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油黃金 » 證監會官員與政協委員熱議原油期貨

證監會官員與政協委員熱議原油期貨

發布時間: 2021-05-29 01:27:37

㈠ 李對什麼

李對桃

希望能幫到你~

㈡ 美證監會提醒投資者不要將資金投入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怎麼看

最近時間管理、原油寶事件的發生、發酵遮蓋住了瑞幸數據造假事件。

4月21日,美國證監會(SEC)主席Jay Clayton及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主席William Duhnke等五位官員聯名發表了一篇題為《新興市場投資涉及重大信息披露、財務報告和其他風險,補救措施有限》的文章稱:

“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新興市場中,與美國本土公司相比,信息披露不完整或存在誤導性的風險要大得多;而且在投資者利益受到損害的情況下,獲得追索權的機會也要小得多。”“即使簽署審計報告的審計師不在中國,但如果公司在中國開展業務,則投資者應該考慮到PCAOB無法獲得審計底稿的潛在風險”,並提醒投資者可以在PCAOB網站上查詢尚不具備訪問許可權的信息。

綜合以上,中概股部分由於造假成本低且以後造假先例給美國股票市場帶來的就是一種警示,也正是美國證監會(SEC)等人聯合發表聲明的原因。

評論點贊,腰纏萬貫!添加關注,好運常伴!

㈢ 國家證監會監管的石油期貨平台有哪些

上海國際能源中心,不過目前還沒有上市

㈣ 現在的石油油價一直在上漲,為何中國石油的股價卻一直在跌

博主語:看了這篇文章,在目前,在制度沒有改進之前,在貪官沒有伏法之前,你,還會買股票嗎?

股民一研究股市上漲下跌的原因,管理層就發笑。漲跌的開關掌握在他們手中,你們卻去研究技術啦、這個面那個面啦,這不是緣木求魚又是什麼?

投資中國股市的人,本來應該是非常幸福的。從股市誕生到今天的20個年頭,中國經濟一直牛氣沖天,從來沒有低於過7%的增長速度,1990年的 gdp是 1.74萬億元,到2007年已經是24.6萬億元了,20年增長了14倍之多。作為實體經濟的晴雨表,照道理來講,就是一頭彪悍的大牛才對啊,即使投資人有所謂"過度情緒",最多也就是有時候肥牛有時候瘦牛罷了。

可悲的是,20歲的中國股市從來就沒有牛過,一會兒是骨瘦如柴的小貓,一會兒是碩大無朋的大象,股票價格總在喜馬拉雅的頂峰和馬里亞納海溝之間來回蹦達著。

是中國股民有著運動員一般的體魄,熱愛登山跳海、跳海登山地來回折騰嗎?顯然不是。今天中央電視台通過對76萬投資者的調查,得出一個數據:從 2007年至今,92%的股民虧損,虧損5成以上的人竟然接近6成!須知,今年是"黃金十年"的第二年,也是言猶在耳的"增加人民財產性收入"和"防止股市大起大落" 這些庄嚴的承諾才說了6、7個月啊。而縱觀20年股市的發展歷程,至少也有92%以上的平民參與者血本無歸,幾萬甚至十幾萬億的平民資財化為灰燼。說中國股市是百姓財產的屠宰場,那是一點也不過分的!

中國股市怎麼了?一個社會財富的源泉怎麼成了社會財富的黑洞?一個全體社會成員民主公平地分享社會發展成果的渠道怎麼成了加劇社會不公不義的工具?讓我們看看中國股市的結構吧。

中國股市由五個部分構成:1、代表法律權威、行使市場監管責任的國家機關;2、被投資者,也就是上市公司;3、投資者,也就是股民、基金和其他機構投資者; 4、在以上三者之間架設溝通橋梁的社會中介機構,如交易所、券商、會計師事務所;5、由公共知識分子和各利益集團代言人組成的公眾輿論。

照道理講,如果市場各部分各守其職,市場應該平穩發展才是啊,但是事實卻表明,18年來,中國的股市一直就是這樣要麼是貓,要麼是大象,來回折騰個不休。

為什麼會這樣?我們要從市場上漲下跌的原因分析起來。

中國股市從誕生至今,從來都是一個受著嚴格zf管制的"政策市",其上漲和下跌完全是政策人為製造出來的,所以和實體經濟幾乎老死不相往來。

既然是人為的政策市,為什麼不將股市調控成平穩發展的市場呢?

因為漲跌得越"暴",利益的越巨大!

設想一下,假如有人能准確地在中國股市的每一個低點買入,又在股市的每一個高點賣出,有個三年五年的,他將擁有多少財富?實在難以想像。不是說成為億萬富翁很簡單嗎?只要拿十萬元前,找到10個翻番的股票就實現億萬富翁的美夢了。

試想一下,假如這個"神人"在低點買入後,他是否希望在短時間內漲得越高越好?而他在高點賣出之後,是否希望在短時間內跌得越低越好?

誰能找到大盤的高點低點?製造政策的人;誰能找到個股的高點低點?操縱個股的人。

誰製造著政策?中國證監會;誰具體操縱個股?機構投資者。

中國證監會和機構投資者應該是什麼關系呢?應該是貓和老鼠的關系。但是現實是什麼關系呢?是一家親的關系。

一家親是如何形成的?1、入市靠證監會批准;2、運行靠證監會"窗口指導";3、隊伍相互融合。

僅僅查公開的資料就一目瞭然,證監會不過是一個跳板,許多證監會官員們人生的目標是到被監管單位去享受財富。

先看證監會和券商的隊伍融合:

新銀河證券的董事長李鳴曾是中國證監會稽查二局局長;新銀河證券的總裁肖時慶曾任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

安信證券總經理王彥國曾在證監會發行部、基金監管部、證監會南京特派辦、上海證管辦等部門擔任要職;

國金證券董事長雷波,是已被"雙規"的前證監會副主席王益的在證監會時的秘書;

平安證券總裁助理張文生曾經是證監會幹部;

曾任證監會副主席的汪建熙,後來搖身一變,成為合資投行中金公司的董事長;

太平洋證券總經理王超,曾任證監會法律部主任,證監會杭州特派辦主任、黨委書記、證監會稽查一局局長等職;太平洋證券獨立董事王連洲更是在業內赫赫有名,是基金法的起草組長;

再看證監會和基金公司隊伍的融合:

目前60家基金公司中,15家基金公司的總經理曾在證監會、上證所、深交所擔任過要職;此外,還有7家基金公司的董事等也在上述監管部門工作過;

甚至美國的也在招募中國證監會的官員:不久前,中投公司砸下32億美元的美國私募基金弗勞爾斯的董事總經理宣昌,就曾任證監會規劃委委員和機構監管部副主任。

好了,在這樣明目張膽的融合中,證監會對市場中兩支最重要的主力的監管已經成了左手管右手了。剩下來監管誰呢?管上市公司?

眾所周知,上市公司是券商輔導、保薦、發行上市的,券商和證監會是一家人後,上市公司和證監會就有了"姑表親";而基金等機構投資者要炒作股價需要上市公司有相應的消息配合,上市公司也要基金拉升股價進行減持、再融資等活動,在市場生存過程中,上市公司通過基金等機構投資者也和證監會有了"姨表親"。都是一家人,那麼監管誰呢?

還有兩支力量:"經濟學家"和媒體輿論。但是大多數"經濟學家"本來就是強勢利益集團包裝出來的、豢養著的,而這些強勢利益集團通過廣告購買、信息溝通早已經將大多數輿論媒體收歸麾下了;至於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假如他們堅持客觀公正的立場,在沒有集體訴訟制度的中國,在中小股東沒有對上市公司監督管理權的中國,能生存下來嗎?

現行的政治制度和政治道德,將證監會、券商、機構投資者、中介機構、大眾輿論焊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的時候,他們就是反市場的一致行動人!暴漲之後暴跌,暴跌之後再暴漲,就在這瘋狂的上串下跳中,一次次絞殺中小投資者的資本,一次次剮削人民的財富!

今年年初,滬深兩市的流通市值是10萬億,到6月18日已經不到6萬億了,這4萬億真金實銀,相當於去年全年國家財政收入80%財富到那裡去了?我們知道從去年到今年,印花稅、融資、再融資、大小非、基金分紅,林林總總加起來,也不過1萬億左右的規模,還有3萬億到那裡去了?

基金已經偶然暴出了"老鼠倉",證監會的官員們有嗎?假如有,那是非常恐怖的事情,因為能主導市場方向的人,從人性的角度,一定是希望漲了再漲,跌了再跌的啊。

但是目前我們的法律體系能阻止官員的老鼠倉嗎?答曰:不能!

《證券法》中第四十三條就是防範老鼠倉的,怎麼規定的呢?"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從業人員、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和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參與股票交易的其他人員,在任期或者法定限期內,不得直接或者以化名、借他人名義持有、買賣股票,也不得收受他人贈送的股票。"這個規定等於告訴證監會以及相關的禁止交易人,買賣股票一定要用老婆、兒女的名義,不可以拿自己的身份證去開戶。簡直是"嚴苛"的"酷法"啊,它的目的好像在努力杜絕證監會官員們擁有私房錢!

但是假如就有證監會官員冒天下之大不韙,拿自己的身份證炒起來怎麼辦?第一百九十九條的"違法責任"在等著他們: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參與股票交易的人員,直接或者以化名、借他人名義持有、買賣股票的,責令依法處理非法持有的股票,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買賣股票等值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這說明,如果自己把自己揪出來,不但要將賺的錢吐出來,而且證監會還可能給個"警告" 啊,"記過" 啊什麼的處分!如此"殘暴"的懲罰,相關人員至少膽子要比米粒大才敢觸犯啊!

前一段時間市場高呼"救市了!"的時候,我冷眼旁觀,哧哧冷笑:證監會肯定心裡想,你們鬧得這么凶,說大小非使股票下跌,說印花稅讓股票下跌,好,我大小非規范!我印花稅降下來!你們能耐大,看能將股票漲到哪裡去!一個眼色基金就明白了,瘋狂地賣;證監會也不閑著,新股拚命地發;"經濟學家"也行動起來,說恐怖啊,越南危機了!美國危機了!印度危機了!看你們那個敢買!等回落幾天傻瓜們猶豫彷徨的時候,給你們最後痛擊:特批特大的ipo!冷不防提高存款准備金!國資委說國有企業炒股損失要追究......嘩啦啦兮大廈傾......

暴漲有暴漲的受益者,暴跌有暴跌的受益者,在這場世界罕見的股災中,有人哭紅了眼,有人笑彎了腰!誰是暴跌的受益者?能預知市場方向的人;在目前的市場主體中,誰能預知市場方向?以證監會為核心的龐大的利益集團!

假如證監會真心救市,能將股市穩住或者拉上去嗎?小意思!

去年年底以來中國股市的運行軌跡,就是中國石油的運行軌跡。這個怪胎,到今天依然有2.46萬億的總市值,佔大盤的權重13%還多。中國石油漲,則大盤漲,中國石油穩,則大盤穩,中國石油跌,則大盤跌。那麼要花多少錢才能讓它漲起來呢?今天最多隻要花3億!今天它的價格在15左右,換手率不到1%,全部交易額不足6億元,用3億拉升,另外至少有3億跟風,價格就上去了。

其實要穩或者升,只要機構不拋就行了,因為目前這個價格,不存在獲利盤,套牢的股民是不會洶涌地割肉的,但是為什麼它就跌了下去,帶動大盤狂跌6.5%,以至於800家跌停呢?只有一個解釋,根本不想救市,反而想打壓股市,製造恐慌,以期獲得更廉價的籌碼!

機構有錢嗎?嚇死你!不說每次都能成功逃頂的社保基金、瘋狂砸盤的保險基金,就說從基民手中收來的公募基金,有多少呢?7千億!拿出區區0.05%來,中國石油就穩住了,大盤也就穩住了,但是不但不拿,還拚命地砸!要的是什麼?暴跌再暴跌!

不是說證監會開會要講政治嗎?哈哈,念文件一本正經,下台時稍微眨一下眼睛不是就能會心一笑了嗎?

那麼暴跌復暴跌,誰最開心?

1、老鼠倉。可以得到更便宜的籌碼;

2、外資。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收購中國的核心資產;

3、被老百姓熱議的賤買國產的人。說建設銀行賣2.45元/股給友邦是賣國,那麼二級市場跌到1.45元/股,不是就成了愛國英雄了嗎?再說農行正在股份制改造,什麼價格友邦才會開心地舉起水晶杯呢?

4、仇華的敵對勢力。你經濟增長不是快嗎?你不是要和諧嗎?你不是要風光地搞奧運嗎?看看,你民不聊生了吧?民眾和zf有對立情緒了吧?

那麼暴跌復暴跌,誰最傷心?

1、中國老百姓。理由地球人都明白。

2、黨。"增加人民群眾財產性收入"這個庄嚴的政治承諾,居然成了忽悠百姓進套的事實,一言九鼎的政治威嚴在遭受空前的侵蝕,1號肯定痛心疾首!

3、zf。"防止大起大落"的施政宣言,居然得到截然相反的現實結果,zf的能力和誠信遭受空前質疑,3號焉不憂憤交加?

所以,我們知道了,目前中國資本市場上形成的利益集團有多麼龐大,有多麼囂張,有多麼貪婪,有多麼殘酷,有多麼危險!他們就是要在中國股市上先買一隻貓,然後以大象的價格賣給老百姓,然後再無所不用其極地讓百姓以貓的價格再賣給他......顛來倒去,反反復復地從事著這個骯臟的游戲,其結果是國家發展再快,經濟發展再好,老百姓和資本市場也牛不起來。最終,中國將為他們這個骯臟的游戲付出巨大的代價!

目前證監會的官員"出事"的已經有好幾個了。前發審委工作處副處長王小石被判九年;前中國證監會貴陽特派辦負責人高勇死緩;前證監會副主席王益也已經被"雙規"。他們都是因為其他事情牽連出來的,被發現純屬偶然。

還有沒有"王小石""高勇""王益"在大樓里依然神現活現地"保護投資者利益"?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目前薄弱的法律體系是無法保證大樓里沒有他們的。

為獲得一己之私或者一個小團體的利益,使億萬百姓的利益受損,使國民經濟的發展受阻礙,使黨和國家的威信受侵蝕,使民族復興大業成泡影,這樣的事情確實有發生的可能。

怎麼辦?必須將目前這種證券監管的法律框架、執行機構、制衡方法全盤推倒重來,重新建立一個受中小投資者有效監督、和市場利益相關各方完全隔離、獨立行使資本市場法律監管職能的體系。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才能保證資本市場為社會的公平正義、為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

㈤ 張 育軍到底犯了什麼罪

中紀委再打一虎,這次落馬的是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張育軍曾歷任深交所總經理和上交所總經理,開了中國「一人跨兩所」之先河。有人評價稱,「中國真正把證券監管搞懂弄透的人中,張育軍算一個。」著作等身,被稱為「學者型官員」。不過也有人指其作風霸道,開會時「半躺著講話」。
「學者型官員」還是「霸道軍閥」?
9月16日晚,中紀委網站披露,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在接受組織調查。此前8月初還有媒體報道稱張育軍或將赴央行擔任副行長。
9月17日,新京報記者發現證監會官方網站將張育軍及其個人介紹從領導信息欄中刪除。已到退休年齡剛剛宣布卸任的中國證監會原副主席庄心一名字仍然保留。同時,有關張育軍的講話與活動鏈接均已無法打開。
此前9月16日,記者查閱中國證監會官網發現,在「證監會領導」一欄,張育軍排名第七,他前面是一名主席、四名副主席以及一名紀委書記,後面還有另外兩名主席助理。因此,他也被稱為「第一主席助理」,備受器重。
中國證監會為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據悉,證監會主席助理與別的「部長助理」屬於正廳級的中管幹部,排名在副部長之後,高於部門的廳局長,是「准副部級」領導。
據統計,張育軍是證監會有史以來落馬的最高級別的現任官員,也是十八大以來「一行三會」系統被查的最高級別領導幹部。
張育軍是名副其實的「學者型官員」,擁有北大經濟學博士和人大法學博士學位,曾出版多本學術著作,得到業內好評。有人評價這位「雙料博士」是深耕細作的典型內行+專家。
「雙料博士」張育軍曾歷任深交所總經理和上交所總經理,成為證監系統史上第一位執掌過滬深兩大交易所帥印的官員。他曾執掌深交所8年時間,在任上推出中小板並籌建起創業板,隨後轉任上交所總經理。對證券業的各個業務條線,張育軍都很熟悉。
有人如此評價,「中國真正把證券監管搞懂弄透的人中,張育軍算一個。」或許正是令人認可的專業能力,才讓他像位職業經理人,開了中國「一人跨兩所」之先河。
有媒體報道稱,張育軍「好學」。曾有深交所員工告訴媒體:「周末到單位加班,好幾次看到張總在辦公室學習英語。」
不過,也有報道稱,張育軍在深交所時,有同事稱其「霸道貪婪,軍閥作風,遲早出事」。此外還有媒體稱他「排場大」,有一次跟券商開會的時候都是半躺在椅子上發號施令。他還在與基金經理開會時表示,「未來的犯罪分子就坐在這房中間。」
張育軍或許沒有想到,自己的話一語成讖。

㈥ 證監會官員建議老百姓買抗通脹股票,哪些抗通脹概念股值得關注

受益大的首先是資源類,黃金、有色、石油勘探、煤炭等行業會受青睞;其次,與民生相關的商品漲幅會靠前,農產品、農業股也會較受益;再者,廠商佔有定價優勢的領域,如某些醫葯、製造等也會受益。另外,在通脹背景下消費意願會增強,商業零售、食品飲料、旅遊航空等行業,以及還有一些新消費類股也將受益。這也為我們提供了目前形勢下的資產配置與選股思路。

㈦ 2006年我國實行了哪些金融調控政策

7月27日,信用交易下周開閘,融資融券下周一放行。

7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8月15日再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達到8.5%;發審委26日審核國航首發,H+A再現;證監會發布風險管理辦法,融資融券凈資本放寬;全面股權分置改革第42批滬深上市公司名單出爐。

7月21日,央行輸血緩沖新股發行沖擊,短期融資券發行推遲。

7月20日,證監會擬提高保薦門檻,單一項目保薦人數將增加;證監會緊急叫停券商對新股申購資金提前解凍;定向增發存巨大尋租空間,證監會限制基金認購。

7月19日,證監會官員表示:IPO審核並未有意控制速度;中行已以流通市值計入五大指數,對指數影響不大。

7月17日,股權分置改革第41批上市公司名單出爐;證監會布控上市公司做多,確保清欠工作順利完成;上證所推出公司治理指數,108項評級體系初步形成。

7月14日,深交所負責人表示中小企業海歸政策將破題;發審委7月審核提速,融資項目過會比例比上年高22%。

7月11日,上證所表示年底前上線世界最好的證券交易平台;融資融券操作細節明朗,股票折算率不超過70%;金融機構和信貸資金可投資期市已基本成定局。

7月10日,證監會表示刑法修正案對案件調查處罰標准細化;深交所人士稱將在十一五期間適時推出創業板;證監會與證券業協會雙雙推動券商上市,借殼成為最好選擇;央行副行長吳曉靈呼籲給私募基金以合法的地位。

7月6日,股指期貨和約方案局部徵求意見,細則將出水面;上市公司上書證監會高層,質疑中證登壟斷經營;優質券商審批速度加快,四券商晉級二類券商增至21家;中行將於19日進入五大指數,將有五公司被擠出。

7月4日,深交所鎖定四大重點,擬建立中小企業培育委員會;金期所注冊資本初定五億,將首次嘗試股份制。

7月3日,證監會發布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試點管理辦法通知。

這僅僅是7月份的,以前的還有不少呢:)

㈧ 證監會與國務院期貨監督管理機構有何異同

一,中國證監會為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授權,統一監督管理全國證券期貨市場,維護證券期貨市場秩序,保障其合法運行。
主要職責:
1,建立統一的證券期貨監管體系,按規定對證券期貨監管機構實行垂直管理。
2,加強對證券期貨業的監管,強化對證券期貨交易所、上市公司、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期貨投資咨詢機構和從事證券期貨中介業務的其他機構的監管,提高信息披露質量。
3,加強對證券期貨市場金融風險的防範和化解工作。
4,負責組織擬訂有關證券市場的法律、法規草案,研究制定有關證券市場的方針、政策和規章;制定證券市場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指導、協調、監督和檢查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與證券市場有關的事項;對期貨市場試點工作進行指導、規劃和協調。
5,統一監管證券業。
二,國務院在《期貨交易管理條例》中規定,"中國證監會對期貨市場實行集中統一的監督管理"。顯然,中國證監會的是經政府授權的法定監管部門,履行的是法定監管職責。
主要職責:
1、草擬監管期貨市場的規則、實施細則;
2、審核期貨交易所的設立、章程、業務規則、上市期貨合約並監管其業務活動;
3、審核期貨經營機構、期貨清算機構、期貨投資咨詢機構的設立及從事期貨業務的資格並監管其業務活動;
4、審核期貨經營機構、期貨清算機構、期貨投資咨詢機構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並監管其業務活動;
5、分析境內期貨交易行情,研究境內外期貨市場;審核境內機構從事境外期貨業務的資格並監督其境外期貨業務活動。

㈨ 證監會離職潮官員都去哪兒了

8月25日晚被公布的證監會兩位協助公安機關調查的工作人員:劉某為證監會發行部三處處長劉書帆,離職人員歐陽某為原證監會處罰委主任歐陽健生。中華網3天前

㈩ 中國證監會與北京證監局是什麼關系

上下級關系。地方證監是派出機構,隸屬中國證監會垂直領導,IPO都是證監會負責,地方證監沒有什麼關系。地方證監只負責轄區內相關證券機構的監管工作。

附證監局職能:

依據證監會的授權對轄區內上市公司、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證券期貨投資咨詢機構和從事證券業務的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等中介機構的證券期貨業務活動進行監督管理;依法查處轄區監管范圍內的證券期貨違法、違規案件,調解證券期貨業務糾紛和爭議;

聯合和配合有關部門依法打擊轄區非法證券期貨業務活動,防範和化解轄區證券期貨市場風險,促進證券期貨市場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履行證監會授予的其他職責。

熱點內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晚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3 瀏覽:396
阿壩小金縣橡膠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0 瀏覽:908
楚雄大姚縣豆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4:02 瀏覽:736
做期貨能在網上開戶嗎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591
安慶宜秀區早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377
正確的原油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9:41 瀏覽:39
達州市纖維板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11 瀏覽:310
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白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07 瀏覽:883
上海外盤期貨哪裡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4:10 瀏覽:448
香港日發期貨開戶網站 發布:2021-12-16 12:24:09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