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依存度高的商品期貨
㈠ 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為何如此之高你認為這是好事還是壞事為什麼
自從加入WTO之後,我國的對外貿易出現了強勁的增長,外貿依存度也隨之急劇攀升。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已經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而且遠遠高於美國、日本、印度、巴西等經濟大國。這一方面表明中國參與全球一體化進程加速,國外市場的需求已經成為我國國內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動力,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已經形成相互依賴的夥伴關系,另一方面過高的貿易依存度也暴露出我國貿易目的地集中、對外貿易商品結構不合理以及戰略資源產品進口依存度攀升等諸多弊端。
按照通行的計算方法,外貿依存度是指一國對外貿易總額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它不僅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也同時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開放程度。國際經驗表明,僅從數字上、從貿易總量上考察外貿依存度的高低並不能真正衡量我國經濟的對外依賴程度, 因為有許多因素影響和誇大了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具體來說,我國外貿依存度偏高的原因分析如下:
對外貿易結構中加工貿易比重較大。2005年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為6905億美元,在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上升到48.6%,幾乎佔到貿易總額的半壁江山。由於對外加工只收取少量的工繳費,沒有過多的附加增值,國內采購、配套率亦較低,即中國從其他國家進口大量的原材料和中間產品,進行組裝之後再出口到國外。這一進一出加以匯總再除以當年的GDP,使得外貿依存度明顯地有虛增的成分。
國內產業結構以製造業為主,第三產業比重較低,是外貿依存度高的一個重要原因。一般說來,由於第三產業的可貿易性較低,GDP 構成中第三產業的比重越高,外貿依存度可能越低。目前,美國第三產業在GDP 構成中的比重已經超過75%,而我國僅為33% 左右。
對外貿易的增長速度明顯高於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分母——GDP的增長率近年平均不過9%左右,但分子——外貿進出口的平均增長率卻達到30%以上。當GDP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增速上,對外貿易的增長速度越高,則其相對增長速度越快,外貿依存度則越高。
匯率的變動直接影響外貿依存度的水平。總體上看,人民幣低估是我國外貿依存度提高的又一重要原因。按照現行匯率計算,我國的外貿依存度確實偏高。但若據世界銀行按購買力平價估算,人民幣與美元購買力比價為4:1,按此計算,我國外貿依存度將減少一半,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我國外貿依存度高是我國對外商投資企業依賴過大這一經濟結構的必然反映。據商務部統計,2004年全國出口額最大的200 家企業中,外資企業77%;進出口額最大的500家企業中,外資企業佔62%。從外貿依存度這一比率的分子來講,我國巨額外貿的一大部分實際上是在華外商投資企業所創造的,尤其是在出口方面外商投資企業的出口額大於其他企業的出口額,從2001年到2004年,外商投資企業的出口占我國出口總額依次為50.1%、52.2%、54.8%和57.1%。從這一比率的分母來講,國內生產總值也包括了在華外商投資企業
貢獻的部分,但由於外商投資企業的主要特點是「大進大出,兩頭在外」,外貿傾向大大高於國內其他企業。由此可見,外商投資企業「大進大出,兩頭在外」這一經營行為,也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外貿依存度。
外貿依存度增高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實際上,外貿依存度是一把「雙刃劍」,其提高和變化一方面為我國更加主動地參與國際經濟,提高了我國的經濟地位和影響力,另一方面也為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風險和影響。總的來說,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不斷增長,持續增長的外貿依存度會給對外貿易和國內經濟發展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這些影響主要有:
對外貿易摩擦加劇
由於我國出口規模不斷擴大,我國出口遭遇國外反傾銷和保障措施調查明顯增多。在「十五」期間,我國被反傾銷立案的數目分別為:2001年55起,2002年51起,2003 年47 起,2004 年57 起。2005 年,我國對外貿易摩擦更是進入「高發期」,已經多次受到美國、歐盟、印度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反傾銷調查。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除此之外,反補貼、綠色壁壘、技術壁壘等問題也已經成為了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對付我國產
品的方式。由此可見,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和外貿依存度的不斷提高,已經使我國對外貿易不可避免地進入了國際經濟摩擦的時代。
影響國家經濟安全
能源、礦產資源、某些關鍵設備和零部件進口依存度高容易使本國的經濟命脈受制於人。一旦國際經濟出現較大波動, 必然使國內經濟出現一些困難。目前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為35%左右,據專家估算,到2020年,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將達到60%,我國石油供應的一大半將依賴國際供應。如何有效地降低中國重要戰略資源的對外依存度,是我們需要認真關注並予以解決的重要難題。另外,目前我國進口商品以工業製成品為主,其中資本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占據主導地位,這反映出我國國內產業對國際高新技術和資本品的高度依賴,反映了我國國內產業科研開發的相對滯後。隨著重要戰略物資、關鍵產品
和技術的進口數量不斷增長,進口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將進一步加大。
影響國內產業發展
我國的高外貿依存度主要表現為在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上的比較優勢。因此,紡織服裝、鞋類、玩具等產品一直是我國大宗出口商品,但是這些行業實際上已經出現了供大於求的局面,而且這種低附加值行業的不斷擴容不利於我國國內產業結構升級換代,增加了實現提高外貿競爭優勢目標的難度。不斷提升的外貿依存度凸現了我國產業結構發展的不合理、第三產業發展仍然滯後的現實情況。
惡化貿易條件
我國出口的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 進口的主要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一般來說, 前者的供求價格彈性比較高, 後者的供求價格彈性比較低。這種供求價格彈性的不對稱導致在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進口方面, 我國對進口產品的需求依賴程度大於其他國家對我國的供給依賴。特別是近年來我國大量進口的能源和各種資源性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比較低, 也就是說, 無論國際市場的價格發生哪些變化, 我國的進口需求都將保持一定的增長, 且我國是一個大國, 一旦大量進口, 還會引起國際市場價格的上漲, 這不僅會加劇我國對海外能源等產品的依賴, 而且還會惡化貿易條件降低我國的經濟福利。
㈡ 當前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是多少,與1978年相比說明了什麼,依存度越高越好嗎
對外貿易依存度又稱作對外貿易系數,是衡量一國國民經濟對對外貿易的依賴程度的重要指標,它以本國對外貿易總額在本國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表示。為了准確地表示一國經濟增長對外貿依賴程度,我們又將對外貿易依存度分為進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進口依存度反映一國市場對外的開放程度,出口依存度則反映一國經濟對外貿的依賴程。一般來說,對外貿易依存度越高,表明該國經濟發展對外貿的依賴程度越大,同時也表明對外貿易在該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重要。
我只知道,1985年之前,我國的貿易依存度為23%左右。截止到2006年,我國貿易依存度已經是66%了。
外貿依存度是個兩面的問題。沒有什麼絕對的好和壞。只是反應一國的對外貿易和開放程度而已。當然,太低了不好,至少說明不開放,太高了也不好,說明有很多東西都依賴國外。小國家的外貿依存度很高,因為他們很依賴外貿。。大國家相對較低,自足率高。不過,目前看來,西方發達國家的外貿依存度一般都集中在50-75%之間。
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㈢ 對外貿易依存度高有什麼影響
外貿依存度是指一國對外貿易總額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它不僅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也同時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開放程度。
實際上,外貿依存度是一把「雙刃劍」,其提高和變化一方面為我國更加主動地參與國際經濟,提高了我國的經濟地位和影響力,另一方面也為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風險和影響,例如:對外貿易摩擦加劇,
影響國家經濟安全
,影響國內產業發展
。
這次金融危機為什麼很多沿海廠家倒閉就能發現,一味的依賴外銷,當國際市場不好或者外國政策打壓的時候,就會威脅到廠家的生存。
㈣ 哪種商品期貨炒起來收益最大
這個說不好吧,有的人會投資、選擇好的應用,怎麼樣都能賺錢。海獅期貨通你了解過嗎,試試哦,一款非常好的投資軟體。
㈤ 中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為什麼如此之高(04年約70%)是好是壞
外貿對我國經濟而言是一把雙刃劍,從改革開放一直到現在我國經濟的發展都離不開經濟的發展.外貿把我國經濟帶入國際市場,使我國經濟占據兩個市場,引進資金為我所用.的確是一種好的發展方式. 但是如果依存度過高的話確實不是一個良策,過度依賴外貿國內生產必然下降,人員積極性大大降低,一旦外貌卡住了整個國民經濟將會損失巨大,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政府應妥善安排好使其合理發展,藉助外貿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㈥ 如何看待我國的外貿依存度,過高的外貿依存度是否影響到我國的經濟安全
日本韓國就是帶型的外貿依存度國家,而且依存度相當高。過高的依存度是會影響到經濟的,比如日本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受挫就相當大,他的電子、汽車行業就是受到影響最大的,在拉到我國經濟的三架馬車中,出口就佔了相當的比重,而且出口企業,如加工製造業都是吸納就業人數的重點企業,有很多農民工都在裡面工作,所以當其他國家爆發金融危機了,我國的出口企業必然遭殃,CPI自然下降,農民工才大規模失業。
㈦ 對外依存度一級高還是三級高
外貿依存度是指一國對外貿易總額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它不僅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也同時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開放程度。實際上,外貿依存度是一把「雙刃劍」,其提高和變化一方面為我國更加主動地參與國際經濟,提高了我國的經濟地位和影響力,另一方面也為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風險和影響,例如:對外貿易摩擦加劇, 影響國家經濟安全 ,影響國內產業發展 。
㈧ 外貿依存度高好還是低好
外貿依存度增高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實際上,外貿依存度是一把「雙刃劍」,其提高和變化一方面為我國更加主動地參與國際經濟,提高了我國的經濟地位和影響力,另一方面也為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風險和影響。總的來說,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不斷增長,持續增長的外貿依存度會給對外貿易和國內經濟發展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這些影響主要有:
對外貿易摩擦加劇
由於我國出口規模不斷擴大,我國出口遭遇國外反傾銷和保障措施調查明顯增多。在「十五」期間,我國被反傾銷立案的數目分別為:2001年55起,2002年51起,2003年47起,2004年57起。2005年,我國對外貿易摩擦更是進入「高發期」,已經多次受到美國、歐盟、印度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反傾銷調查。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除此之外,反補貼、綠色壁壘、技術壁壘等問題也已經成為了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對付我國產品的方式。由此可見,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和外貿依存度的不斷提高,已經使我國對外貿易不可避免地進入了國際經濟摩擦的時代。
影響國家經濟安全
能源、礦產資源、某些關鍵設備和零部件進口依存度高容易使本國的經濟命脈受制於人。一旦國際經濟出現較大波動, 必然使國內經濟出現一些困難。目前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為35%左右,據專家估算,到2020年,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將達到60%,我國石油供應的一大半將依賴國際供應。如何有效地降低中國重要戰略資源的對外依存度,是我們需要認真關注並予以解決的重要難題。另外,目前我國進口商品以工業製成品為主,其中資本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占據主導地位,這反映出我國國內產業對國際高新技術和資本品的高度依賴,反映了我國國內產業科研開發的相對滯後。隨著重要戰略物資、關鍵產品和技術的進口數量不斷增長,進口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將進一步加大。
影響國內產業發展
我國的高外貿依存度主要表現為在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上的比較優勢。因此,紡織服裝、鞋類、玩具等產品一直是我國大宗出口商品,但是這些行業實際上已經出現了供大於求的局面,而且這種低附加值行業的不斷擴容不利於我國國內產業結構升級換代,增加了實現提高外貿競爭優勢目標的難度。不斷提升的外貿依存度凸現了我國產業結構發展的不合理、第三產業發展仍然滯後的現實情況。
惡化貿易條件
我國出口的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 進口的主要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一般來說, 前者的供求價格彈性比較高, 後者的供求價格彈性比較低。這種供求價格彈性的不對稱導致在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進口方面, 我國對進口產品的需求依賴程度大於其他國家對我國的供給依賴。特別是近年來我國大量進口的能源和各種資源性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比較低, 也就是說, 無論國際市場的價格發生哪些變化, 我國的進口需求都將保持一定的增長, 且我國是一個大國, 一旦大量進口, 還會引起國際市場價格的上漲, 這不僅會加劇我國對海外能源等產品的依賴, 而且還會惡化貿易條件降低我國的經濟福利。
㈨ 貿易依存度過高會給我國帶來哪些危害
外貿依存度通常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或地區對外貿易總額占該國或地區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中國持續增長的外貿依存度反映了中國參與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速,也表明國外市場的需求已經成為中國國內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動力。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已經形成了相互依賴的夥伴關系,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彼此支撐的新局面已經出現。那麼中國持續走高的外貿依存度究竟有多高?這一數字是否真實反映了中國對外貿易對國內經濟的影響?
外貿依存度持續走高會帶來什麼影響
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和外貿依存度的不斷提高,已經使中國對外貿易不可避免地進入了國際經濟摩擦的時代,貿易摩擦頻繁化、常態化。
隨著我對外貿易不斷增長,持續增長的外貿依存度會給對外貿易和國內經濟發展帶來不同程度的各種影響。這些影響主要在於:
1.貿易摩擦頻繁化、常態化
我國目前外貿進出口市場的集中和產品結構的單一,使得美、日、歐盟等主要貿易夥伴的國內經濟增長直接影響到我國對該國的外貿進出口。尤其是美國,其經濟的繁榮與否不僅對我國出口產生影響,其對整個世界經濟的負面作用也將會影響到我國對其他國家的進出口。近年來,我國對美國貿易依存度由1997年的5.4%上升到2003年的8.95%。如此高的對美貿易依存度,成為近來中美之間不斷發生各種形式的貿易摩擦的主要原因。目前,除了傳統的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調查數量平穩增長外,其他貿易救濟措施(如保障措施、紡織品特限措施)和貿易壁壘措施調查(美國337條款調查、技術壁壘調查等)也被主要貿易夥伴頻繁使用,作為抵制中國產品的方法和手段。我國與美歐紡織品貿易摩擦的局面說明,我國出口產品結構、數量等將直接影響我國對外貿易核心競爭力。由此可見,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和外貿依存度的不斷提高,已經使中國對外貿易不可避免地進入了國際經濟摩擦的時代。如何正確和理性應對,已經成為考驗中國政府執政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2.進口產品的高依存度將可能直接影響國家經濟安全
目前,進口產品的結構呈現出資源性產品品種數量不斷增大,進口總量不斷加大的趨勢,這有可能影響到我國的經濟安全。此外,我國對高技術及其產品的進口依賴也已經凸現。所以,進口商品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實質上反映的是如何盡快提升我國內產業結構。從我國目前經濟發展態勢和產業發展形態上分析,伴隨外資規模地進一步擴大,戰略物資、關鍵產品和重要技術的進口比重還將不斷上升,進口依存度的不斷加大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在一段時期內難以緩解。我們必須防止當世界經濟發生劇烈波動和重大政治事件發生時,由於外貿依存度過高,尤其是某些重要戰略資源產品的進口依存度過高對中國經濟可能出現的難以預測的沖擊和影響。
3.能源和原材料進口幅度大增演化為所謂「中國威脅論」的一個論據
不可否認,由於國內經濟發展迅猛,出口形勢良好,使得我國對重要能源和資源性產品的進口數量劇增,導致相關產品的國際市場價格不斷攀升。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指責中國爭奪資源,推動價格上漲,鼓噪「中國威脅論」。實際上,中國製成品商品出口額中的絕大部分是由外資企業和合資企業進行的,他們同時也是能源和資源的最為主要的使用者,而出口商品則多數被美國、日本和歐盟等進口國消費了。因此,只把對資源和能源的大量加工消費歸因於中國,卻忽視最終產品的消費市場實際上才是能源和資源的最終用戶的情況,是完全不公正和不客觀的。
4.清醒面對過高外貿依存度對國內產業發展的可能影響
我國的過高外貿依存度主要表現為在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上的比較優勢。因此,紡織服裝、鞋類、玩具等產品一直是中國大宗出口商品,但是這些行業實際上已經出現了供大於求的局面,而且這種低附加值行業的不斷擴容實際上並未徹底解決我國內產業結構升級換代的目的,還使得產業投資的短視和以出口為導向,從而進一步增加了實現提高外貿競爭優勢目標的難度。另一方面,不斷提升的外貿依存度也反應了我國目前第三產業發展仍然滯後的現實情況。這就進一步凸現了我國產業結構發展的不合理,使得第三產業的就業彈性系數偏低。由於第三產業的可貿易性程度較低,因此GDP中第三產業比重越高,外貿依存度越低。這從另一方面反映出加快產業調整的任務仍將十分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