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克原油期貨
❶ 阿拉斯加勘探層
阿拉斯加地區包括陸地和近海兩部分,其勘探潛力都集中在極地(圖13-1和表13-1)。
根據該區域構造-地層演化,可將阿拉斯加極地勘探層分組。最深產層段是埃爾斯米爾層,其時代是密西西比紀至三疊紀。第二是與侏羅紀—早白堊世博福特海和楚科奇海開啟有關的岩層(這里稱為博福特層)。最後,有布魯克段。
此最後一個旋迴由下白堊統延續到地表,是一個由碎屑岩組成的向北過程體系,其碎屑來自南面布魯克山脈的沖斷作用。
圖13-1 阿拉斯加頂級勘探層位置圖
表13-1 阿拉斯加頂級勘探層特徵表
最大的未發現資源潛力在布魯克層層序中。布魯克層造山帶既是儲層的主要物源,又限定了該含油氣省的南部邊界。向北的邊緣沖斷作用在侏羅紀時開始於西部,在白堊紀時期向東部然後向北部擴展,達到美加邊界的海岸。該沖斷帶東段估計賦存著美國陸地最大的常規的、技術可採的未發現天然氣資源。盡管該區構造活動和圈閉形成於布魯克層,但捲入東部沖斷帶中的油藏則是博福特層和埃爾斯米爾時期。
在沖斷帶前沿緊接著的是褶皺帶,其捲入了整個布魯克層地層。兩個勘探層以此為界:一個是陸地勘探層,另一個則是與前者分割的近海勘探層,其向北延入博福特海,向東抵至坎寧河口。
天然氣估計主要賦存於陸地勘探層,特別是其西部。液態烴含量向東增加,直到近海勘探層中,估計原油資源量超過天然氣資源量。
在褶皺帶前沿是一個寬闊的相對平靜的碎屑岩層序帶,其由西部楚科奇海向東大致延伸至坎寧河口。它南起褶皺帶,向北橫穿巴羅穹窿,延伸50~75英里達到北海岸。
美國地質調查局和美國礦業管理局均依據地震地層位置對布魯克層層段進行了一級劃分。頂部勘探層被預測賦存較多油氣,具有較大型油氣田,特別是向東至科爾維爾河三角洲的近海區。前積和底部地層,不管是陸地還是近海,均劃入濁積岩勘探層。
美國礦業管理局根據圈閉中構造捲入程度,以巴羅穹窿中脊為界,將近海勘探層作進一步劃分,穹窿以南為非構造勘探層,以北則為斷塊勘探層。
從表13-1可見,所有的7個布魯克層頂級勘探層預測含石油9.5×109桶,天然氣53.6×1012立方英尺,約為整個極地常規的技術可采未發現資源的三分之一。最大的勘探目標多數也包含於這些勘探層中。
迄今,已在陸上許多小型常規油氣田或較大型油氣田中探明了布魯克層油氣藏的部分油氣資源。普拉德霍灣附近烏格努和西薩卡超巨型重油油田顯示其油氣儲量規模達數十億桶級。
在近海區許多探井中,布魯克層層段已試獲油氣,但詳情未見報道。近海區的一些勘探層未被證實,僅是假設勘探層。
除布魯克層層段外,阿拉斯加極地區其他4個頂級勘探層在地理上和層位上呈零星分布。其中前兩個發育於博福特層層段,分別分布於巴羅穹窿和楚科奇海(裂谷活動邊緣勘探層)。第三個發育於北部楚科奇台地的密西西比恩迪科特組。最後一個是布魯克層沖斷帶東部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