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黃金期貨交易保證金由誰繳納
① 關於黃金期貨交易:請問保證金比例和杠桿比例分別是什麼意思哪個文件有明確的規定嗎
1、保證金比例是指交易一手期貨合約需要支付的資金與一手期貨合約價值的比例。
例如,交易10萬元價值的期貨合約只需要支付1萬元的交易保證金,那麼這里的保證金比例就是10%。
2、杠桿比例是指交易一手期貨的合約價值與所交易所繳納的保證金的比例,正好和保證金比例的演算法想反,也可以理解為是保證金比例的倒數。
例如,在交易時只需要用1萬元的保證金就可以交易到價值10萬元的期貨合約,那麼這時候的杠桿比例就是10倍的杠桿。
相關文件可以查閱期貨專業書籍,都有詳細介紹。
② 期貨保證金是交易時自動還是需要人為提前繳納
提前繳納,並且保證金賬戶充足,才可以參與交易,否則不可以參與交易
③ 期貨交易為什麼要繳納保證金
在期貨市場上,交易者只需按期貨合約價格的一定比率交納少量資金作為履行期貨合約的財力擔保,便可參與期貨合約的買賣,這種資金就是期貨保證金。
保證金具有以下幾個作用:
1、降低期貨交易成本:期貨可以利用杠桿交易,投資者只需要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就可以進行較大金額的投資了。
2、保障期貨合約的履行:如果沒有保證金制度,賬戶嚴重虧損豈不是溜之大吉。
3、控制市場風險:期貨市場比較活躍的時候,保證金制度不僅可以控制交易規模,還可以控制偏激風險;當期貨市場交易低迷時,可以降低保證金,增加期貨市場的活躍程度。
④ 黃金期貨的保證金是如何計算的
黃金期貨保證金=購買手數*1000*黃金每克的價格*黃金保證金比例
黃金期貨手續費=購買手數*每手黃金期貨手續費
如:黃金期貨一手是是1000克,假設每克290 元,保證金為9%,購買3手黃金期貨。
那麼購買3手黃金期貨保證金3*290*1000*9%=78300元
3手黃金期貨手續費為3*15=45元
(4)美黃金期貨交易保證金由誰繳納擴展閱讀:
延期交收特點
1、保證金交易。杠桿比例1:100,資金量放大100倍,可以用更少的錢去博取更大的收益。黃金投資一手交易的交易量是100盎司(1盎司=31.1035克)。
也就是說投資者只需花1盎司的資金就可擁有1手(100盎司)黃金的交易權,然後把用1盎司資金換來的黃金拿到黃金市場上去交易,賺取差價,從而實現小資金做大買賣的特點!
2、雙向操作,漲跌均可操作。現貨黃金交易的最大特點就是做空機制,這個是股票、基金、權證是不能相比的。也就是說可以在市場行情下跌的情況下也可以賺錢。現貨黃金投資的優勢就是不存在套牢,不存在黃金跌價投資者就沒機會。黃金走勢下跌,投資者同樣可以賺錢。
3、交易時間,24小時交易,不怕收市,全球運作。交易時間自由,比較適合上班族,白天上班,晚上交易。
4、報價即時。國際最先進的webstation報價系統,可以最快最新的反映金價及相關走勢。
5、市場公開。國際現貨黃金市場向全球公開,透明度高,每日交易量在3萬億美元左右,很難出現莊家,價格走勢受人為影響小,可分析性強,隔夜風險不大。
6、T+0交易模式。當天買當天就可以賣,發現行情不利的時候可以立即掉頭,減少損失;或者行情好時獲利後可以馬上平倉。
7、品種唯一。不用像選股票一樣在近百隻股中挑選,每天有專業的投資顧問提供長期的行情分析及操作建議。
8、保值強。黃金從古至今都是最佳保值商品,升值潛力大;現在世界上通貨膨脹加劇,將推進黃金的避險功能,從而促進黃金買賣。
⑤ 試指出下列幾種期貨合約交易中哪一方要交納初始保證金
要交納初始保證金的是開倉。
買入開倉——賣出平倉中的買入開倉;
買入平倉——賣出平倉中雙方都無需繳納保證金;
買入平倉——賣出開倉中的賣出開倉;
買入開倉——賣出開倉中雙方均需繳納保證金。
⑥ 黃金期貨保證金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交納黃金期貨保證金
期貨的交易模式是保證金交易.在期貨市場上,交易者只需按期貨合約價格的一定比率交納少量資金作為履行期貨合約的財力擔保,便可參與期貨合約的買賣,這種資金就是期貨保證金。 比如100元的商品您只需要交納10元就可以交易了.
⑦ 期貨交易中需繳納保證金的人有哪些
建倉的人都要繳納保證金,都是按一定比例。沒有誰不用繳納保證金的。交易所不參與交易,只定理合約。
⑧ 期貨交易中誰提供保證金
期貨的本質是與他人簽訂一份遠期買賣商品(或股指、外匯、利率)的合約,以達到保值或賺錢的目的。
如果您認為期貨價格會上漲,就做多(買開倉),漲起來(賣)平倉,賺了:差價=平倉價-開倉價。
如果您認為期貨價格會下跌,就做空(賣開倉),跌下去(買)平倉,賺了:差價=開倉價-平倉價。
保證金是為了保證簽訂合約的買賣雙方能正常履約,所以,賣出方也需要提供保證金,保證金交給期貨公司,期貨公司交給交易所。
但是如果您能提供期貨交割倉庫的倉單,證明您有履約的能力,倉單也可以代替保證金。
⑨ 黃金期貨保證金是什麼,為什麼要交納黃金期貨保證金
這是一種交易機制,每次交易只需要繳納全款的一部分資金作為保證金即可進行交易了。這個保證金可以理解成押金。
⑩ 外匯期貨交易為什麼要交納保證金
我看了一下你的一系列問題,感覺你對外匯期貨不了解。你提的問題很難一兩句話解釋清楚,以下給你一篇「期貨知識入門」你自己做參考。 所謂期貨交易,也叫「合約交易」、即合同交易,交易者之間的交易相當於只是簽了一個合同(不象股票買賣,交易一旦發生就意味著錢貨兩清了),該合同今後還可以轉讓(即所謂的平倉);維持合同權利的基礎就是保證金:保證金如果沒有了就沒權利再繼續持有合同了——當然,如果以後又有保證金了、以後還可以接著再玩(跟打麻將的規矩差不多吧~)。 保證金一般占合同金額比例的5——20%,所以,當行情波動5——20%時,某一方的盈利可能翻番、另一方則理論上分文不剩。因此,期貨投機的重要表現形式就是「逼倉」——令某一方保證金不足而被迫「平倉」——俗稱「斬倉」——從而獲利。相對而言,由於在短時間里籌集貨物的速度一般比籌集資金的速度要慢,因此期貨的逼倉經常表現為「多逼空」。最直觀的表現是,在現貨行情疲軟、期貨行情不跌反漲時,十有八九是要發生逼倉了。 保證金制度具體是如何履行的? 如果把期貨保證金與買樓花的定金相比較,只不過期貨保證金主要的不是購樓「貨款」的一部分、而是用以平衡多空(或曰買/賣)雙方隨時發生的浮動(以及事實)盈虧。以天然膠為例:多空(或曰買/賣)雙方在13700元成交後,當行情漲至14100元時,相當於多方有400元/手的浮動盈利、而空方則有400元/手的浮動虧損,交易所隨時要將虧損方虧損部分的金額從其保證金帳戶內劃撥到盈利方的保證金帳戶內(當然還有手續費也要從雙方保證金帳戶內劃撥出來),如果某方出現保證金值低於規定數額(注意:不是說1分錢都沒有了!),交易所有權對其予以強行平倉。 什麼叫逐日盯市制度 由於期貨行情在一天內的波動幅度經常會很大,如果以「瞬間」的盈虧結果來作為對某方實施比如「強行平倉」的行為的話,極有可能一方面引發大量的交易糾紛,另一方面甚至導致整個交易根本就無法正常進行下去;所以交易所一般採取或在收市前的某個時間、或在次一個交易日開市前的某個時間作「資金結算」(此處用詞可能不當,應該怎麼定義記不太清楚了);在規定的時間內,保證金不足的一方若不能及時將保證金予以補足、交易所才對其行使強行平倉的權力。這就是所謂逐日盯市制度。 套期保值 現貨市場的供需雙方在未來某時間對商品有賣/買要求,因擔心在該時間到來時的價格不利於自己的要求、於是願意在現在期貨市場上的價位先行賣出/買進同等數量的期貨合約 以鎖定成本,此行為即為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分買入套期保值和賣出套期保值2種,從事賣出套期保值可以向交易所申請用注冊倉單質押作保證金用而不必再准備全部所需要的保證金。從事買入套期保值也可以向交易所申請用其他有價證券質押作保證金用而不必再准備全部所需要的保證金。 期貨市場和批發市場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期貨市場不以實貨交割為主要目的和手段,一旦發生大規模的實貨交割某種意義上就意味著事實上已經發生了逼倉。所以,為了迫使實貨交割量減少,交易所會採取一系列的約束措施。主要有:大幅度提高交割月合約的保證金比例、大幅度增加交割手續費等。 什麼叫「爆倉」? 由於行情變化過快,投資者在沒來得及追加保證金的時候、帳戶上的保證金已經不夠維持持有原來的合約了;這種因保證金不足而被強行平倉所導致的保證金「歸零」、俗稱「爆倉」。 什麼叫會員席位 與股票買賣一樣,購買會員席位是經紀商(證券公司)的事,跟投資者沒有關系。 期市交易的最小單位是什麼?與股票買賣一樣,也叫「手」。只是對於不同的品種、「手」的標准也不一樣:比如天然膠期貨曾經是5 噸/手。 參與期貨交易的幾個步驟 1、開戶:其過程與股票開戶的程序是一樣的; 2、注資:一般准備「最小單位」所需要的10倍以上的資金為宜。比如「最小單位」需要3000元,那麼就准備30000元吧。 3、了解和熟悉各種交易制度以及相關術語。 4、學會並熟練掌握如何計算浮動盈虧。 交易手續費是如何收的? 開倉時收一半,平倉時收一半。各個交易所或品種之間的標准不一,大約相當於2、3個點的值。 期貨合約里的 「2月」、「8月」是指什麼? 指的是合約截止月份,也叫交割月份。 關於「套利」: 比如某甲在13700元買進R308(即2003年8月交割的天然膠合約)、計劃在R311上拋出,假如要在同一時間完成、二者之間的價差(也叫基差)必須大到什麼程度才有利可圖呢?這里涉及這樣一些費用: 從事套利在期貨市場上投入保證金的利息支出; 購買天然膠的貨款所佔用資金的利息支出; 8--11月的倉儲費用; 增值稅:(賣價-買價)X 0.17; 假設以上項目內容合計為350元,就意味著當在同一時間R308為13700元/噸、R311為14050元/噸 以上時,理論上同時買R308賣R311是穩賺不賠的。 如果你還不急於「兌現」,這期間只要假設R312比R311高出一定的價位、都可以在平掉原來持有的R311合約的同時、轉拋R312。 再介紹一個極端的例子(這是我在1996年底為國家儲備局設計的套利方案): 儲備局常年要囤積一定數量的天然膠,假如想通過期貨市場從事套利,在同一時間不同合約之間的價差呈什麼樣的比價時其才會有利可圖呢? 首先是「近」高「遠」低,其次是操作行為上的先拋後買。這里涉及這樣一些費用: 從事套利在期貨市場投入保證金的利息支出; 因賣出天然膠所回籠資金的利息收入; 套利期間所節省的倉儲費用; 少支付增值稅的收益(賣價-買價)X 0.17。 假設以上項目內容正負抵消後合計為250元,就意味著有機會進行「空頭套利」。 (綜上所述,一個完善的期貨市場是不容易出現惡性逼倉的——因為套利盤的存在會令「基差」經常處於一個非常合理的比價狀態。) 關於惡性逼倉 惡性逼倉的最惡劣行為是棄盤、也叫棄倉。當逼倉主力感覺到逼倉的風險已經堆積到無法釋放的地步時,其會將所持有的合約快速集中到若干個「新」席位(一般情況下,該席位的所有者或無人敢惹、或傻得可愛、或願意「監守自盜」)上(其實,整個逼倉的過程一直也是在各個席位之間倒倉的過程)。這樣,逼倉的「利潤」和本金被倒出來了,在「新」席位上僅保留「初始保證金」——也就是維持保證金;一旦行情逆轉、其立即就會出現保證金不足的現象;由於此時「逼倉」主力已經人間蒸發(象最近的薩達姆一樣)、所以很快就會發生因無人抵抗而導致的連續「停板」。而交易所很快會發現這些「新」席位已經「爆倉」了,席位「爆倉」的後果就是交易所要接下其手頭上的的所有未了結的持倉。交易所為了自保,必然會要求「對手」掛出平倉單;但是,這時候「對手」離解套還早著呢!! 於是,交易所面對的就是這樣一付爛攤子:協議平倉吧,雙方都說自己的合約還處於虧損狀態(整個市場忽然找不到賺了錢的席位了);如果不協議平倉,行情運行方向對交易所被迫承接下來的合約還將繼續不利、交易所又怎麼承擔得起…… 外匯期貨和指數期貨: 我們平時所說的外匯期貨也叫外匯(現貨)按金交易,是投資者與銀行之間發生的現匯交易。所謂行情,其實是各個「報價行」之間報出的價:分買進價和賣出價;當投資者「買進」的時候、銀行就對應地「賣出」。直接和銀行交易只存在買賣差價(一般為5—7個點,10個點也很正常;行情變化特別快的時候也可能為30—50個點)、而沒有手續費,此外還可能涉及「息差」——即投資者買賣幣種之間存款利息的差額。 舉例:某甲在2001年11月末看好美圓兌日圓的匯率,於是拋日圓買美圓(即使投資者手頭持有的就是美圓也可以這樣操作,因為「投資者手頭持有的美圓」只是保證金而已);假設在124拋日圓買美圓合20萬美圓的規模,在134時再把日圓買回來,相當於贏利200萬日圓——折人民幣12萬元。正常情況下所需要的投資額為5萬元人民幣的等值外幣。(其間所需的時間約為3--6個月) 指數期貨是直接將指數「貨幣」化。比如令(即人為規定)上證指數每一個點的價值為200元/手,當上證指數從1350點升至1500點時,投資者每買一手(約需投資 1500X200X0.05=15000元)就有機會盈利3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