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油黃金 » 原油期貨上市交易量將會創造天量

原油期貨上市交易量將會創造天量

發布時間: 2021-05-26 08:53:58

⑴ 為什麼上市僅一周的上海原油期貨,交易量會達千億

原油期貨還不夠火爆

主要散戶門檻比較多
後期估計會越來越活躍,畢竟是最重要的商品期貨
而且這個品種交易機會多
波動一下就是100,而一手的費用才20塊錢
有意做期貨原油可以交流比較

⑵ 國內期貨原油上市對於國際期貨原油有什麼影響

截至4/4收盤,國內原油期貨已經較上市開盤價跌幅超過8%,而同期美原油跌幅不足4%。成交量單日最高6.7萬手,而當天持倉量僅有6000餘手。說明一方面,國內的原油期貨並未完全受制於國際原油期貨而是走出了自己相對獨立的行情,我國對於原油有一定的定價權。另一方面,原油期貨以日內交易為主,我國期貨市場投資結構以散戶居多,即便原油期貨有開戶50萬資金門檻限制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散戶依然能夠通過配資等形式參與其中。至於對國際盤的影響,這幾天行情也都是大體上是空頭趨勢,但是小行情互相並未出現亦步亦趨或者隔夜開盤大幅跳空的情況,內外盤行情相對獨立。

⑶ 商品期貨的成交量

繼2009年和2010年中國商品期貨成交量奪得全球首位後,2011年期貨市場成交總量同比下降逾三成,未能連續三連冠。不過,截至11月份,國內商品期貨成交總量已高達12.08億手(不含股指期貨成交量),與2009年(10.785億手)、2010年(15.66億手)和2011年(10.54億手)相比較,已取得不錯成績。
業內人士表示,2011年7、8月份豆粕期貨的巨量成交為其增添不少籌碼,而上市的兩個新品種也表現相當,尤其是玻璃期貨的上市,更是躋身於商品期貨成交的前三名,預期國內商品期貨總成交占據全球首位。
中期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以單邊計算,1-11月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為1,299,038,119手,累計成交額為1,519,770.1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53%和19.69%。其中,上海期貨交易所累計成交量為325,626,877手,同比增長15.49%,佔全國市場的25.07%,鄭州商品交易所累計成交量為304,286,692手,同比下降21.46%,佔全國市場的23.42%,大連商品交易所累計成交量為578,915,674手,同比增長117.03%,佔全國市場的44.56%。
2011年7月16日當周,豆粕期貨一周成交2333萬手,持倉量198萬手,創造期貨市場新的歷史紀錄,但隨著基本面趨於穩定,豆粕期貨又漸歸常態、仍然保持穩健運行狀態。在1207合約至1301合約共五個合約中,1208合約在期貨價格由漲轉跌中成交量放大到1186.8萬手,創單個合約成交紀錄,當日減倉15.45萬手至188.26萬手,隨後行情有所降溫。
此外,玻璃期貨上市兩日總成交量創出138.7萬余手的天量,成為僅次於豆粕期貨的195.8萬余手、螺紋鋼期貨的158.9萬余手,上市第二日即成為國內期市第3大交易品種,這在新品種上市後較為罕見。業內人士表示,總成交量(138.7萬余手)與總持倉量(17.2萬余手)之比達到8.06倍,說明市場資金流動性較強,玻璃期貨未來有望成為國內期市中成交量較大的主力品種之一。
數據顯示,中國期貨市場2009年共成交21.6億手(按雙邊計算),成交金額約130.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8.2%和81.5%。該年商品期貨成交總量已躍居全球第一,佔全球的43%。傳統商品期貨品種白糖、螺紋鋼、天然橡膠 、鋅、豆粕在所有期貨品種中居前五位,分別占市場份額的19%、14%、11%、9%和8%,這五個品種成交量占整個市場的61%。
其實早在2008年,中國農產品期貨已躍居全球農產品期貨成交量第一大國,但由於原油期貨、鋼材期貨的缺失,仍只能在商品期貨成交總量排名上屈居美國。且由於國際期貨市場上金融期貨成交量所佔比重近九成,中國期貨市場總成交量的全球排名長期居落後地位,但隨著股指期貨春節後上市國內的指日可待,該年期貨成交量排名有所提升。
2010年,中國期貨市場成交量增長逾45%,達到15.21億手,佔全球商品期貨與期權成交總量的50.95%,連續兩年躍居全球第一。
不過,2011年中國期貨市場成交量卻同比下降逾三成。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10.54億手,累計成交額為1375134.2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2.72%和11.03%。
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全球經濟形勢較為動盪,而國內經濟結構面臨轉型且增速放緩,期貨市場量價齊跌,進入調整期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2010年四季度,國內三大商品交易所採取的取消手續費優惠制度、限制開倉手數制度、提高保證金比例等措施抑制過度投機,對成交規模也有所抑制。
此外,2010年全球寬松的貨幣環境和部分商品供需缺口的炒作等因素提振期市量價齊升,造成基數較高,2011年的同比下跌也是合理的事情。

⑷ 原油期貨交易量怎麼樣

期貨的交易量還是蠻不錯的。
目前世界上交易量最大,影響最廣泛的原油期貨合約共有3種: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的輕質低硫原油即WTI(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合約,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CE)的BRENT(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以及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SIMEX)的DUBAI(迪拜原油)期貨合約。
其他成品油期貨品種還有餾分油、無鉛汽油、瓦斯油、取暖油、燃料油、輕柴油等。
從上可以看出,期貨在全世界范圍內受歡迎的程度。

⑸ 原油期貨上市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從原油定價

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這樣定義中國建設原油期貨市場的意義:「我國推進原油期貨市場建設,旨在為企業提供有效的價格風險管理工具,為企業持續經營提供風險屏障。此外,盡管歐美已有成熟的原油期貨市場,但其價格難以客觀全面反映亞太地區的供需關系。推出我國的原油期貨,將有助於形成反映中國以及亞太地區石油市場供求關系的基準價格體系,通過市場優化石油資源配置,服務實體經濟。建設原油期貨市場是我國期貨市場的對外開放和國際化的重要實踐之一。」
建立中國的原油市場定價權
中國一直以來就是原油的消費大國。
根據《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17》資料顯示,2016年度,在北美、中南美洲、歐洲及歐亞、非洲,原油消費量和產量相差並不多;中東地區的年產量高達14.97億噸,而消費量僅為4.18億噸;亞太地區則是和中東地區完全相反,年產量3.83億噸,消費量卻高達15.57億噸。
具體到中國的情況,同樣也是生產量遠遠跟不上消費量。作為第六大原油生產國,中國在2016年的原油生產量為3999千桶/日,而消費量卻達到12381千桶/日,這讓中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費國。
但在中國的期貨市場上,原油期貨合約目前仍然是一片空白。倒是原油加工產業鏈上的一項產品——燃料油,其期貨合約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但成交量寥寥。
原油,被譽為「工業的血液」。原油價格的變化,甚至可以影響到世界經濟的上下波動,而原油期貨的交易價格變動,對原油現貨市場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在龐大的消費需求下,中國推出屬於自己的原油期貨合約,顯得意義非凡。
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在原油期貨的總體設計思路中,明確寫有「人民幣計價」這一條,也就是說,不管是面對境內投資者,還是境外投資者,原油期貨均採用人民幣進行計價和結算。
目前,國際上共有12家交易所推出了原油期貨,其中,最主要的原油合約包括三種,分別是洲際交易所上市的布倫特原油、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上市的WTI原油、迪拜商品交易所上市的阿曼原油。這三種原油期貨的交易報價均以美元為單位。
而在中國的原油期貨正式上市之後,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也將成為全球惟一一個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上市所在地。

⑹ 原油期貨漲跌和成交量有關系嗎

有影響,因為是國際盤,大公司都是以萬手以上來計的,作為個人用戶對多空應該是沒多大影響的。

⑺ 中國原油期貨上市對中國有什麼好處

石油是世界的主導性能源,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費中佔比1/3左右。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石油生產西移、消費東移的趨勢逐漸形成。從2004年開始,亞太地區的石油消費量超過北美和歐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費市場。2017年,中國原油表觀消費量6.1億噸,進口量4.2億噸,超過美國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原油進口國。
全球原油貿易定價主要按照期貨市場發現的價格作為基準。目前,國際上有10多家期貨交易所都推出了各自的原油期貨,其中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旗下的紐約商業交易所、倫敦洲際交易所是世界兩大原油期貨交易中心,它們的西德克薩斯中質(WTI)原油期貨、布倫特原油期貨分別扮演著北美和歐洲基準原油合約的角色。
盡管亞太地區的原油消費量和進口量大,但在該時區內還沒有一個成熟的期貨市場為原油貿易提供定價基準和規避風險的工具。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國都在建立原油期貨市場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嘗試,但影響力都不大,沒有形成原油貿易定價基準。由於沒有一個充分反映亞太地區原油實際供求情況的定價基準,因此亞太國家只能被動接受新加坡普氏報價、迪拜商品交易所的阿曼原油期貨價格等作為原油貿易定價基準。但這些價格並沒有反映中國及亞太地區其他主要原油進口國的真實情況。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國家從中東地區進口原油的價格,比歐美國家在同地區購買同品質原油要高,這對亞太國家及人民都是一件很吃虧的事情。
在我國推出原油期貨的過程中,西方媒體非常關注。觀察西方媒體的報道,他們主要擔心兩個方面:一是擔心中國推出原油期貨,將削弱WTI和布倫特原油期貨在國際原油定價中的主導地位。二是擔心石油人民幣會佔了石油美元的份額,動搖美元作為國際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原油進口國和第二大原油消費國,推出原油期貨主要是基於本國實體經濟發展和進一步改革開放的需要。
原油期貨上市,對我國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
其一,方便我國廣大企業利用本土原油期貨市場套期保值管理風險,同時把寶貴的投資者資源留在國內。
其二,彌補現有國際原油定價體系的缺口,建立反映中國及亞太市場供求關系的原油定價基準。這不僅對中國,對亞太地區乃至對全球都是一件好事。
其三,人民幣計價和結算的原油期貨市場的逐步成熟、吸引力的增加,將促進人民幣在國際上的使用,有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其四,做商品期貨對外開放的探路者。商品的同質性、現貨市場的自由貿易和大宗商品貿易適用「一價定律」,決定了商品期貨市場具有國際化、全球化的天然屬性,對外開放更加緊迫。原油期貨在開放路徑、稅收管理、外匯管理、保稅交割及跨境監管合作等方面積累的經驗可逐步拓展到鐵礦石、有色金屬等其他成熟的商品期貨品種,進而推動我國商品期貨市場的全面開放。
原油期貨市場建設是一個復雜而長期的系統工程,市場的成熟和功能發揮需要一個漸進培育的過程。我們在推進原油期貨市場發展的同時,要不斷強化市場一線監管和風險管理。除嚴格遵守目前國內期貨市場已被證明行之有效的交易編碼制度、保證金制度、持倉限額制度、大戶持倉報告制度、穿透式監管制度等,我們還將針對原油期貨「國際化市場」的特點,積極落實交易者適當性審查、一戶一碼實名制開戶、實際控制關系賬戶申報,強化資金專戶管理和保證金封閉運行,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有效防範市場風險,保障市場的平穩運行和正常交易秩序。

⑻ 中國原油期貨即將上市 人民幣原油會帶來哪些影響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名譽主席利奧·梅拉梅德表示,人民幣已經加入SDR,這意味著世界已經認識到中國正在變得越來越強大。中國也想要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但是如果沒有一個日益強大的資本市場,人民幣就難以成為儲備貨幣。中國的資本市場需要增加跨國界的市場應用。因此,他贊許中國原油期貨市場的開放。他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基礎商品進口國,中國的期貨市場應該在國際商品市場上發揮更大的價格發現作用。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摩根大通商品研究中心研究主任楊堅表示,國際市場以謹慎積極態度來看中國推出原油期貨。中國是原油市場的重要進口國,為了控制有關風險,希望有更多發言權,而推出自己的原油期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在國際原油市場上受過度投機者影響而產生的「價格失真」,很好實現價格發現功能,服務實體經濟。
這種必要性,即使是不那麼看好的人,也能理解。不過更多人看好此事。中國的原油期貨,滿足特定的市場需要,完全可以和WTI和布倫特原油並存發展。「有並存發展、發展共贏空間。」他認為,有很多外國公司的業務和中國關系很大,會積極參與。國外投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也會很有興趣,他們尋求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交易和資產配置。
「什麼叫話語權?就是我的市場變化能夠更好地反映到價格里去。」王震表示,作為商品期貨龍頭、國際化品種,原油期貨擔負著提升石油定價權的重要歷史使命,不過,這需要一個發展過程,可能至少是十年。
「有可能一開始跟著WTI和布倫特基準價走,但是在發展五年到十年之後,我們交易量大了,就應該成為定價中心之一。我們有這個潛力。」王震說。這可以從銅品種的發展歷史比照。當初我國推出銅期貨時,滬銅是倫銅的影子,但是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今天滬銅與倫銅已經相互深刻影響。
原油期貨是具有戰略價值的大宗商品交易,以人民幣計價,又附帶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使命。這是不是會直接挑戰美元霸主地位?「現在很多人講,石油人民幣替代石油美元。短時間內替代不了,我們整體實力沒達到那個份上。」王金照認為,中國原油期貨以人民幣計價,對提升國際社會對人民幣的信任度大有裨益。
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曉靈表示,人民幣國際化,需要中國首先做好「家庭作業」。在眾多「功課」中,除了利率和匯率的市場化以外,最關鍵的問題就是拿著人民幣能幹什麼?交易有多少人願意接受?有多大的廣度和深度吸引投資者?也就是說中國需要給人民幣的持有者以更多的投資機會。
如今,原油期貨給出了一個大宗商品的投資機會。人民幣計價不僅是中國的需要,也是國際社會的需要。在中國如此驚人的石油消費增速與旺盛貿易需求的大背景下,國際原油貿易迫切需要實現人民幣計價,減少匯兌成本和風險。這正是中國原油期貨以人民幣計價的國際市場基礎。
經過市場真實有效的競爭,在國際原油市場,我們會找到人民幣和中國經濟的真實地位。雖然這是一個漫長過程,但這個過程是世界各國接受中國真實地位的過程,是靠全球機構投資者真實交易做實的選擇。在我國金融開放中,原油期貨將以自身特有的方式發出「中國聲音」,產生「中國影響」。

⑼ 今天中國原油期貨成交了多少

原油期貨成交量6萬6千多手
今天的成交量應該會放大,可能會到8萬手以上
剛上市的階段,這個成交量是正常情況
以後會逐步放大的

⑽ 中國原油期貨終於上線了,都有哪些影響

3月26日上市的原油期貨,在第一周交出了一份讓市場滿意的成績單。
以兩桶油為代表的境內外大型石油化工企業都積極參與原油期貨交易,推動原油期貨落地。
業內認為,我國原油期貨的上市,能更直觀的反映國內市場供求關系,為國內成品油定價公式提供基準價格,進而推進成品油行業價格機制改革。
兩桶油積極推動原油期貨落地
來自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數據顯示,截至上周五收盤,原油期貨總成交量為27.8萬手,持倉量為8198手,總成交金額為1159.23億元。
從成交趨勢來看,原油期貨交易日趨活躍,相比開市前兩日,後三天成交量明顯增加。
《證券日報》記者還了解到,3月26日,中石化全資子公司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合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石化)與殼牌公司簽署了中東原油供應長約。該批中東原油長約貨這成為中國原油期貨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INE)正式掛牌交易後,首筆以上海原油期貨計價的實貨合約,推動上海原油期貨在亞洲石油市場邁出堅實步伐。
作為能源央企,中石化主動服務國家戰略,積極參與上海原油期貨交易,努力推動形成反映中國和亞太地區石油供需關系的基準價格。
同一天,中石油旗下的中國聯合石油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聯油)達成了品種為含硫油、交易量為10手(1萬桶)的首單原油期貨交易。
金聯創原油分析師陳彩華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海原油期貨是中國第一個允許海外國際投資者參與的期貨品種,這是中國融入世界原油定價體系的第一步。中石化和中石油分別代表著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原油貿易公司,正在期貨和現貨市場兩個領域積極參與交易,努力推動我在原油進口以原油進口以上海原油期貨計價,實現上海原油期貨的真正落地。
成品油價格改革有望提上日程
需要一提的是,3月初,國家能源局發布《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指出,加快推進油氣體制改革。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和措施,推動油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理順省級管網體制,加快推動油氣基礎設施公平開放,完善油氣儲備設施投資和運營機制。
這意味著油氣改革在今年將繼續向深水區邁進。我國現有成品油價格是參照國外原油期貨的價格,以10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對應的調價幅度是否達到50元/噸為門檻,進行相應的調整。由於採納的是國外原油品種,因此既不是國內供需的真實反映,也不夠及時。
而我國原油期貨的推出,將反映國內的真實供需情況,使得成品油價格的調整有了權威的參照,並及時做出價格上的反饋。

熱點內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晚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3 瀏覽:396
阿壩小金縣橡膠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0 瀏覽:908
楚雄大姚縣豆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4:02 瀏覽:736
做期貨能在網上開戶嗎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591
安慶宜秀區早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377
正確的原油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9:41 瀏覽:39
達州市纖維板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11 瀏覽:310
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白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07 瀏覽:883
上海外盤期貨哪裡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4:10 瀏覽:448
香港日發期貨開戶網站 發布:2021-12-16 12:24:09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