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貨人民幣結算與石油美元
⑴ 中國石油期貨用人民幣結算有何意義
1、人民幣國際化
加大人民幣與石油貿易的結合程度,大力推動石油貨幣合約和石油人民幣進程。目前海灣的產油國,俄羅斯、伊朗等國在與他國的石油交易中都在尋求非美元化。而本幣尚不能自由兌換的中國,則只能承受石油成本加大和人民幣升值的雙重壓力。
2、建立戰略儲備庫
打破國際石油金融失衡的格局,關鍵在於中國必須爭取主動權,要形成與美國主導的石油金融體系抗衡的力量。其立足點就是以金融安全保障石油安全,構建中國「石油金融一體化」體系,實現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融合,打造中國戰略新優勢。
中國將龐大的外匯儲備通過購買石油等能源資源或建立戰略儲備庫的方式,轉變成實物資源儲備。
可以將外匯儲備與能源儲備結合起來考慮,把單純的貨幣儲備與更靈活的石油金融產品結合起來,即把石油金融合約如石油期貨合約、石油債券合約等也視作一種新型的儲備貨幣,既能使過多的外儲向實物資源轉化,更重要的是在金融市場上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1)原油期貨人民幣結算與石油美元擴展閱讀:
實現難點:
1、缺少聯合談判機制
中國缺少聯合談判機制。無論是石油,還是鋼鐵、鐵礦石等領域,都沒有建立起聯合對外談判機制。正因為如此,中國在類似國際市場領域,由於沒有話語權,屢屢吃啞巴虧。
譬如,日本新日鐵公司撕毀了此前中日韓三國鋼企達成的「君子協定」,率先與力拓公司達成鐵礦石價格協議,韓國浦項制鐵也隨之接受了日本與澳大利亞達成的合同價,就恰恰曝露了這一點。當然,原油與其他領域市場機制不同,這決定了石油談判不僅困難重重,而且也需要超強的智慧。
2、人民幣自由兌換問題
因為目前人民幣無法自由兌換,以及外匯管制等金融政策,也註定了中國在國際石油價格領域,難以擁有話語權,更遑論國際石油定價權。聯合談判機制的缺席和人民幣以及外匯政策的開放度不夠,確實是制約著中國爭奪國際石油定價權重要因素。
⑵ 為什麼石油用美元結算,對美國和中國有什麼影響,如果是人民幣又對中美國有什麼影響
用美元結算,主動權就在老美手裡。得先換成美子才能換石油。
⑶ 美元指數與石油期貨的相關性分析
打字好累,總之美元貶值的時候,即美元指數下跌,則會導致投資者傾向於商品持有,從而推高商品期貨尤其是原油期貨和黃金期貨的價格。可以理解為原油期貨與美元指數走勢呈反向變動。原油期貨第一是使用美元結算,第二是有限資源,具備一定的貨幣保值作用。但他們的走勢也不是完全相反,一般情況下來說,原油期貨的價格會手美元指數漲跌影響,向相反方向變化,但變動幅度還要參考產量、庫存、需求量及地緣政治、其他主要世界貨幣的走勢和強弱程度等等多方面的信息
⑷ 我國的原油期貨市場人民幣和美元是否能夠自由兌換
我國今年3月26日開始的原油期貨交易,是以人民幣為計價貨幣的,無法和美元自由兌換,同時按照匯率換算之後的美元原油期貨和人民幣原油期貨之間也會出現一定不對等,畢竟兩者不是同一個交易市場,存在多空頭寸不同從而產生價差。
⑸ 為什麼中國原油期貨用人民幣定價卻接受美元作為保證金
這是根據原油期貨這個品種的特殊性來決定的,首先原油更多是國家層面具有戰略意義的期貨品種,如果只是關起門來自己玩,肯定是不夠說服力的。因此原油期貨國際化,引入外國投資者意義重大。同時由於原油期貨的資金門檻比較高,限制了部分個人投資者,為了增強該品種的流動性,也有必要引進外資。同時由於我國有外匯管制,所以就需要將美元質押成人民幣(有一定的質押折扣率)這種方式來進行交易。
貨幣質押定義:貨幣質押是將投資者資金賬戶中某個幣種(目前原油期貨僅為美元)的資金, 按匯率暫時沖抵為該投資者另一種資金的操作。
公式:源幣種金額*匯率*貨幣質押折扣率=目標幣種金額
⑹ 原油期貨以人民幣計價為什麼對以美元計價的外匯儲備有一定風險
這個是有這個匯率風險的啊,畢竟高低就會牽涉到這個成本這塊的啊
⑺ 上海原油期貨是用人民幣結算嗎
三月二十六號新上線的,國內對接世界原油的,國家也希望人民幣主導石油市場,所以目前報價也是人民幣
⑻ 原油期貨是美金交易嗎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16日就報道,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宣布,委內瑞拉已經開始正式使用人民幣代替美元來為石油計價,下令全國石油貿易商停止接受美元支付,委內瑞拉廢除美元在原油貿易中的結算,這等於向美元和美國經濟宣戰,同時也為「石油人民幣」的反擊戰打響了第一槍。
國內原油期貨合約設計草案已經浮出水面。原油期貨將以人民幣為計價貨幣,以凈價交易,交割方式為保稅交割,參與主體包括境內境外的交易者。在原油期貨交易中人民幣將實現全面可兌換。
⑼ 上海期貨交易所原油期貨是以美元還是人民幣結算
國內期貨交易市場全部是人民幣結算,只有外盤才是美元結算。
⑽ 為什麼說原油期貨與美元呈負相關關系在一篇報道里看到的。
商品和貨幣是負相關關系。美國稱霸世界,世界能源格局掌握在美國手裡,所以能源是以美元定價而不是人民幣或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