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參與商品期貨巨虧
⑴ 中國只有四家正式的期貨公司,那現在有很多的期貨公司是啥回事
一、國內的證券股票交易所有三個:
1、上海證券交易所(上證所);
2、深圳證券交易所(深交所);
3、香港證券交易所(港交所)。
二、商品期貨交易所
1、大連商品交易所(大商所);
2、鄭州商品交易所(鄭商所);
3、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期所);
三、金融類期貨交易所
1、中國金融交易所(中金所)
這才是國家正規的交易所
⑵ 國內商品期貨有對賭盤嗎 比如我在期貨公司開賬戶,交易。有可能我的資金是進入券商的對賭盤嗎。懂得
外匯平台為了防範風險大多採用對賭的DD模式,國內的期貨交易所,因為受監管和交易所制度的規定。交易所只是提供交易的場所和服務設施,且國內的商品交易所是會員制的非營利機構。期貨公司提供交易服務,只是收取服務傭金費用。所有從事證券期貨的金融機構都市接受證監會嚴格監管的,所以,你說的對賭模式在國內的金融機構是不允許的。
⑶ 為什麼期貨經紀公司不能從事自營業務,期貨經紀公司不能賣賣期貨嗎
實際上所有的期貨經紀公司都有自營盤,從業人員自己也搞。只不過不能明著做。
期貨公司營業部是允許自營盤,而且目前在開發很多信託產品。
期貨經紀公司,名稱上規定了它的范疇,只能是做交易的中間業務,就是找資金介紹給營業部,再就是對客戶的資金進行託管。所以它不能買賣期貨。
由於期貨經紀公司能拿到很多相關的信息,如果再參與交易,會形成不公平的市場和混亂的管理。
⑷ 要找一個介紹中國企業衍生品投資案例,我知道什麼期貨 期權是 ,但是我要的是具體的案例
樓主你好!我舉一個比較著名的國內企業參加衍生品投資的案例,不過最後是以巨虧收場,那就是2008年深南電與高盛的期權對賭事件。
深南電原本是一家效益穩定、運營情況良好的電力公司,但是在與高盛的子公司傑潤公司對賭之後,深南電如今已是風雨飄搖。
深南電10月21日公告稱,該公司在2008年3月12日與美國高盛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傑潤(新加坡)私營公司簽訂的期權合約,這一合約未按規定履行決策程序、也未及時披露。
期權合約確認書分為兩段。在有效期為2008年3月3日至12月31日的確認書中,雙方規定當浮動價高於63.5 美元/桶時,深南電每月可獲30萬美元的收益;當浮動價低於63.5美元/桶且高於62美元/桶時,深南電每月可得(浮動價-62美元/桶)×20萬桶的收益;而當浮動價低於62美元/桶時,深南電每月則需向傑潤公司支付與(62 美元/桶-浮動價)×40萬桶等額的美元。確認書中約定的「浮動價」是指紐約商品交易所當月輕質原油期貨合約的收市結算價的算術平均數。第二個時間段是從明年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並且賦予了對手方傑潤公司一個優先權,在這份合約中,基準油價較第一份提高了3美元/桶。
由於對賭的前7個月油價一直沒有跌破62美元/桶,目前,傑潤公司已累計支付了210萬美元到深南電全資子公司香港興德盛有限公司賬戶。
顯然,深南電與高盛子公司傑潤簽署的是一份收益確定但損失不確定的期權合約。從合約中不難看出,深南電在此次對賭協議中第一個時間段的獲利條件是浮動價高於62美元/桶,但當浮動價高於63.5美元/桶時,哪怕油價再高,深南電每月最多獲利額也恆定在30萬美元。與深南電不同,傑潤公司賭的則是油價的下跌,若未來浮動價跌入62美元/桶下方時,每下跌1美元,傑潤公司則將多獲利40萬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深南電簽訂這份對賭協議時,正是油價飆升的時期,那時石油均價在100美元/桶左右。但情況到了10月份時發生了逆轉。10月24日,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於62.85美元,此後原油價格一路下跌,深南電面臨巨大的經濟損失。此時,深南電這一未經披露的違規對賭也已被揭露了出來,深南電公開宣稱將盡可能解決此事。11月,傑潤公司與深南電撕毀合約,深南電被動轉移資產、減少損失,等待深南電的將是艱難的違約談判。
⑸ 我自己玩期貨合約虧了十幾萬,我家人打算報警有沒有用
我的交易之路一開始不是故事,確切的說是事故,而且是嚴重的事故。
剛剛開始交易那會處於年輕氣盛的年紀,畢業踏上社會之後一直比較順利;雖然普通的家庭出身但是經過幾年的「努力」(其實是運氣好)做的比較成功,當時比身邊的同齡人都要好,而且好很多。
那時候我經常告訴自己一句話:這世界上的事情,只要肯努力沒有我做不到的。平時朋友聚會餐桌上總是侃侃而談,是不是自己熟悉的領域;是不是我懂的事情都要發表自己的觀點,而且一定要讓別人認可我;現在回想起來我就是一個傻x。
這種自負的心態進入交易的中結果可想而知;我當時有多自負交易結果就有多慘烈。
金融市場不同於做任何其他的工作,做好了收入具有突破性,上升空間很大;做不好虧損的空間也很大;可以這樣說你有多少錢或者你能籌集多少錢都能在市場中虧光。
過去很多年了,還能記起很多當時虧損的情節。
我能夠從交易走出來完全是因為運氣,因我有志同道合的朋友。
這夥伴是超級有耐心的人,復盤尤其是大量復盤是超級枯燥的事情,而且要作統計和記錄;這位朋友是一位很現實的人或者說很有理智的人;他從來奢望神奇的成功概率高,盈利率高的交易系統;用他的話說在交易的世界裡那麼多人都虧損,能夠做到長期穩定盈利就已經很厲害了;長期穩定暴利這種事情都是神話,我們不應該生活在神話里。
他說:就是因為交易系統都很普通,而所有人都幻想完外神奇的交易系統,多數人不甘心使用這些簡單普通的東西才會失敗。
於是我們對於交易系統的回報預期降低,不幻想,腳踏實地的復盤統計完善交易系統;終於得到了不那麼完外卻能夠盈利的一套交易系統。
我們都上過大學智商都相仿;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沒有誰比別人更聰明,更出色,更有悟性;恰恰相反承認自己平庸;接受不完外才是正確的世界觀和交易觀。
在期貨,股市,外匯市場長期穩定的虧損到底要不要堅持?
有條件的堅持。
首先不要做自己一定能夠盈利的假設;不要做自己的交易終將成功的假設;不要做自己將會實現人生理想財富自由的假設。反而要做好自己交易不能成功的假設,這不是自己打退堂鼓;恰恰相反我們都知道金融市場遵循殘酷的二八定律;只有極少數的金字塔頂尖的人才能長期穩定的盈利;多數人都將沉默;因為這個市場沒有給他們發言的機會,他們的發言也不會被人們在意,更不會被記住
⑹ 國內商品期貨,爆倉之後還會欠期貨公司錢的嗎
你好,期貨是杠桿交易,只需要繳納保證金,極端情況下,是可能出現爆倉,客戶倒欠期貨公司錢的情況發生的。
⑺ 中國真正合法的期貨公司有幾家
境內批準的期貨交易所有四家: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中金所、鄭州商品交易所。
1、大連商品交易所(英文名稱為Dalian Commodity Exchange,英文縮寫為DCE)成立於1993年2月28日,是經國務院批準的四家期貨交易所之一,也是中國東北地區唯一一家期貨交易所。
截至2016年末,大商所擁有會員單位166家,指定交割庫247個,投資者開戶數273.70萬個,其中法人客戶8.21萬個;2016年,大商所年成交量和成交額分別達到15.37億手和61.41萬億元。大商所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油脂、塑料、煤炭、鐵礦石和農產品期貨市場。
2、鄭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鄭商所)成立於1990年10月12日,是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國內首家期貨市場試點單位,在現貨交易成功運行兩年以後,於1993年5月28日正式推出期貨交易。是全國四家期貨交易所之一,隸屬於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垂直管理。
鄭州商品交易所上市的品種有:白糖--SR PTA--TA 棉花--CF 強麥--WS 硬麥--WT 秈稻--ER 甲醇--ME。
3、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China Financial Futures Exchange,縮寫CFFEX) ,是經國務院同意,中國證監會批准, 由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共同發起設立的交易所,於2006年9月8日在上海成立。
4、上海期貨交易所(Shanghai Futures Exchange,縮寫為SHFE)是依照有關法規設立的,履行有關法規規定的職能,按照其章程實行自律性管理的法人,並受中國證監會集中統一監督管理。
上海期貨交易所目前上市交易的有黃金、白銀、銅、鋁、鋅、鉛、螺紋鋼、線材、燃料油、天然橡膠、瀝青等11種期貨合約。上海期貨交易所現有會員398家,其中期貨經紀公司會員佔80%以上,已在全國各地開通遠程交易終端250多個。
(7)中國企業參與商品期貨巨虧擴展閱讀:
2012年,上海期貨交易所與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CMEGroup)續簽合作備忘錄(MOU),而大連商品交易所也與迪拜黃金和商品交易所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市場人士認為,多家期貨交易所與境外交易所交流愈加頻繁並非偶然,中國期貨市場開放的步伐正在加快。
大連商品交易所與迪拜黃金和商品交易所在迪拜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是中國內地期貨交易所與中東地區交易所首次進行戰略合作,也是大商所成立19年來與國際同行簽署的第18個合作協議。
⑻ 在期貨裡面會不會虧到負數
會的。
期貨實行當日無負債制度。每日收盤後就會進行結算。在交易保證金不足的情況下,期貨公司會通知客戶及時追加保證金。如果客戶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及時追加保證金。期貨公司有權對客戶持有的合約進行強行平倉。
期貨中的強行平倉有兩種:交易所對期貨公司(或自營會員)的強行平倉和期貨公司對客戶的強行平倉。
強行平倉也叫強制平倉,又稱被斬倉/被砍倉/爆倉。依據強行平倉實施的主體不同,可將強行平倉分為交易所強行平倉和經紀公司強行平倉。
(8)中國企業參與商品期貨巨虧擴展閱讀
當會員結算準備金余額小於零,並未在規定時間內補足的強行平倉分三種情況:
第一、當只有自營賬戶違約時,對自營賬戶的持倉按合約總持倉量大小順序進行強平。如果強行平倉後,結算準備金仍小於零,對其代理賬戶中的投資者進行移倉;
第二、當只有經紀賬戶違約時,首先動用自營賬戶的結算準備金余額和平倉金額進行補足,再對經紀賬戶中的持倉按一定原則進行強平;
第三、當自營賬戶和經紀賬戶都違約時,強行平倉順序是先自營賬戶,後經紀賬戶。如果經紀賬戶頭寸強行平倉後,結算準備金大於零,對投資者進行移倉。
⑼ 中國期貨市場十大悲情人物盤點
1、傳奇人物:逍遙劉強
中國期貨界傳奇人物,因在2015股災中在高位滿倉,做多期指和配資買股票,最終導致破產,於2015年7月22日在北京華貿中心酒店頂樓平台跳樓自殺。
劉強生前為瑞林嘉馳對沖基金的基金經理,《期貨大作手風雲錄》作者,北京逍遙投資工作室創始人,有著近20年的期貨股票投資經驗,曾供職於股票私募、報社記者、期貨私募,其自創的多點共振操盤系統曾創下在一年中資金賬戶增長20倍的輝煌記錄,在期貨圈有著很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
不過在其自殺事件後,一位劉強的師兄和朋友透露,劉強自殺不是因為虧損破產,而是因為其患有抑鬱症,逝者已矣,真相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劉強的抑鬱症是否又能和他的交易撇清關系呢?
2、折翼的「證券之王」:管金生
作為債券市場交易的主導者,1995年「327國債」事件發生的那一周,萬國超賣債券期貨的情況非常嚴重,因為公司預計財政部將下調「保值貼補」——提供「保值貼補」是為了提升國債發行的吸引力——這會導致市場大幅下挫。但萬國後來又獲悉,財政部將提供另一份保值貼補,提高的比例比下調的幅度更大。這一信息令公司驚恐萬分。管金生別無他法,只好在2月23日這天休市前的8分鍾里,做出避免公司倒閉的最瘋狂舉動:大舉拋售。這一舉動,造成了債券期貨市場崩盤,以致中國證監會下令將這8分鍾內完成的交易全部取消,這結束了他作為中國證券業偉大試探者的生涯。
3、億萬富翁:袁寶璟
1996年秋天,袁寶璟向汪興提出,自己在四川成都炒期貨時損失九千餘萬元,懷疑是劉漢與證券交易所修改規則所致。汪興便提出安排人去打劉漢,得到袁寶璟的認可。後袁寶璟出資16萬元讓袁寶琦交給汪興;1997年2月1日晚9時許,受袁寶璟等人指使的李海洋(己判刑)在四川省廣漢市發現劉漢,李海洋向劉漢近距離連開兩槍,但未擊中劉;1997年以來,因汪興多次向袁寶璟借錢未果,便開始以打電話、寫信以要舉報袁寶璟的違法犯罪事實相威脅;袁寶璟向袁寶琦提到了汪興的恐嚇威脅,袁寶琦提出:「不行找人給他辦了,花兩個錢唄。」袁寶璟表示說:「行」,並提供30萬元資金。袁寶琦找到袁寶福,讓他把汪興做掉。後袁寶福向袁寶森提出此事,袁寶森主動提出去做;2001年11月15日,袁寶森刺汪興數刀後逃離。汪興被扎傷後,不斷威脅、恐嚇袁寶璟,袁寶璟對袁寶琦說「不行就辦了他」。之後,袁寶琦向袁寶福說「把尾巴活幹完」,並交給他人民幣18萬元;2003年10月4日23時許,袁寶福與袁寶森攜獵槍來到汪家附近,袁寶森對汪連開二槍,汪當場死亡。
4、財通基金:劉增鋮
2014年10月22日,劉增鋮錯判了聚氯乙烯(PVC)期貨品種將要大跌,對其進行了全面做空,不成想10月23日PVC卻走出了明顯的反彈行情,觸及到產品的止損位,最終清盤。
據知情人士對媒體透露,劉增鋮本打算做空PVC,但PVC出現了較大的期現價差,主力多頭開始逼倉,幾番博弈下來,不見多頭泄氣,無錢可撐,無奈之下只有砍倉,導致當天PVC跌停板打開並最終翻多。在一些期貨從業人士看來,出現這種結果也並不讓人意外,劉增鋮雖負責運營一家公司,但更多的是用公司模式去運作資金,完全是一個人在戰斗,操盤自己說了算,風險控制也是自己。
操盤手不計後果的、孤注一擲的押注PVC空頭,最終導致爆倉,這一行為明顯違背了以程序化套利、組合策略為主,力爭實現計劃資產的穩健增值的原則。
5、中國版利弗摩爾:侯慶華
初中文化,1969年出生於江蘇武進,祖籍浙江金華,剛出生即被遺棄,三天後輾轉於山東臨沂尚無子女的養父母家中,養父母已經相繼去世。16歲初中學業的他,當年以30元起步踏上外出打工路,先後歷時12年,在東北建築行業打拚,血雨腥風中完成原始資本積累,至26歲於人生第一個顛峰時期全身退出建築管理行業,並轉戰實業投資;28歲投身期貨行業,至31歲經歷暴倉,累計虧損本金1000萬;31歲開始期貨交易步入正常穩定的操作軌道,前期虧損補回,並完成了一定的本金積累,至35歲的期貨事業基本進入穩健發展階段。2005年成為億萬富翁,奠定期貨江湖地位。之後經歷離婚,而後又爆倉,最終自殺,是中國的利弗摩爾。
6、頂級慈善家:裘德道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人,杭州道遠集團董事長。依靠5000元錢起家,自1998年末進入化纖行業以來,短短幾年時間,裘德道就積累了數十億的資產,並在2005年和2007年兩次買下私人飛機。2006年,裘德道宣布捐資1億元成立道遠慈善基金,2008年又以個人名義給汶川災區捐款1000萬元,成為打破國內多項紀錄的頂級慈善家。後來進入期貨行業,在橡膠期貨上賺得數億,後在PTA期貨上巨虧20億,由於患肝癌,又加上期貨巨虧給其身心造成巨大打擊,在2010年聖誕節前夕因肝移植手術失敗去世,終年54歲。
7、白糖分析師:陳樹強
1982年出生,生前為中證期貨軟商品期貨研究員,在上海工作。陳樹強於2011年加入中證期貨,此前在長城偉業期貨任白糖期貨、股指期貨研究員。陳樹強參與工作時間不久,卻獲得了不少獎項:2010年首批鄭州商品交易所高級分析師(全國總共不到20人)、2009年證券時報第二屆優秀期貨公司暨最佳期貨分析師評選最佳白糖期貨分析師第二名 、2010年帶隊承擔鄭州商品交易所白糖功能課題任務,統稿全文,並接受多家媒體采訪。卻在年滿三十歲之際選擇了跳樓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家屬稱其患有憂鬱症,自殺前曾對於幾次行情的判斷屢屢失手。
8、億萬富翁:侯寶順
侯某本是一個加工廠的小老闆,在2000年以後,他開始鑽研炒期貨,到了2006年,侯某炒期貨賺了竟達1億多。在當時,這個數字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可惜暴富的侯某貪心不足,在期貨走下坡路的時候越虧越多,一下子回到了原點。一個人不怕一無所有,最怕曾經擁有,最終爆虧的他選擇了自殺,卻留下了兩個未成年的兒子。為了生活,在他人的幫助下,他的兩個兒子將欠了父親錢款的8個債務人告上法庭。之後,在法官的強制執行下,侯某的兩個兒子拿到了近30萬元執行款。
9、政協委員:謝貴華
廣東樂山市夾江縣政協委員、佳美植物油有限公司董事長,44歲的時候跳樓自殺,據一些熟悉謝貴華的知情者透露,謝的自殺與當年植物油期貨價格暴跌有關,因為當時的他已經把所有家當虧盡,謝貴華跳樓前還在聯系銀行,希望能再獲300萬元貸款,以殺入期貨市場「抄底」翻身。
10、糖業大佬:龐貴雄
46歲,廣東省湛江市坡頭區龍頭鎮人,當地知名的糖業老闆,廣東中谷糖業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湛江市優秀民營企業家。在2005年-2006年榨季里,中谷集團在湛江以及廣西屬下6間糖廠共生產白砂糖20萬噸,酒精約2萬噸。中谷糖業是湛江製糖行業龍頭企業之一,是廣東民企100強企業。據熟悉龐貴雄的人士介紹,龐曾經操作"期糖",虧損金額巨大,可能是這個原因讓他走上了不歸路,於2008年跳樓自殺。 據稱當時中谷公司債務估算總額高達10億。
類似於這樣帶血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期貨交易是一條艱辛而坎坷的路,希望每位投資者在期貨市場都能夠自律、自知、自醒。
⑽ 投資公司可以做為客戶,投資國內商品期貨嗎如果損失可以列帳嗎稅局承認嗎
投資公司可以作為客戶參與期貨交易的,參與期貨的盈利損失都可以在公司報表中體現的,畢竟算是一項風險投資。 國務院並沒有也不會對向期貨投資者(個人、企業)徵收所得稅,期貨賬戶所產生的每一分盈利,都不用向稅務機關報稅和交稅,因為國家稅務總局、各省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找不出向期貨賬戶的盈利要征稅的法律依據。 反過來想,掙錢了交個人所得稅,虧錢了難度讓他把稅吐出來。 具體的可以找我詳細聊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