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貨跌汽油降價嗎
A. 原油價格下跌 加油站同比例降價嗎
會跟隨下跌 但是同比例下跌不可能,加油站的是汽油、柴油,需要從原有裡面提煉。畢竟汽油的價格因素還有運輸成本,基礎設施成本,人員成本,它們不會同比例下跌的,所以會下跌但不會同比例
B. 汽油還會降價嗎
這些事情說不準,你就盼的原油在下降。那就不一定了。
C. 為什麼石油猛漲,燃油期貨的價格一路狂跌呢
各方面炒作原因 對於中國的市場來說 股票 期貨 市場 基本都有某些大莊家在控制的
而且你想想 物極必反 那麼多人買漲 它就來個跌咯!
D. 原油期貨價格暴跌,石油市場到底發生了什麼
目前需求影響了原油價格。當下很多國家還是處於停工的狀態,不管各國政府如何刺激,採用何種政策,都無法有效的拉動原油的需求。
原油是工業的命脈,連生產都沒有了,還要那麼多原油幹啥呢?所以,市場還是依靠供給端來穩住原油價格。那就是減少原油的供應量。
本來減產協議已經達成,但是減產後的供應量以及存儲量仍舊高於原油的需求量。那麼原油自然還是大跌。
E. 原油價格跌了,成品油能跌嗎
你是問國內的成品油價格嗎?
中國成品油價格是由發改委控制的,並不是市場自行調整的。在2008下半年底到2009年上半年,國際原油價格從140美元一桶暴跌到40美元一桶,而國內的成品油價格基本上沒怎麼變化(不漲價就不錯了)。同期,美國的汽油價格由每加侖4美元下跌到2.5美元左右。
從2009下半年開始,原油開始一波牛市,一直到今年2月利比亞開戰前,從不到50美元一桶,漲到將近90美元一桶。利比亞開戰後,炒家把原油價格炒到110多美元一桶。過去一周,炒家快速清倉要獲利套現,造成原油價格一周暴跌14%,回落到97美元一桶。國內的成品油價格也是一路上漲。我預測,最近原油價格暴跌不會使得成品油價格下降。因為發改委調價是根據20天的國際原油價格來計算。如果原油價格在100美元以下停留時間不長,發改委根本不會調價。即使原油價格下跌超過20天,發改委也不會調價,它一般是只調高不調低(我的觀察)。現在,美國的汽油價格也上漲到上次的高點,達到每加侖4美元。但是,最近原油價格暴跌,有分析師預測它的汽油價格到本月底有可能回落到每加侖3.5美元。
F. 原油暴跌,但中國成品油零售定價並沒有下降這是否合理
我簡單說一下,為什麼中國不能跟著國際油價一起下跌。我國是製造業大國,石油需求量很大,如果原油跟著國際下跌很低,那麼跟原油有關的所有工業產品價格就會下跌,人們就只會去買這些便宜的東西,那麼依靠其他能源發展的行業比如新能源汽車,電力煤炭等就生存困難,他們的產品沒有任何競爭優勢,最終會面臨破產造成失業,當人們過度依賴於低油價的各類產品時,那麼沙特把油價一漲,我們的其他能源業行業早已被荒廢,你就更加的依賴石油,你的工業甚至可以說是國家命脈就被別人掌控於鼓掌之中了。
1.每個人都願意各種商品越便宜越好 2.哪裡的資本都是貪吃蛇,尤其是私人資本 3.沒有絕對的市場經濟,市場經濟也需要引導和管理 4.這次的負40美元石油期貨被誰吃了?美國! 5.石油不等於汽油。石油管道多少錢?油桶多少錢?油輪多少錢?煉廠多少錢? 6.汽車是個消費品,普通人一個月一千元油費且跑呢。
客觀來說,還是兩桶油的社會信用問題,其實原油本來就要提煉,這是有成本的,還有設備的建造以及維護都需要高成本來支撐,我國又不是原油出產國,成本高於其它國家是可以理解的,另外原油作為戰略儲備物資它的稅金本來就有別與其它商品,最後就是兩桶油的股票上市太早,坑了太多股民,導致信用崩碎。
G. 國際原油降價40元以下,國內原油期貨有沒有跟跌
國內有 國際漲跌 和我國油價 關系不大 我國有 規定的 上下都有限度
H. 汽油低價便宜了,跟期貨合約現貨石油的跌有直接影響的掛鉤關系嗎
國內汽油成品油,價格還是偏高的,期貨合約的下跌有直接關系。
現在做空石油,是自掘墳墓。
I. 為什麼國際原油價格一直在跌,而中國汽油價格為什麼只漲不降呢
中國油價只漲不降才符合國情
隨著國際油價在短短數月中跌去50%以上,國內外的成品油價格水平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前國內汽油價格已高於美國。據業內人士測算,目前國內各地國III標准93號汽油每升售價大致在人民幣6.25元左右,相當於每加侖3.46美元。而美國能源情報署10月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6日當周,美國加油站的汽油價格下跌9.6%,至每加侖3.151美元
國際原油漲價了,成品油跟著漲,說是與國際接軌,老百姓沒話說;可原油降價了,成品油卻不跟著降,這是什麼道理?面對民眾的質疑,發改委的說法是:盡管成品油價格上漲了,但比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價格還低,然後拿出什麼「價格倒掛」的幌子弄得民眾一頭霧水,而中石油、中石化則似乎永遠拿煉油環節虧損說事。
其實,國內每加侖3.46美元比美國每加侖3.151美元,表面上看高不了多少,但實際上高很多。美國的油價裡面已經包含了養路費和過橋、過路費等,而我國的油價僅僅是油價而已,其他的一系列費用還得另掏錢。而且還有一個隱性問題:國人的收入遠遠低於美國人民。
漲,是與國際接軌;不降,是要符合我國的國情。漲與不降都對,這就叫人懷疑了:世界上真有這樣的道理?其實,漲價可以理解,但該降不降卻是有貓膩的。而且,我們知道,國家之所以將成品油定性為壟斷商品,是因為據說成品油關繫到國計民生,是想讓每個民眾從中受益。可油價只跟漲不跟跌的現實,豈不是完全背離了國有企業的使命?
從近期國內宏觀經濟面出發,下調油價就更有必要了。日前發布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公報中提到,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保證經濟穩定。物價高企,需求壓縮,消費不振,都有高油價的「功勞」。而在當前國際國內經濟環境下及時下調油價,降低運輸成本,刺激國內生產與需求,應是一個防範與化解當前經濟運行中有關問題的一個積極措施。
現在國內油價比美國的還高,無論如何,筆者都認為這是不正常的。筆者想問價格管制者一個問題:就算你們不打算放開市場,依然維持所謂的成品油市場壟斷的合理性,依然由人來決定價格而不是由市場需求決定,可現在總沒理由不降價了吧?