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季度商品期貨套利交易策略
『壹』 期貨套利交易方法
正如一種商品的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經常存在差異,同種商品不同交割月份的合約價格之間也存在差異;同種商品在不同交易所的交易價格變動也存在差異。由於這些差異的存在,使期貨市場的套利交易成為可能。
套利,又稱套期圖利,是指期貨市場參與者利用不同月份、不同市場、不同商品之間的差價,同時買入和賣出不同種類的期貨合約以從中獲取利潤的交易行為。
在期貨市場中,套利有時能比單純的長線交易提供更可靠的潛在收益,尤其當交易者對套利的季節性和周期性趨勢進行深入研究和有效使用時,其功效更大。
有些人說套利交易的風險比單純的長線交易更小,這並不確切。盡管一些季節性商品的套利的內在風險低於某些單純長線交易,但套利有時比長線交易風險更高。當兩個合約、兩種商品的價格反方向運動時,套利的兩筆交易都發生虧損,這時,套利成為極為冒險的交易。
因此,就整個期貨交易而言,套利交易仍然是一項風險、收益都較高的投機。套利交易的收益來自下面三種方式之一:(1)在合約持有期,空頭的盈利高於多頭的損失;(2)在合約持有期,多頭的盈利高於空頭的損失;(3)兩份合約都盈利。
套利交易的損失則來自剛好相反的方式:(1)在合約持有期,空頭的盈利少於多頭的損失;(2)在合約持有期,多頭的盈利少於空頭的損失;(3)兩份合約都虧損。
試舉一例,2003年5月22日,某一交易者對2003年8月與11月豆粕合約進行套利交易,以2092元/噸的價格賣出8月合約10手,以2008元/噸的價格買入11月合約10手。5月29日,8月合約的價格下跌至2059元/噸,11月合約的價格上漲至2029元/噸,套利者可發出平倉指令,結束套利交易,結果交易者在8月合約上贏利330元,在11月合約上贏利210元,共計贏利540元(不計手續費)。這個例子是兩份合約都贏利的情況,當然這種情況發生的幾率比較小。
(6)、期貨套利的方法
期貨市場的套利主要有三種形式,即跨交割月份套利、跨市場套利及跨商品套利。
①、跨交割月份套利(跨月套利)
投機者在同一市場利用同一種商品不同交割期之間的價格差距的變化,買進某一交割月份期貨合約的同時,賣出另一交割月份的同類期貨合約以謀取利潤的活動。其實質,是利用同一商品期貨合約的不同交割月份之間的差價的相對變動來獲利。這是最為常用的一種套利形式。比如:如果你注意到5月份的大豆和7月份的大豆價格差異超出正常的交割、儲存費,你應買入5月份的大豆合約而賣出7月份的大豆合約。過後,當7月份大豆合約與5月份大豆合約更接近而縮小了兩個合約的價格差時,你就能從價格差的變動中獲得一筆收益。跨月套利與商品絕對價格無關,而僅與不同交割期之間價差變化趨勢有關。
『貳』 怎樣做期貨套利
套利是什麼?
套利是指利用相關市場或者相關合約之間的價格相對性變化,在相關市場或相關合約上進行交易方向相反的交易,一般以價差(或者比值)發生有利變化而獲利的交易行為。
交易者買進自認為是「便宜的」合約,同時賣出那些「高價的」合約,從兩合約價格間的變動關系中獲利。在進行套利時,交易者注意的是合約之間的相互價格關系,而不是絕對價格水平。
簡單的說,就是買強拋弱。強和弱可能是價格上的,也可能是內在邏輯上的。
套利一般可分為四類
A)跨期套利
B)跨市套利
C)跨商品套利
D)期現套利
跨期套利
該套利是套利交易中最普遍的一種,是利用同一商品但不同交割月份之間正常價格差距出現異常變化時進行對沖而獲利的,又可分為牛市套利和熊市套利兩種基本形式,根據正反向市場,可以細分為四種形式。
總的指導思想是:「在低庫存水平下,現貨(近月)的波動率要高於遠期」(薩繆爾森效應)。
關注三大因素:① 庫存是隔月價差的決定性因素;② 近月合約的波動性最強;③ 空頭移倉使隔月價差擴大(通常是買進近期合約、後賣出遠期合約的借入交易),多頭移倉使隔月價差縮小(通常是賣出近期合約、後買進遠期合約的借出交易)。
正向市場:遠期合約價格大於近期合約的價格
反向市場:遠期合約價格小於近期合約的價格
1、牛市套利:買近賣遠(正套)現貨緊缺時較佳
2、熊市套利:賣近買遠(反套)現貨滯銷時較佳
3、蝶式套利:是兩個跨期套利的組合,分為:買兩頭賣中間,賣兩頭買中間,無法有效判斷市場的價差結構時,可選擇蝶式套利。
例如在進行金屬牛市套利時,交易所買入近期交割月份的金屬合約,同時賣出遠期交割月份的金屬合約,希望近期合約價格上漲幅度大於遠期合約價格的上漲幅度;而熊市套利則相反,即賣出近期交割月份合約,買入遠期交割月份合約,並期望遠期合約價格下跌幅度小於近期合約的價格下跌幅度。
跨市套利
是在不同交易所之間的套利交易行為。當同一期貨商品合約在兩個或更多的交易所進行交易時,由於區域間的地理差別,各商品合約間存在一定的價差關系。
例如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與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都進行陰極銅的期貨交易,每年兩個市場間會出現幾次價差超出正常范圍的情況,這為交易者的跨市套利提供了機會。例如當LME銅價低於SHFE時,交易者可以在買入LME銅合約的同時,賣出SHFE的銅合約,待兩個市場價格關系恢復正常時再將買賣合約對沖平倉並從中獲利,反之亦然。在做跨市套利時應注意影響各市場價格差的幾個因素,如運費、關稅、匯率等。
跨商品套利
指的是利用兩種不同的、但相關聯商品之間的價差進行交易。這兩種商品之間具有相互替代性或受同一供求因素制約。跨商品套利的交易形式是同時買進和賣出相同交割月份但不同種類的商品期貨合約。
例如金屬之間、農產品之間、金屬與能源之間等都可以進行套利交易。
期現套利
期現套利,英文名Arbitrage,是利用同一種商品在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之間的不合理的價差進行的套利行為。當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之間出現不合理的基差時,套利者通過構建現貨與期貨的套利資產組合,以期望基差在未來回歸合理的價值區間並獲取套利利潤的投資行為。
套利交易目的與作用
目的 :交易者之所以進行套利交易,主要是因為套利的風險較低,套利交易可以為避免始料未及的或因價格劇烈波動而引起的損失提供某種保護,但套利的盈利能力也較直接交易小。
作用:套利的主要作用一是幫助扭曲的市場價格回復到正常水平,二是增強市場的流動性。
『叄』 套利有哪些種類,套利分為哪幾類
舉幾個套利活動例子
1.數字貨幣搬磚套利
相對於幣圈的搬磚,最早期的是BTC、ETH的搬磚,由於數字貨幣在國內外各家交易所的價格都不相同,這就誕生了一門新的生意——「數字貨幣搬磚」,就是把比特幣在不同交易所之間騰挪,賺取差價套利。
在2017年9月4號中國禁止比特幣人民幣交易以後,國內交易所價格暴跌,國內價格最低時僅為海外價格的80%,這就造成了巨大的套利空間。國外3500刀,國內摺合3200刀,20萬本金當天收益達到50%,加杠桿的收入翻倍也大有人在。
數字貨幣搬磚收益大,缺點是資金要成規模,資金少了手續費相對較高,吃不到足夠的利潤。因此民間也出現了很多搬磚群組織規模搬磚。小資金月收益也可以維持在100-200%。
還有很多套利項目,對專業性和資金量要求較高,例如可轉債/可交債網下申購、分級基金套利等,具有一定門檻,不適合散戶參與。綜合來看,數字貨幣搬磚更適合普通人,也是財富升級的一個重要途徑,近期比特幣行情穩定,是搬磚套利的絕佳時機,普通人抓住一兩次機會就會實現階級躍遷。
更多金融理財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
『肆』 期貨交易如何做套利交易
要知道
套利本質是獲得相關合約的價差、比價的縮小或者擴大帶來的風險收益。
可以在期貨和現貨之間進行套利;
也可以在不同月份、不同品種、不同市場間的價差進行套利。
套利也投機的一種,比純粹投機更要專業一點
『伍』 商品期貨套利案例有哪些,求助各位
套利( spreads): 指同時買進和賣出兩張不同種類的期貨合約。交易者買進自認為是"便宜的"合約,同時賣出那些"高價的"合約,從兩合約價格間的變動關系中獲利。在進行套利時,交易者注意的是合約之間的相互價格關系,而不是絕對價格水平。
套利一般可分為三類:跨期套利、跨市套利和跨商品套利。
跨期套利是套利交易中最普遍的一種,是利用同一商品但不同交割月份之間正常價格差距出現異常變化時進行對沖而獲利的,又可分為牛市套利(bull spread)和熊市套利(bear spread兩種形式。例如在進行金屬牛市套利時,交易所買入近期交割月份的金屬合約,同時賣出遠期交割月份的金屬合約,希望近期合約價格上漲幅度大於遠期合約價格的上帳幅度;而熊市套利則相反,即賣出近期交割月份合約,買入遠期交割月份合約,並期望遠期合約價格下跌幅度小於近期合約的價格下跌幅度。
跨市套利是在不同交易所之間的套利交易行為。當同一期貨商品合約在兩個或更多的交易所進行交易時,由於區域間的地理差別,各商品合約間存在一定的價差關系。例如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與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都進行陰極銅的期貨交易,每年兩個市場間會出現幾次價差超出正常范圍的情況,這為交易者的跨市套利提供了機會。例如當LME銅價低於SHFE時,交易者可以在買入LME銅合約的同時,賣出SHFE的銅合約,待兩個市場價格關系恢復正常時再將買賣合約對沖平倉並從中獲利,反之亦然。在做跨市套利時應注意影響各市場價格差的幾個因素,如運費、關稅、匯率等。
『陸』 期貨套利怎麼做 風險和收益怎麼樣
期貨套利風險相對於單純投機風險小,但收益見效時間長,收益保持中下。
期貨套利是指利用相關市場或者相關合約之間的價差變化,在相關市場或者相關合約上進行交易方向相反的交易,以期在價差發生有利變化而獲利的交易行為,如果發生利用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之間的價差進行的套利行為,那麼就稱為期現套利。
股指期貨與現貨指數套利原理:
指投資股票指數期貨合約和相對應的一攬子股票的交易策略,以謀求從期貨、現貨市場同一組股票存在的價格差異中獲取利潤。
當期貨實際價格大於理論價格時,賣出股指期貨合約,買入指數中的成分股組合,以此獲得無風險套利收益,稱為「正套」。
當期貨實際價格低於理論價格時,買入股指期貨合約,賣出指數中的成分股組合,以此獲得無風險套利收益,稱為「反套「。
市場中常常出現價格分布不尋常的合約組合,有些可以成為投資者套利交易的良好對象,有些則是「套利陷阱」,其存在由於種種原因,並不能很好的價差回歸,有時甚至會出現令人詫異的變化,導致套利失敗。因此投資者要格外小心下面幾種「套利陷阱」。
1.不做跨年度的跨期套利
2.不做非短期因素影響的正向套利
由於套利機會是依據中長期價格關系找到短期價格呈現偏離的機會,發生套利機會的因素一般都是短期或者突發事件引起的價格異變,所以,一般不應介入非短期因素影響的正向套利時機。
3.「逼倉」中的套利危險
其風險重要在跨期套利中浮現,一般而言,跨期的虛盤套利不涉及到現貨,而逼倉的風險就在於沒有現貨頭寸做維護,當市場行情呈現單邊逼倉的時候,逼倉月合約要比其它月份走勢更強,其價差未涌現「理性」回歸,從而導致虧損的局勢。
4.不做流動性差的合約
如果組建的套利組合中一個或兩個期貨合約流動性很差,則我們就要注意該套利組合是否可以順利地同時開倉和平倉,如果不能,則要斟酌廢棄該次套利機會。此外,如果組合構建得足夠大,則組合的兩個合約都存在必定的沖擊成本。在期現套利和跨期套利中,參與到交割的套利須保證有足額的資金交付。
5.資金的機遇成本和借入成本
在實際投資中,兩個交易賬戶均須備有足夠的預留保證金,這會增添利息成本,從而下降收益率。我們需要斟酌資金起源是自有資金還是借貸資金,而資金借入的期限和套利頭寸的持有期限可能並不匹配。
『柒』 期貨套利案例
套利( spreads): 指同時買進和賣出兩張不同種類的期貨合約。交易者買進自認為是"便宜的"合約,同時賣出那些"高價的"合約,從兩合約價格間的變動關系中獲利。在進行套利時,交易者注意的是合約之間的相互價格關系,而不是絕對價格水平。
套利一般可分為三類:跨期套利、跨市套利和跨商品套利。
跨期套利是套利交易中最普遍的一種,是利用同一商品但不同交割月份之間正常價格差距出現異常變化時進行對沖而獲利的,又可分為牛市套利(bull spread)和熊市套利(bear spread兩種形式。例如在進行金屬牛市套利時,交易所買入近期交割月份的金屬合約,同時賣出遠期交割月份的金屬合約,希望近期合約價格上漲幅度大於遠期合約價格的上帳幅度;而熊市套利則相反,即賣出近期交割月份合約,買入遠期交割月份合約,並期望遠期合約價格下跌幅度小於近期合約的價格下跌幅度。
跨市套利是在不同交易所之間的套利交易行為。當同一期貨商品合約在兩個或更多的交易所進行交易時,由於區域間的地理差別,各商品合約間存在一定的價差關系。例如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與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都進行陰極銅的期貨交易,每年兩個市場間會出現幾次價差超出正常范圍的情況,這為交易者的跨市套利提供了機會。例如當LME銅價低於SHFE時,交易者可以在買入LME銅合約的同時,賣出SHFE的銅合約,待兩個市場價格關系恢復正常時再將買賣合約對沖平倉並從中獲利,反之亦然。在做跨市套利時應注意影響各市場價格差的幾個因素,如運費、關稅、匯率等。
案例一:
某公司每年船運進口銅精礦含銅約2萬噸,分6-7批到貨,每批約3500噸銅量。方案為:若合同已定為CIF方式,價格以作價月LME平均價為准,則公司可以伺機在LME買入期銅合約,通過買入價和加工費等計算原料成本,同時在SHFE賣出期銅合約,鎖定加工費(其中有部分價差收益)。2000年2月初該公司一船進口合同敲定,作價月為2000年6月,加工費約350美元(TC/RC=72/7.2),銅量約3300噸(品位約38%)。隨即於2月8日在LME以1830美元買入6月合約,當時SCFc3-MCU3×10.032=691(因國內春節休市,按最後交易日收盤價計算),出現頂背離,於是2月14日在SHFE以19500賣出6月合約;到6月15日,在國內交割,交割結算價17760,此時SCFc3-MCU3×10.032=333。到7月1日,LME6月份的現貨平均價確定為1755美元(視為平倉價)。該過程歷時4個月,具體盈虧如下:
利息費用(約4個月):5.7%×4/12×(1830-350)×8.28=233
開證費:(1830-350)×1.5‰×8.28=18
交易成本:1830×1/16%×8.28+19500×6/10000=9+12=21
增值稅:17760/1.17×17%=2581
商檢費:(1830-350)×1.5‰×8.28=18
關稅:(1830-350)×2%×8.28=245
運保費:550
交割及相關費用:20
費用合計:233+18+21+2581+18+245+550+20=3686
每噸電銅盈虧:19500+(1755-1830)×8.28-1830×8.28-3686=41
總盈虧:41×3300=13.53(萬元)
此盈虧屬於套利價差收益,通過上述交易,加工費已得到保證。
案例二:
上海某一代理銅產品進出口的專業貿易公司通過跨市套利來獲取國內外市場價差收益.例如,2000年4月17日在LME以1650的價格買入1000噸6月合約,次日在SHFE以17500的價格賣出1000噸7月合約,此時SCFc3-MCU3×10.032=947;到5月11日在LME以1785的價格賣出平倉,5月12日在SHFE以18200的價格買入平倉,此時SCFc3-MCU3×10.032=293,該過程歷時1個月,盈虧如下:
保證金利息費用:5.7%×1/12×1650×5%×8.28+5%×1/12×17500×5%=3+4=7
交易手續費:(1650+1785)×1/16%×8.28+(17500+18200)×6/10000=18+21=39
費用合計:7+39=46
每噸電銅盈虧:(1785-1650)×8.28+(17500-18200)-46=401
總盈虧:401×1000=40.1(萬元)
鋁品種跨市套利
案例三:
在通常情況下,SHFE與LME之間的三月期鋁期貨價格的比價關系為10:1。(如當SHFE鋁價為15000元/噸時:LME鋁價為1500美元/噸)但由於國內氧化鋁供應緊張,導致國內鋁價出現較大的上揚至15600元/噸,致使兩市場之間的三月期鋁期貨價格的比價關系為10.4:1。
但是,某金屬進口貿易商判斷:隨著美國鋁業公司的氧化鋁生產能力的恢復,國內氧化鋁供應緊張的局勢將會得到緩解,這種比價關系也可能會恢復到正常值。
於是,該金屬進口貿易商決定在LME以1500美元/噸的價格買入3000噸三月期鋁期貨合約,並同時在SHFE以15600元/噸的價格賣出3000噸三月期鋁期貨合約。
一個月以後,兩市場的三月期鋁的價格關系果然出現了縮小的情況,比價僅為10.2:1(分別為15200元/噸,1490美元/噸)。
於是,該金屬進出口貿易商決定在LME以1490美元/噸的價格賣出平倉3000噸三月期鋁期貨合約,並同時在SHFE以15200元/噸的價格買入平倉3000噸三月期鋁期貨合約。
這樣該金屬進出口貿易商就完成了一個跨市套利的交易過程,這也是跨市套利交易的基本方法,通過這樣的交易過程,該金屬進出口貿易商共獲利95萬元。(不計手續費和財務費用)
((15600-15200)-(1500-1490)*8.3)*3000=95(萬元)
通過上述案例,我們可以發現跨市套利的交易屬性是一種風險相對較小,利潤也相對較為有限的一種期貨投機行為。
跨商品套利指的是利用兩種不同的、但相關聯商品之間的價差進行交易。這兩種商品之間具有相互替代性或受同一供求因素制約。跨商品套利的交易形式是同時買進和賣出相同交割月份但不同種類的商品期貨合約。例如金屬之間、農產品之間、金屬與能源之間等都可以進行套利交易。
交易者之所以進行套利交易,主要是因為套利的風險較低,套利交易可以為避免始料未及的或因價格劇烈波動而引起的損失提供某種保護,但套利的盈利能力也較直接交易小。套利的主要作用一是幫助扭曲的市場價格回復到正常水平,二是增強市場的流動性。
來源:上海商品交易所簡介
『捌』 什麼是期貨套利它與期貨投機相比有什麼特點
套利,又稱套期圖利,是指期貨市場參與者利用不同月份、不同市場、不同商品之間的差價,同時買入和賣出不同種類的期貨合約以從中獲取利潤的交易行為。一種商品的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經常存在差異,同種商品不同交割月份的合約價格之間也存在差異;同種商品在不同交易所的交易價格變動也存在差異。由於這些差異的存在,使期貨市場的套利交易成為可能。
期貨市場的套利主要有三種形式,即跨交割月份套利、跨市場套利及跨商品套利。
1.跨交割月份套利(跨月套利)
投機者在同一市場利用同一種商品不同交割期之間的價格差距的變化,買進某一交割月份期貨合約的同時,賣出另一交割月份的同類期貨合約以謀取利潤的活動。其實質是利用同一商品期貨合約的不同交割月份之間的差價的相對變動來獲利。這是最為常用的一種套利形式。跨月套利與商品絕對價格無關,而僅與不同交割期之間價差變化趨勢有關。
具體而言,這種套利又可細分為三種:牛市套利,熊市套利及蝶式套利。例如在進行金屬牛市套利時,買入近期交割月份的金屬合約,同時賣出遠期交割月份的金屬合約,希望近期合約價格上漲幅度大於遠期合約價格的上漲幅度;而熊市套利則相反,即賣出近期交割月份合約,買入遠期交割月份合約,並期望遠期合約價格下跌幅度小於近期合約的價格下跌幅度。
2.跨市場套利(跨市套利)
投機者利用同一商品在不同交易所的期貨價格的不同,在兩個交易所同時買進和賣出期貨合約以謀取利潤的活動。當同一種商品在兩個交易所中的價格差額超出了將商品從一個交易所的交割倉庫運送到另一交易所的交割倉庫的費用時,可以預計,它們的價格將會縮小並在未來某一時期體現真正的跨市場交割成本。比如說小麥的銷售價格,如果芝加哥交易所比堪薩斯城交易所高出許多而超過了運輸費用和交割成本,那麼就會有現貨商買入堪薩斯城交易所的小麥並用船運送到芝加哥交易所去交割。
3.跨商品套利
所謂跨商品套利,是指利用兩種不同的、但是相互關聯的商品之間的期貨價格的差異進行套利,即買進(賣出)某一交割月份某一商品的期貨合約,而同時賣出(買入)另一種相同交割月份、另一關聯商品的期貨合約。
『玖』 期貨套利的原則
1、買賣方向對應的原則:即在建立買倉同時建立賣倉,而不能只建買倉,或是只建立賣倉
2、買賣數量相等原則:在建立一定數量的買倉同時要建立同等數量的賣倉,否則,多空數量的不相配就會使頭寸裸露(即出現凈多頭或凈空頭的現象)而臨較大的風險。
3、同時建倉的原則:一般來說,多空頭寸的建立,要在同一時間。鑒於期貨價格波動的,交易機會稍縱即逝,如不能在某一時刻同時建倉,其價差有可能變得不利於套利,從而失去套利機會。
4、同時對沖原則:套利頭寸經過一段時間的波動之後達到了一定的所期望的利潤目標時,需要通過對沖來結算利潤,對沖操作也要同時進行。因為如果對沖不及時,很可能使長時間取得價差利潤在頃刻之間消失。
5、合約相關性原則:套利一般要在兩個相關性較強的合約間進行,而不是所有的品種(或合約)之間都可以套利。
這是因為,只有合約的相關性較強,其價差才會出現回歸,亦即差價擴大(或縮小)到一定的程度又會恢復到原有的平衡水平,這樣,才有套利的基礎,否則,在兩個沒有相關性的合約上進行的套利,與分別兩個不同的合約上進行單向投機沒有什麼兩樣。
『拾』 混合套利是什麼意思與跨市套利,跨期套利,跨品種套利有什麼不同
套利交易:即買入一種期貨合約的同時賣出另一種不同的期貨合約,這里的期貨合約既可以是同一期貨品種的不同交割月份。
也可以是相互關聯的兩種不同商品。還可以是不同期貨市場的同種商品。套利交易者同時在一種期貨合約上做多在另一種期貨合約上做空,通過兩個合約間價差變動來獲利,與絕對價格水平關系不大。
套利交易與通常的投機交易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較低的風險。不同期貨合約的價差變化遠不如絕對價格水平變化劇烈,相應降低了風險,尤其是迴避了突發事件對盤面沖擊的風險。
2、方便大資金進出。套利交易能夠吸引大資金,由於雙邊持倉,主力機構很難逼迫套利交易者斬倉出局。
(10)不同季度商品期貨套利交易策略擴展閱讀:
主要套利模式:
套利交易模式主要分為4大類型,分別為:股指期貨套利、商品期貨套利、統計和期權套利。
1、股指期貨套利
股指期貨套利是指利用股指期貨市場存在的不合理價格,同時參與股指期貨與股票現貨市場交易,或者同時進行不同期限、不同(但相近)類別股票指數合約交易,以賺取差價的行為。股指期貨套利分為期現套利、跨期套利、跨市套利和跨品種套利。
2、商品期貨套利
與股指期貨對沖類似,商品期貨同樣存在套利策略,在買入或賣出某種期貨合約的同時,賣出或買入相關的另一種合約,並在某個時間同時將兩種合約平倉。
在交易形式上它與套期保值有些相似,但套期保值是在現貨市場買入(或賣出)實貨、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入)期貨合約;而套利卻只在期貨市場上買賣合約,並不涉及現貨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