本市場的操作回籠多餘的資金。另外避險資金這時候也會投資到經過通脹之後顯得十分便宜的甚至破產的優質資產,也就是投資實業。這樣的話商品市場就會面臨資金短缺問題,面臨調整。
自1971年開始,大宗商品出現過兩輪大幅上漲行情。一輪是在1971-1980年,當時資本主義世界處在二戰後最嚴重的「滯脹」時期,經濟停滯不前,增長緩慢,而通貨膨脹嚴重,導致商品暴漲。CRB指數由1971年9月30日的96.80點上漲到1980年11月28日的334.8,上漲幅度246%。其中原油由3美元/桶上漲到1980年的40美元/桶,黃金由35美元/盎司上漲到850美元/盎司。
而2003年以來,大宗商品再次出現暴漲,尤其是龍頭品種原油,從1998年底的10.72美元/桶,上漲到2008年7月11日的147美元/桶,上漲幅度巨大。表面上看是全球經濟大幅增長帶動需求增長引發商品上漲,經濟增長確實是商品上漲的一大重要因素,實際上更重大動力就是全球資金泛濫導致的通貨膨脹,這主要是由於在「9.11」之後,美聯儲長期將利率長期維持在1%,相當於向全世界輸出通貨膨脹。2003以來,世界經濟強勁增長,同時美元處於貶值之中,經濟增長與美元貶值是商品大幅上漲的兩大動力。
導致通脹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界各國廣泛使用信用貨幣,比如信用卡,貸款等,相當於把未來的錢拿到現在消費,無形中就增加了當前的貨幣流通量,而央行為了彌補未來的缺口,則在當前要發行大量貨幣,導致貨幣供應過多,不值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