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貨定價原則
⑴ 具體說一下國家如何通過期貨市場爭奪定價權
一般來說,一個期貨市場的價格經常被業界作為定價依據,就可以認為有定價權了.
定價權的爭奪也應該從兩個大方面考慮:
1、市場的成交量.成交量越大越容易實現實體企業需要的價格發現和套報功能;
2、實體產業和市場的配合,在貿易中採取以期貨價格為基礎的定價模式,比如基差定價
⑵ 大宗商品定價是指期貨的定價還是只現貨的定價具體是只什麼值
期貨可以起到市場定價的作用,簡言之就是價格預測,市場的目的已經基本都能對現貨商的指導定價作用。散戶就比較悲劇 讓企業套期保值。增加大宗商品
⑶ 期貨怎樣指定價格成交
交易下單時有2個價格,一是市價,這個價格是隨著行情變動的,你若是想買做多,你用市價買,就買到了別人的賣價上,簡單的說就是直接能成交的價。
二是指定價,你希望你在什麼價位買賣,就要填上你需要買賣的價格即可。不到你的價格就不會成交。但你要注意,撮合成交的原則是: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止盈是時候比較好用,止損的話,很多都沒有這個功能,沒有外匯好,外匯只在觸發了你的指定價後才開始成交。
比如,期貨中,你5000塊的時候買了白糖的漲,現在的價格是4950塊,如果你想指定在4900的時候止損平倉,只要你掛上去就會馬上成交,系統會認為它幫你平了個好價!
請採納。
⑷ 在期貨定價理論出現前,期貨交易所是如何對期貨定價的
價格並不是由交易所制定的,而是由市場所有的預期決定的,期貨交易的是預期,預期並不一定總是對。市場並不總是那麼理性,比如大家年年看空中國房價,房價還是漲了那麼多年。當然到了近月的時候,期貨價格還是要回歸到現貨的,這個時候預期就不是主要力量了,期現回歸是最重要的。總結起來就是遠月看預期,近月看基差。
⑸ 期貨市場是如何定價市場上流通的不是合約嗎
定價:
第一次上市的合約怎麼定價我還真不知道,也不曉得為什麼螺紋鋼上市定價是:3500。可能有專家的研究結果。
大概是算是持倉成本,比如倉庫成本,利息等等,這樣定價的。
後來交易中就是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在定價。就是:以時間優先,價格優先來成交,成交交割就是你說的定價了。
期貨市場上流通的當然是合約。不是合約是什麼?
合約是期貨交易所指定的標准化合約,這個合約在交易的時候只變動價格。合約的其他內容是不變的。
⑹ 什麼期貨定價權
(1)期貨合約本身是不標明價格的。
(2)期貨定價權的實質應該是指;通過期貨合約爭奪標的物的定價權。
(3)現在一般認為中國急需獲得的定價權:
一為大宗原材料的定價權。如:石油;鐵礦石;大豆等。
二為我國股指期貨的定價權。如新華富時A50指數。
(4)目前發達國家在全世界貿易和金融格局中占盡優勢,英美兩國的原材料期貨市場主導了全球石油、金屬、大豆等大宗原材料的定價權。「紐約石油」、「倫敦銅」和「CBOT大豆」在世界范圍內得到認同,並一直成為全球石油、銅和大豆現貨交易的定價基準。
(5)我國作為原材料進口和消費的第一大國,應該來決定這些商品的價格,力爭成為全球大宗原材料的交易中心和定價中心,掌握大宗原材料市場競爭的主場權和話語權。
(6)而這些標的物的價格定價中心爭奪;必須依賴於我國自己設立的期貨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