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貨價值因子
① 國債期貨理論定價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有( ) 。 A. 現貨凈價 B. 轉換因子 C. 持有收益 D. 交割期權價值
選ABC,現貨凈價實際上就是看可交割的債券標的(國債期貨可以進行交割的債券標的並不是單一的)現在的市場價值,轉換因子實際上就是可交割的債券標的轉換為期貨合約規定的標准券的折算率,持有收益實際上就是要考慮到相關國債的市場收益率,交割期權價值這個一看就知道不對了,國債期貨只接受實際物交割,所謂的實物指的是債券,並不是指期權。
② 我想了解期貨的一些常用術語
【期貨交易】:指買賣雙方成交後不即時交割,而是按契約規定的成交價格、數量,到約定的交割期限後再履行交割手續的交易。
【期貨合約】:期貨合約是一種在將來的某個時間交割一定數量和質量等級的商品的遠期合約或協議。在已經批準的交易所的交易廳內達成,具有法律的約束力。相對於現貨的遠期合約來說,具有標准化格式;便於轉手買賣;實貨交割比例小;履約率甚高。期貨交易所為期貨合同規定了標准化的數量、質量、交割地點、交割時間,至於期貨價格則是隨市場行情的變動而變動的。
【遠期合約】:是根據買賣雙方的特殊需求由買賣雙方自行簽訂的合約。
【掉期合約】:是一種內交易雙方簽訂的在未來某一時期相互交換某種資產的合約。更為准確他說,掉期合約是當事人之間簽討的在未來某一期間內相互交換他們認為具有相等經濟價值的現金流的合約。較為常見的是利率掉期合約和貨幣掉期合約。
【期貨市場】:是進行期貨交易的場所,是多種期交易關系的總和。它是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在現貨市場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高度組織化和高度規范化的市場形式。既是現貨市場的延伸,又是市場的又一個高級發展階段。從組織結構上看,廣義上的期貨市場包括期貨交易所、結算所或結算公司、經紀公司和期貨交易員;狹義上的期貨市場僅指期貨交易所。
【期貨交易所】:是買賣期貨合約的場所,是期貨市場的核心。它是一種非營利機構,但是它的非營利性僅指交易所本身不進行交易活動,不以盈利為目的不等於不講利益核算。在這個意義上,交易所還是一個財務獨立的營利組織,它在為交易者提供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交易場所和有效監督服務基礎上實現合理的經濟利益,包括會員會費收入、交易手續費收入、信息服務收入及其它收入。它所制定的一套制度規則為整個期貨市場提供了一種自我管理機制,使得期貨交易的「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得以實現。
【期貨經紀商】:是指依法設立的以自己的名義代理客戶進行期貨交易並收取一定手續費的中介組織,一般稱之為期貨經紀公司。
【場內交易】:又稱交易所交易,指所有的供求方集中在交易所進行競價交易的交易方式。這種交易方式具有交易所向交易參與者收取保證金、同時負責進行清算和承擔履約擔保責任的特點。
【場外交易】:又稱櫃台交易,指交易雙方直接成為交易對手的交易方式。這種交易方式有許多形態,可以根據每個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設計出不同內容的產品。
【上市品種】:指期貨合約交易的標的物,如合約所代表的玉米、銅、石油等。並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適合做期貨交易,在眾多的實物商品中,一般而言只有具備下列屬性的商品才能作為期貨合約的上市品種:一是價格波動大。二是供需量大。三是易於分級和標准化。四是易於儲存、運輸。根據交易品種,期貨交易可分為兩大類: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以實物商品,如玉米、小麥、銅、鋁等作為期貨品種的屬商品期貨。以金融產品,如匯率、利率、股票指數等作為期貨品種的屬於金融期貨。金融期貨品種一般不存在質量問題,交割也大都採用差價結算的現金交割方式。我國上市品種主要有銅、鋁、大豆、小麥和天然橡膠。
【商品期貨】:商品期貨是指標的物為實物商品的期貨合約。商品期貨歷史悠久,種類繁多,主要包括農副產品、金屬產品、能源產品等幾大類。具體而言,農副產品約20種,包括玉米,大豆、小麥、稻穀、燕麥、大麥、黑麥、豬肚、活豬、活牛、小牛、大豆粉、大豆油、可可、咖啡、棉花、羊毛、糖、橙汁、菜籽油等,其中大豆、玉米、小麥被稱為三大農產品期貨:金屬產品9種、包括金、銀、銅、鋁、鉛、鋅、鎳、耙、鉑;化工產品5種,有原油3、取暖用油、無鉛普通汽油、丙烷、天然橡膠;林業產品2種,有木材、夾板。
【商品期貨交易】:商品期貨交易是代表特定商品的 ""標准化合約""(即 ""期貨合約"")的買賣。
【金融期貨】:指以金融工具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金融期貨作為期貨交易中的一種,具有期貨交易的一般特點,但與商品期貨相比較,其合約標的物不是實物商品,而是傳統的金融商品,如證券、貨幣、匯率、利率等。
【利率期貨】:是指以債券類證券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它可以迴避銀行利率波動所引起的證券價格變動的風險。
【貨幣期貨】:又稱外匯期貨,它是以匯率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用來迴避匯率風險。
【股票指數期貨】:是一種以股票價格指數作為標的物的金融期貨合約。
【期權】:又稱選擇權,期權交易實際上是一種權利的買賣。這種權利是指投資者可以在一定時期內的任何時候,以事先確定好的價格(稱協定價格),向期權的賣方買入或賣出一定數量的某種「商品」,不論在此期間該「商品」的價格如何變化。期權合約對期限、協定價格、交易數量、種類等作出約定。在有效期內,買主可以自由選擇行使轉賣權利;如認為不利,則可以放棄這一權利;超過規定期限,合同則失效,買主的期權也自動失效。期權有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之分。
【看漲期權】:是指在期權合約有效期內按執行價格買進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權利。
【看跌期權】:是指在期權合約有效期內按執行價格賣出標的物的權利。
【期權買方】:看漲期權或看跌期權購買者。期權買方擁有承擔某一期貨部位的權利,但不是義務。亦稱期權持有者。
【期權賣方】:通過賣出期權合約賺取權利金,並在期權持有者要求行使權利時負有履約義務的人。亦稱銷售者。
【歐式期權】:是指只有在合約到期日才被允許執行的期權,它在大部分場外交易中被採用。
【美式期權】:是指可以在成交後有效期內任何一天被執行的期權,多為場內交易所採用。
【實值期權】:具有內在價值的期權。當看漲期權的敲定價格低於相關期貨合約的當時市場價格時,該看漲期權具有內涵價值。當看跌期權的敲定價格高於相關期貨合約的當時市場價格時,該看跌期權具有內涵價值。
【虛值期權】:不具有內涵價值的期權,即敲定價高於當時期貨價格的看漲期權或敲定價低於當時期貨價格的看跌期權。
【利率掉期交易】:是相同種貨幣資金的不同種類利率之間的交換交易,一般不伴隨本金的交換。
【貨幣掉期交易】:是指兩種貨幣之間的交換交易,在一般情況下,是指兩種貨幣資金的本金交換。
【外匯按金交易】:是指在金融機構之間及金融機構與投資者之間進行的一種遠期外匯買賣方式。在交易時,交易者只付出1%~10%的按金(保證金),就可進行100%額度的交易。
【經調整的期貨價格】: 相當於現貨價格的期貨價格。計算方法:用期貨價格乘以用於交割的某一特定金融證券(如國庫券)的轉換系數(因子)。
【委託單】:出市代表經由計算機終端輸入的商品買賣定單。
【成交單】:經計算機配對後產生的買賣合約單。
【昨收市】:指前一交易日的最後一筆成交價格。
【開盤價】:當天某商品的第一筆成交價。
【收盤價】:當天某商品最後一筆成交價。
【最高價】:當天某商品最高成交價。
【最低價】:當天某商品最低成交價。
【最新價】:當天某商品當前最新成交價。
【成交價】:指某一期貨合約的最新一筆交易定價。
【結算價】:當天某商品所有成交合約的加權平均價。
【阻力點】:價格難於超越的某一價格水平。
【支持點】: 由於對合約之吸購,使得價格難以跌過某一特定價格水平。
【成交量】:指某一時間內買進或賣出的商品期貨合約數量,通常為一個交易日的成交合約數。
【持倉量】:尚未經相反的期貨或期權合約相對沖,也未進行實貨交割或履行期權合約的某種商品期貨或期權合約。
【結算價】:經加權後的成交價。
【開倉量】:每一筆成交量中新開倉的數量。
【平倉量】:每一筆成交量中平倉的數量。
【加權量】:交易所計算結算價時所涉及的參數。
【買價】:某商品當前最高申報買入價。
【賣價】:某商品當前最低申報賣出價。
【價差】:兩個相關聯市場或商品間的價格差異。
【波動】: 用於衡量在一定期間內的價格變動的計算方法。通常以百分點表示,而以每日價格變動百分點的年標准差來計算。
【漲跌幅】:某商品當日收盤價與昨日結算價之間的價差。
【停板額】: 由交易所逐日為每種合約規定的最大價格波動幅度(范圍)。
【漲停板額】:某商品當日可輸入的最高限價(等於昨結算價+最大變動幅度)。
【跌停板額】:某商品當日可輸入的最低限價(等於昨結算價—最大變幅)。
【空盤量】:尚未經相反的期貨或期權合約相對沖,也未進行實貨交割或履行期權合約的某種商品期貨或期權合約總數量。
【交易量】:在某一時間內買進或賣出的商品期貨合約數量。交易量通常指每一交易日成交的合約數量。
【開倉】:在期貨交易中通常有兩種操作方式,一種是看漲行情做多頭(買方),另一種是看跌行情做空頭(賣方)。無論是做多或做空,下單買賣就稱之為「開倉」。
【平倉】:買入後賣出, 或賣出後買入結算原先所做的新單。
【單號】:系統為委託單或成交單分配的唯一標識。
【質押】:指會員提出申請並經交易所批准,將持有的權利憑證移交交易所佔有,作為其履行交易保證金債務的擔保行為。權利憑證質押僅限於交易保證金,但虧損、費用、稅金等款項均須以貨幣資金結清。
【限倉制度】:是期貨交易所為了防止市場風險過度集中於少數交易者和防範操縱市場行為,對會員和客戶的持倉數量進行限制的制度。
【大戶報告制度】:是與限倉制度緊密相關的另外一個控制交易風險、防止大戶操縱市場行為的制度。
【逐日盯市制度】:是指結算部門在每日閉市後計算、檢查保證金賬戶余額,通過適時發出追加保證金通知,使保證金余額維持在一定水平之上,防止負債現象發生的結算制度。
【套期保值交易】:套期保值指在期貨市場上買入(或賣出)與現貨市場交易方向相反、數量相等的同種商品的期貨合約,進而無論現貨供應市場價格怎樣波動,最終都能取得在一個市場上虧損的同時在另一個市場盈利的結果,並且虧損額與盈利額大致相等,從而達到歸避風險的目的。
【多頭套期保值】:多頭套期保值是指交易者先在期貨市場買進期貨,以便在將來現貨市場買進時不致於因價格上漲而給自己造成經濟損失的一種期貨交易方式。
【空頭套期保值】:賣出期貨合約,以防止將來賣出現貨商品時因價格下跌而導致的損失。當賣出現貨商品時,將先以前賣出的期貨合約通過買進另一數量、類別和交割月份相等的期貨合約相對沖,以結束保值。亦稱賣期保值。
③ 期貨問題
一次一題就行 大家可以好好分析學習一下 這樣只給答案的話 也沒啥意思
④ 合約因子是什麼為什麼計算市值時會以最新價*數量*合約因子
股指期貨定義每個點值三00,每手合約值的錢是當前點位乘以三00,如三000點,則每手合約值三000*三00=90萬。 開一手合約需要支付上述合約價值的依5%至貳0%作為保證金,以貳0%保證金計算,開一手合約需要依吧萬。 股指期貨全稱是股票價格指數期貨,也可稱為股價指數期貨、期指,是指以股價指數為標的物的期貨品種。交易與普通的商品期貨交易一樣,具備相同的特徵,屬於金融衍生品的一種。作為期貨交易的一種類型,股指期貨交易與普通商品期貨交易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徵和流程
⑤ 國債,基點,轉換因子,套期保值,國債期貨問題求解。
組合基點價值:0.059042×0.5+0.055160×0.3+0.032883×0.2=0.0526456
套期保值比例=組合基點價值/(CTD券基點價值/轉換因子)=組合基點價值×轉換因子/CTD券基點價值
=0.0526456×1.04067/0.06532=83.87
買入84手
⑥ 什麼是CTA策略
CTA策略稱為商品交易顧問策略,也稱作管理期貨。商品交易顧問對商品等投資標的走勢做出預判,通過期貨期權等衍生品在投資中進行做多、做空或多空雙向的投資操作,為投資者獲取來自於傳統股票、債券等資產類別之外的投資回報。
趨勢交易是通過大量的指標排除市場噪音,設定交易系統,判斷當前市場趨勢,然後建立頭寸,而調整頭寸的臨界點都是特定計算機演算法所規定的。CTA策略的趨勢交易之所以會取得成功,不僅是因為投資者相信市場並非那麼有效,更重要的是他們觀察到市場是存在趨勢的。
事件性影響會導致標的物價值在短期內迅速提升,但其價格卻需要一段時間後才提升,之後價格還可能會繼續攀升以致超出其價值。在這期間,趨勢跟蹤策略就可以買入獲利。
(6)商品期貨價值因子擴展閱讀:
CTA策略研究方法:對單個品種歷史上的量價數據進行分析,包括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成交量,持倉量這些數據,提煉出具有概率優勢的規律,這就是通常意義上的因子或者策略,並將此規律用代碼實現,並假設這類規律在未來會依然存在。
最後用此類規律來判斷品種未來的方向,進行開倉,平倉,加倉,減倉等操作,並以此來獲利。通常來說,演化至今的CTA策略基本都是全自動交易,但也依然有輔之以手工判斷的交易存在。
CTA基金更可能是以信託投資的形式出現,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更可能是盈利分成而非管理費,這一點與現有的證券投資基金不同,更接近於私募基金。
因此,與公募的證券投資基金只有投資者、管理人(基金公司)、託管人(商業銀行)三方參與,各方的權利義務相對清晰不同,CTA基金涉及的利益方更多,管理的難度也更大。這對監管機構也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⑦ 求助!國債期貨問題。基點,基差,久期,轉換因子相關計算很復雜~
我不是很有把握,試著回答:
第一題:該機構將發行債券、將獲得資金,最怕的是這一個月利率上升,導致無法募集到足夠的資金;若這個月利率下降,他的融資成本會降低,是好事兒。所以主要是要對沖利率上升的風險。
所以進行期貨交易,當利率上升時應該通過期貨盈利,對沖現貨市場的風險。利率上升時能從國債期貨中盈利,應該是期望到期國債下跌,是賣出期貨。
數量上,是不是這么算:45000÷83.490÷5.3=101.7
猜一下,這題是不是選D啊
第二題,數字應該是103
將購入債券,樂於看到利率上升,此時債券價格會下跌。怕見到利率下降。所以為了對沖利率下降,操作上應該是買入國債期貨的。
第三題,真的have no idea。。。sorry
⑧ 利率期貨里的為什麼使用轉換因子
在交易所市場的債券回購交易中,為了防止出現質押品價值低於融資金額,給資金融出方帶來風險,標准券折算率(轉換因子)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標准券折算率的含義:
1、標准券的折算率是指國債現券折算成國債回購業務標准券的比率。
2、 標准券折算率指一單位債券所能折成的標准券代表的金額與一單位債券的面值之比。
3、公布這一折算比率的意義在於:便於將不同國債現券摺合成標准券,方便國債回購業務的開展,同時也促進了國債市場的完善和發展。
二、標准券折算率計算公式
(一)標准券折算率計算公式一
國債標准券折算率=上期平均價×(1-波動率)×97%÷(1+到期平均回購利率÷2)÷100
企業債及其他債券標准券折算率=上期平均價×(1-波動率)× [ 70% , 95% ]÷(1+到期平均回購利率÷2)÷100
其中:
1、上期是指:
(1)對於當日(T日)之前(含當日)集中競價交易超過5個交易日(含5個交易日)的債券品種,上期為該品種債券當日之前有發生集中競價交易的最近5個交易日(含當日);
(2)對於當日之前(含當日)集中競價交易不足5個交易日的債券品種,上期為當日之前有發生集中競價交易的所有交易日(含當日)。
2、上期平均價是指:
(1)對於在「T-4」日(含該日)至適用星期星期五(含該日)之間沒有兌付利息的債券品種,上期平均價為該品種債券上期各交易日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達成的交易的加權平均成交價(以成交量為權重,成交價以全價計算);(2)對於在「T-4」日(含該日)至適用星期星期五(含該日)之間兌付利息的債券品種,上期平均價為該品種債券上期各交易日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達成的交易的加權平均成交價扣除一單位該品種債券的兌付利息(以成交量為權重,成交價以全價計算)。
3、波動率=(上期最高收盤價-上期最低收盤價)÷[(上期最高收盤價+上期最低收盤價)÷2];收盤價以凈價計算。
4、到期平均回購利率是指:(1)適用星期存在到期的182天期國債回購交易的,到期平均回購利率為適用星期到期的182天期國債回購交易的加權平均成交價(以融資額為權重,回購交易的成交價的單位為百分之一,計算時不省略百分號);(2)適用星期不存在到期的182天期國債回購交易的,到期平均回購利率為距適用星期最近的一個星期到期的182天期國債回購交易的加權平均成交價(以融資額為權重,回購交易成交價的單位為百分之一,計算時不省略百分號)。
5、上述公式中的[X%,Y%]指在X%和Y%之間取一個固定值,具體取值由證券登記結算機構根據相關債券的評級及擔保等具體情況確定後通告證券交易所,由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在該債券上市前向市場公布。
6、標准券折算率保留小數點後兩位(舍棄小數點後第三位起的數值)。
(二)標准券折算率計算公式二
國債標准券折算率=計算參考價×93% ÷100.
企業債及其他債券標准券折算率=計算參考價×[70%,91%]÷100.
其中:
1、計算參考價是指:(1)發行公告載明發行價格的債券,計算參考價為發行公告載明的發行價格;(2)發行公告未載明發行價格的債券,計算參考價為該品種債券的面值。
2、上述公式中的[X%,Y%]指在X%和Y%之間取一個固定值,具體取值由證券登記結算機構根據相關債券的信用評級及擔保等具體情況確定後通告證券交易所,由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在該債券上市前向市場公布。
3、標准券折算率保留小數點後兩位(舍棄小數點後第三位起的數值)。
⑨ 如何利用轉換因子選擇最便宜的債券進行交割
利用該債券全價除以該債券的轉換因子的商的數值進行比較,在所有能進行債券交割債券中,這個數值最低的一般就稱為最便宜債券交割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