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黃金期貨
1. 比特幣是個什麼東西 比特幣和期貨什麼關系
比特幣是虛擬貨幣,跟石油 黃金 棉花一樣,比特幣也有期貨交易
2. 橋水基金創始人稱比特幣類似黃金,比特幣和黃金有多大的差別
我覺得比特幣和黃金有以下幾點的差別:
一、黃金是實物,比特幣是虛擬貨幣
黃金的價值延續幾午年,無論是中國,印度,還是歐洲,美洲,在交通並不發達,交流相對封閉的情況下,每地人民都不約而同的選擇黃金作為通用貨幣,可見黃金本身就是一個硬通貨,而且這個硬通貨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比特幣老實說,我沒有摸過實物,網路上那些照片只是一個假設圖,讓更多人認識而創業的,比特幣並不是這個樣子:他是以一套加密演算法來記錄某些關鍵信息,由於這些信息存在價值,因此每一個比特幣都是有價的,由於存量穩定,所以與黃金的稀有屬性差不多,具有避險功能。
四、兩者的價值不同
從本質上講,黃金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在現實的應用場景上,黃金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而每個國家發行的法定貨幣多少,與本國的黃金儲備量有很大的關系。黃金儲存的越多,國家經濟發展越穩定,貨幣的發行也就趨於穩定,當出現超發或少發時,貨幣的價值也會隨之而漲高或下跌。但不管怎麼跌,黃金的價值是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雖然受到美元、股市、供需、通脹印象,但漲跌還是比較穩定的。比特幣就不一樣了,無論是應用場景、流通領域、流通范圍、公信度、價值穩定上都沒辦法與黃金相比。
黃金與比特幣雖然都具有很高的價值,但卻有明顯的區別,如果非得在兩者中選擇一個,我認為黃金的價值比較大,風險比較少。當然,比特幣這玩意,高風險意味著有高收益的可能。
3. 貴金屬、數字貨幣、比特幣等期貨是不是不安全
國內現在有黃金白銀貴金屬期貨,但是還沒有數字貨幣和比特幣期貨。那些數字貨幣和比特幣期貨交易平台都是不正規的非法平台。
4. 比特幣期權和比特幣期貨有什麼區別
期權合約的交易中,買方只需支付權益金,而不需交納保證金,而賣方要求交納保證金。
5. 貴金屬、數字貨幣、比特幣等期貨是不是很不安全
現在的這些虛擬貨幣,也就是說是區塊鏈節。目前為止呢,還沒有說非常的成熟,不安全也是有一定的因素存在的。有些人投資了掙錢了,也有些人投資了虧本了。
6. 比特幣被認為是莊家操盤到底是怎麼回事
2020年是個神奇的年份,雖然年初到年尾麻煩事不斷,但資產價格卻漲的很好。
我們看看各類資產的表現:
這里多說一件有意思的事,在比特幣剛出來的前 7 個月里,創造者中本聰自己開采了 110 萬枚比特幣,佔了當前比特幣總量的6%,這些比特幣一直放著沒動,現在價值接近400億美元。
如果一個市場具備了高杠桿、價格波動劇烈、交易量有限、集中度高這四個特點,那這個市場就是一個完美的割韭菜市場。
我們之前做過一期《亨特兄弟白銀投機案》,美國的亨特兄弟就是在囤積了大比例的白銀之後,通過在期貨、現貨兩個市場操縱價格,大肆的收割著市場上的白銀投資人,今天的比特幣市場跟當年的白銀市場有點像。
任何的資產泡沫破裂之前,都會有很多人賺得盆滿缽滿,泡沫的上限在哪裡?價格會升到多高?市場的情緒能有多瘋狂?這些都沒人能預測。
一個理性的投資者不應被暴漲的價格撩撥的失去理智,而應該在狂熱的市場情緒之外,仔細想清楚兩個問題,我真的理解了這東西背後的投資邏輯?這東西真值這么多錢?
如果你跟我一樣,對比特幣的暴漲一臉懵逼,那最好就不要去湊這種看不懂的熱鬧。
7. 比特幣行情受什麼影響
作為金融科技的愛好者,寬客在線小編,個人認為,有幾大因素推動。
1,決定價格的短期因素:供求關系和市場情緒。
供求關系,就是買比特幣的資金,多於賣比特幣的資金,那麼,比特幣價格就會上漲。買比特幣的人多,那麼比特幣就會上漲。
市場情緒,就是當時市場和媒體對比特幣價格走勢的看法,當很多人強烈看好比特幣的時候,市場情緒是有信心的,比特幣價格就會快速上漲。如果,媒體對比特幣價格進行悲觀的報道,就會影響人們的信心,從而導致人們賣出比特幣,比特幣價格就會下跌。
2,決定價格的中期因素:政策面、消息面、挖礦成本。
政策面,就是各國政府對比特幣的政策態度,比如近期韓國政府在打壓和監管比特幣,導致比特幣價格在近期又出現大幅的下跌。如果越來越多的國家,支持和鼓勵比特幣的發展,比特幣價格就會越來越高,反之,如果很多國家開始打壓比特幣,比特幣價格就會持續下跌。
消息面,就是比特幣行業的一些重要事情,比如:12月份左右,美國的兩大證券交易所推出比特幣期貨,對比特幣是利好,直接推動比特幣價格上漲到20000美金左右。
挖礦成本,就是比特幣礦工們利用機器挖出比特幣的成本費用,目前挖出一個比特幣的成本是12000美金左右,所以比特幣價格很難跌破12000美金,挖礦成本是比特幣價格的最底線。隨著挖礦成本的不斷提高,原因是更多競爭者進入挖礦領域,特別是很多大機構、大公司、大國家。
3,決定價格的長期因素:美元走勢、全球泡沫、官方數字貨幣、區塊鏈技術。
美元走勢,根據個人掌握的分析數據,美元在未來幾年將會走弱,意味著過去以美元為世界貨幣的全球貨幣體系將要重新構築,比特幣的崛起和未來,就是承擔世界貨幣的身份和使命。
全球泡沫,從70年代美國廢除黃金本位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之後,以美國為首的世界各個國家,都在不斷開動印鈔機,貨幣超發的泡沫導致全球經濟泡沫和資產泡沫。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爆的全球經濟危機,就是貨幣泡沫引爆的危機,目前全球經濟泡沫和資產泡沫,已經到了破裂的臨界點。比特幣的誕生,就是因為貨幣泡沫的原因,讓人們不再相信國家信用的貨幣,開始相信和認可比特幣。
官方數字貨幣,全球各國已經開始准備發行官方數字貨幣,也就是國家發行的數字貨幣。委內瑞拉已經發行國家級的數字貨幣---石油幣,以色列准備發行,俄羅斯也准備發行,日本政府正在發行,2018年必將成為全球官方數字貨幣的元年。官方數字貨幣的加速推出,越來越普及,說明比特幣作為互聯網貨幣的價值是無限。
8. 比特幣和黃金,真能拿來比較嗎
黃金和比特幣之間不僅沒什麼關系,它們甚至還代表了不同的資產類別。不能把比特幣與黃金當做蘋果和桔子來比。
供職於Brevan Howard Asset Management 和 Roubini Global Economics的知名投資顧問和Shelley Goldberg認為,作為類比的話,就好比是大豆期貨和英特爾股票。許多人可能認為,黃金和比特幣都是貨幣,因為它們可以用於購買商品和服務。或者,兩者都是大宗商品,因為交易商品期貨需要滿足開戶資金的最低標准,以及遵守相關的期貨和期權合約規定。但黃金是一種商品,比特幣和區塊鏈是技術。
抽象的東西用什麼單位衡量?
全球金融服務和科技公司Goldmoney副總裁Stefan Weiler認為,黃金是真實存在的,具有可物理測量的天然優勢,而不是抽象的人造貨幣,包括法定貨幣。因此,黃金具有可測量的質量和重量以確定它的單位(克,troy盎司等)。但是比特幣沒有這個特性。 Weiler指出「抽象的東西只能以自己設定的單位來衡量」。所以「稱重」的比特幣價值和黃金的價值在字面上根本不能相比。
Stefan曾在全球頂級金融機構供職十餘年,曾任高盛高級商品策略總監、商品對沖基金BBL Commodities研究主管,2014年該對沖基金斬獲51.3%的回報,榮獲「年度新基金」之冠。
Weiler通過對比特幣和黃金之間的單位的嚴格比較來解釋這個問題:
當比較黃金單位和比特幣單位時,必須首先定義衡量哪個單位,是克...千克...還是噸?或者盎司?Weiler利用兩家公司的市值(蘋果(NASDAQ:AAPL)和Seaboard公司(NYSEMKT:SEB))做一個比喻來說明單位大小/金額是如何歪曲價格的:比較1個單位的比特幣和1盎司黃金的價格有點像比較Seaboard公司(每股4,179美元)的股份與蘋果公司的股份(每股116美元),並得出結論,Seaboard公司的市值約是蘋果公司市值的35倍。僅考慮兩家公司的股價,而不考慮發行的股票(即單位),顯然得不行。Weiler認為比較黃金和比特幣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兩者都不是貨幣
根據定義,貨幣是作為交換媒介和被廣泛接受的流通支付手段。黃金被歸為商品貨幣很大程度上要追溯到資本主義早期,那個時候人們可以用黃金來換牛。但是這種模式並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因為黃金經常短缺。黃金是可交易的工具和有資產支持的貨幣,因為它可以兌換一定數量的美元,但是如果你拿金塊去雜貨店買東西,雜貨店卻不會賣給你。除非回到黃金兌美元是固定的匯率的布雷頓森林體系時期,否則黃金其實和任何貨幣都沒有直接掛鉤。
毫無疑問,比特幣正在成為一種無論在線下還是線上都可被接受的支付手段,比如線下的商店Home Depot,線上交易,比如Expedia.com,很多國家也接受了這樣的方式,比如愛沙尼亞和丹麥。但它仍然沒有被全世界廣泛接受。
貨幣是國家法定的,意味著各國會在貨幣政策中使用它。美聯儲可以印刷盡可能多的美元來刺激經濟。目前全球已經有超過50個銀行組織加入R3區塊鏈聯盟,但比特幣並不依賴於政府和銀行等第三方。
與貨幣不同,黃金和比特幣都是有限供應。地球的黃金供應取決去地下的儲藏量,比特幣的創造上限為2100萬。
Goldberg認為,比特幣價值雖然首超黃金,但是比特幣和黃金還是沒有可比性。
兩者並非不可替代
第一次使用黃金是在公元前700年左右,之後再也沒有任何擁有與黃金相同屬性的東西被發現或創造出來。冶金學家已經煉出外觀和感覺像黃金的合金,但是它們並不是黃金,因為它們不滿足物理交割標准。另一方面,比特幣有無數的替代品,因為無數的「altcoin」加密貨幣已經像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挑戰它,例如遵循Casper規則的以太幣。
據cryptocoincharts,3694個加密電子貨幣市值就達到了278億美元。當然,這其中比特幣具有壓倒性的市場份額,但是誰知道未來會有什麼其它的加密電子貨幣普及或一些技術來挑戰和破壞當前的市場。這在不久前,Mt. Gox交易所就有很多的比特幣被盜。去年夏天,一個使用區塊鏈技術的項目被黑客攻擊也損失了幾百萬美元。所以還有改進的餘地。
黃金是商品,比特幣不是
「說白了,黃金是商品,比特幣不是。黃金是能在商業中使用的基本商品或硬資產,並且可以作為生產其它商品的材料。人們也可以利用黃金進行實物交付,然後可以將其製成某種其他形式以供使用。雖然比特幣是可存儲的,但它不是物理的,不能被持有,被感覺或者轉讓。」Goldberg說。
比特幣與黃金都具避險屬性?
幾個世紀以來,黃金一直被視為避險資產,或者用於對沖通脹,但是這一屬性並非是恆久不變的,因為有許多替代品出現,比如瑞郎,比如TIPS。而比特幣不一樣。事實上,中國最大的三個比特幣交易所最近在中國人民銀行的壓力之下停止了提款,因為擔心比特幣被用來將資金轉移出國。比特幣從誕生到現在全球都還沒有經歷過通脹,所以它抗通脹的屬性目前還沒有驗證。
但是,它們也還是有相似之處的。Shelley Goldberg認為,比特幣和黃金是罕見的,它們的價格可能是波動的,並且每個都作為對那些缺乏法定貨幣和貨幣政策的信心的替代投資。比特幣交易不像黃金那麼容易,因為人們必須通過在線交易平台購買比特幣,或者投資於場外交易的比特幣信託。不久可能會有一個比特幣ETF,因為美國證交會(SEC)正在考慮一項推出由比特幣支持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提議。將在本周六前做出最終決定。
2月14日,SEC官員會見了比特幣ETF的倡導者Tyler Winklevoss和Cameron Winklevoss兄弟,一起討論了上述提議。市場預計一旦比特幣ETF宣告上市,它將吸引大量的資金投入,至少能達到3億美元。隨著這一進展,比特幣將成為一個更容易的交易。
加密貨幣支持者認為比特幣是未來交換和存儲價值的媒介。然而,當僅測量下行偏差而不是標准偏差時,比特幣的波動性是個問題。"該方法更好的顯示比特幣成為廣泛採用的貨幣後具有的風險」,Weiler說道。
在他的分析中,Weiler認為「比特幣的波動率顯著超過了黃金和貨幣的波動率。
Weiler認為,比特幣的短期表現雖然令人印象深刻,但是與黃金和貴金屬相比,它在效用和儲蓄方面仍然有嚴重的局限性。同時,Shelley Goldberg也認為,比特幣的相對價值除了投機之外,其它基本沒有。近期比特幣價值走高部分原因除了預期特朗普會放鬆美國的金融監管環境之外,還有中國、印度、委內瑞拉等國收緊了對比特幣的監管。因此,隨著新興市場貨幣不穩定,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對股市調整的預期,還是有很好的理由去購買黃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